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現在西北戰爭仍然未停,張郃依舊在前線與敵軍作戰,根據傳回來的消息說,陳到率領永安軍五千余人突然出現在天水戰場,形勢再度進入膠著狀態,這讓本就吃緊的糧草運輸線越發困難。
“陛下,臣以為應當暫時終止對天水的圍攻,當下三輔地區的糧草已經是供應不及,再打下去可就真會出現糧草崩潰的現象,要是這樣的狀況在後方發生,很難想象前線將士們的鬥志是否就因此而低迷。”
忽然,站在一旁的劉曄這時走了出來操著一口蒼老的嗓音向曹叡說明有關西北前線的真正情況,如果再不終止針對天水的作戰行動,恐怕三輔地區可就真的無糧可用,到那時就只能是餓殍遍野的景象。
但很顯然有人不願意談任何有關於西北戰場的所有事情,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可能是動了他們的“蛋糕”。因此中書令孫資這個時候突然橫插一嘴,使得西北戰場退軍的事情不了了之。
“陛下,臣以為應當盡早處理上庸與新城二郡之事,薑維率領麾下第十三營沒日沒夜地在兩國邊境之間進行大規模訓練,吵得他們根本就沒辦法按照正常時間休息,還請陛下三思而行!”
“…………”曹叡也在為當下這件事情犯嘀咕,一邊是要求主張張郃退兵的,另一邊則是請夏侯儒出鎮荊州管理上庸與新城兩郡,雖說兩個事件並不衝突,但是仔細想想還是能找到源頭,那就是對蜀國動兵的問題。
群臣見曹叡眼神飄忽不定,傷勢見好的楊阜這時也站在這裡參與本次政事,環顧四周竟然無一人上前為其分憂,於是楊阜整理心中想法輕輕舒氣朝著曹叡拱手行禮道:
“陛下,臣以為應當著重於張郃將軍所部,根據近幾日來報,三輔地區糧倉幾乎已經變成空倉,而這原因是因為在上次作戰中開銷太大,再就是戰爭連續性太強,糧草根本就經不起吃,幾十萬大軍堆在那裡,糧草吃完也就是一兩個月的事情!
因此,還望陛下采納老臣之建議,詔令張將軍領兵撤退,這場戰鬥是武衛將軍主動挑起,我方撤退並非是認輸,而是暫時休戰,為大軍下次作戰做好準備,這樣既可以顧及到張將軍的心情,又能毫發無損的把兵力給帶回來。”
“…………”曹叡依舊沒有說話,他對於楊阜的話倒是表示讚同,於是他微微點頭但卻並沒有直接下達詔令,而是向其詢問道:“朕想知道的是,永安方面該當如何?是出兵襲擾,還是隻把夏侯儒調到那裡不做安排?”
站在大殿中央的孫資劉放沒有想到楊阜竟然會忽然橫插一嘴,這周圍的氣氛瞬間就被幾人帶至冰點,可以想象的是楊阜與他兩人並不對付,雖然曾經有過一些交情,但面對國事他是不會含糊其辭的。
“臣以為應當不做安排順其自然,過幾日薑維就會主動選擇退讓,既然事情是因他們而起,當然也需要讓他們平息,大魏的邊軍可不是吃素的,如果再加挑釁,邊軍將士們的鬥志將會達到頂峰,即使是不調動將領也可以戰勝對方。”
可以看得出來楊阜針對這件事情研究得很詳細,越是這樣說,曹叡那飄忽不定的內心就越發堅定。
所以,當楊阜說完的刹那間,曹叡當即拍板叫案,並且根據他的建議直接調回張郃本部,天水之戰是時候做個了斷了。
“傳朕旨意,令征西將軍八月初率軍回師,並對外宣稱停戰無期,待雙方元氣恢復之後再行決戰。”
聽到這句話的一瞬間,孫資劉放幻想的一切全都功虧一簣。他們想要根據這件事情來提拔曹爽的地位,但不曾想他自己不爭氣,竟然讓張郃頂替了他。
但這件事情也是他兩人拱起的火,如果張郃能夠順利攻破天水,那麽他們將會因此而更得曹叡恩厚寵愛,可沒想到蜀軍竟然如此強悍,竟然依舊把天水牢牢攥在手中。
眨眼間,那呆若木雞的眼光掃過周圍一片精光閃閃的眼神,兩人在一瞬間竟然覺得自己才是整個朝廷最大的罪魁禍首,望著周圍對自己送來異樣的眼神,孫資劉放根本就抬不起頭來看他們。
現在他們也就只能把希望寄托於曹叡身上,可還沒等他們向其進言,曹叡卻直接對著兩人冷冷道:
“朕如此信任你兩人,到頭來卻是這種結果!傳朕的命令,將孫資劉放拖出朝堂,讓他們回家思過,罰俸兩年!”
“陛下,陛下!臣知錯了,知錯了啊!”孫資自己才是最慘的,他太過信任劉放,導致自己根本就無法拒絕對方,這才一點一點走上了這條不歸路。
而反觀劉放卻很淡定, 他聽到這個詔令之前是很緊張的,因為就憑曹叡這種帝王性格,乾出什麽來也都不一定。可當詔令下達的那一刻,他松了口氣,這是在保他兩人的命。
“臣謝陛下隆恩,臣等回家賦閑便是!”
說罷,劉放就拖著孫資轉身離開了這裡,群臣投來異樣的目光他絲毫沒有在意,要知道他們才是曹叡眼中的“忠臣”,這次只不過是在家賦閑,但官職卻還是保留下來,這說明他們日後還是會上朝參政的。
望著兩人離去的步伐,曹叡只是輕輕歎息,自己如此相信他們,到頭來卻是這樣一個結果,不過也讓他們長長記性,在這個朝廷裡他們還不算是“忠臣”,而是處於中間地位的臣子。
…………
此時,走出殿門的兩人不光被群臣鄙視,還被守衛皇宮的衛兵送來異樣的眼光,劉放徹底受不了這樣的委屈,他看著其中一個衛兵直接踹了過去,並且指著他的鼻梁狠狠地罵道:
“看什麽看,小心老夫將你那對眼珠子給你挖下來!”
“………”衛兵沒有反抗,只是委屈地站了起來擦了擦鎧甲上的塵土,雙眼也盡是對孫資劉放二人的鄙夷,可能是在他們心中,這兩人才是朝廷中最大的毒瘤。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