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萬大軍分為五部,前軍為管亥率領的先鋒部,總計八千人,當頭進入了冀州清河地界。
中間則是劉備率領的兩萬中軍,有意思的是,黃忠和趙雲就在其中。
中軍因為要護衛主將和幕僚集團,所以都是精銳之士,黃忠和趙雲在入伍的時候表現優良,就被選入其中,一個由臧霸統領,一個在典韋麾下。
接著是關羽的左軍,張飛的右軍,以及牽招的後軍。牽招畢竟是劉備青年好友,二人刎頸之交,自然得以信任。
實際上後軍就是輜重部隊,除了六萬戰兵以外,青州還發起了十萬後勤,牽招、華歆、簡雍、孫乾、氏儀、孫邵等人組成後勤統籌。
而沮授作為最信任的謀士則坐鎮青州大本營,這次幕僚集團只有陳暮田豐和王朗在。
騎在馬上,陳暮對王朗說道:“師兄,此番出山,若能討伐了董賊,平定了天下,你也該出仕為官了吧。”
王朗膀大腰圓,腰間懸著寶劍,點點頭:“為師君守孝已有三年,確實可以出仕了。”
“師兄做了多年縣令,也該升任太守,不如擔任北海相?”
陳暮給王朗下了個坑。
王朗翻了個白眼道:“你這廝是要我去找那孔融碰一碰呀。”
劉備回青州之後,董卓也沒有閑著,以天子的詔書四處給他下絆子,首先當然是取締了劉備的官職,然後瘋狂地往青州派官員。
濟南、樂安、平原、北海、東萊、齊國六郡,董卓全都派了人過來。
其他人還好說,那孔融是當世名士,又是孔家子孫,素來口無遮攔。董卓獨攬大權之後,孔融天天指著他鼻子罵,幾次差點讓董卓想弄死他。
後來還是李儒出了主意,讓這個刺頭去北海給劉備找麻煩去。於是董卓很高興地任命孔融為北海相,讓他去青州上任。
劉備雖然打著天子名義討董,可現在又有天子詔書將他的職位給取締了,地位似乎很尷尬。
廣個告,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竟然安卓蘋果手機都支持!
不過亂世就是這樣,劉備完全可以以這並非天子本意為借口,繼續發動進攻。
如果能處理掉董卓,佔據中央,劉備自己也很快就能擔任三公九卿,執掌朝廷大權,將來輔佐劉辯再興漢室也不是不能,根本不必在乎董卓將他的官職給罷去。
對於這樣的未來,劉備還是充滿了期待和躍躍欲試。
都到了這個地步,他也已經生起了野心。
也許。
自己真的可以當個像霍光那樣的中興漢室的權臣呢?
只要自己不篡位,治理好這天下,將來也如霍光中興一般,成為一段佳話。
“那孔融的北海相,不過是董卓指派。董卓假借皇帝之名,脅天子以亂天下,師兄能言善辯,比之那孔融才高得多,卻是不能坐視不理,讓董卓得逞才是。”
陳暮笑著說道。
王朗撓撓頭:“你這是讓我得罪孔家呀。”
“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其實若那孔融好說話,讓他做北海相又有何妨,就是他性格乖戾,不好相處。”
陳暮搖搖頭,孔融這個人屬於喜歡鑽牛角尖那種,性格一意孤行,而且想一出做一出,根本不講道理。
偏偏他的身份又比較微妙,是孔子的後代,不太好動粗。
當然。
要動粗也不是不行。
畢竟東漢孔家的地位其實也就是那麽回事。
曹操要殺他,還不是說殺就殺了?
只是會壞老大哥的名聲,是萬不得已才用的辦法。
王朗卻輕笑道:“師弟,你讓我去找孔融的麻煩,其實是個笨辦法,對於他們這些名士世家,你還是了解的不夠透徹。”
“哦?”
陳暮來了興趣,問道:“師兄計將安出?”
王朗笑道:“那孔融跟蔡邕關系極好,為莫逆之交。而且曾經在鄭君門下聽學,與鄭君有師徒情誼。等孔融到青州之後,你就讓鄭君與蔡邕邀請他去泰山學宮就行,孔融必然欣然赴約,保證不會給青州添亂子。”
“還有這等內情?”
陳暮高興道:“多謝師兄指點。”
“小事兒。”
王朗擺擺手。
其實這層關系就是看你清不清楚敵人的人際圈子。
陳暮一不是世家人,二沒怎麽混過名士圈,對這些東西很難有所了解。
畢竟這不是信息發達的現代,不可能去揪著人家的衣領問你跟誰是好朋友,自然也就無從得知這些內幕。
而王朗自己就是經學大師,研究學問,屬於名士圈的圈內人,了解一些內情,自然可以出策。
這就是情報的好處。
大軍浩浩蕩蕩一路西去,經過十多天的長途跋涉,穿過冀州,在魏郡與公孫瓚大軍匯合,然後十萬大軍南下進入兗州陳留郡,在兗州與司隸的交界處,酸棗縣與各路諸侯相聚。
此時,十八路諸侯大軍同樣也已經抵達司隸附近,袁紹、王匡屯兵河內,孔伷屯兵潁川,韓馥王芬屯兵鄴縣,曹操與鮑信屯兵燕縣,袁術孫堅屯兵南陽,張超、張邈、劉岱、橋瑁、袁遺、陶謙、張楊屯兵酸棗。
劉備抵達之後,各路諸侯紛紛互相傳告,過來幫助劉備安營扎寨,大軍忙活了兩日,總算把營寨扎好,二十余萬大軍,加上數不清的輜重源源不斷的運送,連綿二百余裡,氣勢恢宏。
聽說討董聯盟的發起者劉備已經趕到,袁紹王匡曹操鮑信也快速趕來,他們四人離得很近,河內到酸棗不過百裡,燕縣甚至就在酸棗旁邊,隔了不過四五十裡而已。
至於袁術和孫堅,一個是從長沙過來,一個是從豫章過來,路途實在遙遠,目前二人現在都在南陽,兵合一處,正在往北面的司隸趕,還在路上。
袁紹曹操他們過來之後,現場搭起露天高台,各路諸侯紛紛就坐,劉備因為是發起者,又身份尊貴,軍隊最多,坐在了第一位。
歷史上,很多人以為劉備並沒有參加國討董,只有在《三國演義》,這種虛構的歷史當中才出現。
實際上,劉備還真參與過,《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英雄記》兩本史書當中,皆有記載:“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
總共就那麽一句而已,可見當時劉備地位低下,甚至連在討董這麽大的事情當中留個名字的資格都沒有,十分的卑微。
正如歌詞裡唱的一樣,那年三十,討董大會,站著如嘍囉,那時候劉備含淚發誓,各位必須看到我。
然後最終奪得了三分之一的江山。
然而如今,由於被漢孝康帝錄入宗室,那就是真正的漢室貴胄,同時擔任青州牧,為先帝信任的輔政大臣。
劉備的地位節節高升,今年也不過是剛剛年滿三十歲,就已經位極人臣,走到了人生巔峰。
因此這一刻,劉備意氣風發,與天下各路諸侯談笑風生,所有人都要仰視他。
“諸位!”
就在此時,廣陵太守張超高聲說道:“請諸位靜一靜。”
剛才還在聊天敘舊的各路諸侯們紛紛安靜下來,大家坐回原位,目光都看向他。
張超繼續說道:“正所謂蛇無頭不行,鳥無頭不飛,既是討董會盟,自然就應當有一名盟主,發號施令,才能共同進退。”
“不錯,今奉大義,必立盟主;眾聽約束,然後進兵。”
張邈也附和道。
曹操看了眼袁紹,又看了眼劉備,心中微動,說道:“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可為盟主。”
“哼!”
公孫瓚冷哼一聲:“劉玄德漢室宗親,有先帝賜爵封侯,又有天子詔書,乃是會盟的發起者,難道諸位要枉顧天子詔令嗎?”
眾人互相對視,劉備連連推辭道:“諸位,我德行淺薄,怎麽可能擔任盟主,還是另立賢良吧。”
陳暮卻微微一笑道:“諸位還未看過詔書吧,大哥不如把詔書取出來眾人一觀?”
“也好。”
劉備便取出詔書來,交給各路諸侯傳閱。
其實這份詔書大家都看過,畢竟都印刷了那麽多份,大家也都是接到了這份詔書才宣布過來會盟。
而這一次給眾人檢閱,就是要看看詔書的真偽。畢竟印刷出來的,肯定不可能有大印。
眾人查看之後,上面明明白白地印了傳國玉璽大印,是貨真價實的詔書。
公孫瓚說道:“諸位看到了吧,詔書上寫的什麽?”
袁紹心裡其實很想當這個盟主,可詔書上那幾個字,卻不得不認,只能捏著鼻子道:“詔書有言,玄德為國之元老,天子至親,皇帝將一切都托付給玄德,以我之見,玄德確實是盟主的不二人選。”
“既然如此,那還是請玄德為盟主吧。”
“玄德為發起人,又是天子托付之臣,合該為盟主。”
“是啊,玄德眾望所歸,還是莫再推辭。”
眾人紛紛勸言, 認為他確實可以擔任。
劉備見推辭不過,也只能說道:“諸位既然托付於我,那我便暫為盟主,待平定了董賊,我將請奏天子,為諸公論功行賞。”
次日便有廣陵功曹臧洪築台擺壇,台高三層,遍列五方旗幟,上建白旄黃鉞,兵符將印。
劉備被眾人推舉,來到壇上,整衣佩劍,慨然而上,焚香叩拜。其盟曰:“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致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鑒之!”
讀畢,歃血。
眾因其辭氣慷慨,皆涕泗橫流。
歃血已罷,下壇。
眾簇擁劉備升帳而坐,兩行依爵位年齒分列坐定。
公孫瓚行酒數巡,言曰:“今日既立盟主,各聽調遣,同扶國家,勿以強弱計較。”
劉備曰:“備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為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
眾皆曰惟命是聽,欣然應命。
至此,討董聯盟正式成立。又過了幾日,孫堅和袁術也抵達酸棗。
劉備命孫堅為先鋒,大軍開拔,正式準備進攻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