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324章 留取丹心照汗青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324章 留取丹心照汗青

簡繁轉換
作者:陈恶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8 10:40: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324章留取丹心照汗青众将坐定,刘淮几人坐在了左手中间位置,先是对周围几人冷笑几声,示意他们离远一些,随后堂而皇之的将陆游等人也唤了过来,坐在了一起。

刘锜没有废话,直接指着简略地图,说起了具体情报。

宋金在两淮的战线此时犬牙交错,败退的宋军不必说,就算是已经占尽优势的金军也很难立即将局面梳理清楚。

但总的来说,宋军除了扬州城与瓜洲渡之外,已经彻底失去了所有江北重镇。

李显忠所部精骑正在往瓜洲渡这边赶,如果池州大军也汇聚,则两淮所有堪用的马步军,都已经聚集在了扬州——瓜洲渡——镇江府一线。

淮西当涂一线极其空虚,现在根据通报,应该只有少数从淮西溃逃的兵马在彼处驻守。

金国七万兵马大略依旧是两个部分,一部分由完颜亮亲自统帅,在真州附近暂时休整。

另一部分由徒单贞统帅,在扬州以北,准备攻打扬州城。

两部大军只有不到百里的路程,明显是要互相呼应,再作决断。

大江上的水军则是更加分明。

张广所率的建康水军现在在建康府驻扎,建康重镇实在是太关键,在长江上有金国水军存在的情况下,以张广在真州临阵脱逃的性子,肯定以保住建康府的理由拒绝出战。

偏偏以国家战略论,张广的行为还有一定合理性。

下游一些,金国水军数万兵马此时已经到了真州作驻扎休整。

再下游就是镇江府,李宝与张荣的水军在此驻扎。

如果说陆上是金军将宋军战略半包围的话,那江上看起来是宋军将金军夹在真州,但实际上在张广不敢出战的情况下,金国水军完全可以留一部分兵马,从上游看住李宝与张荣,大军顺流而上,从空虚的淮西威胁江南腹地。

刘锜将各方军事聚集力量全都在地图上标注出来后,帐中众将同时将目光投向了淮西,那一处长江防线兵力几乎空白的地区。

当涂那里是长江的优质渡口,渡口的名字也是鼎鼎大名,正是采石矶。

这里的渡口并不仅仅是渡船,而是能建立横跨长江的浮桥。

在北宋灭南唐的最终决战时,宋国大将曹彬正是从采石矶建立浮桥,从而从容渡过大江的。

不过还好的是,金国主力大军都在真州扬州一带,试图围杀宋国的淮东大军,就算有金军到了西采石,小股部队也很难建立浮桥的。

然而,刘锜的下一句话就让帐中所有人都不淡定了。

“老夫刚刚接到消息,王权曾经强令当涂与和州在采石建立浮桥,以供大军往来。现在这厮逃到了江南戴罪,却没有说是否毁坏浮桥。”刘锜正色说道:“但以老夫观之……这厮已经丧胆,现在浮桥很有可能已经落到了金贼手中。”

帐中一时间哗然。

众将万万没想到,王权拉了这么大一坨,竟然还没有擦干净,到了现在竟然还有遗留问题。

在历史上,因为金国大军臃肿,远远没这么快,所以采石矶浮桥被反应过来的宋军毁掉了。但此时金军速度实在是太迅速了,王权又逃的过于坚决,采石矶的大江浮桥究竟是否被毁,如果没有被毁有没有被金军占据,那就真的不好说了。

“现在得需要有人去到当涂驻守,而且一定要快,谁去?”刘锜环顾帅帐,大声询问。

有人低头以对,有人面露意动。

在历史上,完成这个战略动作的是李显忠,但此时他正在大江以北率军援护刘锜侧翼,就算现在就能退下来,抵达江南再休整些时日也需要时间。

刘淮左右看了看,当先站起,冷笑说道:“现在看来,也只有我等山东义军能做此大事了。”

“你?”淮东诸将中有人冷哼出声。

但还没有将嘲讽之语说出口,就被刘淮指着鼻子骂了回去:“不靠我,难道靠你们?我等山东义军在山东血战,至此已经覆灭了两支金国万户正军。你们啃下金贼一个猛安了吗?金贼但凡不傻,见聚歼我军无望,肯定会分兵马去采石矶尝试渡江,接下来就是硬仗大战,甚至要主动去攻杀金贼,你们谁敢?”

“莫不是你怕了,此时要率军逃了吧?”有人阴阳怪气的反唇相讥。

“爷爷要是怕就不南下参战参战了,在山东看你们与金贼打生打死不就好了?”刘淮冷笑出声。

这就是关键了。

如果从实际行动来看,相比于两淮宋军,竟然是山东义军最为忠耿敢战。人家是拼了命也要从山东南下助宋抗金的,这不是忠诚是什么?难道是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眼见有刘淮在帅帐舌战群将的趋势,刘锜出言打断:“刘都统可有什么方略?”

刘淮点头:“有的。”

说着,其人直接来到地图之前说道:“东平军与浙江水军现在在镇江府,被在真州的金国水军自上游堵住,难以轻动。金主完颜亮如果知机,就会迅速遣大军赴和州西采石试图渡河,他们的水军也会顺流而上。”

有人反驳:“有张广的建康水军在上游……”

刘淮嗤笑以对:“苏保衡这厮,在我山东义军四路兵马的围攻下,都敢冒险率军南下,你以为他会怕一个临阵脱逃的张广?”

刘淮将说话的宋将呵斥回去,随后指着地图说道:“现在唯一办法,就是靖难军与天平军一起行动,以五千兵马堵住采石矶的窟窿,再由朝廷派遣兵马来援,完善防线,才是正理。”

刘锜咳嗽两声后,沉声问道:“那为何是山东义军去做呢?”

刘淮笑了笑说道:“今日大多都是武人,我也不说废话。刘经略,你派别人去,难道就不怕他们在半路上直接逃了吗?”

这句话算是说到刘锜心坎里了。

所谓皇帝心中装的是九洲万方,刘锜作为淮南两路战事总指挥,心中总会装着两三路的战略,在他看来,什么沿途劫掠甚至将平民掠为军粮都不是什么大问题,关键就是得有人在采石矶顶住,千万不能临阵退缩。

两淮宋军屡战屡败,不好好整顿一番难堪大用,江南地方军队久不历戎事,战力堪忧。而且瓜洲渡同样需要镇守,刘锜必然不能将心腹精锐都派往采石矶。想来想去,竟然只有山东义军士气高昂,可堪重用。

最妙的是,他们是从山东远征至此,两淮江南军队如果想跑,还能逃回家,山东义军想要逃跑回到家乡,除了弄死挡在身前的金军别无他法。

想到这里,刘锜低声与叶义问交谈了几句,在叶义问点头首肯之后,召来文书:“山东义军归宋抗金,这是天大的喜事,不能不上报官家,只是军情甚急,特遣靖难军与天平军赴采石参战。权且任命靖难军都统刘淮为和州马步军总管,天平军统制辛弃疾为和州马步军副总管,陆游为御前驻镇江府大军参谋军事,上下军官各有封赏任职。”

很快,文书写好,并加盖了镇江府与枢密院的大印。

帐中一时皆惊。

饶是知道这是权且任命,但二十多岁的总管与副总管也足以让人惊掉下巴了。

刘淮上前接过,拱手一礼:“那末将现在就率军出发,定不让金贼一兵一卒渡过大江!”

说罢,刘淮招呼上辛弃疾、何伯求、张白鱼三人,对陆游点头示意后,竟是连等也不想等,径直迈步走出了大帐。

待到山东诸将渡口登船去往江南的时候,刘淮突然听到身后有人呼唤,回头望去,只见不死心的叶义问被陆游引着,来到了刘淮等人身前。

“刘都统,且等等。”叶义问年岁大了,脚步不方便,乘着马车来到了渡口。

“叶相公。”刘淮拱手行礼。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叶义问被陆游从马车上搀下来,喘了几口粗气方才说道:“刘都统无需多礼,老夫这次来也是为了军事政事。”

“叶相公请说,末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陆游对刘淮微微点头,示意对方说点好听的。

陆游留在叶义问幕府,暂时当个幕僚,在镇江府大军中挂个参谋军事的职位,这也是与刘淮等人商量过的。

山东义军与叶义问算是一拍即合,优势互补,这时候有个双方都信任的人居中联络,对谁都好。

“刘都统,你少年英雄又是久历战阵,此次大战,我方有几分胜算?”

左右无人,私下交谈,叶义问也就将心中最为恐惧的事情说了出来。

刘淮叹了一口气,却是不顾礼数,直接用大手握住了叶义问的双手:“叶公发现了吗?末将的手也在抖,止都止不住。末将也怕,末将怕死,怕拼命,怕磨难,怕辛苦,更怕经历如此多的辛劳之后,到了下边还是死不瞑目。

但末将也知道,人生在世,终究还是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东西。正所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叶相公此时问末将此战是否能胜,末将属实不知。但末将却知道,如果人人都不拼命,那还有汉家天下吗?是不是只要多一个人拼命,胜算就会多一分呢?

其他人,末将管不到,但山东义军敢保证要为汉人天下效死。末将所能做的,也正如诸葛丞相所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是而已。

叶相公,末将晓得你也畏惧,但末将还是有一句劝谏之语的。

若相公坚守此地,所面对的无非是金贼数万大军而已,而若是引军遁逃,所面对的就是举世喧嚣与青史昭昭,孰轻孰重,还望叶相公慎思之。”

叶义问原本还因为被握住双手而感到有些愠怒,听罢刘淮一番话之后,竟然彻底呆住,口中低声喃喃,连刘淮抽手行礼而走都没察觉到。

就在刘淮踏上小船,渐渐离港的时候,叶义问终于大声问出了声:“那首诗!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诗句,可是刘大郎所作的吗?”

刘淮在船头,朗声笑道:“从神州陆沉时的一名迂腐书生笔下所得,只是一首律诗而已,此人虽然武不能定国,文不能安邦,却也有一腔忠耿热血在后世传唱。末将准备战死的时候,将这诗刻在自家墓碑上,以示我刘大郎不负天生地养,不负汉家天下!”

随着小船越来越远,叶义问慌忙扯着嗓子来问:“刘大郎,可否让老夫得知全诗?”

刘淮大笑出声:“这有何不可。正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静静听完这首诗,不止粗通文墨之人彻底呆住,在现场的两名宋朝诗词的顶峰人物如痴如醉,而被直接冲击到的叶义问更是不堪,眼泪竟然瞬间扑簌而下。

就在小船越来越远的时候,叶义问突然反应过来还有一事,扯着嗓子喊道:“刘大郎,接着老夫的腰牌。”

说着,叶义问将怀中一物递给陆游。

陆游来不及细看,只是掂量了一下,就将其远远抛了出去。

刘淮顺手接过,却发现其上只有一个鬼画符般的花押。

“老夫有一名下属,此时应该已经到了当涂劳军。”叶义问依旧扯着嗓子在喊:“此人论智论德都远超老夫,是朝中公认能有大作为的来日相公。刘大郎此去,一定要与他配合,共保大宋。”

“他的名字是……”

“虞允文!”

“虞允文……”几乎是与叶义问喊出声的同一时间,刘淮也抚摸腰牌,喃喃自语起这个名字来。

随后,刘淮再次向着岸上众人遥遥躬身一礼。

江上波涛,西风相送,一叶孤舟,逐渐南去,渐渐隐在了长江的薄雾之中。

此时,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在史家的笔下,在刘淮率山东诸将登上小船这一刻起,以伤亡惨烈而彪炳史册的采石之战正式拉开了序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