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264章 各自转圜奔前途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264章 各自转圜奔前途

簡繁轉換
作者:陈恶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8 10:40: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264章各自转圜奔前途水军众将各自回营,而刚一回到帅帐,武成军副总管呼延南仙终于忍耐不住,愤愤出言:“这么多年,咱们汉儿为大金出生入死,却依旧换来一句大汉军不能与水手合流,真让人心寒。”

呼延南仙其人三旬年纪,平日里寡言少语,为人沉稳,此时若非怒极,不会直接在上级面前发牢骚。

徐文老神在在的拿起两个陶碗,斟了两碗黄酒,将其中一碗递给呼延南仙:“年轻人,莫要这么大的火气,人家说的有错吗?这大金天下,毕竟是他们完颜家的,毕竟是女真人的,他们防着咱们汉人,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

这也就是完颜郑家为人坦荡,你当其他人不说,心中就不会这么想吗?”

呼延南仙摆手拒绝:“总管,在军中我不饮酒。”

徐文笑着举起酒碗,一饮而尽。

军中是不能饮酒的,尤其是有苏保衡这等方正人物坐镇的时候,更是会严肃纪律。

但凡是总有特例,比如徐文这种老将,半生厮杀,身上的伤口积累颇多,若不能用酒精麻醉,夜间都睡不好一觉。

见呼延南仙依旧愤懑,徐文复又饮了一碗黄酒,再次宽慰道:“天下乌鸦都是一般黑的,你这年轻人总觉得是不是大宋就好许多,是不是在宋国就不用受这种气,可老夫告诉你,全都是一个样。

老夫年轻的时候,恰逢靖康之乱,彼时真的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到了宋国建炎年间……也就是大金天会年间,那赵构就有了弃北地的意思,对俺们这些义军百般刁难。李天王(李成)不忿,带着俺们投了大齐,复又投了大金。

中间有段时间,俺还觉得是李天王生事,但后来听到秦桧老狗那‘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言语,俺才明白,李天王真是真知灼见,见识长远。得亏俺们提前投靠大金,否则脱不了就是为奴为婢的下场。”

说完一阵老生常谈的牢骚话,徐文复又对呼延南仙说道:“你可知道,俺们投靠大齐的时候,两淮凋敝,赵构又不给粮草,俺们已经到了互相渔猎而食的程度了?人人都是猎人,又人人都是猎物,有人经历过这一遭甚至终身不食肉食。与之相比,现在被猜忌,被嘲讽几句又算得了什么?富贵少你的了吗?”

“唉!”呼延南仙重重叹了一口气,犹豫片刻之后方才说道:“我是身为副总管,自然是有些说法,但咱们大汉军却不是每个人都有前途的,我是真的怕武成军不稳。”

徐文皱眉:“你听到什么风声了吗?”

呼延南仙不答,反而说起了其他:“徐伯,你说咱们武成军,到底算是什么?你这个总管,还有我这个副总管,在大金是个什么位置?”

徐文当即哑然。

这个问题就涉及金国混乱的军制了。

理论上,金国的三十二军都是猛安谋克的编制,但这种依靠部落结构来维持的军制必然不是长久的。

那句话是怎么说来着?

汉化才是十二世纪各族的唯一出路,开历史倒车死路一条。

再加上金国开国时一路上招降纳叛,吸纳了各族兵马,尤其是吃了宋朝那一大坨,自然不能事事认死理,所以部分汉军是按照宋军与辽国汉军那种总管、统制官、统领官的形制来编制军队。

而尴尬的地方就在于此。

万人大军的首脑一般就是都统,还有再加刺史号或者将军号,或者有行军万户的身份。

但水军七万将士,只有苏保衡这一个都统,也只有完颜郑家这一个副都统,除去那几个在都水监挂职的不谈,三支大军的指挥官竟然是总管这种不上不下的职位。

须知道,行军总管正好卡在行军猛安与行军万户之间,有种被排斥出主流官员体系的感觉。

当然,如果再等上十年,金国基本完全汉化后就没这区别了,彼时除了部族军,基本上全都改汉制了。

用句行话来说,此时正好处在改革的阵痛中,导致徐文等武人在金国地位十分模糊。

位高权重吗?统领一军,无论如何都不算小官了。

但见官小一级,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这并不是陛下专门设立来针对大汉军的。”徐文沉思片刻,勉力劝慰:“蒲辇合达可是正经女真人,还不是也当个总管吗?你年纪在这里,再军中厮混十年,到时候也能当都统,万户。”

呼延南仙摇头苦笑:“我真是担心,没有十年好活了。军中已经有些不稳,具体是谁我不好说,但我担心,南征之时……或者干脆有人攻来之时,就会有人逃窜,或者干脆扯旗叛乱。”徐文手中陶碗微微一抖:“竟然已经到这种程度了吗?”

“徐伯,你也知道武成军都是怎么来的。”呼延南仙郑重说道:“这一万人都是都统按照良家子标准,从山东富户中征募的。当时是以建功立业,立功夺财才引诱他们来参军的,故此,武成军自成军之后就战力强悍。”

徐文点头。

的确不凡,当武成军刚成军的时候,恰逢东海起义,武成军总管徐文与统制官张弘信只率九百步骑,就正面击溃了张旺徐元万余起义军。

良家子自古以来就是最优秀的战兵,这件事是经历时间检验的,绝对不是扯谎。

“可关键在于,这两年陛下将国族南迁,以至于山东河北遍地都是猛安谋克户。用以安置他们的土地从哪里来?难道是国族自己开垦的吗?”呼延南仙语气变得急促:“还不是掠夺自汉儿之手吗?这让武成军军心如何稳得住?”

听罢几句反问之后,徐文长叹一声,却又别无他法。

女真人内迁,受苦最重的还不是底层老百姓,而是那些中产之家,也就是良家子的家庭。

因为底层自耕农一般都是零碎下田,女真人看不上。

而更高一些的豪强动起来会有麻烦,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开山赵大起义这种席卷州郡的叛乱。

中产之家不软不硬,刚刚好被拿捏。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这两年,山东两路中产之家不能说一扫而空,也是大大缩水了。

作为良家子组成的武成军军中不起怨恨流言就见鬼了!

这特么我在前线厮杀,你在后面偷我家?功名还没取到,家产先没了。这谁受得了?

在真正的历史中,李宝率水军刚一抵达,立马就有几百汉军来投,向李宝尽诉水军虚实,并不是汉军不忠义,实在是金国朝廷太过分了。

这次徐文沉默的时间更长,最后艰难说道:“此次南征,只要武成军儿郎死战,俺一定让儿郎们发一笔利市,到时候土地金银女人都能有!俺亲自去找陛下分说,就算是撞死在御前,也要为儿郎们夺来好处!”

呼延南仙复又叹气:“徐伯还是没听明白我所说的,只要南征,咱们武成军肯定要出乱子,到时候临阵倒戈都说不定。”

“那你要俺咋样?!”徐文终于不耐,花白的胡须根根竖起,仿佛被戳开一直被掩盖的恐惧,其人羞怒交加起来。

虽然是帐中无人,但呼延南仙还是左右望了望,随即低声说道:“徐伯,要我说,明日就趁机反了!与那张荣联结,先前后夹击弄死完颜郑家!然后再一把火烧了水军大船,带着山东东路一起归宋。到时候,我就不信宋国皇帝不给徐伯一个鲁国公来当!”

徐文直接摇头失笑:“合着老夫刚刚说的,你一点都没听明白。俺就问你一句,如果宋国真的可以依仗,俺当初为什么跟着李天王背着骂名投靠大齐?投靠大金?又为什么安安心心当大金的总管,不去归宋?”

“可……”

“勿要言了。”徐文挥手制止了呼延南仙的言语:“今天这番话,俺就当没听到。南仙,你正是大好年华,前途无量,此时应该潜心用事,万万不可分心。且去整肃军纪,将俺那番话放出去,尽量收拾人心,明日攻杀张荣,来日再攻打宋国,去的那点财货算什么,来日十倍百倍的收回来!”

呼延南仙长叹一声,拱手告退了。

出了帅帐之后,一人迎向呼延南仙说道:“大哥,总管怎么说?”

呼延南仙当先而走,复又止步回头望了一眼帅帐,叹了声说道:“他说他老了。”

其人复又不多解释,直接引着来人来到自家大帐。

“靳文彦,你去告诉……”说到这里,呼延南仙复又停住,抬头想了想,从案几上抽出一张白纸,折了两折,递给面前之人:“现在给你军令,你去收拢防水口的兵马,并趁机将这张纸交给张荣,其余人一句话也不要多说,我这里也没有任何言语给你,明白吗。”

唤作靳文彦的统领官接过纸张,塞进衣袋里,拱手离去了。

呼延南仙坐在椅子上,出神片刻后,长叹出声。

谁又能想到,武成军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其实是全军的二号人物,副总管呼延南仙呢?(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