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 卷四第234章 发现宝贝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卷四第234章 发现宝贝

簡繁轉換
作者:易宿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4-15 11:20:5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这时候,了尘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接着说道。

“以前听我们观里的老道士讲,道观里也有藏经阁。

战乱的时候,大家担心那些珍贵的经书被毁,就把它们藏在了楼板夹层里。

张震,要不我上去看看,说不定在这楼板夹层里,也能找到点好东西呢!”

张震对了尘的运气向来深信不疑,闻言,他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期待的光芒,说道。

行,那你上去仔细找找,希望能有意外收获。”

了尘应了一声,脚尖轻点楼梯扶手,身姿如燕般敏捷,瞬间便消失在了一楼的视线之中。

动作行云流水,尽显超凡身手。

张震苦笑着摇了摇头,目光扫过这略显陈旧的一楼空间,旋即开始仔细探寻所谓的密室痕迹。

他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前前后后反复搜寻,甚至连楼外那片杂草丛生、荒芜已久的空地都仔细排查了一遍。

然而,一番努力过后,现实却如同一盆冷水,无情地浇灭了他心中的希望之火,依旧一无所获。

张震满心失望,正打算招呼众人收工,想着趁着天色尚早,前往库房那边碰碰运气。

恰在此时,藏书楼三楼的窗户里骤然传来了了尘的呼喊声:“张震,快来看,这是什么?”

难道真让他找到了?张震闻言,心脏猛地跳动了一下,一抹惊喜瞬间涌上脸庞。

看来,果真让了尘发现了不同寻常的东西。

他脚下生风,三步并作两步,朝着楼上飞奔而去,每一步都踏得急促而有力。

三楼之上,了尘正稳稳地蹲在地上,手中拿着一块刚刚掀起的地板。

张震快步上前,低头一看,只见地板之下填充着不少已经微微发黄的纸张。

有些纸张上隐约露出墨迹,边缘处还残留着细细的线头。

谁能想到,竟有人以这般隐秘的方式,将这些珍贵的藏书保护在了地板之下。

张震的心情再度如汹涌的潮水般澎湃起来,他的双手微微颤抖着,轻轻伸出手,从那暗格之中拿出一本边角已然卷曲的线装书。

这本线装书的封面以古朴的深褐色纸张制成,岁月的侵蚀使其边缘处磨损严重,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

封面上用苍劲有力的楷体写着《天工开物笺注》几个大字,字体虽因年代久远而稍有褪色,但依旧难掩其神韵。

纸张质地细腻,却又透着一股坚韧,触摸上去,能感受到微微的粗糙感,那是岁月沉淀的痕迹。

张震小心翼翼地翻开书页,一股淡淡的、混合着纸张陈旧气息与墨香的味道弥漫开来。

书页上的文字是工整的小楷,字迹娟秀,每一笔每一划都透露着书写者的用心。

仔细看去,这些文字并非仅仅是《天工开物》的原文,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笺注。

笺注部分对原文中关于古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诸多细节进行了更为详尽的阐释。

比如在提及古代纺织工艺时,详细描述了不同织机的构造、操作方法,甚至精确到了每个部件的尺寸,如“腰机之轴,长三尺有五寸,径三寸,以坚木为之……”;

在讲述金属冶炼时,对各种矿石的产地、特性以及提炼过程中的火候控制、化学反应等都有着细致入微的记录。

如“炉甘石与铜相和,炼之,待其色转赤,方可得锌铜合金……”。

这些笺注不仅丰富了原书的内容,更像是一把钥匙,为张震打开了一扇通往古代科技文明深处的大门。

张震凭借自己对古籍的了解,初步判断这可能是个珍贵版本。

《天工开物》初版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也就是“涂本”,是由宋应星的同学涂绍煃资助刊印,采用江西竹纸印刷,外形典雅坚固。

但因历经战乱,流传数量稀少,眼前这本显然不是涂本。

还有清代早期书商杨素卿刊刻的“杨本”,为节约成本用福建低劣竹纸印刷,还去除原书鄙视蛮夷的内容、添加行业发财秘诀,传播性不强,留存数量也少,从纸张和内容严谨性看,也不像杨本。

民国时期收藏家陶湘刊印的“陶本”,以日本菅生堂版本为底本,重新翻画插图、调整章节体例、修改错别字,可手中这本书的插图明显保留着古朴的风格,并非重新绘制,所以也不符合陶本特征。

这个笺注本很有可能是某个民间学者或藏书家,依据初版涂本进行笺注后私下刊印的版本。

这种带有个人见解笺注的版本,往往融入了注者独特的思考与研究成果,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在古籍市场中,普通的《天工开物》现代重印本价格亲民,售价多在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

而像这种带有笺注且年代久远的古本,若是流入拍卖市场,保守估计起拍价至少在数十万元。

一旦遇到对古籍版本学有深入研究、热衷收藏珍稀古籍的藏家,最终成交价突破百万元也并非不可能。

地板之下藏书可不少,张震激动的额头上见汗,双眼放光,小心翼翼地一一拿起书籍开始鉴定。

他的手指微微颤抖,每一本都仿佛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无尽的价值。

在将几本古籍轻轻放置一旁后,张震的手再次探入暗格深处。

当他的指尖触碰到一本稍显厚实的书卷时,一种异样的触感传来。

他缓缓抽出,只见封皮材质古朴,似是用上等的宣纸多层裱糊而成,因年代久远微微泛黄,边角处磨损得更为明显,甚至有几处已经绽裂。

封面上并无书名题字,仅有几处淡淡的墨痕,像是曾经有过标识,却被岁月无情抹去。

张震心跳陡然加快,凭直觉他感到这本非同寻常。

轻轻翻开,一股独特的陈旧气息扑面而来,内页纸张质地细腻,隐隐透着一种温润之感。

他的目光落在第一页的文字上,刹那间,呼吸都为之一滞。

那熟悉的字迹,灵动飘逸又不失刚劲,竟是脂砚斋的批注!

再仔细端详内容,批注与他所熟知的《红楼梦》版本有着诸多微妙却关键的不同,所批之处对人物性格的剖析更加深入,对情节背后的隐喻揭示得更为透彻,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红楼梦》别样解读的全新大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