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趁手的自衛武器,負責戰地安保的小隊也已經準備完畢、整裝待發。
哪怕科瓦諾夫總感覺這事兒不對勁、怪怪的,專門召集一支紅軍精英安保小隊,就為了保護一個美國人去火線上拍照片,這種超高規格的待遇總讓人覺得“他美國佬根本不配”,要說心裡有些想法也是正常的。
畢竟人是以獨立個體而存在的生物,哪怕是一個嚴密高效的集體但你仍不能否定個體意識的存在。
不過嘛,有自己的想法是一回事兒,馬拉申科也從來沒說過“不允許擁有自己的想法”,人到底是人、不是只知道乾活兒不知思考的機器。
但落實到實際執行層面怎麽做,這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作為師長的馬拉申科看重的也是這點,不管心裡怎麽想、只要實際行動做到位了那就值得認可,恰好科瓦諾夫便是非常符合馬拉申科這一要求的人。
攻城分隊與呐粹守軍沿著街道爆發的激戰異常激烈,橫飛的彈雨和四起的爆炸比起當年的斯大林格勒街頭,只能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戰爭中不斷進化的殺戮兵器變得愈發高效、毀滅力十足,撕碎生命與肉體的速度遠超斯大林格勒的過去以往。
看起來就像是對眼前這真實巷戰的殘酷程度仍然一無所知,科瓦諾夫也不知道是該說大衛勇氣十足,還是說他傻的天真、傻的冒泡是好。
但唯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能讓他來前線拍兩張照已經算仁至義盡了。
科瓦諾夫可不想看見因為大衛留在戰場遲遲不走,而拖累了己方、導致安保小隊遭遇傷亡的情況出現,就為了個美國人犯不上把紅軍戰士自己的命都搭進去。
“這事兒沒得商量!你既然當過兵就應該明白,現在你必須聽我指揮!我是在向伱下命令,不是跟你商量!”
沒工夫跟大衛這小子多嗶嗶的科瓦諾夫也急了眼,頂著周圍流彈橫飛的破空嘯叫聲衝著大衛只是個大聲嚷道。
咻——
“臥倒!!!”
轟——
言談之間話音未落,一顆不知道從哪兒打來的炮彈又在不遠處的人行道上炸響,當場就有兩名正依托著街邊廢墟當掩體,正在換子彈的紅軍戰士倒在了血泊之中、生死不明。
“迫擊炮!德國佬的迫擊炮!街道兩側找隱蔽,進房子!快!”
不甘心失敗卻又差不多黔驢技窮的德軍使出了僅剩的招數——在製高點建築上架設迫擊炮陣地,以此來跨越城區街道建築對彈道路線的阻隔,進而對正沿著城區主乾道堅實推進的領袖師攻城分隊施以炮火壓製、妄圖阻止攻勢。
類似的招數在德軍陣營裡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現,早在斯大林格勒那會兒,保盧斯和他手底下的武裝暴徒們就用過這招。
只不過那時候是用在德軍的進攻當中,對紅軍防區街道進行炮火準備與壓製。
現如今卻攻守互換,當年的進攻招數已然成為了面前這夥德軍最後的救命法寶。
只是,這被視作救命法寶的最後招數卻仍然不足以救命.
“收到支援請求,正前方目視范圍內一點鍾方向,紅色高樓建築,距離1公裡開外,確認打擊目標!”
“目標確認,準備射擊!”
“半箱齊射,開火!”
咻咻咻咻——
德國佬有迫擊炮,領袖師有TOS-1,大家都有光明的未來是此時此刻最真實的寫照。
從高度、炮火來襲方向、還有建築大小的體量上來講,都高度疑似是樓頂架設有迫擊炮陣地的目標建築,已然成為了專職提供視距內重火力支援的TOS-1分隊所盯上的目標。
彈徑高達310毫米的重型火箭彈噴吐著橘紅色的烈焰、從發射箱中瘋狂呼嘯而出,猶如被刺激到的馬蜂窩傾巢而出一般朝著目標一窩蜂地直衝而去。
不確定是否真的存在高威脅目標的紅色大樓被直接命中,采用延時碰炸引信的310毫米重型火箭彈憑借著強勁的衝擊勢能,硬是擊穿了脆弱的磚混結構外牆、鑽入樓內。
並在持續工作中的火箭發動機強大推力作用下,接連砸開好幾道格擋牆壁,直至抵達建築核心區域、連彈頭都因強大撞擊力鈍化變形之後,這才擊發了通過減少燃料來增加的巨大量戰鬥部裝藥、瞬時起爆。
轟隆——
轟轟轟——
火箭發射出巢有短暫的時間間隔,稍等片刻後的彈藥起爆巨響聲也是接二連三、連成一片。
裝藥量巨大到堪比小型航空炸彈的重型火箭彈,一連多顆在整棟建築內部的不同位置連續爆破。
由此造成的最終結果,便是這棟至少有五層樓高的紅色建築的主體承重結構,直接和人世間說了再見。
整棟樓在猶如火山爆發般的內部連續巨響爆破中被炸得挫骨揚灰,五層高的建築被抹成一堆建築垃圾式的瓦礫廢墟,僅僅只需十秒鍾不到。
你用一百毫米都不到的步兵支援迫擊炮轟我,我用三百一十毫米的TOS-1火箭突擊坦克反炮兵轟你。
這有什麽不公平的?
很公平,對不對?
你看對面的德國佬都沒說一句的不公平,客戶超時未做評價直接默認好評,愛來自TOS-1、絕對包呐粹滿意。
“目標已清除,後撤!後退至3號街區補充彈藥,快!”
斯大林系列重型坦克有一個繼承性很好的優點,設計優良的傳動系統與變速結構,使得該系列重型坦克擁有同時代重型坦克當中最優秀的倒車能力。
這在非常強調靈活戰術機動、與目標保持距離的巷戰中尤為重要,直接能讓你德佬的動物園家族落淚。
一口氣打光了剩余8發310毫米重型火箭彈的這輛TOS-1,緊接著開始退出發射陣位、迅速向後倒車,準備撤往距目前所處位置,相隔僅一個街口距離的前線彈藥補給點、快速補充彈藥。
對TOS-1這種威力雖強、但火力持續性卻極差,打不了持久戰的重型作戰車輛。大內總管卡拉莫夫的綜合後勤保障旅,早已按照馬拉申科的命令,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服務措施”來保障戰力發揮。
馱著裝滿彈藥的模塊化發射架的彈藥運載卡車已經就緒,連帶著使用IS2底盤改造得來的重型履帶吊車一起,在相隔不遠、處在紅軍實控區范圍內的十字路口處,建起了一處有足夠守備部隊保護的臨時補給點。
只要TOS-1後撤至此處到位,便能立刻投入彈藥的再裝填補給工作。在經驗嫻熟的操作下耗時最多不過十分鍾,便能使彈藥耗盡的TOS-1重振雄風、彈藥滿載,再次重返戰場投入戰鬥。
望著身後方向不遠處那台剛剛開火完畢的TOS-1倒車退下,而緊隨其後的另一輛彈藥滿載TOS-1則立刻補位跟上,進入剛剛空缺還不到半分鍾的發射陣位、就緒待命,確保視距內直瞄重火力支援沒有任何的斷檔,毀滅支援時刻隨叫隨到。
被眼前剛剛發生的這幾幕場景極大地震撼到,大腦在短時間內接收了大量信息的大衛,已經沒有心思和多余時間再去感受震撼。
時刻不忘的職業特性促使著他立刻把握住這最後的時機、舉起了手中的相機,對準了那兩輛剛剛擦肩而過的TOS-1,定格下了這張被後人們稱為《毀滅機器》的經典照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