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家兄朱由校 > 第394章 銀行試點序幕

家兄朱由校 第394章 銀行試點序幕

簡繁轉換
作者:北城二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4:37:36 来源:搜书1

“北直隸的官學推廣力度,瞧殿下這架勢,是準備弄一個燕山第二……”

當朱由校和朱由檢在討論大明走向的時候,文華殿的一所偏殿裡,施鳳來和馮銓卻端著茶,嘴裡談論著黨爭、政鬥的話題。

二人坐在偏殿裡,雖然嘴上罵著,但表情卻平澹如水。

施鳳來關注的點和溫體仁一樣,都認為顧秉謙和顧黨官員受不了劉余佑和潘士良被殺,進而會和齊王爆發黨爭政鬥。

然而事實給了他們響亮的一個耳光,他們永遠想不到,一個想苟的人,到底能有多苟。

當然,比起顧秉謙,更苟的還是他麾下的顧黨官員。

如果是東林的李邦華、解學龍等人被殺,又或者是浙黨的姚宗文、溫體仁被殺,哪怕魁首阻止認慫,下面的人也會架著魁首和齊王開戰。

誰都知道齊王不可能放任武夫來對朝臣動手,所以哪怕知道鬥不過齊王府,他們卻還是為了避免下一個被殺的人是自己而戰鬥。

但到了顧黨這裡反倒好了,上面的人苟,下面的人更苟。

除了士紳推動他們的時候,他們會反駁齊王府的令旨,其余時刻他們無不像蛤蟆一樣,戳一下動一下。

不過面對朱由檢這種人,事實也證明了,誰和他對著乾,往往都是被乾掉的那方。

“周延儒最少也會進六部,那溫體仁又該如何?”

收拾心情,施鳳來看向了馮銓,顯然把馮銓當成了眼下浙黨的智囊。

“只有看殿下要怎麽做了。”

面對詢問,馮銓表面沒有辦法,但實際上他心裡有許多辦法。

只是,如果溫體仁上了位,登了閣,那他馮銓呢?

誰都想登閣,他馮銓也不例外。

幫溫體仁就是阻礙自己,馮銓不可能乾出這樣的事情。

他給了回答,並且為了打斷施鳳來繼續問下去,他改了口風,討論起了官學的話題:

“今歲之前,朝廷在國朝上下,不過三千余所官學,且其中大部分盡數為地方士紳所掌握。”

“眼下僅北直隸一處就開辦了一千六百多處官學,原本北直隸的一百三十七處官學還被並入。”

“這授學之人,都是剛才燕山畢業、落榜恩科的學子,用他們來培訓官學子弟,恐怕五年後……”

馮銓話有所指,那就是五年後或許會冒出一個比燕山還要龐大的新興利益集團。

只是面對他的話,施鳳來卻坦然道:

“五年的時間成不了氣候,我早就派人打聽過了,這些官學說白了都是蒙學和初學,既然是初學,那後續應該還有其他官學應付。”

“聯合齊王府之前將燕山第三、第四學府拆分為順天、應天學府,恐怕後續這些人會再前往順天、應天就讀。”

“這麽一來,最少要就讀十年的時間,而這時間也對上了這次官學的募生年齡。”

施鳳來提到了年齡和順天、應天學府,而馮銓一想,卻是也是。

眼下官學入學年齡是七歲到十五歲,而十年時間代表的是十七歲到二十五歲。

這個年紀,與大部分參加科舉的學子年齡差不多。

也就是說,眼下齊王府是在籌謀十年以後的事情。

“這麽一說,倒是不用擔心他們了。”馮銓念頭一轉,附和起了施鳳來,然而施鳳來卻搖頭道:

“不然……”

“這次北直隸的官學,雖說招募的主要是鄉野孩童,但也招募了不少士紳子弟、勳貴子弟。”

“不過,各方士紳和勳貴想要捐助金銀和米麥都被拒絕了,

依我看,齊王是準備提早降低士紳對朝堂未來官員的控制力。”“我等為何與下面的人牽扯不休,這點你最清楚。”

“齊王這麽乾,等同於掘了士紳的根。”

“可他們也沒辦法。”馮銓皺了皺眉:

“四川士紳的例子在前,誰敢干涉齊王府和禦馬監的事情,難免逃脫不了一個死字。”

“更何況,四川錦衣衛、禦馬監、西廠、東廠,近三千多人都被陸文昭和李永貞一一清算,六萬多人據傳都要被發配小西洋,慘狀如此,誰敢效彷?”

馮銓說起了四川的事情,而這件事情幾乎沒有什麽消息透露出來。

陸文昭和李永貞兩人,一個對禦馬監和錦衣衛,一個對東西廠。

在四川任職的人都被清算,牽扯六萬多人。

這種事情,放在早年的話,早就是一方大桉了。

然而,四川新政和北直隸官學新政的事情卻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只有少部分人注意到了四川發生的事情。

馮銓是其中的一人,而廟堂之上關注此事的也不過百來人,廟堂之下也是各地錦衣衛、禦馬監的官員關注到了這件事。

這事情弄得人人自危,因而在這種風頭上,誰敢和士紳一起給齊王府使絆子,就是在用自己九族做籌碼。

“官學的事情乾系重大,士紳不會無動於衷的,只是北直隸是勳貴們的地方,他們都不敢開口,自然輪不到士紳開口。”

施鳳來帶著幾絲擔憂來談論官學的事情,而馮銓卻輕嗤道:“勳貴?”

“一群嚇破了膽子的人,便是宗室都能拉出了幾個人才,而他們?呵呵……”

馮銓對勳貴們的不屑全寫在了臉上,而施鳳來雖然看到,但也沒有反駁什麽。

在他們看來,勳貴確實爛泥扶不上牆,朱由檢在天啟二年就已經開放燕山學府給勳貴子弟們學習。

然而,從天啟二年至眼下,八年的時間裡,順天勳貴裡沒走出一個總兵,官職最高的也不過是參將。

就這種能力,老老實實的等死或許還能福澤三代,如果想要挑事,恐怕早上挑事,晚上所有勳貴就被削爵了。

也因為他們的不作為,這次的北直隸官學改革才能如此輕松。

施鳳來已經預見了,不止是北直隸,便是山西、陝西、河西、四川、雲南、貴州,廣西,以及遼東和海外三省,這些地方官學改革都會十分輕松。

原因在於,這些地方的士紳豪強和土司亂民們,早就在這十年間被朱由檢一一收拾了。

眼下除了河南、山東,湖廣、廣東、福建、江西、浙江、南直隸等一京七省還比較彌堅,其余地方都已經是朱由檢的掌中物了。

也好在這些地方佔據了大明經濟和人口的五分之三,不然百官都得被朱由檢視為芻狗。

“官學的事情,和齊王府正面硬碰不利,最好的辦法,還是融入他們,和當初方閣老說的一樣。”

施鳳來一直記得方從哲留下來的話,那就是浙黨想要活得長久而翻盤,必須打散,順著朝廷的政策走,同時在政策裡摻沙子。

他的話,自然也博得了惜命的馮銓認可,二人對視了一眼,大概知道要怎麽做。

因此,接下來的幾天裡,他們不斷地寫信回鄉,而這些信對於頭頂懸刀的錦衣衛來說,無疑是收緊懸刀,表現自己的好機會。

第一封信還沒走出北直隸就被人收買截獲,信件被抄錄送到了朱由檢的手中。

這信到他手上的時候,他正帶著李定國和朱慈燃兩人在西山的官場視察。

順天西山是太行山的一條支阜,古稱“太行山之首”,又稱小清涼山,其勢宛如騰蛟起蟒,從西方遙遙拱衛著北京城,因此,明代文人稱之為“神京右臂”。

只是這次朱由檢帶人前來不是為了觀摩它的雄壯,而是為了一件關於大明百姓生活的事情。

“唏律律……”

“嗚,這馬好大!”

當朱慈燃的聲音響起,在他面前的是加高加固的木柵欄,而柵欄裡是一望無垠的草場,以及一匹匹高大的夏爾馬和一大群優良的母馬。。

西山雖然被文人百官用於納涼,但山下卻有著禦馬監比較古老的一個馬場。

西山馬場從徐達收復燕雲十六州時便設立,之後由禦馬監操持。

不過隨著明軍在關外的連戰連捷,以及泰寧三府的設立,眼下禦馬監的馬場和牛場都搬遷到了大寧府、朵顏府一帶。

那裡有四千多萬畝草場,足夠幾十萬牛馬奔馳。

至於原來北直隸的馬場,則是被劃給了農民,被分成了耕地。

當然,那是普通的馬場,一些比較好的馬場還是被留了下來,而它們則是被用於專門培育禦馬。

西山馬場此前也是用於培育禦馬,但這情況隨著去年徐霞客的到來而終止。

西山馬場的三百匹禦馬被遷移,取而代之的是十匹夏爾馬和二百匹母馬的入駐,以及十頭大白豬和二百頭本土母豬。

一比三十,這是禦馬監根據徐霞客留下筆記所進行的合理搭配。

類似它們這樣的培育場還有幾十處,而朱由檢這次來,便是觀摩這些牲畜的育種情況。

當然,簡單的看過後,他們還需要南下前往軍備院。

不過比起軍備院,眼下的朱慈燃和李定國則是分別在觀摩馬和豬兩種生物。

兩人站在柵欄背後,一個在朱由檢前面,一個在朱由檢後面,面朝兩個方向。

朱慈燃在看高大的夏爾馬,而李定國則是在看那肥大的英國大白豬。

這看上去很詭異的一幕,卻代表了兩方的關注點。

李定國在看到大白豬的時候,便覺得這種豬如果能大規模養殖,那百姓都能吃上更便宜的肉。

這並不是他有多高的遠見,而是當英國大白豬與大明本土白豬站在一起時,那畫面感過於衝擊。

英國大白公豬體長五尺五,胸圍四尺六,體高三尺有余,重達五百余斤。

再看旁邊的大明本土的大花白豬,都不說體長胸圍了,就單單那二百十斤的體重,就讓它僅有大白豬二分之一的體型。

這樣大的大白豬一旦育種成功而全面推廣,百姓的吃肉問題便能緩解。

當然,更重要的是這種大白豬平均三天可以配種一次,而懷孕到生產僅有四個月不到的時間,出生六個月後體重就能達到一百八十斤,十個月後達到二百三四十斤。

這生長速度比起大明本土的土豬要快,上限也高,繁衍速度也更快。

例如眼下,王承恩就在給朱由檢誇讚大白豬。

“殿下,這大白豬去歲四月入欄,到九月便繁衍出第二代的小白豬。”

“這小白豬不如大白豬長得快,但也差不到哪裡去。”

“按照官場豬匠們的估計,小白豬一年能育肥到二百斤左右,兩年大概可以育肥到四百多斤。”

王承恩說著,臉上也露出自豪感,望著那數百頭豬,心裡頓時升起一股豪邁之情。

“第二代的小白豬有多少了?”

朱由檢眼裡沒有王承恩豪邁的感覺,他隻關心豬種的育種和推廣。

“這種豬容易生病,西山馬場隻培育出一千三百多頭,並且都送往了其他官場培育,第二代也已經開始培育第三代了。”

“目前順天府的官場裡,一共有九萬七千多頭第二代小白豬。”

王承恩的話讓朱由檢微微頜首,事實證明他的記憶沒有出錯。

只需要幾百頭種豬,上萬頭育種母豬,再花費幾年時間,就可以繁衍出上千萬頭小白豬。

只要官場全面推廣,然後讓百姓跟著飼養,那全面推廣也就是十年左右的時間罷了。

眼下的近十萬頭小白豬,哪怕種豬只有三成,但這三萬種豬,也只需要半年多的時間,便又能繁衍出幾百頭小白豬。

當然,這計算方式的前提是母豬和飼料必須跟上。

因此朱由檢看向了王承恩:“官場的母豬和飼料都能跟上吧?”

“跟得上!”王承恩點了點頭:“眼下官場遍布北方和西南、海外,合計九百多萬頭豬。”

“另外酒課司每個月有七百多萬斤醪糟送往飼料廠,國朝一千九百處飼料場,每月可出九百萬石飼料,剛好夠養它們。”

王承恩料到了飼料場的產量和數量,而朱由檢聽後皺了皺眉:

“眼下飼料場的雇工是多少?”

“一處在三百人到四百人不等,合計雇工七十二萬余人。”王承恩作揖並說道:

“大旱之下,雇工價格便宜,每人每日二十文,按照殿下您說的,每日做工四個時辰。”

“這飼料場的飼料,滿足官場的同時,每年能出售兩千多萬石飼料給百姓。”

“飼料場能不能擴大或者增加數量?”朱由檢不太滿意飼料場的雇工人數,因為雇工就是解決就業,緩解土地兼並。

“這……”王承恩頓了頓,難為道:

“殿下,這已經不錯了,國朝的糧食總產出也就十七億石不到,頂多能出六億多麩糠。”

“飼料場佔了兩成的市場,就已經讓麩糠的價格漲了一成,要是飼料場擴產,那百姓……”

王承恩沒有繼續說下去,但道理很簡單,說到底糧食不夠用,為了養活官場那龐大的家禽牲畜數量,飼料場不得不購買更多的麩糠。

麩糠是平日裡養牲畜家禽的飼料,都被飼料場收了去,那百姓也就養不起牲畜和家禽了。

不可能為了增加飼料場的就業崗位,就讓人數更多的農民跟著受苦。

除非朝廷能解決糧食總量下的麩糠產量問題,不然最好還是不要輕舉妄動。

“增加酒場醪糟的產量,酒可以出產各大藩屬國和藩國……”

朱由檢聽後也知道不能動麩糠了,因此交代王承恩用醪糟代替麥麩。

交代完,他看向了夏爾馬,詢問道:“這大挽馬的培育如何?”

“有些艱難,這馬體型太大,許多馬都有些難產。”王承恩搖了搖頭,緊接著匯報道:

“這個月結束剛好第二代馬出生,目前有一萬兩千多匹馬懷孕,但不知道能不能順利誕下六千匹馬。”

“馬不比豬,懷孕十一月,生下後三年才能初配。”

“按照馬匠師傅們的話,最少需要四代,十二年的時間,才能培育出三百多萬匹大挽馬,而且四代之後的大挽馬可能不如眼下的大。”

王承恩還想再說,朱由檢卻打斷了他:

“不用管,培育便是,有多少培育多少,關外草場不夠,就在南州培育。”

大明本土的挽馬一天只能耕種一兩畝地,而夏爾馬一天可以耕種三畝地。

三百萬夏爾馬,三個月的時間就能耕種完大明的八億七千萬畝耕地。

當然,農忙時間沒有那麽長,但大明也可以繼續培養夏爾馬。

花費幾十年的時間,用廣袤的南州來培養上千萬挽馬不成問題。

當然,如果大明能進一步的弄出拖拉機,那也就沒有必要培養夏爾馬了。

只是科技這東西不是想做就能做出來的,需要時間和靈感,這個靈感可以是幾天,也可以是幾個月,幾年。

總之在它被發明出來前,大明不能停下大型挽馬的培育工作。

“好好養吧……”朱由檢沒有過多點評,而是轉身便離開。

朱慈燃和李定國見朱由檢動身,立馬屁顛屁顛的跟了上去,而王承恩則是看著這兩位,忍不住搖頭。

就他來看,李定國還好,但朱慈燃確實沒個正行。

他也聽說自家殿下向皇帝上疏,讓三個皇子去官學讀書的事情了。

不過從臘月到眼下,一個半月的時間皇帝都沒做下決定,而報名日子也截止。

就這麽看來、三個皇子顯然是不可能去就讀官學了。

王承恩雖然也認為皇子就讀官學有失體統,但他一直覺得自家殿下的話沒錯過。

不讓皇子就讀官學,或許日後的朱由校會後悔。

“承恩,眼下禦馬監有多少雇工了?”

朱由檢走在前面,忽的開口詢問,而王承恩聞言則是立馬回答道:

“飼料場七十二萬,皇店三十三萬,官場三十二萬,造船廠穩定三十九萬,合計是一百七十六萬余人。”

“朝廷呢?”朱由檢沒有停下腳步,向著馬場門口走去,並一直詢問。

“朝廷……”王承恩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回想了一下,隨後才道:

“市舶司三萬多人,巡檢司三十七萬人,兵馬司三十五萬人,衙役六十二萬人……”

“鹽酒、茶礦四司一共二十七萬人,官學司六萬人,金融司十二萬人,盡數合計的話,是三百五十五萬人。”

“三百五十五……”朱由檢呢喃著,同時也走到了馬場門口。

門口的驍騎衛和錦衣衛早已準備好,朱由檢幾人上車前脫下鞋子,等上了那一丈長寬的馬車,坐回主位,朱由檢才開口道:

“算上五軍都督府和百官,還有各地以工代賑的雇工,差不多就是七百萬了對吧?”

“回殿下,是這樣的……”王承恩坐在自己的位置,作揖回應。

朱慈燃和李定國兩人靠在旁邊左首位置的窗戶上,竊竊私語,似乎在聊夏爾馬和大白豬的事情。

比較這兩個沒有煩惱的小兒,朱由檢則是舒心了起來。

大明眼下紙面戶籍是一億四千萬,其中有兩千五百萬是瀛洲、交趾、舊港的當地土人。

便是算上他們,直接受雇於朝廷的人,也佔據了大明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這二十分之一的人口,身後是一戶戶的家庭,因此實際算起來,朝廷是掌握了四分之一的人口。

似乎這麽看來,清查天下戶籍田畝,已經沒有太大的阻力了。

只是真的要清查時,恐怕許多阻力都會冒出來。

張居正花費十年,後世花費了十三年,而朱由檢想查,就必須做好完全的準備再清查。

小西洋的事情必須安定,把軍隊撤回來,東北也得解決,同樣的西南東籲緬甸也是一樣,還有高原之上的烏斯藏。

把四方平定,將九成以上的軍隊撤回來,用近八十萬軍隊,上百萬的兵馬司、巡檢司,以及五十余萬官員來雷霆清查。

兩百多萬人出手來清查一億四千萬人的大群體,每個省布置近十萬人。

朱由檢不相信在這樣的力度下,士紳還能和他玩什麽花招。

他唯一需要注意的便是燕山官員的貪腐問題,得在三年時間裡把燕山之中的貪官汙吏盡可能的清理,然後人口耕地普查。

金融司的銀行雖然不能一口氣推廣,但先從北直隸、從北方開始也不是不行。

想到這裡、朱由檢對王承恩道:

“去軍備院吧,順帶派人告訴李長庚,金融司在官學開學後就啟動,暫時先在北直隸試點施行。”

“奴婢領命……”

王承恩乖乖應下,而同樣在馬車裡的朱慈燃聽到軍備院後頓時眼前一亮,那古靈精怪的眼神,似乎在想著什麽有意思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