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清穿康熙四公主 > 30、第 30 章

清穿康熙四公主 30、第 30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陌小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09 10:41:5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困在御驾里晃悠了一路,等到了五台山脚下的时候,丹卿终于被放了出来。

跟了他们一路的雨终于停了,但秋风冷冽,也叫人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丹卿,快上来,别冻到了!”

大公主打开车门呼唤道,“咱们要在这儿跟汗阿玛分开,先去行宫安顿下来。”

丹卿几步跑过去,搭着大公主的手爬上了太皇太后的马车,刚关上门,就被大公主用毯子给裹了起来。

“汗阿玛也不给你多穿点!”

大公主用手捂着丹卿冰凉的小脸,“快过来暖暖,可别冻病了。”

太皇太后的马车里生了炭盆,比御驾里暖和得多,不一会儿,丹卿就觉得热了,挣扎着从毯子里脱身。

“快别让她捂着了,等会儿出了汗更容易受寒,”

太皇太后一直含笑看着她们姐妹两个互动,到此时方才开口说道,“嘎珞,你大姐姐都念叨你好几天了,你要是再不回来,她就要去御驾上抢人了。”

大公主嗔怪的喊了一声“老祖宗”,然后又道:“我不是怕丹卿在御驾里无聊嘛,跟着我们多好,苏嬷嬷有好多好多故事能讲呢!”

丹卿也爱听苏麻喇姑讲故事。

苏麻喇姑一生未婚,跟着太皇太后历经三朝,一双眼睛看过了太多世事变迁,她说的故事,总是比别人的更通透,也更耐人寻味。

在等着康熙御驾先行的时间里,苏麻喇姑给她们说了一个草原上的故事,大抵就是勇敢的少女女扮男装帮助她的父亲抵御外敌,最终保住了部族,嫁给了心爱的勇士。

故事听起来似乎有些平常,但丹卿却从她的言语里听出了她对那少女的崇拜,以及对最后嫁人结局的不屑。

就仿佛最后那段结局是硬生生加上去的,语气和前面的故事完全不一样。

大公主没想那么多,只是问那勇士在部族危难的时候是不是跟少女并肩作战,而丹卿却道:

“若他当真是勇士,又何必要一个少女拿起刀剑?”

苏麻喇姑眸中闪过一丝惊异,转头看向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微微叹了口气,问道:“嘎珞啊,那你觉得打仗的时候,那勇士去哪儿了?”

丹卿答道:“左不过要么是胆怯躲起来了,要么是在观察局势权衡利弊,等看到少女要赢了,才来占功劳罢了。”

太皇太后看向丹卿的眼神愈发幽深,带着一种不敢置信却又无比担忧。

在她看来,大公主的反应才是正常的,一个未经世事的公主本就该向往爱情,相信生死与共,虽然不智,但却是人之常情。

而丹卿,她说的都对,但就是太对了,反而不对劲。

这么大的小姑娘,怎么会如此看透人性凉薄呢?

虽说情深不寿,但太过聪慧,也并未长久之相。

“我觉得有可能是那勇士深爱少女,所以才会愿意一直默默守在少女身边,与她并肩作战,而不是争功。

大公主如是说道。

丹卿并不反驳,心里觉得大公主果然还是个相信真爱无敌的小姑娘。

这也没什么不好,只是她不会将赌注都押在所谓的爱情上。

如今这个世道,就连亲情都能当做筹码,更何况是两个陌生人的爱情呢?

与其相信一个男人会为了你付出一切,不如自己拥有一切。

不管是金钱还是权利,只有握在自己手里时,才是真实的。

太皇太后的马车到行宫门口时,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带着五阿哥胤祺到门口迎接。

他们是春天的时候来的,在这儿住了半年多,太皇太后也甚是想念,亲自下车去扶。

皇太后说的是蒙语,丹卿学的不久,只能听个大概,左不过就是问一路是不是平安之类的。

大公主与皇太后很熟悉,也上前请安,丹卿跟着一起,因为蒙语说的不好,便用汉话问了安。

皇太后拉起大公主后,又对着丹卿说了一句话,这次丹卿却是完全没听懂。

“皇玛嬷说你跟五阿哥长得像呢。”

大公主临时充当了一下翻译。

丹卿恍然。

可不像么,胤祺是宜妃的儿子,而她是宜妃的外甥女,就连郭贵人都说她长得像宜妃。

丹卿好奇的打量着躲在皇太后身后的胤祺,还是第一次看到皇家的孩子这么怕生。

说来也巧,郭络罗氏的两姐妹总是同时怀孕,同年生孩子。

丹卿只比胤祺大半岁,而郭贵人刚生的小阿哥比宜妃刚生的小阿哥,不过大一个多月而已。

胤祺性格很腼腆,她们在这儿说了这么多话,他却一直躲在皇太后的身后,不曾上前请安,也不曾跟谁说话。

若不是神情举止都正常,丹卿差点以为胤祺跟胤祚一样,都生而有异呢。

“五阿哥瞧着也长大了不少,就是这里不比宫中舒坦,看着瘦弱了些,”

太皇太后对着胤祺招了招手,胤祺却不肯过去,“还是早些带他回宫去吧,总是不见人可不好。

宫里哪个阿哥公主不是大大方方的呢?

就算是先天不足的胤祚,都知道见到人要笑,这胤祺却是连请安都不会,说出去可要叫人笑话。

胤祺既然给了皇太后养,将来便只能是个富贵闲人,太皇太后也没指望他能多出息,但至少仪态举止要有阿哥的风范,这般扭捏可不好。

皇太后不以为意,只是笑道:“额娘别担心,五阿哥还小呢,单纯些好。”

或许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丹卿总觉得皇太后这话好像是对她有些不满的意思。

外面天冷,众人不再寒暄,先往行宫里去。

五台山下的行宫是前几年征用的当地富户的宅子改建的,算不上多华丽,统共也就三进院子。

原本皇太后带着五阿哥住在主殿,得知太皇太后和康熙要来,她便主动腾出了地方,搬去了后殿,将主殿让给了太皇太后。

然而原本占着西配殿的胤祺却没跟着搬走,所以如今主殿边上只剩下东配殿能住人。

两个公主,一个寝殿,谁住就是个问题了。

虽说行宫里也不是没有别的屋子,但终究差了一等,不可同日而语。

大公主见状主动道:“丹卿陪着老祖宗吧,我瞧着偏殿也不错,我去那边住。

要是从前,她肯定要抢的,但这段时间相处下来,她也懂事了不少,知道先让要比被妹妹让好。

丹卿拉了拉大公主的袖子,悄声道:“大姐姐,我睡觉很乖的,不打呼。”

大公主想起太皇太后的呼噜,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

不过她也明白了丹卿的意思。

东配殿不小,她们只是暂住几日,完全可以睡在一起,没必要非得分出去一个,省的不管怎么做,都落人话柄。

“真的不打呼吗?”

大公主低头捏了捏丹卿的脸蛋,“那咱们就一起睡一晚试试,若是你打呼,我就,我就??”

大公主转了转眼睛,笑道,“我就将你丢到老祖宗榻上去!”

太皇太后忍俊不禁,心里却是熨帖。

她就爱看两个孙女亲昵,完全不介意她们拿她打趣。

皇太后也跟着笑,眼神却很是疏离。

也不知为何,她瞧着丹卿就是没有旁的孙子孙女可亲。

总觉得这小姑娘眼神过于明亮,少了几分这个年纪的孩子该有的天真,远不如她养的五阿哥纯善。

与大公主同榻而眠的第一晚,丹卿适应良好。

大公主的睡相很好,两姐妹盖着两床被子,也没出现半夜抢被子的情况,总之,都是一觉到天亮,第二天起来,两个人俱是精神抖擞的去陪太皇太后用早膳。

皇太后和胤祺也在,不过胤祺还不会自己拿筷子,有奶娘在一旁喂饭。

这顿早膳是行宫膳房准备的,许是习惯了皇太后的口味,以牛羊肉为主,配着烤饼和饽饽。

丹卿在宫里很少这么吃,虽然不是她喜欢的口味,但也吃个新鲜,自己抓着烤饼慢慢啃。

只不过她的小牙不怎么好用,啃了半天,也没吃进去多少。

“烤饼就是这样硬的,你泡着一起吃吧。”

大公主见宫女捧着奶瓶,就给丹卿要了一碗,将烤饼掰碎了泡进去,放在丹卿面前。

苏麻喇姑笑道:“皇太后来了京城这么多年,还是个草原胃,其实老祖宗也爱这一口,但是如今也是嚼不动了。”

天家饮食素来讲究,宫里的御膳房能拿的出手的菜肴无不精致,丹卿在乾清宫陪康熙用膳的时候,也曾经见识过那些传说中十分昂贵的宫廷菜,但太皇太后不喜奢靡,慈宁宫里向来以家常菜为主,吃着舒服就好。

丹卿并不嫌弃行宫的饭菜,她就是单纯的吃不惯而已。

就比如眼前这碗口。

在宫里的时候她也喝奶,但喝的是宫里自己养的奶牛下的牛奶,而眼前这一碗,应该是羊奶,上面还有一层不明所以的油状物,此时正散发出一种诡异的腥膻之气,让她完全下不去嘴。

“我粗惯了,不喜欢那些精细的饮食,“

皇太后看了一看不肯动筷子的丹卿,“四公主金贵,叫厨房再给她单独做一份吧。”

丹卿一脸茫然....完全听不懂皇太后在说什么。

“苏茉儿,叫膳房蒸一笼包子来,我还是爱吃那个,”

太皇太后开口吩咐道,“你们姐俩也留些肚子,等会儿陪我再用一些。”

太皇太后说的还是汉话,这回丹卿听懂的,立刻放下筷子,乖乖的等包子。

包子好啊,古往今来都是非常适合当早餐的,无论是什么馅儿也不容易踩雷。

果然,热腾腾的牛肉馅包子一端上来,立刻就能勾起人的馋虫来。

太皇太后叫宫女给两个公主各夹了一个,然后自己先咬了一口道:“不错,比宫里御膳房做的也不差什么。”

丹卿和大公主互相对视了一眼,然后一起啃起包子来。

皇太后却没吃,只是说道:“这些精面我也不爱,不如烙饼来的实在。

太皇太后无奈道:“你啊,都进宫多少年了,也该习惯习惯了。叫五阿哥也尝尝吧,我瞧着他也没吃几口。”

皇太后却摇头:“不少了,平时还吃不了这么多。小孩子不能吃太饱的,饿一点才不容易生病。”

以前老一辈的确有这样的说法,觉得病从口入,少吃总不会是坏事,那也是因为草原上缺医少药,饮食也不够干净,才会容易吃出病来。

如今时代不同了,御膳房做出来的东西怎么可能会不干净呢?只要不吃撑,爱吃什么就吃什么才好。

太皇太后并不认同皇太后养孩子的方法,但在孩子们面前她也不想多说什么,只是叮嘱丹卿和大公主别吃撑了,也不再去过问胤祺的事情。

丹卿虽然听不懂皇太后的话,但也瞧出来皇太后不想让胤祺多吃,心里不由得庆幸当初她被康熙抱给了太皇太后,若是叫皇太后养她,只怕日子可不会好过了。

丹卿吃了一个包子便不吃了,大公主给她泡的那碗羊奶泡饼,却是一口没动。

宫女们正要撤下去,皇太后突然开口说道:“四公主,大公主给你的吃食,你该尝尝的。”

丹卿茫然的看向大公主,求在线翻译,大公主皱了皱眉头,替丹卿婉拒:“皇玛嬷,丹卿已经吃饱啦,她吃不了那么多。”

皇太后又看了丹卿一眼,没有再多说,但丹卿总觉得,皇太后对她的不满更多了。

早膳过后,趁着出去走走消食的功夫,丹卿问起刚刚到底皇太后都说了些什么。

大公主也不瞒着她,如实跟她说了,然后道:“皇玛嬷一直保持着草原的饮食习惯,总说人吃的太过精细会吃坏身体,怎么劝也没用,你别在意。”

丹卿点了点头。

一些老人家的确会有些自己的想法和习惯,不管对不对,反正都是一样的固执坚持,不会轻易改变。

丹卿也没有非要让皇太后接受改变的伟大理想,她所求不过是和平相处而已。

反正有太皇太后在,总不会叫她饿肚子的。

今日天气晴朗,丹卿和大公主便在行宫里多逛了一会儿,等回到主殿的时候,皇太后已经回去了。

太皇太后叫丹卿到身前,问她有没有吃饱,又叫苏麻喇姑拿了丹卿爱吃的栗子糕给她。

“这里不比宫中,没有那么全乎,膳房往日里都按你们皇祖母的口味备菜,咱们就住几日,就没叫他们另外准备,“

太皇太后温声道,“你们要是吃不惯就多用点儿点心,叫你苏嬷嬷给你们做。

其实想要膳房做新鲜的菜式也不难,但难免会让皇太后脸面上不好看,也显得两个公主矫情。

毕竟是小辈,没有让长辈让着她们的道理。

丹卿懂,大公主也懂,并没有什么不满的,都乖巧的拿了点心慢慢吃。

然而公主们另备了一份点心的事情还是传到了皇太后的耳朵里,第二日用早膳的时候,皇太后和胤祺竟没有出现,只是叫人来说,既然口味不同就不一起用了,也省的公主们用不好。

对于皇太后这种略幼稚的做法,丹卿表示无力吐槽。

又不是小孩子了,怎么还会有这种我不高兴就不跟你一起玩了的幼儿园表现呢?

太皇太后却是习以为常,只叫两个公主不用在意,回头无人的时候对苏麻喇姑道:

“瞧瞧,她如今是愈发的任性了,倒还真有几分当年布木巴的矫情劲儿!”

布木巴原是是顺治帝的元后,太皇太后的侄女,皇太后的姑姑,后被废去后位降为静妃,顺治帝去世后便离开皇宫,回科尔沁去了。

苏麻喇姑却道:“还是不一样的。静主子高贵骄傲,咱们皇太后却是自有一份纯真。”

太皇太后被逗笑了:“你倒是会骂人,她都什么岁数了,还纯真?”

“奴才是实话实说,”

苏麻喇姑也笑,“皇太后自嫁到宫里来后,就一直有您的庇佑,后来咱们皇上登基后,对她也是十分敬重,可以说是从来没操过心的享福命,那自然不会有什么弯弯绕绕的心思。”

太皇太后点头:“这话说的倒也有理,是我跟皇上将她保护的太好了,才叫她竟然跟自己的孙女使性子。罢了,也不是什么大事,既然口味不合,分开吃也好,只是你记得每一顿都去给她多送两个菜,别叫她不高兴。”

苏麻喇姑自是应下。

分开用膳的事转头就传到了康熙耳中。

因为行宫比较小的缘故,康熙并未住进来,而是将御驾安置在了随行护军营地里。

他此次出行除了奉太皇太后礼佛之外,也是想见见当地的官员,了解一下今年旱灾过后的情况。

官员们将前几日下的雨归功于皇恩浩荡,康熙且听且过,但大抵也明白了,这几天的雨算是缓解了旱情,有这些雨水打底,至少明年春天播种的时候,土地不会再那么干了。

赶走了一众还想继续阿谀奉承的官员,康熙闲下来后就问起行宫里的情况,便听说了分餐一事,忍俊不禁。

“还以为出宫这半年皇额娘该成熟了些,没想到还是这般孩子气,梁九功,叫人将朕今早猎来的鹿肉给皇额娘送去,她爱吃那个。”

康熙很是了解皇太后的脾气,也是习惯了哄着,然后又另选了几只山鸡野兔,让给太皇太后和两个公主炖着吃。

康熙这么一端水,也算是给了皇太后一个台阶下,晚膳的时候她又带着胤祺来了主殿,说是想尝尝康熙送来的山鸡。

太皇太后自然也不会去揭穿她,大公主殷勤的亲自扶皇太后入座,丹卿用刚学会还不熟练的蒙语,喊了一句皇玛嬷,请她尝尝山鸡炖松蘑。

她这句蒙语说得皇太后舒展了眉头,很给面子的当真夹了一块鸡肉吃了一口,觉得果真鲜美,才对着丹卿点了点头。

丹卿松了一口气,又问胤祺的奶娘,他能不能吃这个。

奶娘看了皇太后一眼,见她没有反对,便也去夹了一块山鸡肉,撕了给胤祺尝尝味道。

祖孙三代(四代?)终于算是坐在一起吃了一顿和谐友好的晚膳,顺便商量了下明日上五台山的事情。

山路难行,太皇太后的腿脚又不好,原本康熙的意思是让她坐软轿,叫太监们抬上去,但太皇太后觉得不好,想叫马车直接上了半山,剩下的路她自己走,方显诚意。

皇太后这半年是经常上山的,对山路自是熟悉,觉得太皇太后的想法可行。

虽然山路陡峭了些,但也还算宽敞,马车能一路行至菩萨顶石阶之下,届时太皇太后只需要自己登上那一百零八级台阶就够了。

太皇太后也觉得可以,便叫人去通知了康熙,又跟丹卿说若是明天爬不动台阶,可以让侍卫抱着。

这话皇太后倒没什么不满,因为每次胤祺跟着她去的时候,也是侍卫抱上去的。

她觉得小孩子就是应该娇一些,才可爱。

太皇太后既然已经决定了,康熙自然不能反对,于是第二日一早,他便亲自检查好太皇太后的马车,来接他的皇祖母上山。

皇太后、大公主、胤祺还有他的奶娘都跟着太皇太后的马车,故而便拥挤了些,康熙见状就又又又一次将丹卿掳上了自己的御驾。

“汗阿玛,您怎么不让胤祺跟着您啊!”

丹卿趴在窗口不满道,“正好你也能在路上考一考他的功课嘛!”

单单把她拎过来,就好像她多么特殊一样,估计皇太后这会儿定然对她更不满意了。

康熙抬手作势要去拍丹卿:“胤祺才多大,比你还小半岁呢,汉话都说不明白,朕考他什么?”

当初康熙将胤祺给皇太后抚养的时候,是做好了让这个儿子做一辈子富贵闲人的打算,可也没想到竟是真叫皇太后娇养的过了头。

半年前丹卿都敢一个人跑到御花园里去堵他,可如今胤祺见到他就跟老鼠见了猫一样,别说大大方方的请安行礼了,就连一句话都不敢跟他说!

若是换了旁的儿子,他定然会叫到御驾上来的,不管是考问功课还是说说时政都好,可胤祺,他是真的看着就头疼,不知道该如何交流。

算了,随便吧,皇额娘高兴就好。

皇太后还真的没像丹卿想的那样不满,甚至还挺庆幸康熙没带走胤祺的。

“皇上对阿哥们太严格了,都有太子了,还叫他们那么早读书干什么?”

马车上,皇太后对着太皇太后抱怨道,“要我说,这些小孩子们就该快快乐乐的玩耍,等大一点叫他们好好学骑射功夫,才能身体康健,那些汉人的玩意儿,有太子一个学就够了。”

认知不一样,太皇太后明白这道理是没办法跟皇太后讲通的。

不过有一点上她跟康熙的意思一样,那就是既然胤祺已经给了皇太后,便随他去吧,只要皇太后高兴就行。

反正宫里的阿哥多,也不差这一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