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都市 > 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 第1845章 刘喜的文章!

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1845章 刘喜的文章!

簡繁轉換
作者:江门二爷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20 15:32:35 来源:源1

「主任,我们领导说上午十一点有时间,您可以过去汇报。」

于秀辉回到自己的联络员办公室之后,给杨东打电话说明情况。

「好,谢谢了。」

杨东点了点头,知道了常务副市长见自己的时间。

挂了电话之后。

杨东拿起座机,按9.

「让综合二处的陈洪文,材料处的刘喜,来我办公室。」

放下电话之后,杨东仔细的审阅着列印出来的内容,他要确保没有一丝一毫的漏洞,哪怕是错别字,都不能有。

审阅完了之后,比较满意,材料科的同志还是比较严谨的,没有出现错别字。

漏洞自然也不会有,因为这是自己起草的东西,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一直很高。

咚咚!

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进!」

杨东抬起头,应了一声。

办公室的门推开,陈洪文和刘喜走了进来。

「主任!」

两个人恭敬客气的喊了一声主任。

「坐!」

杨东指了指沙发,示意两人坐下。

等两个人坐下来之后,杨东开口:「这几天同志们的情况怎麽样?」

两个人知道杨东问的是什麽意思。

于是陈洪文率先回答道:「主任,经过一周的发酵,现在同志们的热情都很高,尤其听说办公厅内部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意见。」

「纠正一下,并没有完全统一。」

杨东听到这里,抬起手打断陈洪文的话。

「你们综合二处的处长于秀辉,还有办公厅常务副主任李红选投了弃权票。」

「不过总体情况跟你讲的差不多,算是形成了多数意见的统一。」

「你继续讲吧。」

杨东指了指陈洪文,让他继续讲下去。

陈洪文一愣,他自然是不知道办公厅开会的具体情况的,此刻听杨东这麽说,他对这两个弃权的有些不满。

底层同志现在都很兴奋,热情都很高。

在这个时候,你俩作为领导竟然不支持?

自己就是综合二处的干部,自己的处长竟然都不支持?

「哦,我们四个综合办公室的78名同志,都赞成调整方案。」

「之前我偷拍的照片,他们也都看到了,也都知道您调整的部分内容。」

「不仅我们办公厅的同志们很支持,就连其他各部门的基层同志,也都很支持,他们也跟我们情况差不多,都处于比较拥挤的工作环境。」

「现在我跟刘喜同志已经调查的比较全面了,积极支持调整的占据百分之九十五,消极面对调整的也有,但是原因并不是反对您的调整方案,只是单纯觉得这个方案落实不下来,他们是对领导们的不信任。」

「我和刘喜同志这几天也转悠了其他楼层,也通过其他单位比较熟悉的同志说明了情况,其他单位的同志对调整多数都很热情,但也有个别不愿意。」

「比如市水利局,地震局,老干部局,这些单位,他们对调整甚至有些反对。」

「原因是他们之前每个单位占据十间办公室,而且他们人少,可是调整之后他们反而会拥挤一些。」

「按照实际情况,实际需求调整,就会影响他们这些清水单位的利益。」

陈洪文一看就是工作做的比较细致和扎实了,已经能够看清楚里面的猫腻。

「这也算是个改革,改革就要兼顾多数利益,但不能怕得罪少数利益群体。」

「他们占据那麽多办公室,全部处于空置状态,有什麽用呢?浪费资源。」

「总之,这次调整必须达成目的。」

「你们回去告诉同志们,短则一个月,长则两个月,一定会调整。」

杨东开口,给两个人一个坚定的说法,让他们回去传播。

「真的吗?主任?真能够在两月内调整吗?」

陈洪文比较兴奋的问道。

杨东点了点头:「现在已经是八月份了,施工的窗口期还在,不能等了,再等下去过了十月一,天气转冷,那个时候再去整改,同志们就接受不了了。」

「你们两个好好完成工作,虽然这些工作都是不方便公开的,但是我心里记得很清楚,也很明白。」

「你们两个,经济稿子写了吗?」

杨东换了话题,再问两个人。

「写了写了,主任,我们早就写完了,只是不敢提交,怕您不满意,还想修改修改…」

陈洪文连忙开口回答道。

「不必修改了,越修改越说明你们心里没底,没主见,这个东西也就没看的必要了。」

「你们回去拿,我现在就看。」

杨东看到两个人手上空空如也,自然是没把稿子带过来,于是让他们回去取。

两个人快步离开,去取稿子。

两分钟之后,再次回来。

两个人都是恭敬的双手把稿子递给杨东。

「你俩先坐,想喝茶自己倒。」

「我先看看稿子。」

杨东示意两人,然后低头看稿。

陈洪文和刘喜忐忑不安的坐在沙发上,不断的张望着杨东。

但是杨东脸色很平和,从他脸上,根本看不出任何心理活动迹象。

于是两个人只能是紧张的坐着,双手不断揉搓着大腿和膝盖。

杨东先看的是刘喜的稿子,因为内心里面,对刘喜的兴趣更多。

刘喜看似性格内向,但主见肯定也有。

经济发展需要政策作为基底,而我国东北地区曾经在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得到大量的政策扶持和政策倾斜,因此出现很多大工业工程制造单位,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发展有很明显的推进作用。

且当时符合时代背景的国营企业,国营工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障着我国人民的基本生活所需以及国家制造所需,科技研发所需。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营企业和国营工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保障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基底。

但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内进入自由经济时代,市场经济为主,宏观调控也只涉及到个别大宗交易和煤炭石油等国家命脉根基上面,这种政策性原则问题不影响市场经济发展。

可我国东北地区先发优势大,以至于尾大不掉,调头困难,思想意识不到位不强烈,加上国家优先供应南方发展,使得东北地区的各种资源大量的外派,从煤炭石油钢铁树木,到干部技术人员,优先发展沿海经济带,实则东北地区透支严重。

九十年代东北地区甚至形成了工业真空地带,即东北地区保留着老工业基地的荣光,却产比占不到国家工业制造的百分之二十。

大量的制造业外移,尤其落后的苏聨式工业设备,与新式欧美生产设备的严重不匹配,让东北地区曾经的固定工业设备资产成为废铁。

也直接让东北地区工业发展进入停滞阶段。

杨东看到这里,眉头皱了起来,开始深思其中的原因。

但不得不夸奖一句,刘喜的这篇文章,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