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官场那些事儿 > 第331章

官场那些事儿 第331章

簡繁轉換
作者:佚名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08 22:40:5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梁栋说着,指了指离他没多远的贾楠,推荐道:“贾主任来自省委办公厅,各方面都是我学习的榜样,由她来当这个班长才是实至名归。”

贾楠很享受地站起来,双手合十,朝大家弯腰鞠了一躬。

余芹显然也是认识贾楠的,见没人说话,就赶紧说:“既然大家都没有意见,那就由贾楠同志担任我们的班长了。”

青干班的课程十分丰富。

第二天上午是省委党校一位副校长的讲座,下午是学习小组组内活动。

第三天上午是岭西大学一位教授的讲座,下午学习省委领导讲话精神。

第四天上午是专家讲的岭西区域经济探索,下午参观了渭城经开区。

第五天,文体活动。

周六周日休息。

学习期间,考勤纪律还是相当严苛的,一般不允许请假。

周五晚上,党校组织的活动一结束,梁栋本来打算回淮州一趟,却被岳菲叫住了,说是岳藉要请他吃饭。

省长有请,梁栋推辞不得,只好答应下来。

俩人出了党校,杨絮的车已停在那里。

岳藉住在省政府家属院,那是一栋三层小楼,带一个几十平的小院儿。

房子有些年头了,不过里面重新装修过,复古风格,所有装饰、家具基本都是实木。

梁栋对这个不是很懂,感觉很低调,很实用。

岳藉就坐在客厅,手里捧着一张报纸,见梁栋过来,也没起身,用手指了指旁边,示意他过去。

梁栋问了声好,大大方方地走过去,坐在岳藉旁边。

岳藉又指着茶几上的陶瓷杯子,对梁栋说:“刚沏茶好的淮州毛尖,你们家乡特产,尝一尝,是否地道?”

梁栋端起茶杯,揭开盖子,看到颗颗嫩芽,竟然排列有序,就知道这茶绝对是顶级毛尖儿。

尝了一口,茶香悠长,回味无穷,连连点头道:“大山明前茶,果然好茶!”

岳藉道:“淮州毛尖乃十大名茶之一,绿茶中,更是稳居前三,可惜这么些年,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我觉得,淮州毛尖发展不起来,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假货横行,每年淮州当地还未开采,市场上就已经有明前茶出售,这样的茶叶,都是来自南方省份,不良商贩在南方收购青叶,拿到淮州炒制,然后拿到市场上冒充淮州毛尖,极大的损害了淮州毛尖的声誉。尤其是网商流行起来之后,网上销售的淮州毛尖,百分之九十都是假货或以次充好、以陈充新的劣质货。第二,淮州毛尖受地域限制,不同地方的水,泡出来的味道不尽相同,这也大大的制约了淮州毛尖走出淮州的步伐。第三,随着一些公司的做大做强,开始垄断市场,茶农的利益受到了冲击,很多茶农宁愿茶园抛荒,也不愿意再生产茶叶。”梁栋分析道。

岳藉看了梁栋一眼问道:“听说你在淮州一个乡当乡长的时候,搞过‘淮州鸡’养殖,还提出要把‘淮州鸡’养殖做成一个产业,你觉得‘淮州鸡’和‘淮州毛尖’之间有没有相似之处?”

“无论是‘淮州鸡’还是‘淮州毛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都属于淮州的地理名片,而且其历史发展轨迹也出奇的相似,都是名声很大,却一直很难走出淮州地界。”梁栋回答道。

岳菲插嘴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淮州怀里揣着金母鸡,却下不了金蛋,说白了,还是人的原因。一个地方发展不起来,外在因素很重要,关键还是看地方领导有没有水平。按道理说,咱们的地方领导,水平都是有的,可很多人未必愿意把精力放在发展地方经济上,而是热衷于搞内耗,热衷于所谓的政绩工程。放眼咱们岭西这么多地市,基本都是上台一个领导就提出一个发展思路,好像不全盘否定前任的发展思路,就彰显不出他们的水平来。这样以来,产生了多少半拉子工程?白白浪费了多少公共资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