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酸棗會盟後,特別是袁紹反客為主,吞並了冀州,曹操其實不管是名義上,還是事實上,都只是依附於袁紹的一股從屬勢力。
兗州四戰之地,西面洛陽已是一片廢墟,近十年戰爭,打的千裡無人煙。
東北面青州,袁紹長子袁譚經過幾年蠶食,將公孫瓚的勢力一步步趕了出去。劉備南下徐州後,公孫瓚派來的青州牧田楷獨木難支,讓袁譚打的節節敗退,不得已退回幽州。
東南面又面臨劉備、呂布聯兵一處的徐州,西南面有南陽張繡,正南面有淮陽袁術。
除了西面,東南兩面三個勢力對他虎視眈眈。
唯有依附北面的袁紹,曹操才能獲得一絲喘息的空間。
事實上,袁紹也是把這位幼年好友當做自家小弟,南面屏障,為他平定北方四州抵禦背後的攻擊。
如果說,曹操還只是個小小的東郡太守,那他還沒有那麽大的野心。或許依然還在幻想著平定亂世,成為匡扶社稷的忠臣。
可隨著他地盤的擴大,擁有兗州全境,登上一州之主的位置後,曹操便開始有了別樣的心思。
他不甘心屈居於袁紹之下,為袁紹抵禦南方諸侯。
他更不願意看到漢室天下分崩離析,如同春秋戰國那樣諸侯割據,互相攻殺。
但事實上,兗州四面已經沒有發展空間,他空有壯志卻被牢牢壓製在這塊四戰之地裡。
連年大旱,兗豫兩州幾乎顆粒無收,很多地方發生了人相食的慘劇。黃巾死灰複燃,上百萬饑民又再度揭竿而起,在兗州各地流竄肆虐。
這段時間是曹操起兵以來最痛苦、彷徨的時期。
好不容易平定了黃巾叛亂,他將這股大部分來自青州的叛亂余孽整合起來,選其中青壯三十萬編入軍中,號稱青州軍,使得他的手下兵力一度達到三十五萬之巨。
可隨即因為糧荒,他的部隊在謀士棗祗和韓浩的建議下不得不效法賈成,分散各地屯田,以期度過災年。
眼下曹操手下真正能用之兵不足兩萬,還要防備呂布、劉備、袁術、張繡等人的軍事進攻,曹操所面臨的困難可見一斑。
在這樣的情況下,長安天子勤王詔書送到了濮陽曹操駐地。
他的第一反應就是置之不理,開玩笑,我現在連自己的地盤都岌岌可危,哪有兵力去長安和李傕、郭汜的西涼強兵作戰。
這時候他手下第一謀士戲忠因病去世,在他帶兵出征徐州時為他穩定後方,擊敗呂布、陳宮叛軍的荀彧、荀攸叔侄,還有程昱、郭嘉開始展露頭角,成了曹操的重要謀士。
程昱出身寒門,雖學識能力超群,卻囿於身份屢屢不得提拔,人到中年才當上東阿縣令。曹操入主兗州,辟召他為壽張令,曹操征徐州時,令程昱與荀彧留守鄄城。
呂布、陳宮反叛,荀彧留守鄄城,程昱奔走、東阿、范縣,勸說東阿令棗祗、范縣令靳允組織力量抵抗叛軍,立下大功。戰後曹操表他為東平相。
這場叛亂是因為曹操怒殺時常辱罵他的兗州名士邊讓,導致兗州地方士族不滿。
更深層次還是因為曹操開始重用以程昱為代表的寒門人才,對邊讓這種沽名釣譽,只會指手畫腳不做實事的所謂名士不重用所致。
陳宮作為兗州地方士族代表,
看到兗州士族在曹操的統治下得不到最大利益,便和陳留太守張邈、張邈之弟張超、從事中郎許汜及王楷等同謀叛亂,迎呂布為兗州牧。 經此一事,作為寒門出身的代表,程昱自然愈發對豪門士族心懷不滿。
他當即出言反對道:“主公,兗州初定,我等三面環敵,本初公重兵屯於范陽。貿然出兵遠赴千裡之外,恐境內再起不測。在下以為,此時非勤王良機。”
曹操點點頭,問荀彧道:“文若以為如何?”
荀彧沉思片刻道:“仲德(程昱)所言確是實情,只是主公若是不趁此機會率軍勤王,將天子迎來兗州,奉天子以令諸侯,將來恐兗州成為他人口中之食。”
荀彧說的更有道理,兗州四戰之地,周圍都是強敵。就算目前他們的靠山袁紹,也只不過因為要對付公孫瓚,所以才時常撥付糧草支援他們。
目的也僅僅隻為曹操能夠幫著他拖住南方各路諸侯。
一旦要是袁紹平定了北方,把目光轉移到南面。屆時曹操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麽投降袁紹,成為袁氏帳下之臣。要麽起兵反抗,被袁紹優勢兵力消滅。袁紹根本不可能讓他們獨善其身,在他的腹地建立國中之國。
唯有西面,洛陽乃至關中,才是曹操未來生存和發展的唯一方向。
程昱立刻反駁道:“洛陽司隸一片廢墟,千裡行軍無一可供大軍補給之處。長安十幾萬西涼悍卒,絕非我軍能敵, 文若此言乃是取死之道,決不能取。若呂布、劉備等人率軍來攻兗州,我等如何抵禦?”
曹操面帶憂色的感歎道:“仲德所言極是,呂布天下名將,劉玄德悍勇無比,袁公路兵多將廣,荊州劉景升得了張繡之後蠢蠢欲動,任何一路出兵皆是我兗州大患。出兵勤王勝算無多,難啊!”
荀彧卻搖頭道:“這三路倒是不足為患,在下所憂者另有其事。”
“哦?”曹操驚訝的問道:“文若為何說著三路不足為患?”
荀彧輕咳一聲道:“劉備新得徐州,州中人心未定。而呂布縱橫天下多年,豈是久居人下之輩。若有外地來侵,二人或能齊心抗敵。若無外敵,在下料不消多時徐州必有二虎相爭之事,此路無憂矣。
袁公路兵多將廣卻無遠謀,近年來更是多造祥瑞圖讖,欲行篡立之心昭然若揭。主公只要去封書信,厚禮卑辭,敬獻些許祥瑞,此人定然大喜,不複來犯。
至於南陽張繡,其叔父張濟剛剛戰死,敗軍南躥之輩,托庇於劉景升麾下惴惴不安。劉景升坐而論道不思進取之人,得張繡而禦北方,絕不敢出荊州一步。
故此在下斷言,此三路無憂矣。”
聽了荀彧的分析,曹操心中一動:“文若既然說著三路不足為患,那就是說可以出兵長安咯?”
荀彧卻搖頭歎息道:“仲德先前所言才是重點,千裡進軍關中,沿途無有一處補給之地才是關鍵。至於對付西涼軍倒並非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