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款兼具反裝甲作戰任務與前線火力支援的主力中型坦克,高爆彈這一常見彈種自然也在T34中型坦克的可選配置之列。
其所發射的OF-350M型HE高爆殺傷榴彈為全口徑76毫米彈徑,彈頭戰鬥部內裝620克三硝基甲苯TNT烈性炸藥。
在經由T34中型坦克上的F34型76.2毫米坦克炮發射時,其炮口初速可以達到680米一秒,遠遠優於同時期德軍主力四號C型坦克的420米一秒高爆彈炮口初速。
對付陣地反坦克炮這種缺乏有效裝甲防護而又炮組成員暴露在外的輕型軟目標,以面為殺傷效果的高爆彈自然便成了馬拉申科眼下的最優選擇。
盡管在正式到任上崗之前隻經受過一些最基礎的簡單裝填手培訓又缺乏經驗與技巧,但接到了馬拉申科下令後的基裡爾卻依舊還是盡力而為,在那頗為狹窄的T34坦克炮塔內迅速俯下身來,彎腰朝著自己腳下的車體彈藥架內抽出了一發帶有區分標記的高爆炮彈攬入懷中。
叮咣——
哢——
伴隨著炮閂開啟時的清脆機械碰撞聲響回蕩在狹窄的炮塔之內,雙手彎腰懷抱著一枚76毫米高爆炮彈的基裡爾當即右手一頂後將之瞬間推送入膛。
“裝填完成!”
哧啦——
一陣急促的履帶猛刮地面聲中卷起了大片的草皮泥土,被駕駛員謝廖沙猛踩刹車以求穩住炮身的177號T34坦克當即以那近乎漂移般的誇張姿態強行停擺了下來。
“說再見吧,辣脆!”
幾乎是在車體停止劇烈晃動的同一時間之內使勁踩動了腳下的發射踏板,位於炮閂底部的發射擊針便立刻擊發了這枚已經蓄勢待發的76毫米高爆彈彈殼底火。
在發射藥於炮膛內迅速燃燒膨脹作用下的高爆彈頭,當即裹挾著熾熱的烈焰以高達680米每秒的出膛飛行速度向著那已經近在咫尺的德軍陣地直奔而去。
轟——
電光石火間隻用了不足一秒鍾的飛行時間便徑直命中了被瞄準的預定目標。
彈頭碰撞引信靈敏度僅為0.1毫米均質鋼裝甲深度的高爆彈頭,在碰巧接觸到PAK38反坦克炮炮管的一瞬間便迅速化成了一團熾熱的火焰。
強烈的爆炸聲裹挾著死亡的烈焰與四散的彈片就像秋日麥田裡的收割機一般橫掃著周圍的一切,PAK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那僅僅五毫米均質鋼裝甲的火炮防盾在面對步兵輕武器的攻擊時還尚且客觀,但遇到了這發來自T3476坦克主炮的OF-350M型高爆殺傷榴彈時卻只能算是個弟弟。
包括蹲伏在一邊陣地上高舉著自己手中的望遠鏡在觀察敵情校正目標中的炮長在內,負責伺候這門PAK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的德軍4人反坦克炮小組,當即被強烈的爆炸與四散的彈片撕扯地血肉模糊、屍首分離。
保持著自己手中的炮鏡視野鎖定狀態死死盯住炮彈直衝而去的德軍陣地,在那升騰起的爆炸烈焰與熾熱火光當中甚至能看到一顆頂著鋼盔又血肉模糊的大好頭顱直衝天際,嘴角浮現出一抹冷冷微笑的馬拉申科這才將自己的右眼離開了面前的炮鏡。
“第一個辣脆人頭到帳,再接再厲,夥計們!”
解決完了這個率先向自己開火攻擊的德軍反坦克炮小組之後,心裡非常清楚地意識到這一切僅僅還只是個開始的馬拉申科當即伸出左腿,朝著位於自己座位正前方位置的駕駛員謝廖沙後背正中央輕輕一踢。
接收到馬拉申科如此暗示後的駕駛員謝廖沙自然知曉著其中所想要表達的含義,隨即便使出了吃奶般的力氣以近乎猙獰般的表情去猛推自己手中的檔位操縱杆。
對於缺乏車際聯絡用無線通訊電台的早期型T34坦克來說,像同時期的盟軍與德軍裝甲兵那樣,通過喉部發聲器以及耳麥等一系列電子設備來進行車組間成員溝通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平日裡的行軍狀態下還可以盡量使用大聲喊話這種原始方式來進行車組成員間的相互溝通,可一旦進入了戰鬥狀態之中,嘈雜的戰場噪音與開火爆炸聲混雜著T34坦克那台功率強大的柴油發動機工作噪聲之後,再想通過嘴巴和耳朵間的最基本溝通來進行車組成員間交流,就無疑是一件極為困難又容易被聽錯的事情。
面對著如此這般的糟糕問題,不具備硬件基礎來將之解決的蘇軍裝甲兵們最終想出了一個比較暴力直接但卻又行之有效的辦法——用腳。
舉個例子,假如車長當下希望駕駛員停車以穩定炮身進行開火攻擊時,按照提前約定好的暗號抬腿給駕駛員後背正中央來上一腳即可。
反之,如果希望駕駛員左轉,那就抬腿給駕駛員左肩膀上來一下,如果希望右轉,那就給右肩膀上來一下。
沿著坦克一側以一前一後串聯而坐的蘇軍T34坦克駕駛員與車長,幾乎就是用著如此這般的方法來在戰鬥中進行有效溝通交流。
聽上去傻大黑粗,但在實戰當中又的確行之有效。
這,就是典型的蘇聯毛熊風格。
再者,T34坦克的駕駛員是一個力氣活的典故其實並非是空穴來風,而是當時的事實情況本就的確如此。
早在蘇軍T34坦克最初開始立項並起草設計方案之時,為了能夠盡量壓低車體高度以減少車體正面投影面積從而在實戰當中減少坦克中彈幾率,蘇聯工程師團隊將此前傳統坦克結構中所使用到的傳動機構前置設計思路進行了大膽改變,將整台T34坦克的傳動機構均後置到了車體尾部的發動機艙之中。
如此一來,先進的T34坦克在設計之初,便得以拋棄掉了傳統坦克身上那根用來將車體尾艙發動機動力傳導至車體前置傳動機構的長長傳動軸,從而得以節約出一定的車體內部空間並借此降低了車體高度。
但此種傳動後置的設計結構卻也並非是絕對完美。
由於將整個傳動機構全部完整後移到了車尾發動機艙內,位於車體前部的T34坦克駕駛員若是再想操縱傳動機構進行換檔等一系列操作的話,勢必就要通過數根穿過車底一路連接到車體尾艙發動機室的操作杆來將之完成。
在那個缺乏液壓助力等輔助手段的年代,T34坦克的駕駛員要想完成這一套單純以機械結構做功摩擦的換檔操作無疑是極為困難的。即便是憑借蘇軍駕駛員那虎背熊腰的麒麟臂加持,也常常是被這生硬的機械操縱杆累的滿頭大汗叫苦不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