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仙侠武侠 >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 卷四第81章 天地一家春

鉴宝捡漏从1988开始 卷四第81章 天地一家春

簡繁轉換
作者:易宿 分类:仙侠武侠 更新时间:2025-03-08 10:28:37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张震不想继续这方面的话题,轻轻呷了一口茶水之后说道。

“杨老板,书法我也露了,您那些古董,什么时候拿出来,让我们开开眼界啊?”

杨爱莲一拍脑袋笑道,“瞧我这脑子啊,诸位稍等,我这就去拿来,请大家点评。”

他说着叫着两个年轻人向楼上走去,看样子是去拿东西了。

楚若云眼中闪着异样光芒对张震说道。

“你既然有了这么大的银行,就没有心思在西德这边开展业务吗?”

张震笑道,“楚阿姨,虽说我不怎么关心银行的事情,但是谁不想生意越做越大呢,只可惜啊,我在这边没有什么根基,想要开分行,怕是难度不小啊!”

楚若云笑道,“你没关系,楚阿姨有啊,周冰师姐也有,现在只要你同意银行在这里开设分行,其他事情都简单了。”

银行在欧洲全面发展,张震自然求之不得,未来的岳母既然如此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张震立刻给行里拨打了电话,让钱酷和老周安排一下得力人手来西德波恩。

周向学和钱酷顿时被震惊了,心中更是无限佩服老板的能力,刚去了西德,竟然就搞定了分行的事情。

就在张震打算和楚若云继续讨论着后续事宜的时候,杨老板带着两个年轻人匆匆从楼上走了下来,手中小心翼翼地捧着几个精美的盒子。

“让几位久等了,这是我收藏的一些瓷器,还请各位品鉴。”

杨老板脸上带着期待的笑容,将盒子一一打开。

张震目光立刻被吸引了过去,他仔细端详着这些瓷器,突然,他的眼神定格在一件瓷器上,眼睛微微一亮。

“这是清末大雅斋的瓷器!”张震忍不住说道。

周冰和楚若云也凑了过来,好奇地看着那件瓷器。

“师弟,这大雅斋的瓷器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周冰问道。

张震点了点头,缓缓说道。

“这大雅斋可是大有来头。

它设置在‘天地一家春’这地方原本是圆明园内一处建筑所挂的匾名,那曾是慈禧太后还是兰贵人时受咸丰帝宠幸的居所,承载着她一生中最浪漫的青春记忆。

慈禧太后对那段时光念念不忘,而‘大雅斋’瓷器是她的专属定制瓷器,上面的‘天地一家春’款识,就与她在圆明园中的这段经历紧密相关。”

“原来如此,这小小的瓷器里面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历史知识。”

楚若云轻轻点头,眼中露出一丝恍然。

周冰眼中更是闪烁着满满的兴趣,“师弟,你能不能详细地介绍一下!”

张震点头继续说道。

“这大雅斋瓷器从同治十二年开始设计,由慈禧太后亲自指导,内务府按照她的要求画出彩样。

与皇宫惯用的龙纹不同,这些瓷器以粉彩为基础,器面上以花鸟为主题作画,展现出了清新脱俗又富贵雍容的皇家风格。

而且分别在光绪元年和光绪二年两次烧制,共烧制了4922件,耗费白银58829.37两,每一件都规整精致,釉面光滑如镜。”

说着,张震拿起一件碗状的大雅斋瓷器,细细观赏起来。

“你看这件瓷器,它采用了松石绿地儿墨彩,这是大雅斋瓷器常见的风格。

上面的花鸟图案运用了完整的绘画构图,极具欣赏品位。

那枝头的鸟儿栩栩如生,羽毛的纹理都清晰可见,仿佛下一秒就要振翅高飞。

而这花朵,色彩鲜艳,花瓣的层次分明,尽显生机。”

“那这上面的款识又有什么讲究呢?”周冰追问道。

张震指着瓷器底部的款识说道。

“大雅斋瓷器的款识采用矾红彩书写,像这件瓷器上就有‘大雅斋’的字样,同时还有‘永庆长春’和‘天地一家春’等字样。

这些款识不仅体现了它的定制身份,也寄托了慈禧太后的美好愿望。

而且大雅斋瓷器器型多样,大到水缸小到杯碟,制作都十分精致。”

“这瓷器看起来确实精美绝伦,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周冰感慨道。

杨老板在一旁听着,脸上露出敬佩的神色。

“张先生果然学识渊博,对这些瓷器的历史了解得如此透彻。

我这收藏了这么多年,也只是略知一二,今日听张先生这么一说,真是受益匪浅啊。”

张震谦逊的笑了笑,又仔细地看了看那件大雅斋瓷器,说道。

“杨老板,这件瓷器保存得还算完好,只是有些细微之处还是能看出岁月的痕迹。

不过,整体来说,每一件都是难得的珍品。

就像刚才说的,大雅斋瓷器代表了晚清时期御窑瓷器的最高水平,展现了慈禧太后个人的审美追求和取向,这些花鸟纹饰和清新脱俗的风格,让它成为了晚清瓷器中的瑰宝。

同时,它也是慈禧太后个人情感和历史的见证,反映了晚清时期的宫廷风尚和制瓷业的发展水平。”

“张先生过奖了,既然张先生对它如此了解,不知道这件瓷器价值几何呢?”杨老板问道。

张震微微沉吟,说道:“这大雅斋瓷器的价值因品相、工艺、存世量等因素而异。

像这你手里的这只碗,如果在国内的场上,应该能卖出上百块吧。

当然,这是因为国内古董市场还未发展起来,和国内的消费能力有关。

但是在欧洲,如果上拍的话,应该可以更好一些,这只是我的初步估计。

其实清末光绪年间,华夏瓷器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一面。

光绪时期,虽然大清王朝已经风雨飘摇,但在瓷器制作方面却出现了短暂的回光返照。

一方面,由于光绪皇帝大婚等重大宫廷活动,官窑瓷器的烧造量大幅增加。

这些官窑瓷器在制作工艺上继承了前代的传统,同时也融入了一些新的元素。

例如,在绘画技法上,除了传统的花鸟、山水题材,还出现了一些具有时代特色的图案,像反映西方文化和科技的图案,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另一方面,光绪时期的民窑瓷器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民窑瓷器的风格更加多样化,除了模仿官窑的精细之作外,还有许多具有民间特色的瓷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