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玄幻 > 诸天败类 > 44、功在当代

诸天败类 44、功在当代

簡繁轉換
作者:黑山青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3-07 23:06:05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叶太已经通过凤雀,和李秋水通了信。

信中,叶太差点连小亲亲都叫上了,这才得到了李秋水的一句话,那就是十万兵力以内的事,你自己做主!

于是叶太便来找皇帝了。

不管在哪个武侠世界,都有一句穷文富武的古语。

所以比起那些武林中人,普通平民哪有钱财,在这个秘籍武功,连亲生女儿都不愿意倾囊相授的年代,学习那些武功啊。

更莫说练武是长久投资,前期还需要大量肉食,去补充精气。

所以大宋的子民,保守估计,武林中人和普通人的比例,也在一比一百以上。

而如今叶太在江湖中人的口碑里,已经是高的不能再高了。

所以他要获取名望,就只能在普通人那里下手了。

毕竟荆州的事迹,其他地方的人不在其中,虽然心生仰慕,可也真的将他视为关二爷那般存在,顶礼膜拜。

所以叶太就想借赵煦精兵三万,去彻底改变这种地方格局。

除去拔出那些歪门邪道之外,那些势力根深的名门正派,叶太也想拉两个猴子出来,杀了给鸡看。

毕竟在现代这么和谐、正义、民主、自由、平等的年代,都还有几个思想滑坡贪官呢。

更莫说在这种年代了,拥有武力便高人一等,几乎是每个人心中的潜规则。

名门正派的弟子,仗势欺人的案例也不少,乃至人家只是夫妻街上打架,他仗义出手,二话不说的将男人斩于剑下的事迹也并不少。

而叶太就是要告诉那些人,路见不平一声吼,可以,但是不能为所欲为,即便你是真的见义勇为,杀了人性命,那也要抵命!

率土之滨,皆为王臣!

自然也皆要遵守王法。

以往这种行侠仗义,误杀了人的事迹可不少,死者不乏憨厚的良民,而只要是名门正派的弟子,后续事情也都被门派压下来了。

叶太要搜集名望,那自然是把他们拎出来了,杀给底层人民看了。

而叶太都已经可以动用西夏十万兵力了,却还要找赵煦借兵,原因有二。

一是汉人的事,岂容其他异族来管,这样很容易引起武林帮派的联合反弹。

二是此乃汉人疆土,岂容异族大军,大举进入?

万一你们和辽国达成了协议怎么办,到时候岂不被内外夹击了。

所以赵煦也是万万不会同意的。

而赵煦方面,自然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了。

既然叶太只是为了杀鸡儆猴,而且是以他江湖中人的身份出手,拎零星几个罪魁祸首出来斩了,不会引起国土内部动荡。

自己还能白赚西夏十万精兵的支持,直到打完和辽国的战争,那有何不可?

后世的正史对于公元1094年,农历八月这场两位天下第一人会面,所立下的口头盟约,用以四个字进行了简括马踏武林。

详细记载略微如下

公元1094年,农历八月初六,太阿剑神骑凤入京,两位天下第一人会面,在朝堂上立下了功在当代的口头盟约。

农历八月十一,三万精兵从各地方抽调入京,集结完毕,西夏驸马、武林第一人叶太,被钦封“平乱大将军”,官居三品,圣前免跪。

同日,西夏皇太后传来谕旨,认同了驸马叶太的决策。

农历八月十二,太阿剑神亲率三万大军,直奔登封县,嵩山少林寺,滚滚铁骑踏破了这千年古刹的山门,听闻风声的武林人士,纷纷登山远观。

太阿剑神声传百里,逼威现任少林方丈玄难前来一见,不然即便达摩在世,也要掀了这藏污纳垢之所。

少林方丈在百余武僧的护送下,前来拜见,不知太阿剑神之来意。

太阿剑神一语不发,隔空一掌,玄难方丈吐血倒飞十余丈,身负重伤。

扫地僧口吐佛号,前来相救,太阿剑神命其三息之间,退避于视线之外。

可方才两息,太阿剑神便吐出了一个“杀”字,三万铁骑向前冲杀数十丈,声威震天。

扫地僧叹然避退,三万铁骑令行禁止,止步于山门前。

太阿剑神在少林僧众悲愤的目光中,怒斥堂堂少林,藏污纳垢,而后宣读了整整三十余位僧众的姓名,其中不乏数位玄字辈高僧,昔日被扫地僧度化的萧远山、慕容博赫然在内。

太阿剑神命一炷香内,交出名单中人,并在同时,一一宣读诸人罪状。

萧远山,无故杀害大宋良民乔三槐夫妇,山东泰安单家庄全庄男女数十口……合计在录受害者一百二十余人!

按照大宋律例,当诛!

慕容博,一手挑起了雁门关事件,直接杀害了玄悲大师在内的三十余口人,间接挑起了宋辽两国仇恨。

按照大宋律例,当诛!

玄清大师,三十年前,为严州地界的江洋大盗,烧杀掳掠,奸银稚女,无恶不作!

直接死于其手之人,在两百人以上,害的百余户大宋良民,家破人亡!

按照大宋律例,当诛!

玄乐大师……

太阿剑神一一宣布了这三十余人之罪状,皆是罪行累累,十恶不赦。

他睨目四周,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谁给你们的权利?佛祖吗?收留这等大奸大恶之徒,纵容此等恶徒授道传法,曰为慈悲高僧?好一个少林寺!好一个千年古刹!好一个悬壶济世的慈悲之地!杀!”

与杀字同时落地的,还有滚滚人头。

千年古刹,山门染血。

将三十余位大奸之徒枭首之后,太阿剑神策马而去,留下了一句飘渺之音“若不是皇帝几次三番嘱托于我少造杀孽,仅凭你这少林寺,古来收留逃犯数以千计,我便要屠光你这山门上下。今日仅为民出头,以儆效尤,下次绝无留情,高僧犯法,与庶民同罪。”

少室山下,三万铁骑分流十拨,三千人为一军,一军负责一方,太阿剑神的铁蹄,在这一年,踏遍了宋朝疆域。

华山派。

衡山派。

青城派。

衡山派。

龙虎山。

……

每一个名门正派都无放过,除去掌教犯法,暂为缓刑之外,其余罪大恶极,为祸一方的门派弟子,尽皆被三千铁蹄踏破了脑袋。

至于那些因“行侠仗义”,而损害了他人性命的门派弟子,被害者按照大宋律例,罪有应得便也罢了,其中多数是罪不至死,却被其冲冠痛杀的,太阿谕令暂且不伐,绝无下次,如若行侠仗义,交予官府便好了。

名门正派尚且如此,沿途那些声名狼藉的邪教悍匪,也尽数被一一拔除。

太阿剑神为民请命,为民出头的名声,传遍天下,他的威势也在此役中达到顶峰。

武林人士褒贬不一,百倍于之大宋子民,却欢声一片。

“马踏武林”事件,无疑对大宋的皇权和民心稳固,起到了筑基之效。

而太阿剑神铁血与怀柔并存的手腕,也并未在江湖人士那里,引起太大的反弹。

因为他之铁蹄下的人头,人人罪有应得。

些许组织起来的反叛者,也将报复的目标,对准了太阿剑神,而非皇室。

大宋疆域并无一处真正意义上的叛乱发生,反而民众归心于朝廷者众多。

后人对“马踏武林”事件的评价总结为了八个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