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胡寅的任務,陳光年說的那是相當的簡單,就是最簡單的一件事情,懟人!
看誰不順眼,直接懟過去,不要留情面但是也絕對不能罵人說髒話,更加不能論政。
只要抓住這兩點,那就沒問題。
而對於陳曦來說更加的簡單了,既然這段時間是要說三國,那就直接把三國裡面爭議最大的蜀國拿出來說就可以了。
而這裡面,被“過度”誇耀的諸葛亮就是第一個要說的人。
“今天開播,繼續三國的話題,不過說道三國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三國裡面的諸多名將了。
正所謂武成王廟乃是天下第一等的榮耀,而三國期間更是佔據了極大的分量。
唐朝上元元年,尊太公為武成王,祭典與文宣王比,以歷代良將為十哲象坐侍。
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西河守吳起、燕昌國君樂毅列於右,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丞相諸葛亮、唐尚書右仆射衛國公李靖、司空英國公李勣列於左,這就是武廟十哲。
下設六十四將分別是:
越相國范蠡,齊將孫臏,趙信平君廉頗,秦將王翦,漢相國平陽侯曹參、左丞相絳侯周勃、前將軍北平太守李廣、大司馬冠軍侯霍去病,後漢太傅高密侯鄧禹、左將軍膠東侯賈複、執金吾雍奴侯寇恂、伏波將軍新息侯馬援、太尉槐裡侯皇甫嵩,魏征東將軍晉陽侯張遼,蜀前將軍漢壽亭侯關羽,吳偏將軍南郡太守周瑜、丞相婁侯陸遜,晉征南大將軍南城侯羊祜、撫軍大將軍襄陽侯王浚,東晉車騎將軍康樂公謝玄,前燕太宰錄尚書太原王慕容恪,宋司空武陵公檀道濟,梁大尉永甯郡公王僧辯,北齊尚書右仆射燕郡公慕容紹宗,周大塚宰齊王宇文憲,隋上柱國新義公韓擒虎、柱國太平公史萬歲,唐右武候大將軍鄂國公尉遲敬德、右武衛大將軍邢國公蘇定方、右武衛大將軍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韓國公張仁亶、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中山公王晙、夏官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朔方大總管王孝傑;齊相管仲、安平君田單,趙馬服君趙奢、大將軍武安君李牧,漢梁王彭越、太尉條侯周亞夫、大將軍長平侯衛青、後將軍營平侯趙充國,後漢大司馬廣平侯吳漢、征西大將軍夏陽侯馮異、建威大將軍好畤侯耿弇、太尉新豐侯段熲,魏太尉鄧艾,蜀車騎將軍西鄉侯張飛,吳武威將軍南郡太守孱陵侯呂蒙、大司馬荊州牧陸抗,晉鎮南大將軍當陽侯杜預、太尉長沙公陶侃,前秦丞相王猛,後魏太尉北平王長孫嵩,宋征虜將軍王鎮惡,陳司空南平公吳明徹,北齊右丞相鹹陽王斛律光,周太傅大宗伯燕國公於謹、右仆射鄖國公韋孝寬,隋司空尚書令越國公楊素、右武候大將軍宋國公賀若弼,唐司空河間郡王李孝恭、禮部尚書聞喜公裴行儉、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代國公郭元振、朔方節度使兼禦史大夫張齊丘、太尉中書令尚父汾陽郡王郭子儀。
相比較於宋朝看重忠誠和品格,這第一版的武成王廟是更加的讓人信服的。
畢竟這裡面人屠白起,不孝之徒吳起,跪地求饒皇甫嵩,效忠武皇王孝傑這群人,你怎麽也不能將他們和那優秀的品格聯系到一起。
那麽在這裡面,很多人有一個疑惑就是,諸葛亮到底配不配在武廟裡帶著,關羽配不配。
這一次咱們先說諸葛亮,
再說關羽,看看他們到底配還是不配。 對於諸葛孔明的幾個詬病,隆中對不考慮孫權,完全不切實際。
博望坡是劉備打的,樊城不是他燒的,草船上面沒有他,空城計裡是文聘或是趙雲。
他是被羅貫中硬生生捧起來的臭腳,是一個內政官而已。
關羽這些言論呢,我先不說對或者不對,咱們就來梳理梳理諸葛武侯的一生。
首先就是《隆中對》,隆中對到底是不是一個紙上談兵的事情。
說起《隆中對》就很容易忘記一件事情,那就是時間。
隆中對只是說的對益州,荊州兩地的用兵麽?
其實從整個隆中對看過之後,並不是這麽簡單的一句話所能解釋的。
我聽過這麽一種說法,隆中對的每一步都很有問題,而且每一步都不現實,就是一場紙上談兵的計謀。
甚至還有說, 蜀漢的滅亡是因為隆中對忽視了江東,也有人直接將這口黑鍋怪在了關羽或者是法正的身上。
雖然我也很想知道這件事情和法正有什麽關系。
但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一個誤區,隆中對這個計劃,和劉備集團的計劃是一個計劃麽?
這是一個很多人都忽視了的問題,那就是劉備,關羽,法正,諸葛亮各自都有自己的計劃。
而這些計劃,並不一樣,也都息息相關。
這裡面先說劉備自己的戰略,他並不是隆中對,而是通過隆中對的改良...刪減版,或者說與隆中對有很大的不同,卻是殊途同歸。
為什麽我會這麽說,那就要知道這隆中對的幾個最重要的關鍵點。
其一,時間!
隆中對出現的時間,提出隆中對的時間是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也就是建安十三年春。
在這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情,比如孫權設立新都郡,任命賀齊為新都太守,並平定丹陽之亂。
江夏太守黃祖戰死。
名醫華佗撰寫醫書之後與曹衝先後去世,曹操在鄴城建玄武池訓練水師。
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建安十三年春,劉表這個老頭子還沒有死,荊州更加沒有投降任何人。
正因為如此,《隆中對》原文才有這麽一句:
其主不能守,天所以資將軍!
這句話代表著什麽,代表的不是等到荊州歸曹操了再去打回來,而是趁著現在劉表還在的時候趕緊拿下來荊州。
拿下來近乎於完整的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