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二十四章 相公手段自有方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二十四章 相公手段自有方

簡繁轉換
作者:陈恶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8 10:40: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当然,在这一夜里,将要展示相公手段的也不只是虞允文。

梁球怀着一肚子气回到了自家屋舍,重重关上房门之后,连敷衍张真的心思都没有,直接将其赶了出去。

待到屋舍中只有梁球一人的时候,他方才端着酒杯,嗤笑出声。

来之前可没有想过能见到这一番大戏,简直是开眼了。

又饮了三杯,听到屋外嘈杂渐渐消失之后,梁球方才上床高卧,沉沉睡去。

他倒是不怕有人会趁着夜色来杀他,因为虞允文明显已经拦住了刘维,只要不动手,他在这百余靖难军甲士环绕中才是最安全的。

然而刚刚到了子时,梁球就觉得呼吸不畅,被一只大手扼住了脖颈,刚要呼救,一个麻团就塞进了嘴里,一时间连呜呜声都发出去来。

来人似乎并不想作遮掩,只是把住了他的双手双脚,连麻袋都不给套,三个人就直接将梁球扛在了肩上,到了隔壁的屋舍。

梁球刚刚反应过来,就被扔到了一张椅子上,而坐在他对面的,不是刘淮还有何人?

梁球瞬间服气。

你可真是锲而不舍啊!

面对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人,梁球也是有些害怕,他直接抠出口中麻团,也不大喊大叫,对着刘淮诚恳说道:“飞虎郎君,你想要什么,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刘淮见梁球屈服得如此之快,也是开门见山:“不是我问你,而是他有些事情想要问你。”

说着,李通从烛火的阴影处走了出来,对梁球笑着说道:“梁尚书,还认得我吗?”

梁球大惊失色,直接从椅子上跳了起来,张口结舌的说道:“李.............你你你......你如何会在此处?!”

李通挥手让梁球坐下,似笑非笑的说道:“我已暗中投了大郎君,梁尚书若是想要立功,可以明日在宋国大会上揭露出来,届时功劳可是不小。”

梁球闻言却是直接大礼相拜,给刘淮与李通各自磕了三个响头方才伏地说道:“还请大郎君、李相公救我一救,我愿鞍前马后,以臣子之礼侍奉大郎君。”

李通想要一下胡须,然而伸手摸到自己光溜溜的下巴之后方才反应过来,随后干笑两声:“你得把所有事情说个明白,否则想要救你,也无从着手啊!”

李通从来不担心在梁球身前露了行藏会有什么后果。

原因很简单,因为梁球这个使节的身份肯定有问题。

李通作为金国的宰执,谁有可能是使节难道还看不出来吗?而且当日乱成那副德行,哪有工夫安排使节?他一直跟在完颜亮身边,也没见有使节出发啊?!

除此之外,梁球还有个重要特质,那就是他同样是完颜亮的心腹。

完颜亮现在已经吹灯拔蜡了,金国所立的新君难道不会拿前朝故旧开刀?

辽阳的高存福与李彦隆死得不明不白,那时候完颜亮都还没有战败呢!

当然,皇位的有力竞争者完颜雍本身有仁德之名。

事实上在真正历史上,梁球投靠过去之后依旧当他的户部尚书,没有任何清算,甚至在摆了完颜雍亲舅舅李石一道之后,完颜雍对他也只是罢官了事。

但梁球又不是能掐会算的半仙,如何敢拿身家性命去在金国这种恶劣的政治环境中赌一把?

金国每次政局动荡,都会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姓完颜的亲王都要死一大批,梁球一个户部尚书如同草芥,说砍就砍了。

这样的人,绝对会给自己留条后路,不会出卖李通,这也是李通敢于出现在此处的原因。

在梁球竹筒倒豆子般的言语中,刘维与李通渐渐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梁球同样是跟随在完颜亮身侧,参与巢县之战的一名金国大员,只不过他在完颜奔睹弃营而逃时,就已经与大部队失散。

在收找一些兵马之后,梁球不敢多待,直接向外突围。

风雪与夜色的掩护之中,一行人竟然浑水摸鱼的逃出了巢县的修罗战场,并且在救了符宝郎张印之后,一路向着含山县逃去。

然而符宝郎张印本来就受了伤,在路上就直接死了,梁球一行人只能带着中枢的各类印玺,连夜奔逃。

他们马匹不少,但没有本地向导,直接就在夜间迷了路,玩命狂奔一天一夜后,到了第二天中午,看到那座熟悉的城池之后才发现。

我草,又他妈回长江边上的和州了。

到了此时,这二百余金军皆是人困马乏,难以行动,更加艰难的是,现在是真的深处敌后,归途都被宋国一方的兵马堵住了。

而且大战打到这种程度,乱兵四起,要是被识货的捉住还好,若是有哪个都头之类的底层军官,只认人头,不认其他,那死得可就太憋屈了。

关键时刻,梁球急中生智,找来白纸刷刷刷的写下了几个字,用符宝郎留下的玉玺上印,自称身受皇命的使节,来与宋国议和。

然后梁球将这封文书塞给稀里糊涂跟着一起跑的张真,让他去到投石问路。

而宋国一方见到如此国书,虽然将信将疑,却也不敢擅专,层层上报之后,还真的将梁球当作了金国使节迎了过来。

这就是梁球奇妙大冒险的全过程了。

和议内容?没有!

受谁指派?不知道!

是何目的?随机应变!

梁球所做的一切,包括冒充使节,都是为了求生罢了。

但其实以如今的金国混乱混乱程度,当着完颜亮的面,梁球也敢说是汴梁留守朝廷所指派。

宋国不信就求证去吧,耗费时间是一方面,到时候能不能在汴梁找到说话管事的都两说。

张浩、敬嗣晖他们带着一个娃娃太子,如果能镇压下局势,那才叫咄咄怪事!

而李通听罢,急促说道:“印玺都在哪里?你还随身带着呢吗?”

梁球摇头:“符宝郎所带的印玺太多,随身携带实在是太明显。我也只是带着国玺,将其余印信都埋在和州那里。”

“大郎君。”李通连忙看向了刘准。

这倒不是贪图印玺那点金玉,而是因为在此等混乱局面上,盖着印章的文书是真的能浑水摸鱼,做出一些事情来的。

刘淮闻言只是点头,对梁球扬了扬下巴:“继续说。”

梁球愣了愣,还以为刘谁想要印玺所埋的方位,又或者想要听一些保证,连忙说道:“大郎君,那些印玺就在......”

刘淮摇头:“梁尚书,我说的不是这个,而是说你想要如何,想要回到金国?或者投靠宋国?又或者是要投奔于我?”

作为官场的老油条,梁球瞬间就听明白了刘言语中的意思。

这位山东飞虎郎君已经开始有野心了。

李通死死的盯着梁球,只待这名老友选错的时候,在刘淮出言之前以作呵斥。

然而梁球却没有辜负李通的期盼,再次跪地叩首:“臣愿为大郎君鞍前马后。”

在梁球看来,巢县之战打成了这个结果,接下来天下就要大乱了。

乱世将至,应该选择哪一方投效呢?

当然是领导者的军事能力最强的那一方啊!

志向抱负都要先放一边,活下来才能谈其他。

梁球继续说道:“大郎君,臣是金国的户部尚书,专司民事。臣更是修水利起家,治理汾水颇有成效......”

说着,梁球抬起头来,眼中竟然闪出希冀的光芒:“愿为大郎君整修黄河!”

刘淮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梁球也知道这种事情空口无凭,还是得拿出些实际行动来,所以倒也不介意,刚要拿出自己的治河八法来,却听谁说道:“梁尚书,你的家小都在哪里?”

梁球呼吸一顿,还是沉声说道:“家母在辽阳府由兄弟奉养,妻儿则随我在汴梁。”

刘淮再次点头:“若是让你有个机会回到汴梁,将妻儿都接到山东,你愿意吗?”

梁球连连点头:“愿意,臣自然愿意。”

这厮除了交投名状的心思,更是因为汴梁与长安、洛阳、建康、燕京这等古都不同,是完全没有军事堡垒性质的纯商业城市。

简单说,野战军完蛋,汴梁也会完蛋,根本没办法守。

现在金国三万户精锐完蛋了,中原门户洞开,接下来无论是金国内乱,或者宋国北伐,汴梁都肯定会遭受兵灾。

兵灾之下,家眷根本难以保全。

刘淮看向了李通。

李通想了想,随即缓缓点头。

刘淮没有立即将话说明白,只是起身说道:“梁尚书且先好好休息吧,明日先派人将金国印信都起出来,再论其他。”

梁球心绪翻涌,在走出房门之前,回头看向了刘维与李通:“大郎君,李相公,你们是不是有改变天下大势的计谋?”

李通刚要敷衍,刘淮却直接点头,坦荡说道:“李相公有一条毒计,只不过我还在思量,权衡利弊。”

梁球闻言,先是看了看李通,却也没有打听这条毒计的具体内容,只是看向了刘淮:“刘公,臣有一言语。臣虽然不知道李相公的计策,然则只要是能平定天下,使天下安定的计策,就不应该算是毒计。

惟愿此计在史书上能坦坦荡荡,光明正大而已。”

说着,梁拱手离去了。

刘淮笑着说道:“你这好友似乎也不是凡人。”

李通笑了两声,摸着光滑的下巴说道:“若非陛......完颜亮能任用各种人才,也不至于能在金国催动规模如此庞大的南征了。

如纥石烈良弼、敬嗣晖、张浩等皆是一时之选,就连任用的私人如仆散师恭等,同样也是敢于临阵对敌的良将。只不过......”

说着,李通直接摇头叹气。

刘准接口说道:“只不过这厮没有将人才用到正道上罢了。”

李通摇着头,转移了话题:“大郎君,虽然臣的计策需要看时局,但无论如何,也要有所准备的。”

刘淮点头,同样走出房门,望着天上明月,一时权衡不定。

同一轮明月之下。

建康行宫,一名浑身金甲的大将快步走入,内官不敢阻拦,只是躬身行礼,口称郡王。

其人大约六十岁上下的年纪,须发花白,却是身材高大,面容肃然,只不过眉宇间的那股阴鸷之气却是去都去不掉。

此人正是当今的太傅、醴泉观使,进封同安郡王,同时也是赵构心腹中的心腹,铁杆中的铁杆,胡子衙班,杨沂中是也。

只见杨沂中披甲带刀在行宫内行走,如入无人之境,一直走到寝宫正殿前,才主动止住了脚步。

听到寝宫内有些动静之后,杨沂中朗声将今日皇城司所打探到的见闻一一说来。

从诸将入城开始说起,一直到刘淮到都亭驿闹事,又被虞允文阻拦偃旗息鼓为止,其中并没有褒贬,只是一味的平铺直叙。

而寝宫之中悄无声息。

到了最后,杨沂中才郑重其事的说道:“刚刚收到消息,刘?刘都统病重不治,已然去了。”

又是寂静良久,寝宫中方才传来一声叹息:“既然去了,那就......那就莫要再议他的罪了。

杨沂中应诺一声,见寝宫之中再没有声音传来,就将‘刘?是被气死的‘这种小事吞回了肚子里,随后躬身大拜,就要转身离去。

“正甫。”寝宫之中又传来声音。

“喏!”

“你说......这刘大郎,究竟是忠是奸呢?”

杨沂中想了想:“官家安享富贵太平便是,这点小事,就让太子忧愁去吧。”

寝宫中传来几声笑声,随后就彻底无声了。

杨沂中再次肃立半晌,见没有别的吩咐,就转身离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