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不是袁术 > 四十三 我全都要!

我不是袁术 四十三 我全都要!

簡繁轉換
作者:御炎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6 22:38:02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和袁树一起参加助农行动的一千余马氏门生、弟子很快就决定加入一心会。

马氏高足许德、陈磊、吴尚在考虑过后,也选择加入一心会。

从外地而来一起跟随袁树参加助农行动的学者、学子二百余人也决定加入一心会。

折腾了二十多天,一心会组织正式搭建完成,一个由袁树负责领导的士人组织就这样堂而皇之的在茂陵县成立了。

袁树安排人手雕刻了一批木牌,木牌正面雕刻有【一心】二字,背面雕刻有会员的名、字、籍贯,人手一枚,以此作为一心会成员的认证。

然后,在延熹九年七月初一的一心会组织成立大会上,袁树一边讲学,一边宣布了一心会之后的行动规划。

即将助农行动进行到底,帮助农民在夏收、秋收的环节中收获更多的粮食,获得更多的收入,增加储蓄,以熬过接下来的寒冬,避免挨饿。

并且考虑到之前的粮食危机中安陵、平陵等地发生的粮价飞涨、人员伤亡事件,袁树表示,要将一心会的理念和实际行动贯彻下去,不能局限于茂陵一地,其他地方也要付诸实践。

“一心为国、一心为民、一心为公、一心为道,这不是拿出来当摆设的,而是每个一心会成员都要牢记在心的,良知在心,信念在心,勇气也当由心中迸发,一切,都在吾心中。

吾等会员,当以心中良知、信念、勇气为根本,互帮互助,互相监督、责善,互相扶持,走上圣贤之路,并最终抵达圣贤的终点,成为真正的圣贤,此为一心会的最高理念!”

袁树的发言得到了一心会成员们的热烈称赞。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袁树就更加忙碌了起来。

因为他不仅要负责一心会的管理事务,还要肩负起马氏高足的责任、代表马融外出讲学。

除此之外,还要抽出时间为《孟子》作注解,为致良知学派构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让东汉版“心学”学派得以诞生。

好在他有卢植和十三太保等得力帮手,所以才不至于手忙脚乱、进退失据。

饶是如此,他也不得不过上了“三更眠、五更起”的九九六式的生活,以维持目前这个来之不易的局面。

一心会的建立在一开始就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虽然很多外部人士都不是很清楚一心会到底是要干什么的,但是他们知道这个组织是袁树创立的,和袁氏家族有关系,对未来的前途有帮助,所以想要加入的人很多。

其中有很多人完全没有听过袁树讲学,没有参与助农行动,一副投机者的嘴脸,让袁树感到厌恶。

于是袁树要求人事部主任魏甲、副主任窦云、俞畴三人严格把关,审问其申请加入缘由,若没有对致良知之学有基础的了解,没有参加过助农行动,一概不得加入。

而庶务部和后勤部也不是没有事情做,他们要继续帮助自耕农们完成农业生产,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在农具、耕牛、水利工程方面加以关注。

此外,庶务部主任赵俊还向袁树提出建议,认为一心会可以自己筹办一个农具建造作坊,而不必到处购买。

到处购买一来需要很多钱,二来也不好把控质量。

他认为很多农具制造者都没有把农具生产放在心上,即使是袁树从马融、袁逢那边得到的农具援助之中也有差不多两成的不良品,一用就坏。

所以他真切地认为,一心会如果要把助农贯彻到底,就必须要拥有自己的农具生产能力,生产优质、充足的农具给农民使用。

赵俊的建议得到了后勤部主任苏初和副主任马然的支持,他们也认为这很有必要。

并且他们发挥他们的特长,在此基础之上建议干脆成立一个在官方有备案的农具生产商铺,以此实现合法、规模化的生产。

他们觉得这样搞虽然有点困难,但是袁树个人拥有超强的政治人脉和门路,只要拜托他父亲袁逢稍微打点一下,名正言顺的搞一个农具生产作坊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有了采矿资格和生产资格,日后助农行动就简单多了。

甭管官方怎么说,他们不会少了官府该有的税收就是了。

这一建议让袁树很是心动,于是他认可了这一建议,派人给袁逢送信,请求这方面的政治帮助。

两汉时期对于钢铁生产的管束时而严厉时而宽松。

西汉时期,产铁郡县设置大铁官,隶属中央大司农,由中央直接负责任免,不产铁的郡县也设小铁官,隶属郡县,由郡县长官负责任免。

而到了东汉,大铁官和小铁官都隶属于地方郡县,由郡县长官负责任免,也就是说到了东汉,钢铁资源的掌控从中央下放到地方,中央只管税收,不管其他,生产事务一概交由地方处置。

所以地方郡县长官在钢铁产业方面就有了绝对的主导权。

袁逢担任京兆尹的京兆地区设大铁官,主管铁矿的开采和铁制品的具体生产,具体权力也掌握在袁逢的手里。

所以得知袁树想要以“一心会”的名义办设一个钢铁企业,从采矿到生产搞一个一条龙服务,他觉得还挺有意思。

当然他觉得有兴趣的点不在于搞钢铁生产,而是在于袁树拉起来的这个名为一心会的组织。

组织纲领什么的他不在意,他在意的是这个组织的成型。

这个组织正式存在了,还有一千多会员,大家都是因为相信、践行了袁树的致良知之学从而被纳入了一心会,成为了一个组织。

袁树在这个组织里拥有绝对的领导权,他是核心领导,并且掌控组织的话语权和对外宣传的渠道。

这个组织当下来看或许只是一个准学术组织,所有局外人都是这样看待的。

他们看出了袁树想要发扬光大致良知的学问,所以才拉起来了这么一个组织。

未来,袁树也会朝着一代宗师的方向发展,扩张自己在学术层面的影响力,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样做的人并不少,当今天下收徒的古文经师不知凡几,弟子从上万到数百的数不胜数,大家都在这条赛道上卷。

但是内卷的家伙们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一个个半截身子入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一命呜呼。

而袁树,满打满算虚岁十二,根本就是一个童子,却在这样的年龄已经走上了旁人四五十岁才能走上的道路。

等于他比大部分内卷的家伙都少走了三十多年弯路。

关键他还走成功了,还有了一千多信徒愿意跟着他一起走。

这些人因为他的出身、学识,直接忽略了他的年岁,跟着他一起走上了这条未知之路。

诚然,袁逢认为袁树能拉起来这个组织的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出身,是因为袁氏家族好几代人的积累,但是同样作为袁氏家族的嫡子,他那长子袁基怎么就办不到呢?

其他那些可以和袁氏家族掰手腕的阀阅家族怎么就没有如此优秀的族人出现呢?

你们有本事也在十二岁的时候拉起一个一千人的学派组织啊!

哼!

还得是我儿子!

袁逢为此升起了浓浓的自豪、满足感,觉得脸上有光,倍儿有面子!

于是他乐呵呵地给袁树回信,问他是想在京兆地区搞这个钢铁企业,还是想在右扶风搞这个企业。

要是想在京兆搞,他这个老爹可以亲自出手帮他,要是想在右扶风搞,他直接一封信给沈恪送去,沈恪就得屁颠屁颠的跑过来给他擦屁股。

这就是袁氏家族的底气!

这就是三世三公汝南袁氏的台面!

袁树接到回信,顿感欣喜,立刻回信给袁逢,表示——我全都要!

京兆地区搞一个,右扶风也搞一个,钢铁企业这种东西,多多益善,他也好借此机会多招揽一些钢铁方面的技术人才,以后还有大用。

事情搞定之后,袁树实在是感慨万分——自己争气,哪里比得过祖宗争气?

自己要是没有袁氏家族这个后台,想要办成这些事情?

想得美哟!

条条框框不把他弄死就算不错了。

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总是喊着要孩子给他们争口气,怎么就不想着要让自己的爹娘给自己争口气呢?

祖宗争气了,哪还需要孩子争气?

孩子只要能喘气就可以了!

于是秀秀再次眼睁睁看着袁树把昂贵的青州皮纸剪成五铢钱的模样,大晚上的拉着她一起烧给了他的五位祖宗。

一边烧,一边自言自语。

“感谢祖宗们为我争气!”

“感谢祖宗们努力拼搏奋斗!”

“感谢祖宗们没有躺平,个个都是内卷王中王!”

“五代家业必不会输给那些十年寒窗之辈!”

有了祖宗们的鼎力相助,袁树想要搞事情的成本就大大降低了,容错率也大大提高了。

跟在他身边的人就不单单指望他、盯着他,而有袁氏家族这整个家族为他分担压力。

部下们也都不会逼着他做卷王去拼命内卷了!

好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