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将北伐进行到底 > 第九十六章 分田分地真忙

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九十六章 分田分地真忙

簡繁轉換
作者:陈恶禅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8 10:40:13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一天将一个村的土地全部检定分配完成,那是扯淡中的扯淡。

事实上,魏郊一行算上向导一共十五人,除去四名只负责厮杀的军士,真正能识文断字的只有十人,这十人中,能处理比较复杂数字问题的只有五人。

更何况还得聚拢村民,梳理户口,登记造册。

别以为乡村泥腿子是傻子,他们可能斗大的字都不识得一筐,却知晓官府的德行。

无论金国的官府还是什么忠义军官府,都不是好东西。

他说是按丁口分田地,你就敢信吗?

万一是来拉壮丁作签军的呢?!

万一官人们看上大姑娘小媳妇要强纳了呢?

所以几乎家家户户青壮男女都悄悄出村,家中只剩下老头老妪来支应问话统计,一问就是家中儿子媳妇女儿出远门了,不在家中,暂时回不来,无法参见,还望诸位上官饶恕则个。

关键时刻,还是孙员外家管事挺身而出,让清田工作能顺利进行下去。

这货在村中名声够差劲,属于经典的仗势欺人狗腿子。

在向导傅德寿的建议下,管事被魏郊带人揪出来,开完公审大会后迅速一刀枭首,将其和孙员外的人头挂在一起,让他们主仆团聚。

直到这时,安保正才有所信服,觉得这伙人不太可能是吃饱了撑的来消遣苇沟村的,也就配合起来,终于把村民们聚集了起来。

这时候已经是第三天了。

没办法,站在干岸上的人自可以说农民最狡猾,要米不给米,要麦又说没有,找青壮只能找到老头老妪,但其实他们什么都有,可不管遇到什么事他们都会撒谎,他们最吝啬,最狡猾。

可谁令他们变成这样的?

是豪强,是兵匪,是官府,是金国这个将汉人视为草芥的官府,也是宋国那个将北地弃之如敝履的官府。

感叹完民生多艰后,魏郊就立即带人投入了检地大业。

其中又是状况百出,比如说有人说他家曾被孙家抢走了地,孙员外家的地不能均分,得先补偿他;

又比如说有几户在登记户口时将丁口隐藏起来,如今看着似乎是真的要分地,又说自家丁口少算了,得重新编户;

除此之外,还有宽田狭田之分,那块田离沟渠近,哪块田地势高,又是争论不休。

对此,包括魏郊这支小队伍在内的二十七支分田小队都有刘淮亲自示范的解决办法。

先让村民选出可以服众者为里长,再选出最为年长者为长老,与保正一起商议出能服众的方案。

其中还是保正有村长的权利,长老与里长只有建议与反馈的权利,属于上层官府与底层农民的润滑油。

这其中也会有各种稀奇古怪的麻烦事,比如说保正平日过于卑劣,分田小组一到场就得先处置了才能做事,只能让村民同时选出保正来。

比如最年长者已经老糊涂了,就得再选他人。

再比如最为服众者和保正根本就是同一人,那也得重新选。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但再怎么说,这也是战争时期,只能快刀斩乱麻,相忍为国了。

与此同时,几名负责保卫的军士开始在村民中大声宣传忠义军北伐大胜,与其说是宣传,不如说是吹牛打屁。

这个说他跟着刘大郎冲阵,斩了几颗人头;那个说在海州城是他当先入城,金军望风披靡。总而言之中心思想就是一点,北伐军势如破竹,天下无敌,海州已平,忠义军赶走金军后,大家伙都能过好日子了。

就在丈量土地时,里长与长老也被选了出来,他们与安保正一起监督土地丈量,以示公正。

有了这三人的协助,绝大多数事端都轻易平息,至于油盐不进的撒泼之人,魏郊也不会惯着,直接拖出来打二十大板,过于年老的就拖出儿子来打板子。

这是古典时代,不兴按闹分配,谁敢犯浑就准备吃板子吧!

一阵折腾后,终于在第五天清晨,在晒谷物的打谷场上召开了第二次村民大会。

在初升的阳光中,魏郊拿着文书,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坐在高台上,对着台下黑压压的一片百姓朗声说道:“此次清查,诸位的田地都已重新登记造册,并有苇沟村里长、长老、保正同时见证,而且今年税收,只收两成的粮!”

台下先是一静,随即就是欢呼雷动。

原本孙员外拥有苇沟村七成的土地,剩余这几十户就靠着剩下的三成土地过活,还要上缴五成重税,这还不算平时的苛捐杂税,以及各种徭役。

相对而言,竟然是孙员外家佃户只用交七成收成,已经算是大大的德政了。

如今佃户也分了田,还是即将收获庄稼的熟田,还只用缴两成的税,简直是天大的好事。

“本次,从罪人孙孟冲家**检出九百七十亩地,其中五成,也就是四百八十五亩,按户口分与百姓,尔等每户出一人向前,来拿地契。”魏郊高高举起一摞文书,放到身旁一人桌上:“每人拿地契,摁手印后,都必须大呼三声‘谢忠义北伐军恩义’!”

包括安保正在内的许多百姓都愣了一下,难免同时腹诽,这劳什子忠义北伐军也过于虚荣了。

但转念一想,叫花子讨饭还说吉祥话,唱句莲花落呢。

这忠义北伐军撵走了金军,杀了贼厮养得孙员外,并且分了地,一没有强征壮劳力入军,二没有抢哪家的大闺女小媳妇,只愿意听两句好听的,这不叫仁义叫什么?

就这样,村民们排着队,一边喊着“谢忠义北伐军恩义”,一边在田契上摁手印之后仔细放在怀中。

虽然分了田所有人都喜气洋洋的,但终究还是有人人心苦不足,得陇而望蜀,有胆子大的年轻人大声询问:“咋不把另一半田分了?”

魏郊正好要说这事,闻言再次大声出言:“因为剩下的田产,要用作公田。平日里需要佃租出去,租子三成,若有人参军在前线立了功勋,就要从这些田地里授职分田与永业田!”

此言一出,又是一阵哗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