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隋末奪鹿 > 第389章 高句麗之戰

隋末奪鹿 第389章 高句麗之戰

簡繁轉換
作者:牛角的二師兄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8-27 14:28:55 来源:搜书1

最新網址:x23us.us話說當年蕭銑稱帝,設置百官,全都依照梁朝舊例。

他追諡從父蕭琮為孝靖帝,祖父蕭岩為河間忠烈王,父親蕭璿為文憲王。

此後,蕭銑封董景珍為晉王,雷世猛為秦王,鄭文秀為楚王,許玄徹為燕王,萬瓚為魯王,張繡為齊王,楊道生為宋王。

隋朝將領張鎮州、王仁壽進擊蕭銑,不能取勝,得知隋朝滅亡後,遂和寧長真等人率領嶺南州縣歸降蕭銑。

當時,林士弘據有江南。蕭銑派遣部將蘇胡兒攻拔豫章郡,派楊道生奪取南郡,張繡略定嶺表。

此時,蕭銑的轄區西至三峽,南到交趾,北距漢水,兵力達到四十萬。

後來,蕭銑遷都江陵,修複先祖園廟,任命岑文本為中書侍郎,主掌機密事務,令楊道生進攻峽州,為峽州刺史許紹所敗,戰士死傷大半。

秦皇靖平四年,秦皇裴璟下詔令江南討捕大使、趙郡王裴行儼征討蕭銑,奪取通州、開州,斬其東平王闍提。

當時諸將擅兵橫暴,蕭銑擔心日後無法控制,便揚言休兵以便農耕,罷免諸將兵權。

大司馬董景珍之弟為將軍,心懷不滿,謀圖作亂,事泄之後,為蕭銑所殺。

董景珍鎮守長沙,蕭銑手書赦免他,並將他招還江陵。

董景珍害怕,派遣使者前往裴行儼處,舉地歸降。

蕭銑知道了這個事情之後大怒,派遣張繡進攻董景珍。

可董景珍卻說:前年醢彭越,往年殺韓信。您沒聽說過嗎?何必互相攻討?”

張繡不回答,進兵圍城。

董景珍潰圍而走,被其部下殺害。蕭銑提升張繡為尚書令。

張繡居功自傲,蕭銑又殺了他。蕭銑性情外表寬仁而內心疑忌,嫉妒勝己者,因此大臣舊將都懷疑懼怕,往往叛離,蕭銑不能禁製,所以日漸衰弱。

秦皇靖平四年,秦皇裴璟下詔,讓大將王伏寶率領巴蜀兵順流而下,大將劉黑闥由襄陽道,黔州刺史秦瓊出辰州道,合兵攻打蕭銑。

蕭銑的將領周法明看到秦軍實力雄厚,心裡明白無力與秦軍對抗,率四州歸降大秦。

裴璟隨即下詔,任命周法明為黃州總管,前往夏口道,進攻安州,將其攻下。

蕭銑的將領雷長潁,也率領到達魯山歸降裴璟。

八月,裴璟率軍南征。

蕭銑便派部將文士弘抵禦裴璟,戰於清江口,裴璟令裴行儼大敗其軍,繳獲戰艦千艘,攻取宜昌、當陽、枝江、松滋等縣,江州總管蓋彥舉城投降。

裴璟親率大軍直逼蕭銑都城江陵。

起初,蕭銑放散兵卒,僅留宿衛戰士數千人,等到倉促召集兵馬時,江南、嶺南,路途遼遠,未及赴援。

裴璟布列長圍以守。

數日之後,秦軍攻破蕭銑水城,繳獲樓船數千艘。

交州總管丘和、司馬杜之松前往裴璟處投降。

蕭銑自料救兵不會前來,對其屬下說:“上天不保佑梁朝啊!如待力盡而降,必害百姓遭殃。如今趁城未攻下,先行出降,可免亂兵禍害。各位何愁沒有君主呢?”

於是,蕭銑便巡城下令,守城士卒全都痛哭。

蕭銑用太牢告祭於太廟,率領官屬身穿孝服前往軍門,認罪說:“應死者僅蕭銑一人,百姓無罪,請不要殺掠他們!”

裴璟受降,將蕭銑收押在軍營之中。

過後幾天,蕭銑救兵趕到,眾達十余萬人,得知蕭銑已降,便都投降裴璟。

事後,

裴璟斥責其罪,蕭銑回答說:“隋失其鹿,英雄競逐,蕭銑無天命護佑,故被陛下擒獲。”“正如田橫南面稱王,難道對不起漢朝嗎?”

裴璟因其言不屈而大怒,欲下詔斬於都市。

誰知道這個時候,蕭銑的女兒突然出現,向裴璟請求饒其父親一命。

裴璟看在故人的份上,勉強答允,便圈禁蕭銑於長安,將蕭銑月兒蕭月仙收入后宮。

平定了南方之後,裴璟的勢力之中倒是過了兩年安生日子。

秦皇靖平八年,秦皇裴璟又命徐世勣為遼東道安撫大使,率左金吾衛將軍薛萬均、營州都督薛萬徹等部,進討高句麗。

九月,薛萬均部率先進抵遼東,大破前來抵抗的高句麗軍隊。

隨後,裴璟下詔,封裴行儼為遼東大都督兼平壤道安撫大使,並封其為遼王,欲從而扶植起了一支反對高句麗王的新統治者。

這一年年底,裴璟意識到,全面進攻高句麗的時機已經成熟。

可是,要讓誰擔任此次東征的最高統帥呢?

鑒於隋多次對高句麗用兵均遭失敗,所以對於這一次的統帥人選,裴璟不得不慎之又慎。

權衡再三之後,裴璟終於敲定了一個人選。

他就是裴行儼,裴行儼雖然作戰計謀並不如何出眾,但是裴璟已經有打算裴行儼也為遼王,正好幫助他在高句麗國內建立威嚴。

但是為了這個事情足夠穩妥,裴璟又令徐世勣為副將,宋正本為軍師。

從大業年間開始,徐世勣歷經隋末的群雄混戰、大秦的開國戰爭,可謂身經百戰、軍功赫赫。

讓他來作為裴行儼副將,那肯定是十分合適的。

秦皇靖平八年裴棣,裴璟任命裴行儼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以徐世勣為副大總管,率大將劉黑闥、薛萬均、薛萬徹等人,分海陸兩路大舉進擊高句麗。

秦皇靖平八年七月,裴行儼親率陸路主力進入遼東,一舉攻克高句麗在遼東的軍事重鎮新城。

然後揮師東進,以破竹之勢連下遼東十六座城池,高句麗頓時舉國震恐。

高句麗嬰陽王慌忙派遣軍隊,對駐守新城的秦軍發起反攻,被左武衛將軍秦瓊擊退。

稍後,薛萬徹部進抵金山,與高句麗大軍展開遭遇戰。

秦軍失利,被迫後撤,高句麗大軍乘勝追擊,準備一舉吃掉薛萬徹部。

就在此時,秦瓊部突然從高句麗軍隊的側翼殺出,將其截為兩段。

薛萬徹部隨即掉過頭來,與秦瓊前後夾擊,高句麗軍隊猝不及防,隨即四散潰逃。

這一戰打得異常慘烈,高麗軍隊一共被斬首五萬余級,遭到前所未有的重創。

薛萬徹與秦瓊挾新勝之威,又連克南蘇、木底、蒼岩三城,並與裴行儼會師。

就在陸軍橫掃遼東的同時,來濟也率領一支海軍跨越黃海,直趨平壤。

裴璟派遣將軍馮師本負責為來濟運輸糧食和裝備,不料馮師本在運輸途中遇到風暴,船隻沉沒。

來濟軍中隨之斷糧,情況極為艱難。

來濟打算寫信向裴行儼求救,可轉念一想,萬一書信被敵人截獲,讓高句麗軍隊知道他目前的處境,勢必傾巢來攻。

可是,要怎麽做才能既傳達軍情,又確保不讓敵人破獲呢?

來濟思前想後,最後終於想出了一條妙計。

他寫了一首離合詩。

所謂離合詩,就是從詩歌的表面文字上看不出真實內容,必須按一定的方式重新排列組合,才能知悉隱藏在文字背後的含義。

可是,當這首詩送到裴行儼手中的時候,裴行儼卻破口大罵:“軍情緊急,來濟這小子居然還有心思寫詩,老子非宰了他不可!”

裴行儼的副將徐世勣覺得事有蹊蹺,便拿過去看了看,很快就把來濟真正想表達的意思念了出來。

裴行儼大為詫異,經徐世勣一番解釋後才恍然大悟,連忙派人給來濟運送糧草和裝備。

秦皇靖平九年春天,裴璟派遣了侍禦史岑文本前往遼東前線,負責視察戰況並慰問官兵。

岑文本回朝複命時,高宗問他對高句麗局勢的看法,賈言忠胸有成竹地回答了四個字——高句麗必滅。

裴棣問:“你憑什麽這麽說?”

岑文本侃侃而談:“隋煬帝之所以東征不克,一是因為國內人心怨離;二是因為高句麗內部精誠團結。”

“而現在,高句麗國王昏庸懦弱,加上陛下連年派出軍隊對高句麗進行騷擾,高句麗的百姓早已渴望安定,對我朝軍隊不再抵觸。”

“況且陛下對高句麗連年派出探子,讓高句麗的各種情況,我軍洞若觀火。以陛下之聖明,國家之富強,加上將士盡力,乘亂取之,高句麗之亡翹首可待!”

毫無疑問,岑文本所列舉的諸多理由,確實都是高句麗即將覆滅的征兆。

裴璟聽在耳中,喜在心頭。

他接著又問:“遼東前線的幾大將領,哪個最能乾?”

這個問題就不太好回答了,因為不管岑文本說誰最能乾,都難免得罪其他人。

岑文本略加沉吟,就給了裴璟一個非常滿意的答覆。

他說:“薛萬均勇冠三軍;秦瓊治軍嚴整;薛萬徹勤儉自處,忠勇有謀;沉毅能斷,徐世勣雖不適合充當前鋒,卻有統禦之才;然而,要論到夙夜小心、忘身憂國者,還是非遼王裴行儼莫屬!”

岑文本這個回答雖說有些八面玲瓏,但確實也道出了實情。

此次出征的這些將領,實在是無可挑剔的。

比如其中的薛萬均,的確當得起勇冠三軍這個評價。

盡管裴璟本人對此次東征的將帥陣容也頗有信心,但是為了確保此戰能夠徹底平定高句麗,他最後還是給裴行儼又增派了一個副大總管。

這個人就是凌敬。

其時凌敬已經回朝,並且高居中書令之職。

裴璟此刻再一次鄭重其事地把他派往高句麗,足見對他的信任和倚重之情。

二月,裴行儼揮師繼續向高句麗縱深挺進。

猛將薛萬均在金山大捷之後,又擔任前鋒直逼遼東的另一座軍事重鎮——扶余城。

薛萬均出發前,隻挑選了三千名士兵。諸將都說兵力太少,讓他多帶一些人去。

薛萬均卻笑著說:“兵不必多,關鍵是看如何指揮罷了。”

隨後,薛萬均率兵直撲扶余城。

高句麗守軍偵知秦軍兵少,遂傾巢而出,在一馬平川的扶余平原擺開陣勢,主動迎戰秦軍。

此舉正中薛萬均下懷。

因為高句麗軍隊向來長於守城,短於野戰,所以薛萬均要的就是引蛇出洞,誘使高麗軍隊出城跟他決戰。

當敵軍漫山遍野地衝過來時,薛萬均一馬當先殺入敵陣,秦軍將士緊隨其後,個個奮勇拚殺。

雖然高句麗軍隊在兵力上佔據了優勢,可是碰到拚命三郎薛萬均,他們也只有挨砍的份兒。

此戰薛萬均再次以少勝多,砍殺並俘虜了一萬多人,隨後又乘勝而進,一舉攻克了扶余城。

一聽說重鎮扶余城被薛萬均一戰而下,扶余平原上四十余城的守將頓時膽破,沒過多久就全部望風而降。

薛萬均以三千騎兵大破高句麗軍隊,不僅斬獲一萬多人、輕而易舉地拿下了扶余城,並且兵不血刃地逼降四十余城,如此輝煌之戰果,令人擊節稱歎!

扶余城及其附近諸城全盤淪陷,令高句麗王大為恐慌。

他意識到,以唐軍這種犁庭掃穴、雷霆萬鈞的勢頭,不消多久就可以直逼平壤、攻克高句麗全境。

所以,高句麗王決定不惜一切代價奪回扶余城,無論如何也不能讓秦軍主力越過鴨綠水。

高句麗隨即集結了幾乎是最後的五萬大軍,火速向扶余城逼近。

凌敬料定,向裴行儼進言道:“殿下,這差不多是高句麗所能調動的最後一支預備隊了。如果把這支部隊殲滅,高句麗勢必再也無力組織有效的反撲。”

秦軍的高級將領們經過討論,一致同意凌敬的上述判斷。

隨後,裴行儼與多位副總管一同率領唐軍主力,在薛賀水嚴陣以待,準備與這支高句麗大軍決戰。

靖平九年二月底,兩軍在薛賀水展開大規模會戰。

這場大戰的結果同樣是毫無懸念的——戰鬥以高句麗軍隊陣亡三萬余人而告終。

高句麗又一次遭致慘敗。

其實,從高句麗決定奪回扶余城的那一刻起,高句麗軍隊的失敗就已經注定了。

因為此時天下之中,秦軍無疑是最擅長野戰的一支軍隊,而高句麗軍隊最顯著的優勢則是守城戰。

只要高句麗王仔細研究過隋朝多次東征的戰例,他就應該采取避敵鋒芒、堅壁清野的戰略,盡量避免與秦軍野戰,更要避免戰略性的決戰。

最新網址:x23us.us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