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申科提出的問題就擺在眼前,被提問的政委同志也是稍稍思考後略微沉吟了一下,而後便帶著有點試試看的意思向馬拉申科緩緩開口。
“有一件事,那批TOS-1送到的時候,我記得是有一批隨行的技術人員抵達的。他們都是原廠的熟練技工,有些是從裝備立項研發到製造測試全程參與,是隨裝備一起抵達前線來指導我們使用掌握的。”
“我明白讓工人同志們直接加入戰場可能不是什麽明智之舉,但目前來看也沒有別的辦法。單就對裝備的熟悉程度而言,他們是最精通的一批人,戰鬥員裡沒有比他們更懂這些新裝備的。”
“如果可行,那麽我的建議是能不能抽調精銳車組,再算上工人同志們進行打散重組。確保新的車組每一個都有熟悉裝備的技術工人同志,加上我們師精銳老兵的較高學習和理解能力,這樣的話我想至少能解決裝備熟悉度的問題,至少簡單的戰場使用和初步的戰鬥力形成應當問題不大。”
“.”
政委同志給馬拉申科提出了一個看起來似乎能解決問題的辦法,但這辦法在解決現有問題的同時卻也衍生出了一些新的問題,這不得不讓馬拉申科顯得有些謹慎。
“讓工人同志們直接加入戰鬥?這.這在我們師還從來沒有過先例,你真覺得這樣能行嗎?上級能同意我們這麽做嗎?”
馬拉申科的擔心並非多余,即便是對比前線精銳的老兵車組,這些來自後方的熟練技術工人的價值也絲毫不落下風。要培養一個優秀嫻熟技術工人的難度和成本,並不比培養一個老練精銳的老坦克兵低。
況且技術工人本身也不是戰鬥員,真要是上了戰場難免發生意外情況,這沒受過嚴格軍事化訓練也沒有戰場經驗,遇到大場面了能不能扛得住都是個問題,一個弄不好可能就會搞出各種難以想象的亂子來。
再者說,人家這些技術工人也不是領袖師的人,說一千道一萬、再怎麽講,最多只能算暫時借調過來配合的,馬拉申科這甲方對乙方廠商人員多少也得給點面子。
人家幫你過來調試掌握裝備,結果你把人家撂死在前線戰場上了,就算有理由、但也不是一件多漂亮的事,多少有些說不過去,甚至你要細品的話都還帶點“拉壯丁”的感覺,反正馬拉申科是覺得越想越不對味兒。
興許是從馬拉申科這變換不停的表情中猜到了大致情況,也是能理解馬拉申科此刻心情的政委同志沒怎麽多想便繼續開口。
“工人同志上戰場是我們紅軍的光榮傳統之一,最早在列寧格勒、後來又是斯大林格勒,工人同志們都開著剛剛走下生產線的坦克,穿著工服滿手油汙地去與法希斯賊寇輸死搏殺,與前線戰士們並肩戰鬥保衛祖國。他們同樣也是紅軍的一員,我們不應剝奪他們為祖國戰鬥的權力,尤其是當需要他們的時候。”
“.”
你不能說政委同志這話說錯了,因為真實情況確實如此,不管是列寧格勒還是斯大林格勒的情況,馬拉申科都是真實經歷過並且清楚的。
列寧格勒那會兒,基洛夫廠的貴重機器撤走之後,就只剩下一些帶不走的、或者沒必要浪費運輸資源帶走的破舊老掉牙生產設備與機器。
但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自願留守基洛夫廠的工人們繼續堅守崗位、奮戰在生產線上。
用低效率的老舊設備和沒有對應生產設備的手搓打磨零件,在反覆遭到轟炸炮擊的廠房裡拚湊製造出源源不斷的坦克、供給前線,使得被圍城的紅軍一直都能得到產量雖低,但還不至於斷供的坦克補給,持續與圍城的法希斯死敵對抗。
仗打到後期,被圍城的紅軍坦克部隊可用車組越來越少、傷亡越來越大,開始出現有車但找不到有經驗車組的情況。
得知這一情況的工人們撂下了手中的工具,主動自發地組織起來、編成車組,開上自己親手製造的坦克直接加入前線戰鬥,與紅軍並肩作戰對抗法希斯、保衛祖國。
畢竟當你製造出來的裝備都沒人可以使用的時候,你就算再製造更多出來也沒意義,戰況確實就是到了這麽糟糕的時候、需要有人挺身而出,曾在列寧格勒這座偉大的城市輸死搏殺過的馬拉申科至今都沒忘記這一切。
而在斯大林格勒的時候,情況也是與之差不多。
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的工人們,同樣在敵人炮火轟炸的摧殘下堅持生產,當戰況緊急、急需坦克部隊救火的時候,工人們二話不說開上剛剛生產出來的坦克就直奔戰區,與紅軍並肩作戰共抗強敵。
德國佬也是到後來摧毀坦克、贏得部分戰鬥打掃戰場時才驚訝的發現,在那些緊急支援來的坦克裡,與己方拚死戰至最後犧牲的不是紅軍,而盡是些穿著破舊汙穢工作服的蘇聯工人。
保盧斯和他手下那群賊寇鼠輩們至死到降都沒整明白,俄國佬那些當兵的和自己死磕也就罷了,為啥連傳統意義上被壓榨剝削、瞧不起的工人們,居然也和自己死磕成這樣連命也不要,實在讓人想不通又無法理解。
作為技術兵種的寶貴坦克兵耗盡之後直接工人頂上、繼續戰鬥,這是德軍在征服了整個歐洲的戰鬥中還從未遇見過的情況,只在蘇聯發生。
身為親歷者的馬拉申科,當然對發生在這兩座偉大城市裡的曾經過往歷歷在目,這都是自己所親身經歷、有些甚至還並肩戰鬥過的。那些滿面滿手油汙、咧嘴對你一笑只有一口牙是顯白的工人們,當之無愧是衛國英雄、值得尊敬。
但今時今日不同往昔,整體戰況局勢對紅軍大有利的情況下,再征調工人們加入戰鬥上前線是否合理合規,馬拉申科總覺得這有些拿不穩,即便自己有這個權力自行拍板做決定也有些不妥。
不是說馬拉申科怕擔責任、敗壞名聲,只是馬拉申科純粹想對生命負責,戰士的命和工人的命在馬拉申科眼裡都一視同仁的寶貴,沒有高低優劣一說,也自當不能武斷行事。
“這樣吧,我們分兩步走。”
“你把這事給方面軍司令部上報一下,問問上級的意見和指示。我這邊下去一趟,去看看工人同志們自己的想法和意願,現在就行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