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三十六章 浑水方才好摸鱼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三十六章 浑水方才好摸鱼

簡繁轉換
作者:陈恶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8 10:40: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乌古论元忠的位置很好找。

为了防备有人逃出城区,也有可能为了一旦有变就立即逃跑,这厮干脆就宿在了北城门的城楼上,并且派遣心腹拉拢人手,在其余几个城门驻扎看守。

乌古论元忠早就知道梁球进城的消息,原本还有些紧张,然而见对方直奔政事堂,也就没了多余的念头,只待梁球从政事堂中出来,就亲自过去拜访,细细询问。

就算不给梁球脸,也该给他带来的那二百甲骑一些面子的。

可谁能想到,他还没有去见梁球,梁球就来找他了?

“梁尚书,请饮。”乌古论元忠将梁球引上城楼之后,端起茶杯,对门口甲士使了个眼色。

甲士随即会意,将大门堵得严严实实。

梁球仿佛未觉,摆了摆手说道:“将军不必多礼,我刚刚在政事堂那里已经喝了一肚子了,此番前来,是要问将军一件大事。”

乌古论元忠将茶杯放回桌子:“巧了,我也有些事情想问梁尚书。”

梁球点了点头:“我知道将军想问什么,待会儿我事无巨细的讲给将军听。但我的问题只有一句。”

乌古论元忠正色说道:“梁尚书请问。”

“将军究竟有没有收到曹国公的手令,让你对朝堂众臣赶尽杀绝?”

在梁球的逼视下,乌古论元忠先是叹了口气,随后苦笑说道:“莫说此地距辽东遥远,根本无法快速通讯,就算有飞骑传书,曹国公又哪里会下这种命令呢?岂不是将自绝于大金?”

梁球再次点了点头:“也就是说,太子真的没死?”

乌古论元忠眯起了眼睛:“梁尚书,你是不是要为张相公来作说客?”

梁球失笑出声:“非是为梁尚书作说客,而是因为经历巢县大败后,见到朝中是这个局面,想要做些实事,平息混乱罢了。

而且我刚刚入城,与各方无利无害,也恰应该由我来做此事。”

乌古论元忠却没有正面回答,只是看着梁球不语。

梁球也只能将在政事堂中的那番说辞再次说了一遍,而乌古论元忠却问的很仔细,几乎将他奔走的过程问了个通透。

半个时辰之后,口干舌燥的梁球再次拿起茶杯,咕咚咚灌了一肚子凉茶。

乌古论元忠沉思片刻,方才说道:“如此说来,宋国暂时就不会与大金开战了。”

“两淮成了那副德行,外加宋国朝中局势动荡,暂时无力北伐。”梁球正色说道:“不过很暂时,南人还是有能担当的相公与将军的,最迟两年之后,就会打过来的。”

乌古论元忠若有所思的点头,随后喃喃说道:“还是得派遣使臣请和,最起码,要争取些时日才好。”

梁球终于不耐,言语中有了质问的意思:“元忠,太子究竟是死是活?!你这里有没有个准信?”

乌古论元忠叹了口气,摇头以对:“不知道。”

“不知道?”

梁球大惊,这种事还有不知道的情况吗?

乌古论元忠看着梁球的眼睛,诚恳说道:“梁尚书,如果我说东宫大火不是我放的,你信吗?”

我他妈信个鬼!

心中这样想着,梁球却是将犹疑表现在脸上。

乌古论元忠见状,出言解释:“事实正是如此,我若是真的要取太子性命,直接将太子囚禁在东宫中。

随后要立即安抚好拉找城中勋贵官员还有百姓。

太子无非就是个半大小子,到时候用弓弦一勒,事情就办妥了。根本不用将声势闹得如此之大。”

“然而现在的情况是,我还没有安抚好勋贵,甚至都没有准备好粮草,没有与张相公他们作商议,只是面见太子并将东宫围了起来后,东宫就着火了。”

梁球沉默了。

而乌古论元忠却是继续说道:“好不容易将火扑灭,从其中找出几具烧焦的尸首,虽然有与太子身材相仿之人,但数量不对。”

“当日东宫之中,算上宫女内侍,没有逃出来的应该有十七人,但只有十二具焦尸。”

直到这时候,梁球方才明白之前那句‘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鬼知道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乌古论元忠都承认他要杀太子了,只不过来不及动手罢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有必要撒谎吗?

梁球若有所思:“依照将军的意思,也就是说有人见势不妙,暗中救了太子,并且在东宫放了一把火,以此来鱼目混珠?”

乌古论元忠依旧说道:“我不知道。”

“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东宫真的失火,而太子真的被烧得尸骨无存,但我不敢赌。”

“这无关于忠于某人。”

“而是如果汴梁真的有人将太子运了出去,到了仆散忠义军中,由那个死脑筋拥立太子称帝,国家就会立即分裂。

须知道,仆散忠义中路军可是有十几万大军啊!若是加上单贞与张中彦,这就是二十万大军,一场内战后,大金也就要彻底亡了。”

“我宣布戒严也是因为此事,局势扑朔迷离,有人暗中在搞事,就算到时候我控制不住局面,也要将第一个蹦出来,死忠于完颜亮的佞臣斩杀了再说!”

说到最后,乌古论元忠显出了狠厉之态,眼中几乎在冒火。

梁球深深吸了一口气,方才说道:“元忠将军,这件事你做错了。”

“哦?”

“不是这样做事的。”梁球正色说道:“我知道你怀疑有人捣乱,但有可能是全城勋贵官员一齐捣乱吗?若是这般,你连这汴梁城都进不来。可若非如此,你为何要将所有人都看作敌人呢?”

乌古论元忠仿佛也知道这个道理,闻言根本没有什么恍然大悟状,直接就坡下驴:“那就还望梁尚书从中说和了。”

梁球躬身一礼:“固所愿不敢请耳。”

说着,梁球就转身离去了。

乌古论元忠保持着这个姿势,直到梁球下了城头,远去之后方才收敛了笑意,捻着胡须,眯起了眼睛。

梁球在数名甲骑的保护下,终于得空回到了家中,而刚刚来到自家厅堂,瞬间汗如雨下,背后都快湿透了。

他的妻妾与儿子见状大惊,还以为他是害了什么急病,立即就要去寻郎中。

但梁球却拦住了儿子梁伯海:“阿大,我无事,只是为了局势担忧罢了,勿要声张,一切如常即可,且去速速唤你孟容族叔前来。”

梁伯海不敢怠慢,很快就将一名中年文士唤了过来。

“孟容,你来了,我就安心了。”梁球直接抓着中年文士的双手,连连叹气,只觉得刚刚出了一身汗之后神清气爽,也卸下了许多压力。

原因无他,梁球自认为只是中人之姿,当个承平宰相就是极限,根本没有能力去收拾如此大范围的乱局,甚至都难以在乱局之中做出准确判断。

而他这个族弟,才是真正的宰辅之才。

事实上梁球并没有看错人,因为此时因为丁母忧辞官在家的这名族弟,大名唤作梁肃,在历史上坐到了金国宰相的位置,精通政务与水利,尤其在经济方面有独到的见识与手法,为完颜雍平定内部矛盾打下了经济基础。

当然,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石皋的徒弟,当今吏部侍郎石琚的师弟。

梁家是奉圣州豪族,其中出来做官之人数不胜数,能被梁球这般人物看重,甚至自认为低一头,此时的梁肃也不是泛泛之辈。

梁肃的第一次扬名,就是在大名府任少尹,在一个月之内清理了十二年积攒的冤狱,而且所有人尽皆服膺,没有人再作上诉。

在将南征事情始末事无巨细的全向这个族弟说罢之后,梁肃正色说道:“大兄,你难道真的想要投奔那刘大郎吗?”

梁球没有对族弟撒谎:“一开始是有的,因为李通李相公这种人物都要投奔于他,总该有些说法。我在战场上也见过这刘大郎的手段,果真是不同凡响。

巢县大战是真的硬仗,没有任何取巧,而且不单单是各路将军,陛下都开始拼命了,却依旧被生生打败,刘大郎是真的天下英雄。

而我冒充使节,在宋国中枢厮混一段时间之后,又对宋国起了一些轻视,觉得他们成不了大事,也就想着回来跟着曹国公罢了。

然而此时见到汴梁城中的纷乱,又觉得大金似乎不怎么稳妥,确实又有些心乱如麻,不知前路在何方了。”

真的为国家奋不顾身,敢于付出自己乃至于亲族生命的才是少数,大部分人忠于国家之人,还是在想国家兴盛的同时,自己也能有高官厚禄,家族也能前途远大。

投靠刘淮的优点在于那边是政权初创,可以大展拳脚,在其余地方掣肘的大事,在彼处都可以做,可以一展胸中抱负。

但相对于宋金两方来说,刘准的实力太弱小了,小到一个山东挤了好几个势力。从头打天下哪有那么简单?

中道崩殂实在是太正常不过,到时候不单单是自己的性命,就连家人都难保得住。

梁肃松开自家族兄的双手,在原地踱步几圈之后,方才正色下了结论:“如今的局面,反而是咱们都去投靠刘大郎,才能有存身保命。”

梁球神情一振,知道梁肃已经理清了关节:“这有什么说法?”

梁肃皱着眉头:“大兄,大金如今的局势,就如同这汴梁城一样,是陛下与曹国公角力。陛下虽然......南狩,竟然还有人要来保他的太子,与曹国公作对,就说明曹国公一时间根本难以控制天下。”

“我猜宋国正在等待一个时机,等到曹国公正式称帝之后,却还没有掌握各路大军......尤其是还没有让仆散忠义归顺之时,宋国就会将陛下放回来,到时候大金的汴梁城,乃至于河北,就会变成前线。”

“咱们无论从哪一方,都免不了家族零散,伤亡惨重的情况。”

梁肃摇头失笑:“我还以为是什么,这件事聪明人都看得出来,就比如政事堂中的三名留守相公,但张浩张相公说的好,以赵构的能耐,根本不可能干净利落的做成此事。

再加上曹国公一方也有能人,也会派遣使臣去宋国作敷衍,只要他们稍稍犹豫,让曹国公可以掌握着几路大军,那么就算陛下回来,也只能是落个人头落地的下场。”

梁肃原本还在饮茶,听到最后终于豁然抬头:“这三名相公,还有乌古论元忠那厮,是不是不知道有刘大郎这个人物,也不知道那个虞允文虞相公?”

梁球点头,却又脸色突变。

他自然不可能对三名相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甚至连国玺曾经在手中过了一遭都没说,所以也就略过了这两个人。

但在跟族弟私下议论之时,他不可能隐藏这么重要的信息,竹筒倒豆子般说了个清楚明白。

“你的意思是…….……”

梁肃点头,掰着手指说道:“这刘大郎行事有章法,军事上狠辣,民事上行仁。并且有一支忠心耿耿的大军,还有山东作为根基,有朝中要员为奥援,已经有了做成一些大事的根基了。

就算赵构那厮无力去做成此事,这刘大郎也会去做的………………

不对!!!”

说到这里,两人同时抬头,互相对视,目露惊愕。

“李通李相公投靠刘大郎,会不会就是因为要救出陛下?”

梁肃犹疑着说出了猜测。

因为李通是完颜亮一手提拔的,虽然经常被人认为是幸进小人,却依旧算是与完颜亮君臣相得,此时为了主上忍辱负重,在刘淮身边拼一把,那还真有可能。

最关键的是,这完全是各取所需。

刘淮难道就不想让金国发生内乱吗?

然而李通托付梁球,将他的家小都带到山东,又似乎是这厮是真的投靠刘淮了。

所有信息在梁肃的脑中汇总,片刻之后,他方才说道:“无论李相公如何去做,不成了,真的不成了,谁也挡不住,陛下真的要回来了,大金要乱了!”

说着,就连梁肃都浑身剧烈颤抖起来。

现在金国的局势甚至与宋国是否北伐都无关,金国自己马上就要打大规模内战了,军卒百姓乃至于公卿贵族都会在这大磨盘中被碾成粉。

金国马上就要变成修罗战场了!

梁肃饮了一杯茶水,勉强平复了一下心情,方才说道:“大兄,听闻你负责整理山东情况,还请将忠义军魏胜与这刘刘大郎的所有情况都一一道来,一定要事无巨细。

梁球有些焦急:“事到如今,难道还管这些吗?除了到处避难,又能去哪里?”

梁肃正色说道:“事关大丈夫究竟是要托身还是效命,若是效命,又需要做到什么程度,不敢不查!”

梁球见梁肃面容严肃,也就暂时压制住了焦急的心思,将之前收集到的信息,包括在山东均田,包括对女真猛安?克户编户齐民等等政策一一说来。

梁肃越听越安静,到最后竟然将茶盏放到了案几上,坐在原地若有所思起来。

梁球口干舌燥的饮了一杯茶,方才问道:“如何?”

梁肃眯起了眼睛,喃喃说道:“这刘大郎,倒真是个成大事的样子,莫非他真的能安定天下?”

梁球再次有些焦急:“那咱们该如何是好?”

梁肃仿佛终于下定了决心:“咱们要做的,不仅仅是要逃离此处,更是要将局势往前推一把,那大郎一臂之力,否则大金内乱平定,咱们到了山东也没有好果子吃。正好,咱们也要立功以存身。”

“大兄,国玺你还带着呢吗?”天色渐黑,梁肃的面容在烛火中忽明忽暗,低声向自家大兄询问。

梁球摇头:“都被刘大郎与李相公留下了,不过在走之前,各个印玺我都用各色布帛文书盖了许多章,此时就在我仆从随身携带的几个包裹里。”

梁肃长长舒了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如今这件事,还是得落到那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太子头上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