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灵异 > 四合院:回到54年,还好带系统 > 第595章 军售

四合院:回到54年,还好带系统 第595章 军售

簡繁轉換
作者:雯织天华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8-14 03:23:34 来源:源1

和内地不同,同一时间,美国方面也接到了王氏集团的通知。

对於价格上涨,他们虽然不高兴但也选择接受,可配额降低就完全不能接受了。

如今世界科技比原本历史要先进一些,这种先进不是王氏集团一家带来的,而是世界各国的科研人员集体突破。

可以说,王氏精品茶叶的作用功不可没。

每当科学家遇到难题的时候,脑子总会一片混乱。

可只要喝上一杯王氏精品茶,轻灵的感觉就能让头脑恢复最佳的状态,不一定能够解决难题,可却能够帮助理清障碍。

而在政坛就更是如此,只要接触过的,每天一杯茶甚至几杯,都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柯林顿刚刚击败布希,成为新的美国领导人。

虽然还没有正式就职,但已经可以履行一些总统权力了。

以前他都每年就只能分到一百克的茶叶,现在茶叶他能够享受到一年两斤的量,甚至还能更多。

结果还没等他享受几天这种无限畅饮的爽快,就听到这样的坏消息,怎能不让他气愤。

柯林顿第一时间就让人去和王氏集团沟通,价格上涨能够接受,可配额是真的不能降低啊。

如今配额全美也就一吨的量,听起来不少,可一分配,从军方到各大研究所,还有政界和那些大家族。

一个个都不是他能得罪的,突然降低一成,降谁的?

反正柯林顿决定,降低谁都不能减少自己的量。

和王氏家族的沟通很不顺利,但他也弄清了为什麽会出现这个事情的原因。

“将那些科研所的额度减少一半吧,另外私下宣传一下,这事情就是布希弄出来的,是他非要和楚国闹出矛盾,才让对方限制茶叶配额。”柯林顿看着窗外的天空,得意的安排着。

反正这锅他肯定不背,况且这些都是真的,就是布希在离开白宫之前签署的命令。

虽然这个命令他也是赞同的,可并不影响他将这件事造成的影响都扔到布希身上。

五常之中,除了内地默默接受了调整,其他四个都跑来找到王有光,甚至不光是想要和王志风上单,都想要找王泽这里。

王泽是一个都没有理,当时投票的时候咋不多想想呢。

因为丹阳市是全新建设的,在一张白纸上图画,所以丹阳不像是许多国家一样,各国使馆因为土地问题东一个西一个。

在丹阳,各国大使馆都在一片区域,虽然这一片区域都比较大。

像是内地等国,使馆规模就很大了,多个建筑组成的大使馆足以让上千人来办理业务。

而有的国家则就是一个二层小楼,楼与楼之间挤在一起。

内地的大使带着秘书低调开车从後门离开大使馆。

看着一路上的景色,他也不禁感叹楚国发展的太快了。

这才一年时间,这座都市就已经基本完成了。

坐在车上,就能看到远处的市中心是几十栋上百米高的大楼正在建设,有的大楼已经开始封顶。

在这些大厦外围,都是一些五层楼的中式小楼,这里也是居民居住生活的地方。

一排排的五层建筑密密麻麻的分布在市中心周围,从山中移栽来的大树在这些房屋周围栽种,让这些小楼好像是行驶在绿色的海洋中一样。

丹阳和国内现在的建筑有些不同,更注重中式风格,五层楼虽然是钢筋水泥,但屋檐,门廊处处都是木质斗拱结构。

屋顶更是人字形大屋顶,舒缓曲线与深远出檐,形成的阴影效果又可以保护这些木质结构免受风雨侵蚀。

陈德金欣赏着窗外的非常特别的景色,他被调来楚国担任大使后,就非常喜欢这座城市。

独特的建筑风格,让他走在城市里,总觉得是在和历史做交流。

汽车一路向北开去,然後慢慢驶入郊区,接着开始上山。

这时候,山上的红楼已经清晰可见。

这里便是楚国最核心的地方,红楼和楚王宫所在地。

陈德金走入红楼,每次进来,他都为这里的装修感到咋舌,处处都能体现一种不差钱的感觉。

据他所知,就面前这巨大的海洋生物鱼缸,每半个月就需要换一次水,里面的生物也经常更换,这花费他听着都觉得吓人。

“陈大使,请坐。”王志风在会客厅门口将陈德金迎进房间。

两人坐下后,陈德金便说出了此行的来意。

王志风原本以为对方会说精品茶的事情,却没想到陈德金大使根本没提。

而是说内地军方已经准备好了人员,沟通来楚国的事情。

这些人会让楚国太平洋舰队的海军培训,训练航母上的各项工作,还有垂直起降飞机的驾驶,航母起飞降落等等科目。

这些岗位有楚国帮忙熟悉,只需要半年就能完成培训,可要是自己研究,几年都不一定能够形成战斗力。

“这事情没问题,一切都安排好了,人来就行,等训练好了,直接开着航母回去。”王志风当即答应下来。

“要不你们看看还买不买其他的军舰?”王志风开始成了海军的推销员。

这段时间,两艘航母,一艘卖给了内地,另一艘则卖给了印度,而许多驱逐舰和各种配套军舰则卖给了东南亚地区。

一些小型战舰很多都是几万美元就卖掉了,因为价格便宜,这段时间也卖出去了上百艘,买家主要是东南亚和南美洲的国家。

但巡洋舰就麻烦了,这种舰船可不能随便卖,上面搭载的武器,对於区域平衡影响很大。

为了这点钱,得罪一些国家王泽觉得没必要。

像是搭载导弹的巡洋舰,你要是卖给南美国家,美国能气炸了。

毕竟,这种武器过去了,假想敌是谁还用说么。

如果不带武器,买过去又对不起这个价格,所以准备退役的六艘巡洋舰只卖出去了两艘,每艘五亿美金卖给了印度。

“哈哈,要是价格合适,我们当然也可以买下来。”大使没有拒绝,但还是价格问题。

国内留给军方的钱本就有限,这些钱还要分给陆军空军,还要投入研发。

海军只能苦一苦了,按照规划,国内是准备自产军舰的。

但如果能买下来这些苏联的军舰倒也不错,至少能够让国内的海军也能在世界上排的上号了。

但归根结底,一切还是价格谈不拢。

别看是巡洋舰,可建造成本实际上比航母都要高。

苏联时期建造的巡洋舰,各个都是大家伙。

不但建造成本高,维护和运营的成本更是超出航母两倍之多。

这也是王泽为什麽要将这些导弹巡洋舰卖掉的原因。

维护成本太高了,而楚国可以预见,近期是不可能有战争发生的,毕竟火神导弹的威慑力可是足足的。

如此一来,在养着这些吞金巨兽就很划不来了。

“三亿美金一点都不贵,你要知道,这些军舰才服役不到十年,买回去就是主力战舰,当年苏联的制造成本都是五亿美金啊。”王志风继续劝道。

只是陈大使始终摇头拒绝,这价格对海军来说太吓人了,他们军费才有多少啊。

这些巡洋舰都是进攻性武器,国内的需求没那麽高。

虽然巡洋舰谈不拢,陈大使却提出了新的需求。

“su27?没问题。”王志风很意外,这业务不是俄罗斯的么,怎麽考虑和楚国交易了。

“我方要求,你们要负责人员培训,另外,技术也要转让。”陈大使的话一出,王志风立马就明白了,肯定是技术转让这一块和俄罗斯没谈好。

“这个我暂时没办法给您答覆。”王志风没有直接答应下来。

军方的事务是国君的权利,他不能插手。

只能将这件事转达过去,能不能行,还得老爸说了算。

送走了陈大使,王志风便将这件事发送内部邮件,通过电脑网路发给了王泽。

“su27技术转让。”王泽仔细回想记忆中的原本历史。

似乎这件事是和俄罗斯谈成了的。

但su27的技术楚国自己都没能掌握好呢。

虽然技术资料楚国都有,可许多的配套都在俄罗斯,楚国虽然也趁着苏联解体之前拿到了一些配套,但如今都还没有理顺。

尤其是发动机,至今都还没能自产一台。

这要是和内地去谈,似乎和俄罗斯相比有些没有竞争力啊。

王泽考虑的不是卖不卖,而是卖多少的问题。

既然已经决定了军工技术这一块要和内地多联合,这su27的技术他当然不会舍不得。

想了一会,王泽回复了一封邮件。

等陈德金再次到达红楼的时候,就得到了一个让他吃惊的回复。

“什麽?不要钱?”陈德金张大嘴巴,不可思议的有些失态。

这次和楚国商谈,是想给俄罗斯一些压力,别要价太狠了。

谁让他们90年和苏联签订了协议,结果一切都被俄罗斯给继承了呢。

但现在楚国的答覆让他一时乱了思绪。

“这个,我需要给上级汇报。”

这超出了他的许可权,原本是准备如果楚国价格能够更低,技术也能全部拿下,就在楚国买。

可现在,全都变了啊。

按照楚国给出的方案,su27和相关战机技术全部免费,楚国出技术和一些科研人才和设备,内地出工厂和後续研发,开发资金双方共担,後续在su27基础上的开发成果,都将是双方共享。

这听起来确实挺好,能直接拿到手大量重要技术,甚至还包括生产设备。

至於未来能够研发出什麽成果,这谁也说不准。

只有王泽知道,在苏系战机的基础上,未来内地会研发出J16等战机。

这些可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

楚国不准备在战斗机领域发展,能藉助内地的资源吃到未来的成果,王泽觉得不亏。

和他想的一样,陈德金汇报回去之後,国内彷佛捡了大便宜一样,很快便同意了这个合作模式。

并且双方在沈飞进行合作,许多苏联的技术和设备都转移到沈飞之中,直接让沈飞的研发制造能力提升了好几个档次,国内在没有第二家战机研发制造厂能够和沈飞相比。

沈飞在充足的资金支持下,好像返老还童一样活力满满,原本都计划要下岗一些人员,此刻也直接放弃,不但不下岗,甚至还在招人。

不光是沈飞,这一年因为楚国的大建设,东北的大小工厂几乎都吃到了好处。

哪怕是一个罐头厂,或者五金制造,都被楚国发来的订单给救活过来。

而一些林场虽然也在陆续关闭减人,可这些人许多都跑来了楚国打工,收入立马提升。

如今东北地区都不宣传楚国的事情,就是因为楚国是真的来者不拒。

一个人去打工,要不了多久,一家人都能移民过去。

而只要是汉人,只要没有犯罪历史,就能接收,给工作,给地,甚至还能分房。

只是一年时间,东北各省就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人口流失,而这些人口,几乎都流去了楚国。

这是高层无比头疼的事情,也导致东北地区的工厂,率先开始大幅增加工人待遇,让这里的工人,工资收入在全国来说都是第一梯队的。

虽然上面看到了差距,但又无法阻止,原本东北地区的大量工厂,已经开始出现经营不下去的情况。

数以百万计的工人群体,和他们背後上千万的家庭,都是上面不得不考虑的。

以前是没办法,但如今藉助楚国强大的需求,盘活了这些工厂,他们就必须接受由此带来的缺点。

在楚国双城子市,陈建军正在招待从内地来的朋友。

“老陈,你们这是发达了啊,种地都用这麽多机器。”林俊开跟着陈建军,羡慕的看着大仓库里面停放的机器。

巨大的拖拉机,还有各种播种的,耕地的,收割的配套设备,这看着比他们县的机器都要好。

“哈哈哈,这些可都是上面给了不少补贴,自己花不了几个钱。”陈建军显摆说道。

他原来在林场,算是家庭收入不太好的,能在老朋友面前嘚瑟一下,他心里感觉超爽。

心中更是庆幸,听了儿子的话,选择移民到楚国来。

搜书名找不到,可以试试搜作者哦,也许只是改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