跌落在地上的東西放在這個特殊的時代並不算是很常見,但若是在遙遠的21世紀後世則是家家都有,這是一隻通體呈乳白色的小藥瓶,大小約莫只有女士的小瓶香水那麽大點。
“藥?怎麽會有藥呢?沒聽說政委同志生病了啊”
馬拉申科有些疑惑不解,和彼得羅夫政委幾乎無話不談的馬拉申科,並不知道這瓶藥是怎麽來的,倘若這瓶藥真的是屬於政委同志的話。
帶著心中的疑問與好奇,馬拉申科下意識地晃了晃手裡的小瓶子,藥片碰撞瓶壁的叮當作響聲立刻從瓶子裡傳來,瓶子裡裝著的藥片顯然還有不少。
“還剩這麽多長期吃藥嗎?這玩意兒到底是治啥病的?”
帶著一絲疑問與好奇,已經落座在椅子上的馬拉申科繼續轉動著手裡的小藥瓶,試圖在其上找到類似標簽之類的東西解答自己的疑惑。
功夫不負有心人,馬拉申科把藥瓶比劃在手裡這麽一轉,果不其然發現了值得注意的地方。
“.英文?美國藥?這東西難不成是”
即便是放眼整個斯大林近衛第一重型坦克旅,馬拉申科所能夠想到的、有能力弄到並開出印著英文字符美國藥來的人,也就只有卡拉切夫一人才能夠辦到。
戰爭年代的藥品珍貴稀缺程度不必多說,說其是等價黃金都不足為過。
尤其是在美國自身也已經加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當下,其國內對於藥品管控、優先供應軍隊的力度已經達到了空前的程度,關於這一點上馬拉申科是再清楚不過的。
回到祖國的卡拉切夫早先帶回來了很多蘇聯沒有、只有在美國才能有機會弄到的藥品,這些稀缺的藥物大部分不是用來治療普通疾病的,是專門對付一些棘手、罕見病症,在千鈞一發的關鍵時刻可以救人一命的藥品。
卡拉切夫很早就憑借自己所學知識搞清楚了一個事實:自己的能力有限,救不了戰場上所有的人,帶那些需求量大、消耗很快的藥品不會起到太大的作用,即便是把自己的手提箱塞滿估計也只能扛住一場大仗的需求。
與其這樣,倒不如帶那些非普通醫用的珍貴藥品。
尋常時候雖然用上的機會少,但關鍵時刻卻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拯救重要而關鍵的人,這是卡拉切夫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導師於他臨行之際給他的建議。
救一個重要的人,遠遠要比救一百個甚至成千上萬個平凡的普通人來得更有意義。
雖然以一名醫者的身份理應對自己所有的患者一視同仁,但現實衍生出的真相卻令這樣的看似完美選擇無法做到,必須做出貼合時宜的正確選擇。
卡拉切夫的導師曾在和他同樣年輕的時候加入美軍,作為一名軍醫投身一戰戰場。見識過無數殘忍血腥之後回到祖國,在此後漫長的歲月裡致力於研究和戰爭有關的肉體創傷以及後遺症,是霍普金斯大學裡有名的外科專家,也是卡拉切夫發自真心所敬佩的恩師。
“你的祖國正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浩劫,作為你的導師,我支持你回去的想法、讚同你這麽去做。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總要去做些有意義的事情,等到你像我這樣年紀的時候才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感到後悔。”
“你是我所帶過的學生裡最優秀的那一批其中之一,如果你留在美國,走出校門之後你可以立刻成立自己的私人診所,也許未來會成長為一家大醫院,又或者你選擇在學校繼續深造成為我的同僚。”
“我這麽說並不是想要挽留你,卡拉切夫。我只是希望你明白一個道理,戰場上你所面臨的情況遠非和平的大城市所能比擬,更不是寧靜宜人的向下村落。”
“你會面臨這個世界上最殘忍的死法,親手處理比你在學校試驗台上遇到過的、還要可怕上百倍的駭人傷口。不要因為個人情感而做出錯誤的判斷,軍隊是一個令行禁止的地方,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如此。”
“也許你會遇到被迫拋棄某一個人、轉而去救在軍事角度上有更重要意義之人的情況,就和我當年遇到的事情一樣,這種時候你不能因為自己的個人情感而意氣用事。”
“放下心來盡力去救那個意義更重要的人吧,他的性命可能關乎到成千上萬士兵的生命,甚至牽動著一場戰爭的成敗。歷史上因為一個人的死活而左右戰爭勝負的情況並不少見,以你的聰明才智,我相信能夠理解我的話並很好地貫徹,我這麽說對嗎?卡拉切夫。”
似懂非懂是這時候的卡拉切夫最真實的心態,但對自己的導師始終深信不疑的卡拉切夫終歸還是悄然點了點頭,表示自己一定會如此照做下去。
卡拉切夫帶回到蘇聯的那些藥,其中有很多即便是在美國的醫藥市場上都很難搞到。有些甚至還是實驗室裡的低產量試用藥,屬於價格昂貴、或者說有錢都難以弄到的類型。
能弄到這滿滿一手提箱的藥,全靠導師的幫助和身為同學的卡拉切夫戀人幫忙。那姑娘的老爸專營著一家製藥工廠,這無疑是很強力的後門。
卡拉切夫答應那姑娘等戰爭結束、把法希斯從自己的祖國土地上趕出去,他一定會回美國與她結婚,興許還會帶她回到那片令自己魂牽夢繞多年的祖國故土去看看,只要條件允許就一定會這麽做。
以上這些,都是馬拉申科在同卡拉切夫聊天時,從明顯已經把自己當成了知音的卡拉切夫嘴裡親口聽來的。這個剛剛走出校園大門就遠涉重洋,回到祖國直接奔赴沙場的年輕人,對於旅長同志馬拉申科可是毫無保留。
而此刻,雙眼正盯著小藥瓶上寫滿英文標簽的馬拉申科眉頭緊皺。
換做別人可能看不懂這美國佬的洋碼子到底是什麽意思,但馬拉申科卻不一樣,後世的英語早已是校園裡的必修課程之一,碰巧馬拉申科身為前世時還英語成績不錯,看懂這藥瓶標簽上寫的東西並不算費力。
“嗎啡.為什麽會是嗎啡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