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 第0052章:背锅帝小万历:万方有罪,罪

我在万历修起居注 第0052章:背锅帝小万历:万方有罪,罪

簡繁轉換
作者:上官不水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9 10:41:34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内阁值房外。

在一众科道言官叫嚷了足足一刻钟后,张居正面无表情地走了出来。

喧嚣声戛然而止。

科道言官们不约而同地后退,将官职最高的正二品左都御史陈瓒留在最前面。

张居正环顾四周,缓缓开口道:“内阁已将关于武清伯宴饮受贿的奏疏呈递禁中,我现在就去禁中催促,务必在今日议出一个结果,你们可愿同往?”

唰!

言官们默契地靠在廊道两侧,腾出一条路来。

“阁老先行,我们等待结果就是。”陈瓒拱手道。

当即,张居正大步朝前走去。

众言官望着张居正的背影,长呼一口气。

他们的任务已然完成。

张居正称今日议出一个结果,那就必然会议出一个结果,且至少是一个能让大家都接受的结果。

当下言官的职责。

不是监督一切政事要务都能合理合法、公平公正裁决,而是在明面上,从礼从法从德从制,都能说得过去。

明面之下,便是特权肆意的空间。

至于禁中,他们都不愿去。

言官占理,弹劾天弹劾地,然就怕禁中那两人。

一个是冯保,一个是李太后。

前者阴招太多,爱使暗绊子,稍不留神,便易身败名裂。

至于后者。

一招梨花带雨外加一声“你们只会欺负我们孤儿寡母”,便能让他们磕头谢罪。

朝堂之上,能制衡她们的,只有张居正。

这就是张居正稳坐文官首位,无人不服的一个主要原因。

……

文华殿位于内阁值房北侧,约数百步。

此刻。

冬阳还未曾从云团中完全钻出。

张居正身穿大红官袍,步速甚快,长至腹部的黑须,被他不停捋顺。

片刻后,文华殿侧殿。

李太后垂帘于后,冯保站在下侧。

二人知张居正觐见,更知是为何事,便在此等着了。

张居正走到殿中央,朝着李太后躬身拱手行礼,然后道:“陛下为何不来?”

冯保回答道:“此类事情不宜陛下旁听。”

武清伯那晚宴饮之事,确实是少儿不宜。

张居正眉头一皱,道:“请陛下来此!”

“张阁老,陛下年幼,此事……”冯保还未曾说完,便被张居正打断。

“请陛下来此!”

张居正面色严肃,瞪眼说道,声音洪亮如雷。

在他眼里。

小万历在此,李太后与冯保与他谈论政事才算得上名正言顺。

冯保抬头看向帘幕后的李太后,见李太后点头,便将小万历请了过来。

张居正看向小万历。

“陛下,可阅览过武清伯宴饮受贿之奏疏?”

“阅过。”

“依照《大明律》该如何惩治?”

小万历迟疑了一下,回答道:“凡官吏受财者,计赃科断,有禄人枉法,赃各主者,通算全科,八十贯以上,绞;不枉法者,通算折半科罪,一百六十贯者,绞。”

“武清伯受财而未枉法,若受财超一百六十贯,追夺除名,绞。”

听到“绞”字后。

只听得帘幕后传来“砰”的一声,李太后失态,碰掉了一旁的茶盏。

那可是她亲爹,也只有她心疼。

冯保连忙道:“阁老言重了!此事非受财索贿之罪,乃是武清伯为太后贺寿诞,一些商人自发送礼,太后已命武清伯将那些寿礼全部退回了,是个误会,误会!”

“误会?此等解释,恐怕无法说服朝堂百官,更会使得陛下背上徇私护亲之恶名!”

顿时,后面的李太后坐不住了。

“张阁老,此事是我父不对,他不知礼法,做事肆意,张扬招摇了一些!”

“然他已年逾花甲,若将他重惩,我……我……和陛下就……就真变成孤儿寡母了,请阁老拿个主意,对他轻惩,我……定严肃斥责他,保证不会再有下次!”

李太后说哭就哭,瞬间便抽泣起来。

她一哭。

引得小万历也是眼睛通红。

除了李太后和那个八岁的亲弟弟朱翊?,他最亲的人就是这个表象老实忠厚的外祖父。

张居正捋了捋长须,缓了缓道:“杀,自然是不能杀的,若要轻惩,且使得百官皆无异议,便只能移罪。”

“移罪何人?”冯保问道。

“移罪太后!”

张居正朝着上面拱手,继续道:“武清伯宴饮召瘦马,只是德行有瑕,其主罪,是受贿。”

“若去受贿之罪,便只能称,太后有言,令其在家操办贺寿宴,武清伯不知礼仪,收受财物,欲将寿礼献于太后,太后知晓后,怒而斥之。”

“如此,只需令武清伯退还赃物,上书认错,便可轻惩,太后令其禁足自省即可。”

“至于太后,需写懿旨,代父认错!”

听到最后的处置决定,李太后、小万历、冯保的脸色都变了。

写懿旨认错,相当于皇帝撰写罪己诏。

这对甚爱面子的李太后而言,绝对难以接受。

冯保连忙道:“阁老,这……这是不是惩罚得太重了一些,依照您刚才所言,不过是武清伯会错了意,为何要牵连到太后?”

张居正挺起胸膛,正色道:“朝堂百官难道不知此乃我们的推脱之词?若不小错大惩,如何服众?如何说得过去?这总比武清伯受刑好上一些!”

“元辅,此惩罚太重了!”一旁的小万历也忍不住开口道。

这时,李太后从帘幕后站起身。

“罢了,罢了!我愿代父认错!不过认错后,我便无德再垂帘听政,以后朝堂诸事、陛下课业,便全仰仗张阁老了!”

李太后所言,显然是气话,她在等张居正另换良策。

顿时,殿内变得安静下来。

张居正想了想,又道:“外戚受财,兹事体大,若不合乎礼制法令,百官定会再次弹劾,民间百姓,也将多有怨言。”

“若太后不愿罪己,臣还有一法。”

“元辅,快讲!快讲!”小万历兴奋地说道。

张居正看向小万历。

“陛下在前,岂能让太后撰诏认错!臣以为,太后揽责后,可由陛下替母受罚。”

“此事若再移罪到陛下身上,陛下无须撰写罪己诏,只需写一封诏书,以帝王之名,痛斥武清伯,并为太后出言解罪,之后,再告诫所有皇亲外戚,不可仗势坏法。”

“之后,陛下可在先帝灵位前念此诏书,自罚自省,再拨内帑(帝王小金库)之钱,用于边境军费,以示心诚。”

“如此,陛下可获仁孝之名,群臣也不会再弹劾武清伯!”

听到这个计策,李太后和冯保的眼睛都亮了。

有些罪,落在外戚身上是大罪,但落在太后身上,就是小罪,再落到皇上身上,那就轻如鸿毛了。

在张居正的一番操作下。

武清伯的“巨额受贿罪”转移到李太后身上,变成了“误令父收寿礼之过”,转移到小皇帝身上,又变成了“替母揽罪,全为朕之错”。

罪变成了过,过变成了错。

从礼从法从德从制,都没有任何漏洞。

李太后顿时露出笑脸,心情如同过山车一般。

她再次感受到,张居正是其母子最有力的靠山,是为大明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的能臣。

而此刻,小万历则有些懵。

突然间。

他明白那句“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是何意了。

他曾以为大明天下,皇帝最大,任何罪过,都会有臣子承担。

今日才明白。

有些罪名,放在他身上才最划算。

他啥都没干,又要认错。

不但要跪先帝灵位,还要将本就不是很多的私房钱交出去一些。

他自然不高兴。

他很想说一句:那是朕的钱,但此刻还没有这个勇气。

小万历见太后面带喜色,只得非常违心地露出一抹笑容,然后道:“元辅之策甚好,朕愿意为母分忧!”

其实。

这一连串的计策,都是张居正预先想好的。

先以《大明律》和百官的愤怒,令李太后恐慌,然后步步为营,将问题以最小的惩罚力度、官员们最大的满意度解决。

这就是张居正的能耐。

也是他为了新政顺利,不想得罪李太后与冯保的无奈之策。

唯一受委屈的,只有小万历。

但目前他还只是个孩子。

李太后与张居正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也需要面子。

……

很快,张居正便拟定文书,告知官员们。

武清伯宴饮受贿,乃李太后误令武清伯设宴所致,太后将对其训斥,勒令其退还寿礼,禁足一个月。

武清伯宴饮召妓,有辱皇家体面,李太后本欲撰写懿旨自罚,然皇帝仁孝,免其罪过,特拟旨为母受过,于先帝灵位前宣读,并将拨内帑之钱,供于边境军费。

此文书一出,官员们纷纷上奏,称皇帝仁孝。

……

翰林院,检讨厅。

众检讨们得知武清伯受贿的结果后,都哑然失笑。

谁都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说轻不算轻,毕竟皇帝都代母认错了;说重也不算重,武清伯依旧住在他的豪宅,爵位恩赏都在,毫发无损。

“不愧是首辅,此事做得漂亮,既为太后与武清伯留了面子,还成全了陛下的仁孝之名!”刘楚先是张居正的头号吹捧者。

无论张居正做什么,他都觉得是绝妙好计。

王祖嫡与赵用贤有些不满意,这明显是变着方式为武清伯李伟卸罪。

但他们并没有再上书弹劾。

因为他们知晓,张居正如此做,也是为了新政。

当下。

一旦李太后、冯保、张居正三人之间出现了矛盾,大明朝堂将很快就乱的不可收拾。

顾全大局。

这四个字,能理解的,都知晓其有千钧万钧之重。

沈念也是无奈一笑。

他很佩服张居正能想出如此“你好我好大家好,唯有小万历不是很好”的良策。

他也无异议。

昨日,他之所以称朝廷惩罚过轻就要上奏弹劾,乃是因他知晓日后武清伯李伟还会做出一件更加荒唐、甚至人神共愤的恶事。

沈念希望,武清伯经过此事后,能吃一堑长一智,收敛一些。

……

入夜,清华园,前厅。

武清伯看向冯保。

“什么?陛下内帑所出的两万两让老夫出,凭什么?你可知那晚的花销有多大,我退还寿礼后,已经赔钱了!”

冯保张嘴欲言,还是忍了下来。

他没法和武清伯讲理,说的不合对方心意了,对方是张嘴就骂,甚至敢从屋内拿出一把泥瓦刀打人。

两万两,对内帑而言,不算大钱。

李太后令武清伯出,乃是想给他一个教训。

冯保知晓对方是个老貔貅,想了想,决定自掏腰包,解决此事。

事后,他拐着弯儿,让李太后知晓就行了。

……

又一日,近午时。

日讲结束,诸日讲官散去,沈念则被小万历留了下来,唤到偏殿喝茶。

这也算常例。

多是小皇帝向日讲官请教课业上的疑惑。

“你们先出去!”

小万历挥挥手,令侍在一旁的两个小宦官站到了门外。

“陛下,您这是……?”

小万历此举,显然不合礼制。

但他当下这样做,李太后与张居正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小万历看向沈念,小声道:“沈检讨,朕有个问题想要问你。”

“陛下请讲!”

“朕听说武清伯的私家园林造价达百万两,他每年的俸禄也就千两左右,其他的钱是如何来的?”

此话一下子将沈念问住了。

“或许……或许……做了一些买卖吧!”沈念只能这样答。

若言贪墨,必须要有证据,不然就是诬陷皇亲国戚,对方可是小万历的亲姥爷。

小万历白了沈念一眼。

“你休骗朕!他定是贪墨受贿所得。朕听说,无官不贪,你贪吗?”

沈念胸膛一挺。

“陛下,臣家境优渥,岳父更加有钱,根本无须贪墨,陛下若是不信,可派锦衣卫细查!”

“你别紧张,朕查你作甚!大伴告诉朕,世上只有两种官,一种是海瑞,一种是贪官,贪不要紧,只要为国做实事,能为朕分忧就行!”

“啊?”

沈念没想到冯保竟然这样教小万历。

他缓了缓,想了想当下的官员现状,想了想张居正的下场,又担心门口有人偷听,决定暂先不为小万历指引正确的方向。

“臣日后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沈念说了一句毫无营养,但小万历定然爱听的话语。

“沈检讨,你深慰朕心!”

小万历笑容灿烂,前两日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