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138章 功名从来直中取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138章 功名从来直中取

簡繁轉換
作者:陈恶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8 10:40: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138章功名从来直中取(三千字)

“刘大郎,令尊既然知晓了临沂空虚,那他会不会进攻临沂?”“那是自然。”

“此番金贼退走,是不是因为令尊已经取得了一些战果?”

“八成可能。”

现在的态势很明显了,沂州金军有被忠义军与天平军两面夹击的风险,所以决定先攻破一路。

既然沂州金军放着近在家门口的忠义军不打,而跨越近百里来攻打天平军,那就说明人数较少的忠义军战力强横到沂州金军不敢保证一定得胜的程度。

如此强军,再加上敢打敢拼的将领,面对空虚的临沂,如何不能主动进攻?

这也就跟金军放弃唾手可得的胜利对上了。

时白驹捂着大腿问了个蠢问题:“那会不会是金贼诈退,引诱我军脱离营寨,再来一记回马枪呢?”

耶律兴哥直接摆手:“金贼犯不着这样,你咋不说他们举全军诈降呢?”

见两人似乎又要吵起来,辛弃疾连忙插嘴:“金贼撤退过于仓促,他们自家士气也会受到影响。再加上昨夜谁都没有休息好,咱们疲惫他们也好不到哪里去,还在强行行军,这么折腾上一日,咱们整军追上去,金贼就真的不一定能是我军的对手了。可见他们老家是真出事了。”

“真的要追上去吗?”有人声音颤抖的询问。

昨夜一战的确击溃了一些人的信心,让他们本能的再次对金军产生了畏惧。

“真的要追吗?”

又有人低声询问。

而这个时候,所有人都将目光转向了刘淮。

刘淮低头想了片刻。

他在犹豫。

这时候似乎是夺取天平军指挥权的好机会,因为耿京依旧不知所踪,而天平军经历了一场惨败后人心惶惶,却又因为刘淮之前的料事如神而起了畏服之心。

这时候出言拉拢或者直接理直气壮的开始指挥就足以建立一定权威,最起码可以拉拢到一部分人。

但代价就是必然到来的分裂。

一方面来说,这是刘淮所代表的忠义军在趁人之危,为豪杰所不齿;

另一方面来说,耿京生死未卜,他的死忠必然不会被刘淮所制。

阴狠手段对敌人用怎样都不过分,但是对盟友用,那就会有失光明正大。

可千万不要小瞧光明正大着四个字。

这四个字能决定真正豪杰到底对刘淮态度是诚心效死还是虚与委蛇。

就如同赵云对待公孙瓒与刘备的态度差别一般。

道不同者,哪怕空耗年华也要弃你而去。意气相投,哪怕千里万里也要誓死追随。

终究还是要堂堂正正的做人做事的。

而且刘淮也有信心,该是他的,终究还是他的,谁也跑不了。

想了片刻,刘淮终于下定了决心:“你们都是天平军的豪杰,我一个忠义军统制对你们下令,不应该也不合适。但我有三点建议,供你们参详。”

“第一,全力寻找耿大头领,张七郎,既然在营寨北面找不到,那么耿大头领很可能在断后之时脱力,跳到安子河中顺流而下,在山中躲避一时,现在一定要找到他来主持天平军大局。”

脸颊依旧红肿的张安国长长舒了一口气,然后心又提了起来。

金军既然再今日早晨没有绑着耿京或者拿着耿京人头来示威,那就说明金军并没有俘杀这位天平军大头领,但这也并不能说明耿京就一定能生还。

稀里糊涂死于乱军之中还少见吗?更别说安子河里还有满满一河的尸体没有打捞呢!张安国自认为是耿京的第一心腹,昨夜却抛下至亲兄长一般的大头领逃跑了,每每回想又羞又惭,如同一根刺般紧紧扎入肉中般,虽不致命,却无时无刻不再用疼痛来提醒他,他不是个好汉。

“第二点。”刘淮没有管心思各异的天平军诸将:“要有人在这里收拢军队,清点粮草损失,救治伤员,清理尸首。找出会文书的,趁这个机会,将兵与民分来,是兵就严格管理训练,是民就准备分散妥善安置。”

“照理说这些事我不应该管,但经此一事,你们已经也晓得军兵在精而不在多,大军中充斥老弱妇孺如何能打硬仗?我忠义大军前军千人足以当你们万人,那你们为何还要养着万人,而不是如我一般编练出一千人呢?”

到了这时候,只有辛弃疾、李铁枪与张安国点头了,因为他们是听过刘淮与耿京的那番言论的,知道这又是刘大郎在旧事重提,推广他那一套建立根据地,作名垂青史大事业的理论。

至于其他人则又是懵懵懂懂,他们能理解收拢溃兵等言语,却不明白兵民分治的说法。“第三点。”刘淮在这里顿了顿,终于还是出言:“咱们还是需要有一支兵马,去追杀金军。”

此言一出,场面终于有些轰然,所有人同时窃窃私语起来。

“竟然还是要打吗?”终于有人大声询问,此人正是西岸第三阵梁阿泰,昨夜还没有接战就全军炸营了,这厮在天蒙蒙亮的时候才狼狈回营,此时听闻刘淮说还要继续追击金贼,简直有了拔腿就跑的冲动,声音都变得颤抖了:“刘大郎,俺们确实是疲累了,如何不能休整一两日呢?”

刘淮伸出一根手指:“这又是两个说法了,其一是……辛五郎,我虽然不参与军机,但我猜大部分粮草都在船上,昨夜被金贼放火船烧了许多,是也不是?”

辛弃疾点头:“确实如此,有些粮食虽然没有被烧,却也跟船一起沉入安子河中,打捞困难。”

“所以,天平军粮草不济已是定局。”刘淮说着,又指了指北方:“而且想来泰安州贫瘠,且已经被你们搜刮了一遍,也凑不出许多粮草。”

这也是农民军很容易一蹶不振的原因,他们根本就没有稳定的后方根据地,失败之后兵源粮草都无法补充。

果真,这群人纷纷点头。

尤其是时白驹这种原本的地主豪强,乃是倾家起兵,家中粮食金银锦缎布帛全都掏出来了,是真真正正的拖家带口一波流,不成功便成仁。

“所以,活路不在后方,而是在前方。只有夺取费县的府库才能求生!”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梁阿泰也不顾什么英雄好汉的形象了:“可我军如何能打得过金军啊?”

刘淮解释:“如果让金贼安安稳稳撤到费县,那么以天平军的战力,到时肯定不敌;但如果有一支兵马能够严整队形,在金贼其后追赶,甚至都不用接战,金贼就得自行溃散许多。

你们须知道,金贼是得到噩耗仓促撤军的,此时正是上下生疑,内外忧惧之时,错过这个时间,让金贼恢复过来,天平军就真的要被堵死在蒙山里了。”

众将各自惶恐。

他们许多人都已经丧胆,但因为刘淮两次料事如神,所以俱是深信其人所言,却又因为确实畏惧疲惫,都不敢出兵作战。

见场中默然,刘淮伸出了第二根手指,脸色已经变得狰狞:“其二则是,我刘淮自决心随我父亲北伐以来,心中下定决心,要救北地万民于水火,如今金贼竟然当着我的面大兴杀戮,简直是视我于无物,不报此仇,我心不能平!不解此恨,念头难以通达!”

此话一出,耶律兴哥当即就拍手叫好。

其余人听着刘淮想要泄私愤的理由,却反而俱是心中一定。

这种心情怎么说呢?

就像是观世音菩萨真的下凡间来救苦救难,所有人只有敬畏,但如果菩萨有一天在村头就着大蒜吃面条,并大骂某个贪官不是东西,早晚要把因果报应糊他脸上。其他人就会除了敬畏,再升起一股亲切之情。

这种态度细究起来十分黑色幽默。

因为这些乡间土豪、北地农人、士人子弟杂糅起来的团体,在这个道德沦落世风日下的年代,‘为门户私计’之人见得多了,但那些为民请命,舍身求法,堪称中国脊梁的人,他们是真没见过。

须知道,岳飞都已经冤死二十年了!刘大郎说为了百姓,为了天平军,为了山东一地的安靖,那可能只是吹牛打屁,谁还不会这个?但刘大郎说他是为了泄愤,是为了念头通达,那这件事情就很合理了。

“大郎需要多少人?”

沉默片刻后,还是辛弃疾朗声询问。

刘淮微笑回应:“这个地形,再多人也排不开,八百步卒,二百骑兵足矣。我不当这个主将,但也要随军一起出征。”

众将刚刚因为这个出征人数长长舒了一口气,却又立即无语起来。

以你刘大郎此时展示出的本事,无论谁作主将,难道还能将你的意见置之脑后不成?

“就这样吧,接下来是你们天平军的军议,我就不掺和了。我带几个人出去探查一番。如果你们愿意出兵,那最迟半个时辰之内,将兵马钱粮都准备好,一起出发。”说罢,刘淮带着已经换了身干净衣服的庞如归,还有管崇彦径直离开了,只留下一众天平军将领面面相觑。

这倒不是刘淮不着急,不知道军情如火,而是因为算上刚刚跑回来的庞如归,他手底下才有三个人而已。

四个人放在总人数达万人的大战中,跟往安子河里撒泡尿差不多。

所以无论刘淮要做什么大动作,都得把天平军调动起来才能做成。

众将安静片刻之后,还是辛弃疾站了出来:“耿节度不在,咱们也不能事事让刘大郎拿主意,若这么多人拿不出一个章程,岂不是让忠义军平白小觑了我等?”

刘淮没有听到这话,他在军营中汇合了罗怀言后,四人各自寻了一副盔甲,骑着战马,出了营寨,将天平军的一切抛诸脑后,开始沿着安子河东岸视察起这场兵灾究竟造成了多大后果。

然后,出营不过两里,刘淮就被劫道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