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二十六章 相公事事皆难决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二十六章 相公事事皆难决

簡繁轉換
作者:陈恶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8 10:40: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刘淮等五人从大朝会上回来之后,就一直沉默不语,气氛低气压到了极致。

这必然发生了什么,但包括陆游在内,没有参加大会之人想问却又不敢问。

到了最后还是罗怀言从好伙伴毕再遇口中打听出了大略情况,所有人就全都被宋国君臣的行止弄得目瞪口呆。

这就是万里大国的君臣?

这种那种发酵的情绪一直持续到杨沂中亲自颁发赏赐结束后,虞允文抵达都亭驿时方才彻底爆发了出来。

陆游直接上前握住了虞允文的双手,嘴唇蠕动着说道:“怎会如此?!怎会如此?!”

赵构在自家臣子面前懦弱也就罢了,靖难大军以及身后的忠义军、天平军此时可都还算成独立势力,在外军面前如此失态,会让这些人如何看待中枢?

最典型的就是天平军贾瑞。

这厮现在如同人生观世界观受到了巨大冲击一般,面若死灰,呆坐不动。

短短几日就将一个张口官家,闭口万岁的大将搞成了这个样子,宋国中枢是他妈的有点本事的。

陆游为了团结山东诸将,可没少替宋国吹牛,什么官家宏志远毅,太子胸怀天下,这个相公刚直不阿,那个宰执勤政为民。

之前山东诸将接触的宋国人,除了魏胜刘淮等北伐军将,就是在采石、巢县奋战的宋国勇士,许多人还觉得宋国不愧是万里大国,底蕴确实深厚。

结果山东诸将在建康城这个宋国临时权力中枢待了不到两天,宋国的底裤都被露了出来。

虞允文满脸苦涩,看着都亭驿中或坐或立的武人们,发现不仅仅是山东诸将,就连出身鄂州、池州、两淮等宋国将领都是面容复杂,默然不语。

而成闵与李显忠两人更是早早的就回到了各自房舍,闭门不出。

反倒是刘淮面色如常,与身侧几人低声议论着什么。

虞允文见状,也只能安抚陆游说道:“这是礼部思虑不周,时间紧迫,出了纰漏,接下之事,还需要从长计议。”

安抚完陆游这个宋国铁杆之后,虞允文又走向了刘准。

然而刘淮只是指了指身侧的位置:“虞相公,请饮一杯。’

案几之上,已经倒上了一杯清茶。

虞允文坐下之后,却也没有拿起茶盏,只是叹了一口气说道:“是否饮下此茶后,你我割席分座,从此之后就是敌非友?”

刘淮摇头失笑:“虞相公多虑了。”

说着,刘淮坐直身体,面容也变得肃然:“然则末将接下来却是有几问,若是虞相公都答不出,也莫要说什么恢复之志。

你在江南当你的太平相公,我自去山东与金贼决死。咱们也如同夫妻和离一般,一别两宽,各自欢喜如何?”

虞允文瞬间明白了,这是刘淮对宋国君臣彻底失望,只对虞允文还保留一丝指望,如果此时他应对不了,那么刘淮很有可能采取一些趁机攻取两淮以自肥之类的危险举动。

“刘大郎请问。”

刘淮清了清嗓子:“第一,岳飞岳元帅何时平反昭雪?”

虞允文没想到上来就是如此重大的问题,当即就举起茶盏,失声不语。

岳飞之死天下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所谓‘天下冤之’莫过于此。

但在官方的说法中,岳飞依旧是那个拥兵自重,跋扈不前,不听调令的逆臣叛将。

正因为岳飞是因为主战而被冤杀,所以若是宋国朝廷想要从主和转变到主战的话,第一件事就是要为岳飞平反。

否则如何说服天下人宋国有收复失地之愿?

否则那些主战派武人如何能会不担心落得与岳飞一个下场?

但是这个问题又有些复杂,如果按照虞允文最近经常说的一句话,那就是应该从长计议。

一方面,这场冤案的因果虽然能安在秦桧那厮身上,却依旧是赵构一手打造的,想要让赵构自己推翻自己,实在是过于艰难了一些。

而且赵构此时变得主战原因是金国将刀把子架到了脖子上,不得已的狗急跳墙罢了。

明显人都能看出来,赵构依旧是那个主和派大头目。

另一方面则是更加难以启齿了。

现在赵构想要禅让的传言已经不是个秘密,虞允文想要将事情往后缓一缓,将平反岳飞的功劳安在赵?身上,到时候立即就能为新君拉来主战派的支持。

这无关喜好,只是政治选择罢了,然而面对刘光明正大问出之时,虞允文根本难以正面回答,只能再次敷衍道:“此事还需要从长计议,但老夫可以保证,必然会为岳鹏举平反昭雪。”

刘淮叹了口气:“虞相公,没有确切承诺时间,如何能让我相信?若是十年之后哪里还需要虞相公?我就自为之了。”

虞允文刚要再给承诺,刘淮就已经摆手:“此事暂且揭过。第二件事,完颜亮该如何处置,官家相公讨论出来了吗?”

虞允文闻言更加踟蹰。

对于完颜亮的处置,朝中其实都已经吵翻天了。

总的来说,意见大部分分为两种。

一是给他二圣的待遇,圈禁起来让他等死就行。

二是用完颜亮皇帝的身份做一些文章。

看起来很简单。

但集合了政治斗争之后,再小的事情都会变得麻烦混乱起来。

就比如说想用金国对待二圣手段来对付完颜亮的人,看起来都是在靖康耻之后气疯了的主战派。

但别忘了,金国也不全都是傻子,也是有军政方面的精英的,他们肯定会另立新君,用以维持在对抗宋国时的超然地位。

圈禁完颜亮很有可能是主和派为了讨好金国新君所用的手段。

而正因为金国要立新君,所以若是想要用完颜亮的身份作写文章,就一定要选在很好的时机。

想要干这事,不仅仅要有一些外交手腕,更是要有军政能力,非得蔺相如、张仪这种人物不可。

更关键的是,内部不能掣肘。

但看宋国君臣这副德行,刘淮只觉得很悬。

完颜亮虽然是一张好牌,却是有时效性的。

等到金国新君站稳脚跟,就一点用处都没有了。

眼见虞允文默然不语,刘淮叹了一口气:“第三,接下来的军事行动该如何?是要韬光养晦,整备力量,还是此刻就全军齐出?

若是韬光养晦,那何时北伐?

若是此时北伐,那主攻何处?”

虞允文只觉得额头生汗,复又张口结舌,难以言语起来。

这种军政大略,以宋国朝廷的政治效率,如果算上政治斗争,没有两三个月吵不出来,现在刘淮问他,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虞允文心中也在犯嘀咕,刘淮还真把自己当作一言九鼎的独相了吗?

刘淮见这个问题虞允文都回答不出来,只能再次微微摇头叹气:“虞相公,我还有最后一问。’

“且说来。”

“以虞相公之见,此时最为要紧事是什么?”

刘谁说罢,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虞允文。

而这次虞允文却是毫不犹豫,并且说出出乎周围围观军将意料的一句话:“整饬两淮,万万不可耽搁春耕!”

话声一落,原本有些窃窃私语的院中瞬间一片寂静,随后难大军中几名农人出身的将官直接看向了刘淮,并且暗暗点头。

农业社会,农业社会,农业才是第一位的。

一个正常的政府,天大的事情,都要给春耕让路!

刘淮看着虞允文的双眼,微笑不语。

而虞允文则是放下茶盏,探身握住了刘淮的右手:“刘大郎,我此番前来,就是为了此事而来的。”

刘淮举手阻止了虞允文的话,随后说道:“陆先生、辛五郎留下,其余人十步之外。”

张白鱼等人当即起身,与其余将领向外走去,并且将宋国将领也推搡到了一边。

偌大的院落中,很快就剩下刘淮等四人。

虞允文见状也不卖关子,直接正色说道:“我想要荆襄、江淮宣抚使的位置,还请刘大郎助我一臂之力。”

刘淮眯起了眼睛:“虞相公,你现在这个江淮宣抚使还不能做些大事吗?”

虞允文摇头:“这是权江淮宣抚使,只是个临时的职位,马上就要被收回,而接下来要接任之人,很有可能是同安郡王,杨沂中。”

刘淮想了想,同样摇头说道:“朝中不会答应的。”

虞允文饮了一口清茶:“确实不会答应,这个位置位高权重,杨沂中只是幸进之人,没甚大本事,如何能将国家大事托付于他?”

这也是朝中文武对杨沂中的一致看法。

这个人忠心是有的,但能力过于差了一些。

杨沂中最后一次统军出战,是跟着中兴四将一张俊去对抗完颜兀术,在柘皋大胜之后,轻敌冒进,在濠州被打得全军覆没,仅以身免。

更之前,杨沂中甚至有过听到前方有埋伏,全军就直接溃散的经历。

如果让他主持襄樊与两淮军政,对金国进行战略反攻,那可就真的要出大事了。

而且,杨沂中是赵构的铁杆,执行的是赵构的意志,到时候能不能打起来还真的是两说,若是赵构膝盖一软,再次议和该如何是好?

“但这个职位不落在杨沂中头上,却并不意味着一定落在老夫的头上。”虞允文恳切说道:“若让别人得了这个位置,山东之地就要危险了。”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金国的权力中心已经早在完颜变时期就已经南移,到了此时若不是完颜亮瞎折腾,非得牵到汴梁来,金国首都早就应该定在燕京了。

事实上,历史上完颜雍继位之后,没有在自己起家之地辽阳府多待,而是马不停蹄的迁都燕京。

到时候河南地若是实在保不住,没了也就没了,但河北却是实打实不能再丢了!

而若是想要保住河北,就必须安定大名府,就必须收复山东东平府,到时候金国不再次出兵征讨山东就见鬼了。

除了虞允文,还有谁能真正的在山东需要的时候,从两淮出征,以配合刘淮等山东将领的攻势?

张浚吗?

在历史上,张浚所督的隆兴北伐最终以失败告终,而且败得极其荒谬与凄惨。

这厮身为主帅兼相公,竟然连两名大将之间的矛盾都不能弥合,堪称废物至极。

而可以预见的则是,谁能在两淮主事,谁就可以联络乃至于掌握战力极强的山东义军,从而开疆拓土,收复失地。

江淮宣抚使一定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职位。

想到这里,刘淮径直沉声询问:“虞相公要我如何去做?”

虞允文知道事情已经成了一半,声音再次压低说道:“刘大郎只要肆意妄为即可,将水搅浑,反正你看不惯许多事,正好借着这般机会来梳理一番。”

既然刘淮除了虞允文谁都看不上,那就让他与各个势力都结仇即可,反正他现在作为大功臣,有着天大的政治优势,刘淮又不想在宋国充当宰执,为什么不用这种政治优势打压其余人呢?

就比如杨沂中。

若是刘淮带着山东诸将全都不同意杨沂中在两淮主政,那么杨沂中连少量的支持都不会有。

刘淮眼睛一凝,随即似笑非笑的说道:“难道我真的能肆意妄为?”

虞允文笑着摇头:“我相信大郎自有分寸。”

刘淮依旧保持着似笑非笑的模样:“还是虞相公知我啊。”

说着,刘笑容一肃:“虞相公,我知道你是有退路的,若是谋求主政两淮襄樊不成,还可以回老家蜀地,与吴?吴太尉作勾兑。

但我们山东诸将只有一个山东,若虞相公真的不能为两难作主,那么为天下计,末将说不得就要出手了。”

虞允文的神色也变得严肃:“刘大郎,我刚刚说了你有分寸,也愿你万万不可做逾矩之事,老夫也不是没有手段的。”

说罢,虞允文起身,对其余淮等三人拱了拱手,转身离去了。

陆游看着虞允文的背影,目露担忧:“虞相公这是什么意思?”

辛弃疾却是心若明镜,有些复杂的说道:“因为山东并不只是刘大郎说了算,还有我们东平军的耿节度,也还有忠义军的魏公。若是大郎手段过界,则虞相公就要拉住两方,一起对付大郎君了。”

陆游微微怔愣,随后摇头说道:“五郎,若是刘大郎真的与耿节度起了龃龉,你要站在哪一边?”

辛弃疾不答,却直接反问:“陆先生,若是忠宋与北伐不可兼得,你又要站在哪一边呢?”

两名文豪同时叹息不已。

刘淮回过神来,见到陆、辛二人如此神态,有些好笑的说道:“莫要说这些有的没的。召集众将,先吃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