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不是袁术 > 一百四十八 窦妙去世

我不是袁术 一百四十八 窦妙去世

簡繁轉換
作者:御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6 22:38:0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整个五月底和大半个六月份,雒阳城的关注焦点都是水灾和袁树,之后也是不断谈论大水的情况和袁树带领心学门人在城外奋战救人的事情。

大水期间,袁树派遣近两万一心会员和弟子门生全面出动,驾着小船在水淹区不断救人,把他们从危险之中捞出,帮助他们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人救完了就开始管理他们的生活,提供粮食、衣物、药物,确保他们能够维持生命,不至于因为天灾**而死。

人总是要活着的,见死不救是不可以的。

这是袁树心中的一个执念。

而在此期间,或许是终于忍不住被袁树对比的过于凄惨,朝廷总算是无法继续坐视不理。

于是在一群大臣的建议下,宦官们总算忍痛上表刘宏,让刘宏同意了救援政策,安排了一批又一批的粮食和衣物给到城外,表示朝廷在这个事情上也出了一把力气,要求袁树多多念及朝廷的恩德,也让城外灾民念及天子的好处。

这也算是给自己挽尊了。

虽然说袁树实际收到的粮食和衣物与救灾账册上的物资数目有那么一些出入。

比如收到的所有粮食数量减少了约四成,还有一些记录着粟米的批次变成了喂牲口用的麸皮,说是整件整件的衣物也变成了一团一团的脏臭破布,甚至还有麻布袋在里头滥竽充数。

但好歹是真的有东西送来了,这些物资也算是能用起来,袁树的经济压力总算没那么大了。

据他这边粗略估计,大水期间,雒阳城受灾人数有十一万多。

其中有两万多人通过各种方式自行逃难或者不幸遇难,剩下九万多都被他发动心学门人们救回来安置了。

而在雒阳朝廷正式派人送来粮食之前,袁树和他的势力集团几乎是只靠他们自己,给这群难民提供了整整七天的口粮,耗尽了此前袁树购买囤积的储备粮。

那么多张嘴要吃东西,就算他们还有一些自己的存粮,袁树也尽可能把粥煮的稀一点,只是勉强能活下去的程度,还是架不住吃的人太多了。

好在负责采买的罗意效率很高,在储备粮耗尽之前一天把从河内郡紧急采购的第一批粮食送到了袁树手里,解了燃眉之急。

之后两天,无限扯皮的雒阳朝廷的粮食终于送到了,太尉李咸被授权总管此事,袁树终于不用自己死撑着了。

粮食危机解除之后,袁树就轻松多了,那个时候大水也开始退去了,局面一天天的好转起来。

袁树也在大水完全退去之后把所有管理权限转交给李咸,自己本打算休息一下,但是却从卢植那边得知情况还是比较严峻,死人太多,尸体腐烂情况严重,且居民房屋大部分被毁,重建需要时间和材料,无人帮助的话,怕还是要风餐露宿。

袁树向太尉李咸寻求帮助,希望李咸能提供一些人力物力。

结果李咸苦笑着告诉袁树,他能提供的已经是全部了,朝廷并没有给他太多物资,特别是钱也没有给多少,似乎有着想要白嫖袁树的想法。

袁树大为不满,对那群该死的宦官更加愤恨,但是念及大局,还是没有发作,只能带着一心会员们重新投入到工作当中。

焚烧、掩埋尸体,帮助灾民重建房屋,把之前没有用完的木料拿出来给灾民们使用,算是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他办事期间,处世态度比较中庸的太尉李咸大概是真的看好他,所以暗中提点他。

“虽然你出身很好,你袁氏也已经是四世三公的天下第一豪族,但是越是如此,就越要小心谨慎才是,此番,你袁氏势大,天子年幼,加上很多官员家中子弟也在你这边,所以才没有诸如邀买人心之类的罪名被安在你头上。

但是这并不代表你是完全安全的,这一次算是涉险过关,下一次,可就没那么幸运了,我知道你心存良善,欲致良知以行正道,但是正道和政道不能相悖,否则,即使你出身高贵,也不是你的护身符,谨言慎行啊!”

对于李咸的好心提点,袁树很是感谢,但是他同时表示,他并不会因此就改变自己的行事作风。

哪怕未来这些事情与所谓的“政道”相悖。

“如果政道与人心良知相悖,那么错的是政道,而不是人心良知,我以良知立身,以良知教授弟子门生,如果有悖于良知,才是最大的错误,李公提点,树感激不尽,但人生在世,有所为,有所不为,区区政道,并不能动摇树致良知之决意。”

对于袁树的回答,李咸先是一愣,随后便是感慨。袁树离去之后,李咸身边的太尉属官对袁树有些看法。

“袁氏四世三公,声威极大,连带着族中子弟都完全不在乎官场声誉,更不在乎朝廷脸面、天子威严,可见跋扈。”

李咸看了看身边的属官。

“你读过《知行论》吗?”

“不曾。”

“读一读吧,然后你便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了。”

李咸感叹道:“且不说他是否有私心,但他的确这样做了,他说的,和做的,是一致的,我见惯了心口不一的人,说一套,做一套,这种人太多了,但是如袁术这般说到做到、心口如一的人,又确实是太少了。”

属官低下头,没有再说什么。

李咸也没有再说什么。

他觉得,只要之后不出什么意外,袁树登上高位、成为主导帝国命运的重要权力者之一是没有问题的,只要不出意外,他说不定真的能给这个国家带去一些意料之外的改变。

这个国家的确有问题,以至于袁树的所作所为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觉。

可要是袁树能登上高位,坚持自己的做法,那么这个国家或许真的能发生一些好的变化。

这样一想,李咸就莫名的有些期待了。

然后,就不出意外的出了意外。

太后窦妙去世了。

窦妙去世是比较突然的事情,从她发病开始一直到去世,前后不过十数日,属于急病去世,而究其根源,则是六月传来的一则噩耗。

二次党锢之乱以后,窦氏族人除了窦妙之外全都被发配流放到了汉帝国最南端的日南郡,也就是中南半岛上,那里的生存条件极为恶劣,除了原住民,凡是过去的,都是些被流放过去的人。

窦氏一族养尊处优,哪里受得了这种折磨?

没多久,便接二连三有族人死去,而六月初传来的噩耗便是窦妙的母亲也去世了,窦妙闻讯,大为哀伤,终日恸哭不止,水米不进,忧思致病,一病不起。

于是她死了,死在了刘宏还没有完全长成的时候,死在了一个幽静的没有自由的角落里。

熹平元年六月,皇太后窦妙崩逝。

这个消息很快传开了,袁逢和袁隗当然很快就得知了此事,并且用最快的速度通知了袁树,让袁树也知道了这件事情。

袁树得知以后,心中一凛,意识到将有大事要发生,于是把城外重建的事情托付给卢植,自己飞马赶回袁府,与袁逢、袁隗共商此事。

因为窦妙的去世十分突然,并且在时间上也超乎了人们的设想,包括袁树在内,都没有觉得才四十多岁的窦太后能去世的那么早。

东汉皇帝的确比较短命,但是太后一般都活得比较长,窦妙的去世确实算早的。

不过真要说起来,倒也不至于让大家伙儿觉得难以接受,因为家族、亲友全都被放逐到再也见不到的地方,自己也彻底失去了自由,一辈子不得伸张,换谁,谁能好受?

然后被母亲去世的消息一刺激,悲伤过度,就此一命归西,听起来倒也十分合理。

只是这样一来,袁氏家族要面对的就是真正的战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