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我自九天来 > 第577章

我自九天来 第577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3-06 11:04:01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李桃歌边走边看向路边商货,单手插入米袋,抓起颜色暗沉的粟米,笑道:“打起仗来,银子就不是银子了,流出去比河水都湍急。城中有穷人,同样也有富人,他们可不习惯用陶罐盛饭,对不起身份,更对不起辛辛苦苦积攒下的家业,本地不产瓷器,于是南方瓷商想要来赚富人的钱,如果不出所料的话,普通瓷碗,要比京城还要贵上数倍,不信你去问问。”

卜屠玉麻溜跑向瓷器摊位,简单问了几句,跑回来面部抽搐道:“一个碗要二两银子,还不还价,咋不去抢呢!”

李桃歌从容道:“瓷器极易破损,几千里路途,出了关后匪盗横行,能安稳运到复州,不是一件易事,人家挣得就是这份钱,你不想买,有的是人买。”

卜屠玉嘟囔道:“破瓷器而已,我家要多少有多少。”

李桃歌笑了笑,转而对粮商伙计问道:“请问粟米多少钱一斤?”

粮商伙计坐在矮凳,依偎在门柱打瞌睡,听到有人问价,睁开一只眼,爱搭不理道:“我们论石卖,不论斤卖!”

李桃歌三人穿的都是上等绸袍,一看就是出身不俗,可这三人年纪太小,加起来都没五十岁,压根不像是买粮主顾,伙计摆出敷衍态度,也是情有可原。

吃了一记冷脸,李桃歌依旧笑呵呵问道:“请问一石怎么卖?”

粮商伙计不耐烦伸出手掌,“十两银子。”

丰年时期的米价,大概在一石三百文左右,饥年时期的米价,大概在两千钱左右,开口就是十两,比起饥年都要贵出五倍有余。

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卜大公子,都知道这价格贵到离谱,气到发笑道:“你们这是多年的陈米,乞丐都不吃的破玩意儿,竟敢要十两银子?你们家掌柜是吃羊老二吃傻了,还是穷疯了?!”

“敢骂我们掌柜!想死呢是不是!”伙计抄起门闩,气势汹汹站起身。

“好了,人家又没有强买强卖,你急什么。”

李桃歌抓住卜屠玉,离开了米铺,笑道:“去告诉鹿怀夫和贺举山一声,把门给我看好喽,这些粮商,人可以离开,粮食必须留在复州,若是有一粒米出了城,我就打他们一军棍。”

善解人意的赵茯苓点点头,正想一溜小跑去往保宁大营,李桃歌突然将她拦住,自信一笑,“传话而已,轮不到本公子的贴身婢女去,你安心待在我身边,端茶倒水即可。”

赵茯苓看不见藏在暗处的珠玑阁门客,好在向来听话,李桃歌说的每一个字,都当作金科玉律,只管照做就好。

三人溜达大半天,对于物价大概有所了解,无论是粮价还是布价,一路飙升,快要到了大户人家都难以承受的地步,既然是关门打狗,索性将这些奸商一锅端。

李桃歌轻声道:“你们装作平民,去购买物价最高的商贩手中粮布,每天买一些,以防这些家伙吃不到甜头跑去北庭,顺便散播消息出去,就说复州人傻钱多,任何东西都有市无价,把线放的长长的,再钓一些大鱼上钩。”

暗地里传来一声喏。

赵茯苓转了几圈,找不到声音来源。

酒楼里人声鼎沸,李桃歌摸着饥肠辘辘的的肚子,“光顾着瞎转了,忘了吃饭,走,今日我做东,任由你们吃大户。”

找到一张空桌,李桃歌和卜屠玉坐下,赵茯苓站在主子身后,帮他绑好散乱长发,再用一根木簪插好,手法娴熟老练,不输于庖丁解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