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 第19章:民堡建设方案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19章:民堡建设方案

簡繁轉換
作者:斩悬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10 22:43:56 来源:源1

西安历史研究所目前属于军管单位,除特邀或高级官方人员,其他严禁任何人进入历史所。

该研究所背后是——穿越者后盾组织。

明史学者在收集整理穿越者发来的史料,崇祯元年10—12月天气详情日录,灾情弥漫程度,蒙阴一代赋税表,鱼鳞册户帖详录。

有撰写南明史顾教授迟迟看着:“这是真正最写实,最真实的明末史料。”

雷请议看完穿越者回信,沉吟下达组织任务:“将之前整理的蒙阴县1628年近三年内土匪乱贼记录发予穿越者。”

穿越者记录负责人陈科开口:“关于民堡制作方案我们已经整理出四套方案,接下来发给穿越者,让他建造民堡。”

崇祯元年起,各地边镇烽火墩,靖边堡,流寇乱民,鞑子北蒙,时常肆虐,于是河北,陕西等一些村子都依山而建,建造高大巍峨的民堡,属于民间堡,类似靖边墩,有土制城墙,闸门,攻防一体。

这种大规模出现时在崇祯10年左右,因鞑子多次入关,肆虐掠夺,村子迫不得已,只好建堡防鞑。

研究所会议室内,大屏幕写着穿越者详情。

——「魏昶君,青州蒙阴人士,弱冠年,预天象得村望,后遭虞嫉,遂杀虞分粮,得民心。后东灾恶寒,垒石而堆,欲造堡,防贼患,垦土种曰土豆,称可解饥,无人信。

困境:寒灾,粮食短缺,虞家老四为秀才不知何日返乡构成威胁。

隐形困境:若落石村稍有粮,便会遭官吏和山匪垂涎,强征赋税,匪患灭村。

解决方案:训民卫,种土豆屯粮,逐渐占领周边村乡,形成防御大镇,当地官吏不敢轻视,山匪不敢肆虐」——会议室南明史顾学者都忍不住感到担忧,穿越者生存真是困难。

明末流民为什么多?不光是天气招灾,更难的是自上而下层层剥削,从小胥吏到内阁的整体堕落,尤其是各村有连坐制,一旦其他村民跑了,当地里长也要承担逃跑人的赋税。

于是里长压榨,或者害怕承担责任也跟着村民跑。

这才是陕西全境为什么开始空村如野,畏兵如贼。

各大明史学者均开始思索着墨,给穿越者回信。

————崇祯元年十二月中旬,恶雪,火炉时灭,冻窗敲冰。

魏家门前是村子水库,如今早已冻结两指深,行人可过,各村小巷出来干活多是男人,穿着家里唯一的棉衣,棉衣外套着粗袍,最外围披着蓑衣,开始清理小巷和院落积雪,防止土豆种被冻死。

魏昶君放好书,他将手靠近火堆,暖着冰冷的手,现代回信关于崇祯元年匪患如下:「1628年十月,蒙阴县周边盗患无数,著名盗有“柠山马贼”“蒙阴白莲”“军户贼配”“宛山大旗匪”混迹蒙阴城周边,最强实力约百人多,武器匮乏,最弱二十余人。

崇祯二年六月琅琊府蒙阴城市上坡镇涵盖数十村遭蒙古科尔沁部携奴兵肆虐,死伤无算,财产掠夺无算。

盗贼,鞑子资料来源——「蒙阴县志」「上坡明坟墓志铭」「贼传」「清入关分散研究」「琅琊府沦陷志」

“崇祯二年,皇太极率蒙古诸部入关,虽失败,但对永平、遵化、迁安、滦州还有河北一代造成不小伤害,尤其是蒙古诸部趁机掠夺。”魏昶君思索,半年后,自己将亲眼看到鞑子,准确来说是鞑子的附军蒙古军。

倒是,他倒是想要真正检验下蒙古诸部战力,武器配属,好给现代一个详细的史料。

魏昶君记住土匪情况,之后他顶着风雪漫步村子,走入道观,道观如今人满为患,一些被风雪压垮房屋的老人挤在道观。

道观神像被放在风雪中腾出空间让更多人宿眠,洛水老道烤着火炉。

““柠山马贼”“蒙阴白莲”“军户贼配”“宛山大旗匪”这四波土匪混迹蒙阴县各处,多年恶匪,我派人道士混入贼窝,告知他们落石村粮多,引诱他们前来攻打,我们趁机歼灭。”洛水老道对贼匪心狠手辣。

“善。”魏昶君点头。

“之后驱车,找几流民,喊入道观,集召村民,让村民听流民这一路惨烈,让他们惶恐起来,知道危险即将来临。”魏昶君开口。

“村堡准备建了?”洛水老道诧异,他没想到这么快。

要知道里长之所以让流民对村民讲解一路惨烈,就是为了开始敲打村民,让他们开始凝聚起来,建造堡垒。

次日中午,村民缩手缩脚挤在道观大殿。

火炉边蹲坐着抱着三个米粥陶碗不肯松手的流民,三个流民均三十岁有余,每个人穿着四五层粗袍,整个人不断打哆嗦。

村民看到流民惨状,愈发面色凝重。

“我出境时,二十里不过,见道路旁有人刮人肉如屠猪狗,不少人避开,多人视若无睹见怪不怪,惊悚凛凛,随后一路多倒尸,我便扒尸衣,裹我身躯,一层一层,方才艰难走到蒙阴地。”

“流民多八千人入蒙阴,人鬼不分。”为首流民哭的颤抖。

在场村民愈发胆寒,神情慌张,纷纷看着里长,魏长君在这一刻成为主心骨。

迈步走入高台,站在大殿之上,神像已拆,只有旧坐,魏昶君宛如神像,他声音响起很多人放下心来:“村堡必建,防御匪患和大贼。”

洛水老道,民卫长莫柱竣,莫家族老,民为等人纷纷同意,每家巷子村民更是不断点头:“必建。”

“依仗里长了!”

魏昶君作揖回礼,他让众人先回,次日召集,只召集有棉衣青年壮汉。

道观开始冷清,洛水老道感叹无比,里长当真手段非凡,凝聚村民,寒冬施工,怕是整个大明王朝在这季节,只此一处。

毛笔润墨,道观地板之上,魏长君开始提笔绘录村堡图纸。

堡墙三米,覆尖刺,深坑,积水。

门楼覆弓手射口,石头堆处。

瓮城门小,狭隘,有梭镖民卫可一人守百人之口。

整个外墙蔓延近一公里长连接崎岖山川,东堡门为唯一入口,门楼入口砖石堆积,巍然耸立。

而围墙门楼前地势为下坡,对敌人来说为上坡,我等泼水成冰,敌人进攻需上坡踩冰,更为艰难,如此地势,三十人可抵挡三百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