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部隊剛剛越過了山口。
為首一人約莫四十上下,身材中等,面目穩重,正是許久沒有露面的閻敦煌!
閻敦煌曾與渥巴錫等人一起組建特魯琴的第一支山地部隊,並在破獲車臣反叛組織曼蘇爾之役中大顯身手。
當時閻敦煌還是一個剛剛從埃利斯塔軍校畢業的學生,如今早就是獨當一面的大員了。
這些年,他當過旅長級高級軍官,也當過小地方的總督,可謂是軍政兩宜之人,自從決定經略大清開始,乞塔德便在伊犁直轄市重新組建了山地營,最後湊了一個旅。
原本能擔任旅長的人選很多,不過他們現在無一不是整編師師長級別的高官,不可能一下降到旅長的位置上,最後還是將正在克裡特島擔任總督的閻敦煌調了回來。
當然了,得知陛下竟然還是下定決心要深入大清時,閻敦煌也是欣喜若狂。
他是甘肅敦煌人,早就想打回老家了,有這個機會哪會錯過?
而所謂的阿勒坦淖爾二旗投靠俄國實際上是投靠了特魯琴!
大清自然不敢招惹特魯琴,但招惹俄國還是辦得到的,故此丹巴做出了那番動作,若是直接向特魯琴宣戰,恐怕剩下六旗也不敢答應。
僧格的身份,經過這麽多年的明察暗訪,清廷多少也了解了一些,雖然不敢最終斷定,但他隱藏人口、走私物品那是肯定的,有這兩條就夠他喝一壺的了,何況還身份不明?
若是以“裡通俄國”的名義將其以及部族擊殺,既起到了震懾科布多諸部的效果,又消除了隱患,還不得罪特魯琴,可謂一舉多得。
得知僧格部的事情後,早就駐扎在巴裡爾城的閻敦煌立即帶著一個團先出發了。
巴克塔爾馬河雖然穿行在阿爾泰山的深山峽谷裡,又是海拔絕高之地,氣候異常寒冷,若是沒有特殊的訓練和裝備,一般人根本無法在春季通過,對於這裡來說,六月初河水才會融化,此時依舊凍得生硬。
山地營的士兵都騎著馬蹄裝了釘套的戰馬,穿著厚厚的呢絨大衣,皮帽子的護耳也放了下來,冒著零下二十多度的嚴寒踏在巴克塔爾馬河的冰面上一路向東。
抵達山口時,閻敦煌終於長舒了一口氣。
一路上,雖然都是踏著厚達一米的冰面行走的,不過也有些地方由於地勢較低冰層較薄,最薄處不過三十厘米,雖然這樣的地方並不多,但騎著高頭大馬踏在上面還是有些心驚膽戰的。
幸虧這幾十年來,無論是己方的密探,還是僧格的人,都將這條河流的詳細情況進行了匯報,二十多年過去後,只要清楚時下的氣溫便知道何處有薄冰,何處可以大大方方行走了。
時至今日,特魯琴的山地營顯然也有了新的變化。
為了適應高寒山地的冰雪,馬蹄一律配上了釘套,此時,就算喀爾喀人能在冬季騎馬,也快不起來,特別是行走在河道上時更是如此。
山地營馬匹的蹄鐵上帶有一圈鈍釘,既不妨礙快跑,還能在一定程度防止滑倒,戰時雖然不能用平時的快速衝鋒模式,但顯然會比沒有釘套的馬匹快一些,這就夠了。
馬匹周身也裹了一層牛皮、駝皮皮甲,份量較輕,既能一定程度上給馬匹保溫,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對此時遊牧部族的弓箭予以防護。
特魯琴是一個科技國度,對於作戰完全是按照己方能夠達到的程度實施的。
山地營的士兵有兩把槍,一把普通六連發步槍,有效射程至少三百米,而遊牧部族的弓箭普遍達不到這個程度,個別巴圖魯能夠達到也無傷大雅。
於是,當迫近三百米范圍時,若是將槍支略略抬高,就能擊中三百米開外的敵人,當然了,命中率顯然不如步兵,若是能達到一成左右那就相當不錯了。
所謂一成指的是對敵方騎兵的殺傷,若是算上馬匹,那麽至少能達到兩成以上。
兩成,同樣相當可觀。
還有一支霰彈槍,其有效射程是三十米,不過考慮到馬匹的速度,六連發步槍在迫近三十米時能夠連續擊發三槍就算是相當不錯了,此時,敵人的弓箭顯然一支處於被壓製的狀態。
等到相距三十米左右時,他們又要面臨霰彈槍的威脅。
對付蜂擁而來的騎兵,沒有比以彈幕形式出現的霰彈槍更讓人放心的了。
那之後就是常規的作戰方式,一手馬刀,一手手槍。
大清的騎兵顯然不會攜帶槍支的,騎射加上馬戰是他們屢試不爽的戰術,這個戰術傳承了幾千年,除了馬匹的裝備幾乎沒有什麽變化。
不過,此前在步槍、霰彈槍的打擊下,其前排的騎兵大量傷亡會給後面的騎兵的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影響,此時再進行決戰,這士氣顯然也落了下乘。
這樣的作戰方式是所有特魯琴騎兵的標配,不過在山地營上又有了變化。
考慮到山地崎嶇的地形,騎兵不可能以密集衝鋒的陣型出現,必定十分分散,於是,步槍還是原樣,但霰彈槍卻有了變化。
與普通騎兵相比,山地營所用的霰彈槍口徑更大一些,子彈也大一些,其迸發出來的覆蓋面積顯然也大一些。
為了減少己方騎兵的傷亡,山地營騎兵在呢絨大衣外面也套了一個牛皮背心,既能保暖,又能一定程度上防護箭枝。
皮帽子裡面也嵌著一個鋼盔。
有了射程、火力密度的壓製,特魯琴人不可能像其它遊牧部族那樣穿上厚厚的鎧甲, 而己方的步槍、霰彈槍對於此時裝備布面棉甲的八旗兵的打擊效果依舊存在,錐形子彈的打擊力可不是區區圓形鉛彈所能比擬的。
其它方面,山地營也配置了一部分輕便的迫擊炮、短管火炮,最大重量不會超過一百斤,用一匹馬就能輕松駝載,也能方便地在山地設伏。
與近衛整編師相比,山地營的一個旅除了沒有炮兵營,其它方面相差無幾,總人數也達到了五千多人。
以山地營開路,突破像阿爾泰山、薩彥嶺、唐努山、天山這樣的屏障,打開缺口,修建前進基地,然後後續大軍再陸續進入,將成為特魯琴人今後的標準作戰模式。
當然了,與近乎定居的喀爾喀人相比,遊牧范圍更大的衛拉特人的身體素質更為驚人,在忍饑耐寒,適應高原氣候方面更是如此。
一個多世紀以前,和碩特部的固始汗帶領幾萬衛拉特騎兵穿越昆侖山進入青藏無人區,然後直插拉薩,一舉將雪區拿下,其間,固始汗的人馬並沒有大規模的因為高原反應而損兵折將的。
這實在稱得上歷史上所有進軍雪區最偉大的壯舉,沒有之一。
土爾扈特人也是衛拉特人之一,不會比他們的祖先還差,加上更強大的防護和裝備,沒有理由做的比前人還差。
走出巴克塔爾馬河山口後,道路頓時就開闊起來,閻敦煌下達了新的命令。
“不要停留,加快速度,目標:奧格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