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國姓竊明 > 第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3把火

國姓竊明 第四十七章 新官上任3把火

簡繁轉換
作者:浙東匹夫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4:34:13 来源:搜书1

武昌、漢陽等地的百姓,壓根兒沒空注意到自己頭頂的軍閥和封疆大吏,已經換了一波。

樸素的農民,在這種日子裡,眼裡只有即將收割的莊稼。每收貯一批,心裡就安穩踏實幾分,至於官老爺換了什麽人,誰在乎。

收割完之後,百姓的心中才開始擔心稅糧和攤派。

“連續幾年輪流水旱,今年總算收成好一些了,不容易啊,但願攤派苛捐雜稅可別跟著提。聽說新來的道台喜歡到處巡遊,香車好馬,不知道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

不少鄉紳、富農,估計都是這種心態。

新來的沈道台喜歡出遊,最近已經在武昌府周邊出了名了,還頗有排場,不光要帶很多侍衛,連隨行的婢妾侍女都很多,還一個個很漂亮。

沈道台的兩位通房侍女,外人當然等閑看不見,只有偶爾地方上知縣、豪紳請客時,能得驚鴻一瞥,見到的無不驚為天人。

而其他檔次稍低一些的侍女,才有可能在郊遊時被地方上的普通鄉紳、遠遠看見,有時還戴著面紗或帷帽,姿色同樣不俗。

這種八卦從來都是最容易傳開的,武昌官場上的官員和豪紳們,私下裡很快就把沈樹人傳說成了一個好色無厭、嬉遊無度的狗官。

“聽說了吧,這沈道台可奢靡了,家裡本就是蘇州首富出身,族中做海商多年,船隊除了福建鄭家,就數蘇州沈家最多了。這種膏粱子弟,得了富庶州府為官,可不露出本性了。”

“聽說他立功倒也不少,不過不會是使銀子幫襯著立的吧?聽說楊閣老很重用他,湖廣河南剿賊大業,全局都敗得這樣了,就他一路大勝。說不定就是吸左總鎮劉總鎮的血供他一路大勝仗!其他路才輸那麽慘!”

“不過到底是首富之家,那些美人真是天上少有,人間難尋。聽說那個姓陳的美人,原是蘇州昆曲頭牌,姓李的小娘,也是南京南曲頭牌。蘇州南京兩地的絕色女子,被他掐尖兒收用。這種日子能過一天,死了也值。”

……

沈樹人這段時間聲色犬馬休假下來,當然也有偷偷了解民意。所以民間是怎麽傳說他的,他全都知道,只是不以為意。

他內心甚至還有幾分得意:富豪出身的身份,沒想到還有這種妙用,可以讓不了解你的人,在解讀你的成功時,更傾向於理解為“不就是靠花錢賄買、讓閣老傾斜資源才立的功勞麽”。

尤其是左良玉原先在武昌周邊經營勢力根深蒂固,哪怕左良玉被沈樹人設計移鎮了,拔出蘿卜還帶著泥呢,土裡殘留的根系,不是一天兩天弄得乾淨的。

所以各種美化左良玉、醜化沈樹人的輿論,至今沒有根除。左良玉當初被截胡奪走美妾的段子,更是生命力頑強,不知被多少人傳唱了,人人都知道沈樹人搶了一個天下絕色的美妾。

要是沈樹人出身貧寒一點,讓別人無法找到這種解釋他成功的借口,說不定就會更加提防他了吧。

陳圓圓、李香君陪了他這些日子,也深切感受到了這種氛圍。

這天,他們又在郊遊勸農巡視,武昌核心的幾個縣都巡視完了,今天已經到了武昌府最東南角、靠近江西省的大冶縣,也就是大冶鐵礦所在的那個縣。

大冶是武昌府治下各縣中,山區丘陵地形最多的,湖泊濕地等低窪地形最少的,所以將來也最適合推廣種植玉米土豆,需要在官府放種子貸之前,重點勘察——也正是因為山地丘陵多,這兒才適合開礦,如果都是低窪濕地,壓根兒就沒法找礦藏。

此時此刻,趁著沈樹人下田的工夫,陳圓圓不由有些為他不甘:“公子,裝聲色犬馬暗訪民情也夠了,老是被人這麽輕視,你不難受嘛?”

“難受什麽?別人看不起你的時候,如果是事實,你才會難受。如果你知道他們只是沒眼光,你難受個屁?”

沈樹人拍拍手上的泥土,欣慰地說,“今年難得年景不錯,真是沒想到。說不上豐收,至少也是正常年景了。

我記得,從崇禎十年開始,連續四年,天下至少每年有一半的省份,輪流水旱,河南陝西河北,除了水旱,還有三年蝗災,每年至少波及兩個省。

今年是既沒有蝗災也沒有水旱,老天難得開眼呐。不過也要有備無患,趁著有糧食,冬天好好整頓水利,來年再有水旱,也好扛過去。”

陳圓圓聽他岔開話題,也就默不作聲,她不太關心天下大勢,對各地情況也不了解。

秦淮八豔中,卞玉京和顧眉是最喜歡談論歷史、了解時政的,李香君柳如是次之。其他幾人,都不關心天下。

一旁的李香君經常會看朝廷邸報,神色憂愁地補充說:“今年雖然沒上報什麽水旱蝗災,可河南河北都有瘟疫,我們湖廣這邊,靠近南陽那邊也有不少瘟疫呢。”

崇禎十四年,是崇禎最後八年中僅有的沒有大規模水旱蝗災記載的年份,剩下七年年年有。

但即使是這樣收成好的年份,瘟疫卻免不了,崇禎十四、十六、十七,都是瘟疫之年。

今年京城周邊人口染病者便估計都有三分之一,河南更慘,至少過半人口染病。

消停一年半後,到了崇禎十六年下半年到十七年年初,大疫再次來襲時,更是直接把京城乾掉近半人口,李自成打過去時哪裡還有力量固守。

不過,沈樹人對瘟疫倒不是很害怕,因為他有科學知識,他知道水旱沒法抵抗,蝗災稍微好治理一些,而大瘟疫主要跟戰亂有關,殺人多了屍體不及掩埋,當然會有瘟疫。

另外,前面連續四年水旱,餓死的人那麽多,餓死者就更沒人掩埋了,一樣會成為傳染源。

今年從河南開始的瘟疫,跟此前的災荒、今年的屠戮,明顯有關系。崇禎十六年下半年那場,則跟李自成開挖黃河水淹開封城、製造黃泛區有關,最後波及大半個華北平原。

沈樹人沉思半晌:“瘟疫最主要的源頭,是死人不及時處理導致的。守好江漢,不讓北方染病流民大規模南流,本地對戰死者餓死者及時焚燒掩埋,就能控制住。

唉,只是又多了一項需要官府開支的差事。要是銀子不夠花,也得想辦法從厘金裡抽。拿這錢組織將士們收屍焚燒。”

沈樹人冷漠地侃侃而談,聽不出語氣的波動。

不是他不拿死人當回事兒,而是處在他的位置,已經沒有精力去憐憫死者,那只是一個數字,他要做的就是用科學的手段和管理,把這個數字壓低。感性用事沒有任何幫助。

……

沈樹人打著郊遊的旗號,巡視完最後一個鄉,當天下午就在大冶縣最大的豪紳家中用膳。

這戶人家姓秦,族中有位堂兄弟秦日廣,在武昌府做推官。因為家族勢力大,所以今天的宴請,還有不少本地官員作陪,連大冶縣的知縣、主簿也都來了。

本地的老族長名叫秦基烈,族中在大冶有田地千頃,還幫著官府經營掌管大冶鐵礦多年,兼營了不少鐵鋪。不過秦基烈年事已高,如今幫官府經辦鐵礦的差事,已經由他兒子秦日新在做。過去這幾年,靠著幫左良玉的軍隊經辦軍械,聽說也賺了不少銀子。

要不說左良玉的起始地盤其實比沈樹人好得多呢,他當軍閥之初,就佔了一塊有大鐵礦的州府,打造兵器都不用從外面買鋼鐵,最多買點焦煤、木炭。

可惜左良玉不懂組織生產,要是這樣的地盤早兩年給沈樹人,沈樹人崛起速度肯定還要快。

秦家人對於新來掌權的道台,心裡也是有些忌憚的,唯恐一朝道台一朝辦事人,把他們秦家人撂開。

尤其他們聽說了沈樹人跟左總鎮關系極為惡劣,可以說是勢同水火,自家當初幫著左總鎮辦了這些年兵器軍械,難免會遭到清算。

所以這次在招待禮數上還是很周全,好酒好菜可了勁兒地上。沈樹人最近在假借聲色犬馬低調暗訪,對這種招待當然也不會拒絕,一副紈絝子弟的樣子,照單全收。

但不管怎麽享受,沈樹人內心始終存了一根定海神針:他用理工科技術人才、數學帳目管理人才,絕對不問對方曾經給誰效過力。只要對方將來好好做事,不欺瞞他,就可以繼續留用。

當然,這個待遇也僅限於對理工科、專業技術人才。

文科官僚肯定要看服務履歷的,至少當過漢奸的絕對不能用,服務過流賊的要看情況,看他在流賊內部起到了什麽作用。反正明朝不缺讀書人,科舉都辦了幾百年了,就算把漢奸全殺了,剩下的讀書人也夠做官。

一番酒宴應酬、把沈樹人稍稍伺候舒服後,大冶知縣劉民生,便幫著賠笑牽頭,在沈樹人面前說好話:

“道台大人,聽說您重視兵備,比左良玉時更甚,這大冶縣內有鐵山,可是籌辦軍備的重中之重,維持鐵山照常運轉的事兒,也是馬虎不得。

今日恰好您到此,下官等也趁機恭聆教誨,知道將來這大冶鐵山該如何經辦、是否沿用舊法,還是要進行什麽改革……”

沈樹人放下酒杯,拿折扇虛指一按,劉知縣也就立刻閉嘴了,沒敢再幫著說好話。

沈樹人咽下酒水,慢條斯理說道:“鐵山的事兒,眼下還沒空操心,這才秋收剛完,本官一直關心著勸農的事兒。

你們大冶縣今年收成如何, 先細細匯報一下。還有,本官明年要在這大冶也推廣種植玉米、土豆,本縣田土的上下水旱,可有重新摸排過?來年有多少土地適合種那些舶來物?地方士紳又要向官府借貸多少種子貸,能算得出來麽?”

劉知縣和秦日新對視一眼,暗忖這沈道台還真是貪得無厭,這不是跟前朝王安石搞青苗法、強行攤派種子貸款一個道理麽?

真要是貸給窮人,怕是根本還不起,最後還不是優先貸給其實沒那麽差錢缺糧的富農,讓富農秋收後多還幾倍的利息?

好在他們也是有所準備,知道怎麽討好貪官上級、順便自己分肥。

在沈樹人的查問下,他們很快拿出了自己新統計調整的“宜種玉米土豆耕地面積圖冊”,讓沈樹人過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