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一百一十一章 致知格物最为难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一百一十一章 致知格物最为难

簡繁轉換
作者:陈恶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5-12 13:04:0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正所谓:大锅饭也是要分到各人碗里去吃的。

同一场之中也分为许多派系,目的相同之人之间也会有路线之争,更何况宋国这么大的国家了。

你不能说大家生活在一个国家,就能和和气气顺顺美美,宋国境内想要将秦桧秦相挫骨扬灰之人那可太多了。

魏胜是忠于宋国不假,但他对于宋国中的一些败类也是深恶痛绝。

尤其是刘宝这次纵兵劫掠的地方,正是魏胜的老家宿迁。魏胜如果在场,说不定就要直接引兵与刘宝厮杀一番了。

面对魏胜的指责,刘淮也只能将当时的情况说清楚。

想要解决这一万宋军,即便以汉军的战斗力,也得调来六七千兵马,而且还会迁延日久,不利于即将开始的春耕。

更何况虞允文反应的很快,在刘淮抵达之前,就来到了宿迁,并且立即与山东义军做了政治交易。

在那种情况下,刘淮很难对宋军展开大规模清算,甚至只要是动手,原本脆弱的政治同盟关系也会立即崩溃,虞允文会认为刘淮要彻底反叛,回到两淮之后就会对山东动手。

魏胜也只是愤怒了片刻而已,就已经平静了下来。

无非是早晚要与刘宝这厮算一算总账罢了。

魏胜随后又继续说道:“此乃是大胜,赏赐一定不能少,即便辛五郎他们不愿意要大宋的封赏,山东这里该有的待遇还是应该有的,否则会寒了军心的。”

刘淮摸着颌下短髯:“这我自然晓得,只不过我在想,是不是要召开全军军议,来定一下之后的战略。而且耿节度......耿节度的身后名也要确定一下,不仅仅是要安天平军之心,也要将他的是非成败说清楚,否则打压豪强一

说就在民间口中成了虐民之举。”

刘淮想要通过对耿京功绩的表彰,来统一思想。

不是没给你们豪强机会,耿京都将天平军的民政一把手,事实上的二把手让给东平府豪强了,可是东平府豪强又回报了些什么?

天平军大军出征的时候,在老家反叛作乱。后来更是跟金贼合军一处,将耿京逼死了。

有这种前科在,对豪强有防备不是很正常吗?

于此同时要借此事来提醒山东文武,莫要松懈,要看清楚谁才是山东义军的盟友。

魏胜心中稍稍有些怪异,因为他没有想过刘淮还想要用讲道理的方法来统一思想。

作为乱世中的军事强人,能打胜仗就是一切的基础,也是威望的来源。

只要百战百胜,就会有人无条件的跟随。

刘淮在将解决了徐州三万户之后,军事领袖的地位已经无可动摇,就连魏胜也不一定能压他一头,这时候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金科玉律。

莫说收拾一群跟汉军作对的豪强,就算他提拔一群戏子当知州,也会有人觉得此举必有深意。

魏胜思量片刻,点头说道:“这自然是可以的,却不应该一棍子打死所有人,也是有许多大户毁家纾难,参与抗金的。”

刘连连点头称是。

可随后,魏胜却又想起另外一事:“但是抑制豪强,总绕不过曲阜孔氏的,老夫听闻兖州那里已经有歌谣了,什么“江南来了一大虫,吃尽天下膏血脂’还有‘操船老翁不识数,不养良人养恶犬,算是将你我父子都骂进去了。

刘淮笑道:“这打油诗的水平真是不过关,也可见曲阜那边已经是真的急了,连润色都没有,就将这种童谣放出来了。”

魏胜叹道:“地方大户还是有些能耐的,百姓也不是命中注定要跟咱们走的,还是得争取百姓方才可以,这首歌谣出来之后,兖州度田明显有了困难。唉,王雄矣当时还是手软了。”

刘淮摆手以对:“父亲,孔氏牵扯甚大,也只有你我来做,方才能勉强压住,王雄矣却是不成的。这不怪他。”

“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对付孔氏,王雄矣的辎重总管朱熹现在就在兖州,他在前几日向我递了几封文书,其中一封十分有见地。”

说着,刘淮眼中竟然有些异彩:“朱夫子,想要借此机会,改革儒学。”

魏胜也眯起了眼睛。

说实话,如果这不是暗室之中,而是刘淮光明正大的说出来这些话,那么如今的士大夫就会认为刘淮与朱熹二人八成是疯了。而后世的史学家八成会疯了一样寻找各种典籍文书,来记录儒学发生变革的重要时刻。

魏胜虽然识字,甚至舞文弄墨也有一定水准,却真的干不了讨论儒学的事情。

当然,刘淮也够呛,什么理学道学心学之类的,他最多也就能复述一个大纲,具体各派有什么差异,他也解释不上来。

但通过朱熹送来文书中的只言片语,刘难发现,这名大儒苗子,竟然试图把自然科学缝进儒学之中。

好家伙。

刘淮直呼好家伙。

蝴蝶效应这么厉害吗?怎么朱熹参与了一次北伐之后,思想竟然能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

关键是,这种手段具有一定意义的可行性。

因为在历史上,牛顿牛爵爷就是将自然科学缝进了神学之中,才让自然科学被广泛认同。

这不是扯淡,牛顿三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带他嫁给了一个牧师,而他的母亲整个家族全都是虔诚信徒与神职人员,在这种环境中成长,他不是神学家才不奇怪。

在牛顿一生的著作中,84%是神学著作,16%才是自然科学著作。牛爵爷之所以研究物力是为了更好证明上帝的存在,而不是为了别的。

牛顿的宇宙观更牛逼,他认为上帝只创造宇宙,给了宇宙一个第一推动力,就任由人类发展,不再管了。

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机械宇宙观。

而上帝将世界运行的规律藏在了宇宙中,任由人类发现。所以牛顿每发现一条定律之后,总会赞美上帝:这些和谐美,不真实表明,这广阔的天地间存在一位无所不能的上帝吗?

后来牛顿与莱布尼兹的矛盾,除了微积分以外,还有就是莱布尼兹觉得上帝不会这么无聊,不会给宇宙上发条‘。

朱熹此举,也算是强行复刻历史了,刘淮觉得某一天朱熹发现一条定律之后,一定会将这自然定律与先贤大儒的言论联系起来。

而朱熹的思想转变,原因很简单。

他跟杨?、徐尔雅等医学院教授混到一块去了。

且说,儒学之中有一个很大的缺陷,那就是方法论的缺失。

我知道得求得真知,那么该怎么求呢?

古典的方法就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句话总结就是:要多想。

学了之后多想,想了之后多学。

那学的与想的到底是不是真理呢?

不知道。

历朝历代的大儒们也在完善学说,到了如今‘程朱理学”的时代,又有新的方法论。

那就是‘格物致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进步,因为总算挨着一点唯物的边了。

如果朱熹按照历史的发展方向,就会完善‘道问学”。

通俗一点就是:人心中存在真理,却必须要通过格物来学到。

但到底该怎么格物。

不好意思,不知道。

大家各自发挥吧。

各自发挥就会出现问题,到了明朝的时候,儒学已经完全走偏了,走到了唯心主义。

也就是宋朝陆九渊与明朝王守仁所坚持的心学。

既然格物格不出格名堂,那咱们就不格物,绕过这个关卡,不就成了?

通俗一点就是:尊德性,重内心,认为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内心,只要在内心上下功夫就行了。

得,儒学走到了修身成圣的阶段了。

从儒学的发展脉络就可以看出来,大家都着急的不行,都想要求得真理,但是真理该怎么求,这物’究竟该怎么‘格’。

不好意思,还是不知道。

刘淮穿越过来之后,除了与金国拼命之外,确实想要搞一些自然科学来发展一下,却始终没有来得及去做。

原本他想要在去年冬日搞出比萨斜塔落地实验’或者‘马拉半球实验,乃至于搞出个热气球来给宋朝土著开开眼。但大战一起,也就来不及想这些了。

可是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鲤,何其多也。

朱熹这名学富五车,一直在苦苦思索为儒学开辟道路之人,在山东也找到了自己的应许之地。

在大战还没有打响的时候,朱熹就跟医学院的教授们混在了一起,跟着他们在山东各处行医,看着他们救活人或者医死人。

这期间,朱熹细细研读了杨?的《行医笔记》初稿,并且询问了一系列的问题。

但大部分问题杨?也回答不下来,因为此时的外科医学还是纯粹的实验医学。

阑尾长在脐下一寸五分,它为什么长在这里,我特么怎么会知道?它就是长在这里!

用烈酒涂抹过的伤口不容易感染,为什么?我特么怎么会知道?他就是不容易发脓!

有的时候,杨?被朱熹问急了,也直接拂袖而去,并且撂下一句话:你不是想要格物致知吗?这就是物,你来格吧!

朱熹对此倒也不恼,只是开始了自己的悟道。

他的思想过程不为人知,但到了最后,朱熹根据杨?、徐尔雅等人行医的过程,看着他们逐渐总结行医手术途中的经验,将同一种手术从伤亡惨重到能稳定救人,总算开悟,并总结出了四条结论。

其一:试错可以寻真。

其二:实践方能求理。

其三:猜忌当疏,论证当细。

其四:虽理不可得,但其真必存。

然后,朱熹就根据这四条,开始跟着杨?等人展开医学实验。

最终,他从病人感染伤口上的蛆虫与苍蝇转换中,大胆猜测是苍蝇将一只看不见的幼虫产在了伤口上,方才导致生蛆的。

并且用腐肉验证了这一点。

这个发现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总结早了几百年。

朱熹并没有顺势发明显微镜,进行微观观察,而是迅速想起了古籍中的一句话:腐草为萤。

难道萤火虫真的是**杂草中产生的吗?会不会是大的萤火虫生出来的?

为此,朱熹捉了许多萤火虫,放在一个充满杂草泥土的罐子中。而另一个空罐子,则是只放大量的杂草。

待到罐子中的萤火虫死去之后,朱熹又将萤火虫的尸体捡了出来,等待着最后的结果。

那是一个秋末的夜间,朱熹在夜风中打开了两个罐子。

一只罐子空空如也,而另一只罐子则是飞出了一片萤火虫。

朱熹在萤火虫的包围之中,看着天空中的月色,逐渐变得有些痴了,他手舞足蹈了一番之后,躺在了草地上,对着天空挥拳奋力大喊。

“孔仲尼!你个欺世盗名之辈!”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在如若疯狂的大笑声中,朱熹完善了他最后一条格物理论。

正是:格物之法,当有对照,万事万物,道理相通。

儒学终于有自己的格物之法了,虽然还十分粗浅,却终于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