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八十章 身是山东游侠儿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八十章 身是山东游侠儿

簡繁轉換
作者:陈恶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8 10:40: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天下事犹如大河之潮滚滚向前,宋金两国的战争机器全力开启后,每个人都被裹挟到历史进程中,犹如滔天巨浪中的一叶扁舟,时浮时沉,不得自由。

只不过有的人选择随波逐流,而有的人则是奋力向岸边游去,试图改变一些事情。

在七月二十五日这天,在山东与淮东发生了几件小事。

第一件事是,东海县知县支乐和在张小乙的劝说下,易旗改帜,反正归宋。

第二件事是,朝中似乎有人想起了曾经的得胜湖英雄,将张荣提拔为淮东副总管,然而文书到了楚州,却发现张荣早已不知所踪,只能暂时作罢。

第三件事则是,刘淮与李秀都曾经骂过的楚州通判徐宗偃亲自去面见刘?,在土地上以剑为笔画出山川地势,以山阳涟水防线说服了刘?,终于让刘?派遣殿前司策应右军统制王刚前往楚州,以作备战。

但王刚没有进驻山阳,而是屯驻在山阳以南六十里的宝应。

蓝师稷与徐宗偃不由得大为失望。

可以这么说,楚州上下担了天大干系而试图完善涟水山阳防线的努力彻底流产了。

消息传出,涟水县百姓立即开始南迁,不到旬日,涟水几乎成了空城。

与此同时,北伐军则是开始了新一轮扩张。

且说海州有五县之地,其中朐山、涟水、东海三县已经正式归宋,海州西侧的沭阳与最北的赣榆却还是由金国统治。

这两处的地理也十分重要。

赣榆正好处于山东丘陵的边缘地带,城东侧是大海,西侧则是连绵丘陵,地势虽然不是那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却也算得上一道大门。

堵住这个口子,就能迟滞从山东半岛来的敌军。

而沭阳则更为重要,城池依沭河而建,向西就是被黄河夺了河道的淮河,距淮上重镇下邳不过百五十里,而距离魏胜的老家宿州更是只有咫尺。

可以说,只要宋军拿下沭阳,并在这里屯驻兵马,一旦金军南征,沿着黄河南下进攻两淮,那么忠义军就有了威胁金国后勤的能力。

当然,拿下这里,就要做与金国正军硬碰硬的准备。

为此,哪怕张荣着实恼怒魏胜突然扩军,却也在魏胜决定去沭阳,而将赣榆让给东平军的时候愣了半晌,从此再无一丝反对。

面对接下来的严峻局面,忠义军的确得迅速扩大实力,否则很可能被金军一拳打死。

忠义大军此时还在扩军的过程中,因为秋收在即,所以虽然魏胜打出了名头,但是愿意应募入伍的人却是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忠义军起势时间过于短暂,山东地界最常见的庄园主们都还没有下定决心。

不过对于刘淮来说,这也算是好事。

若是像祝家庄、扈家庄之类的豪强都踊跃参军,兵力大涨是一方面,忠义军的成分会变得复杂无比。

所以,前军扩军到千人,中军扩军到一千七百人后,魏胜就留左军统制董成留守朐山,右军统制张小乙安抚隔海相望的东海县,并且由罗谷子出面,组织文法吏,来保证秋收。

而前军与中军迅速出征,沿着沭河向上游的沭阳进军。

刘淮依旧统帅前军在大军前方开路。

与众将暗搓搓的担心不同,哪怕刘淮与魏胜为了军政争得面红耳赤,但魏胜还是给了刘淮足够的信任,甚至从兵力配置,军械配给方面,也看得出魏胜对这个义子的宠爱,甚至溺爱。

原本跟随刘淮的马军大多立功,在扩军中成了什长队将之类的基层军官。张小乙所部也跟着主将去了右军。只剩下张白鱼麾下三十余骑功劳不够,继续不尴不尬的充当马军骨干。

至于从高文富父子手中缴获的四百余匹战马与二百余幅重甲,魏胜平均分配至五军,只不过将中军骑士送与前军,又给刘淮建立起了一支人数高达二百人的甲骑部队。

在兵凶战危北伐战场,魏胜此举无异于将三分性命寄托在刘淮身上。

刘淮对此自然也心知肚明,他所率的除了二百甲骑,还有四百??也就是四个都的步兵,外加四百辅兵,无论兵甲还是军械都十分齐全。

千人中,大约只有六成是新兵。这个比例在如今急速扩军的忠义军中已经算是很低的了。

这么个新兵比例,在没有敌军骚扰的情况下,沿着沭河行军,照理说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吧。

然而,哪怕刘淮已经有了些许心理准备,但还是低估了行军的艰难。

此时刚刚立秋,依旧炎热,再加上是沿着沭河进军,日头蒸腾水泽,使得水汽上涌,燥热之余更添一些闷热,如同蒸桑拿一般,就算端坐不动,也会很快大汗淋漓。

这就是所谓的暑气了。

而另一方面,统率步骑千人与率领百骑在难度上根本不是一回事,尤其是这千人中还有大半是新兵。

十几里路走完,不说开小差、装病被迅速处置的,单单只是中暑的士卒,就有足足五十人。

关键时刻,还是淮左老革出身的魏胜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他让中军运来了大量的盐巴与酸梅干,煮成酸梅汤,让军士与辅兵用革囊水袋随身携带,饮下后就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中暑症状。

这些酸梅干与盐巴都是之前在朐山抄略府库得来的,魏胜又专门下令进行了采买与囤积。

当时还有人不解,可除了魏胜这种老于军伍之人,又有谁能想到,酸梅干有朝一日也是军用战略资源呢?

“王五郎,你莫要腹诽,你的庄户终究没有行军打仗的经验,这次让他们当辅兵,也是一种保护。”

刘淮见到与自己并辔而行的王世隆屡屡回头,望向身后,还以为他在担心此次被征调为辅兵的王家庄户,不由得诚恳出言劝告。

王世隆似乎回过神来,连忙摇头。

他大约二十多岁的年纪,面容俊朗,身姿挺拔,唇上蓄着的两撇胡须,使他脸上坚硬的线条有所缓和,平添一分儒雅。

然而他厚重的肩背与挽起袖子所露出的粗壮手臂足以展示出其人武力上的不俗。

如果是只有这些,任谁都得说一句王世隆王五郎文武双全。

偏偏这厮耳边插了一朵绢花,脸上敷了厚厚一层粉,可敷粉水平又不到家,脸与脖子存在很大色差,就有些滑稽了。

再加上日头渐起,天气渐热,让人额头生汗。

一阵风吹来,细密的尘土与汗水再加上敷的粉在王五郎脸上胜利会师,并搅在一起,使得这厮脸色犹如害了急病一般,一片蜡黄。

在原本的历史中,王世隆此人后来加入了耿京的起义军,属于听调不听宣的外藩。他率军屯驻海州北部,主要在莒县与日照县率马军作战。

后来在李宝陈家岛大捷后,王世隆归属于李宝麾下。

再后来张安国叛杀耿京,辛弃疾率五十骑赴济州复仇,其中就有王世隆参与。

如果不是魏胜北伐时间提前了一个月,没准王世隆就会在这一个月中起事,独立成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