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朱由檢估計的一樣,當“三十五年戰爭”結束,歐洲各國那已經建立起來的常備軍自然不可能裁汰。
常備軍既然存在,那就必須要有存在的意義,不然以各國的財政,很難一直養著常備軍。
西班牙、葡萄牙、荷蘭這幾個國家還能將國內部分常備軍調往了北利未亞,與摩洛哥、奧斯曼進行北利未亞爭奪戰,但其它國家就很困難了。
作為戰後國力尚存的幾大強國,法國陷入了馬扎然和孔代親王的內鬥中。
神聖羅馬帝國則是在斐迪南三世的治理下,努力想恢復戰前狀況而休養生息。
英國則是過去幾個月經歷了不小的震蕩,盤踞在威爾士的克倫威爾在蘇格蘭反叛軍和王軍交手的時候攻打了蘇格蘭。
六月,蘇格蘭被克倫威爾說服平定,英國形成了北部議會軍克倫威爾,南邊王軍查理一世的局面。
雙方都在厲兵秣馬,準備著統一英倫三島。
幾大國都在忙於各自的事情,而高度集權的瑞典既沒有人敢挑戰古斯塔夫二世的權威,又沒有什麽政黨內鬥。
這樣的情況下,古斯塔夫二世沒有帶兵渡過波羅的海返回瑞典本土,而是帶著軍隊在波美拉尼亞休整。
就在眾人都以為古斯塔夫二世已經厭倦戰爭,不久之後將渡海回國的局面下,六月十五日,瑞典對波蘭宣戰。
作為國王,六十一歲的古斯塔夫二世依舊披掛上陣,帶領五萬裝備大明燧發槍的軍隊向波蘭發起進攻。
七月一日,瑞典攻陷但澤港,還在使用火繩槍的波蘭騎兵在遭遇裝備五萬裝備燧發槍,並且擁有六百門六磅炮的瑞典軍隊襲擊。
他們節節後退,不久丟失了但澤港,還在後續的三個月裡陸續丟失了波茨南、托倫等地。
冬月初五,古斯塔夫二世佔領了波蘭屬利沃尼亞的迪納堡。
對於瑞典軍隊的閃擊,波蘭軍隊沿著諾泰茨河布防。
冬月二十五,卡利什在中午升起白旗,投靠了瑞典,從此受瑞典國王保護。
此後,在古斯塔夫二世的帶領下,瑞典軍隊沒有遭遇抵抗就進入華沙,佔領了整個大波蘭。波蘭國王卡齊米日出逃至西裡西亞。
古斯塔夫二世得到消息,隨即準備向克拉科夫推進,並包圍兩個月拿下了該城。
天啟三十六年初,波蘭國王卡齊米日前往波蘭南部,在當地重組軍隊。
似乎是上天不想滅亡波蘭,二月初五,被譽為北方雄獅,瑞典大帝的古斯塔夫二世在行軍途中突發高燒,瑞典軍隊停止了向南推進的戰爭。
由於古斯塔夫二世沒有死在呂岑,並且多活了二十四年,因此他並沒有像歷史上一樣隻存活一個女兒。
他在這二十四年裡生下了七個孩子,但有六個不幸早夭。
唯一存活下來的孩子是阿爾文,眼下的他年僅十四歲。
在得知父親病重的消息過後,他急忙乘船渡海趕往了南方,而古斯塔夫二世也在二月十九日被送回了但澤港。
父子二人見面的同時,古斯塔夫二世交代阿爾文,希望他信任將領,學習大明的軍事和政治,要時刻警惕波蘭、丹麥和沙俄。
三月初五,古斯塔夫二世病逝於返回斯德爾哥摩的路途中,享年六十一歲,阿爾文繼位。
年僅十四的阿爾文繼位後,由於其年紀過小,因此他的姐姐克裡斯蒂娜為其遊走貴族之間。
此時,由於古斯塔夫二世的去世,瑞典停止了對波蘭南部的深入。
不過,
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內,駐守在波蘭境內的瑞典軍隊不斷遭到遊擊隊追擊,因此民間和貴族們想要議和的聲音也不斷變大。同時,沙俄由於不敢南下和東進來進攻蒙古、大明,因此只能把矛頭對準瑞典。
四月九日,沙俄在利沃尼亞挑起戰爭,三萬射擊軍團將瑞典第二大城市裡加包圍。
不過由於此時西歐和北歐已經對東歐形成武器迭代,因此在兩萬瑞典軍隊抵達裡加後,沙俄三萬射擊軍團被擊潰,裡加之圍被解。
值得提及的是,由於《維也納貿易合約,因此丹麥並沒有加入戰爭。
此刻,誰都知道了一件事情,只有靠近大明宗藩體系的國家,才能在接下來的長期博弈中利益最大化。
丹麥國王在瑞典和波蘭、俄羅斯開戰的時候,心思都放在了和齊國建立外交上。
七月初二,丹麥和齊國在京畿府東京城簽訂《東京貿易合約。
這其中,主要貿易物品是丹麥的牲畜和齊國的谷物。
此時的歐洲糧食自給率並不算高,加上丹麥在三十年戰爭中沒有取得歷史上那樣多的利益,因此平穩國內物價是它們急需做的一件事。
不過,當國內糧食和物價接近平穩,丹麥也不出意外的將加入戰爭。
阿爾文沒有歷史上卡爾十世那麽瘋狂,他繼位後主要還是以鞏固古斯塔夫二世的成果為主,因此北方戰爭沒有爆發。
倒是相比大北方戰爭,奧斯曼帝國和西班牙、荷蘭、葡萄牙等西歐三國的戰爭可以說打的不可開交。
在默罕默德四世的指派下,五萬奧斯曼軍隊抵達了埃及地區,而此時,埃及以東的沿海疆域已經被三國瓜分殆盡。
西班牙吞並了最接近埃及的城邦土地,並在那裡駐扎了三千燧發槍軍隊,擁有五十門大明製造的六磅火炮。
盡管這個時期的奧斯曼帝國已經引進並生產了燧發槍,並且模板還是大明的“步銃”,但他們的冶鐵技術和產量相比大明,實在是太低、太差了。
因此即便十年過去,奧斯曼帝國的燧發槍的裝備量也不過僅僅四萬支罷了。
歐洲“三十五年戰爭”結束後,面對需要發泄的各國,奧斯曼帝國的力量顯得十分虛弱。
九月,西班牙費利佩四世集結兩萬西班牙軍隊,對奧斯曼帝國手中的埃及發動進攻,葡萄牙加入戰爭,史稱“南方戰爭”。
歐洲在經歷變化,大明同樣。
以朱慈烺治理的方丈縣來說,朱慈烺根據方丈縣的氣候、土壤情況來對症下藥。
考慮到運輸的問題,朱慈烺對當地以經濟以畜牧業同時,加大了羊群的圈養數量。
不僅如此,他召集工匠們在當地建立了羊絨加工廠。
羊絨工廠的出現,讓方丈縣的歲入從原本的七千多兩,直接上升到了八千五百多兩。
只是朱慈烺還是不太滿足,他根據方丈縣地廣人稀,糧食太多而賣不出去的困擾開始進行研究。
這期間,心軟的朱由檢在給他的家書中寫下了關於真空罐頭的事情。
得到啟發的朱慈烺自己動手,將自家父親所說的罐頭付之行動。
從天啟三十六年正月到天啟三十七年二月,朱慈烺在耗費了大量的精力下進行不斷的研究和實踐,最終找到了一個好辦法。
他將食品裝入薄鍚鐵製成的鐵皮罐,用木塞塞住瓶口,放入蒸鍋加熱,再將木塞塞緊,並用蠟封口,最後放入沸水鍋中加熱半個時辰。
這種辦法,能保證食物三個月不變質,不管是對於民生還是軍隊都是突破性的研究。
朱慈烺在朱由檢的指導下研究出真空罐頭後,他第一時間就是給朱由檢回信,同時也在方丈縣開設相應的工廠。
原本因為航運時間太長而販賣不出去的乳製品、蔬菜、水果,現在成為了方丈縣的主要經濟來源。
方丈罐頭的工廠佔地一百畝,有一千五百個工作崗位,而這些工作崗位的背後是一千五百個家庭。
截止天啟三十七年九月,朱慈烺運營建設的“方丈罐頭”投產,年產量九百萬個罐頭。
在投產後,“方丈罐頭”成功被五軍都督府采購,作為河中、嶺北等地駐軍的軍需品。
臘月初三,五軍都督府上直都督李定國上疏,建議明確士兵的戰時軍需問題。
臘月初九,經過五軍都督府商議,監國太子朱慈燃拍桉,大明制定了大明士兵的戰時軍需標準。
參與作戰並出征的士兵,戰時每日的軍需標準是重量一斤的肉罐頭,以及重量半斤的蔬菜或水果罐頭和重量半斤、含糖不低於一錢的方塊餅乾,重量半斤的軍糧米。
兩斤半的物資便是一個士兵作戰時一天的夥食,餅乾罐頭往往是第一個需要吃光的東西。
只有將它吃光,才能將袋裝的軍糧米倒入鐵皮罐中,隨後摻水煮沸,同時對肉罐頭和蔬菜罐頭進行不同的摻水加熱。
這個過程差不多需要一刻鍾,煮出來的東西味道也不好,但如果是在作戰,想來不會有誰對這樣的夥食產生抱怨。
至於這樣的物資價格,差不多是在三十文左右。
也就是說,維持一個士兵當日口糧,最少需要三十文。
對於常年僅保持兩到三萬對外作戰部隊的大明來說,這點支出不算什麽。
倒是對於方丈縣來說,罐頭工廠的建立不僅讓當地的百姓獲利,也讓縣衙的稅收從每年的八千多兩,增加到了三萬六千余兩。
之所以那麽低,主要是大明百姓目前對罐頭還不了解,罐頭還沒有推廣所致。
因此,朱慈烺雖然建設了罐頭工廠,工廠的年產量也能達到九百萬罐,但市場上的需求卻還沒有出現。
不過,未來可見的是,諸如水果一類的罐頭,只要傳播出去了,那將會成為北方農村百姓的最愛。
因此,朱慈烺在方丈縣取得成功後,主動上疏朱慈燃,建議對擁有和方丈縣同等條件的縣城進行罐頭工廠建設。
朱慈燃看過奏疏後也覺得沒有問題,當即對六十七個地廣人稀的縣城進行了建設。
經過朱慈烺長達三年的試錯,加上其他踴躍而出的人才,大明負支出的縣城數量從二百余個降低為一百四十二個。
當三年的任期結束,朱慈烺被吏部評功為三年連續甲等,升調南州平西府知府。
只是,面對這一份調令,朱慈烺只是輕描澹寫的一笑,隨後上疏辭官,準備前往齊國就藩。
對此,朱慈燃還沒有做出任何安排,躲在深宮裡的天啟皇帝朱由校便被驚動了。
五十四歲的皇帝朱由校下旨讓朱慈烺返回京城辦理辭官,同時與已經畢業的朱慈烜、朱慈炯二人一同返回齊國就藩。
朱慈烺沒有拒絕,而是在天啟三十八年四月初五乘船北上。
這一日方丈縣的許多百姓都來到了東港哭泣著送他北上,直到多年後他們才知道自家朱知縣就是齊王長子淄博郡王朱慈烺。
五月初九,朱慈烺抵達了天津港。
他闊別京城三年,京城已經發生了不少變化。
“嗚嗚——”
坐在前往京城的火車上,朱慈烺一個人看著窗外,不知道在想什麽。
夏完淳提前回齊國了,沒有和他一起北上。
已經二十五歲的朱慈烺看著不斷倒退的窗外景色,他可以清晰看到許多使用著拖拉機的百姓在田間工作。
幾千畝良田中,僅僅只有幾百人在勞作。
不是因為人不夠,而是因為現在的勞作已經不再需要那麽多人了。
如果是開發還不成熟的地方,那麽生產隊基本每日都要挨家挨戶的全部出動,因為要開墾林地。
但是對於已經開發數千年的北直隸來說,眼下的北直隸已經被開發到了極限。
從天啟十年的三千萬畝,到眼下的六千萬畝,僅有七百萬百姓的河北顯得地廣人稀。
“喲!咱大明的耕地居然有十五億畝了!”
“真的假的?!”
車廂裡,一人拿著報紙驚呼,旁邊人都湊熱鬧的圍了上去。
“《大明報戶部尚書孫可望於五月初二上奏,國朝耕地突破十四億畝,百姓兩億六千四百余萬……”
“人口都兩億六了啊!”
一群人圍著討論,這時搖鈴鐺的聲音也響了起來:
“都回到座位上,火車馬上就到北京東站了!”
乘務搖著鈴鐺讓百姓們回到自己的位置上,而這樣的表現也說明了眼下火車在大明已經不算是什麽奢侈的交通工具了。
在十幾年前,火車上的乘客往往都是商人,人數稀少,火車也主要是貨運火車。
不過,發展到了天啟三十八年後,火車已經成為了許多百姓出遠門的首選。
一百二十文才能從天津坐到北京東站的火車,現在已經是人滿為患,這說明了百姓們收入的增長。
朱慈烺就這樣的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聽著身邊人的討論。
一些人聊著收入,還有的聊著家常,這些話朱慈烺都細心聽著。
“聽說基礎工價又要漲了,這次要漲到二十文。”
“不可能吧,不是才漲過嗎?”
“不知道,我也是聽別人說的。”
“應該不會……”
“也不一定,畢竟今年物價都漲了,工價也應該跟著漲才對。”
“牛肉都漲到二十二文了。”
“不過豬肉不是降了嗎?”
“降了,現在好像只有十五文了。”
“降那麽多?”
百姓們討論的,無非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東西。
這其中,以工價和物價被討論最多。
大明的物價增長幅度其實並不大,相比較朱由檢就藩時的天啟二十三年,過去十五年的時間,大明物價不過增長了不到20%,而工價卻增長了0%……
曾經一斤牛肉十八文,眼下也不過二十二文,而工價卻從十文漲到了十五文。
這樣看起來,似乎大明百姓還是不能隨意吃肉。
不過,牛肉的價格是漲了,但豬肉的價格卻下降了。
天啟二十三年時,一斤豬肉尚且需要二十一文,而眼下卻只需要十五文了。
這降價的背後,是大白豬不斷繁育,糧食不斷增多的成果。
朱慈烺在方丈縣時,當地的百姓基本每家每戶都有三到五頭豬,稍微富裕一些的家庭還能養七八頭豬。
豬肉在大明朝已經沒有那麽昂貴了,而一些曾經昂貴的香料也開始走進百姓家中。
“嗚嗚——”
火車的汽笛聲再度響了起來,伴隨著它的速度變慢,駛入月台,車上的百姓也在它停穩的時候紛紛下車。
每個人提著自己的行李,而朱慈烺的行李很少,只有一個拉拽的藤木行李箱。
橡膠滾輪,加藤木條編制的箱子,這是大明百姓最常見的行李箱。
拖著行李箱,朱慈烺懷揣著一絲好奇走下火車。
他站在月台上,可拉拽十五節車廂的火車上走下了烏泱泱數百人,他們直接走出向了出口,朱慈烺也是如此。
跟著眾人走出那長達數百米的地下出口後,出現在朱慈烺面前的,是一個聚集了數千人的巨大廣場。
廣場上有著表演節目的,也有擺攤叫賣的,還有排隊等待客人的馬車。
朱慈烺沒有去過齊國,但他聽夏完淳說過,齊國火車站前的廣場往往都是乾淨整潔的,而大明是混亂的。
不過夏完淳也說了,這是一件很無奈的事情。
齊國立國開始,人均條件就比大明好很多,大明的人口龐大,人均下來各種資源都很少,因此在人均上很難戰勝齊國。
就拿最簡單的教育來說,齊國立國之初就有二十萬懂文識字的官員,佔比接近人口總數的20%。
大明雖然在齊國立國時就已經普及教育五年了,但懂文識字的人口不過兩千萬,佔比只有總人口的10%。
如今十五年過去,齊國那邊已經在天啟三十年就已經完成全民中學義務教育,而大明這邊直到天啟三十六年才開始全民中學義務教育。
按照官學司的上疏,大明估計要到天啟四十五年才能完成全民中學義務教育,並且前提是教育投資逐年增加。
十五年時間換不走一代人,齊國那邊已經因為普及了小學義務教育而懂法知法,大明這邊卻還因為一億多龐大的文盲人口而舉步艱難。
朱慈烺在大明長大, 他也希望大明和大明百姓過的越來越好。
只是他清楚,大明的問題太多了,尤其是他這三年所接觸的……
“烺哥兒!”
忽的,一道聲音把朱慈烺拉回了現實,當他聞聲看去,見到的是一個風韻猶存的女人。
“如是姐姐……”朱慈烺笑著作揖,而前來迎接他的楊如是也笑著走上前看了看他。
“你倒是長高了許多,都快和殿下一樣高了。”
楊如是感歎著,而朱慈烺笑了笑,沒有回答,反而問道:
“李大哥呢?”
“他在府裡帶孩子,你是準備先回齊王府,還是去我們府上?”
楊如是示意身後的兩名男子上前接過朱慈烺的行李箱,同時詢問了他的意見。
“我準備先去宮裡,皇伯父讓我到了京城立馬進宮。”
朱慈烺交過了東西,也說明了自己的去處。
“好吧……”聽到朱由校要見朱慈烺,自小就不喜歡朱由校的楊如是皺了皺眉。
“那我先走了,宮裡的人來了。”
朱慈烺還想說什麽,但他看到了一輛華貴的馬車停在了停車場,只能和楊如是短暫告別。
“去吧!”楊如是無奈點頭,但又提醒道:
“你那皇伯父壞點子很多,你可別和殿下一樣被他騙了。”
“好……”聽著這話,朱慈烺哭笑不得的揮手告別,轉身走向了停車場的華貴馬車。
馬車的車夫似乎認識朱慈烺,他沒有阻攔,朱慈烺便上了車。
只是當朱慈烺打開車門後,他卻見到了意料之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