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修行:我的证道之路 > 第二章:故乡余韵与初试锋芒

修行:我的证道之路 第二章:故乡余韵与初试锋芒

簡繁轉換
作者:乱七八糟的思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11 10:44:2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雨后的山路微显泥泞,清晨的雾气在山谷里缭绕不散,远远望去宛若仙境一般。只是我此时的心情,却夹杂着一丝难言的忧思与兴奋。那一夜强敌突至、师父相斗的场景仍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像是一只无形的手,时刻攥紧我的心弦,让我在回想时依旧感到浑身战栗。可偏偏,这种惊心动魄却又成为我对于修行世界更深的渴望激发点??这种纠结的矛盾情绪,让我在此刻的晨光中显得分外安静。我们收拾好行囊,继续前行。师父一如往常般淡然,似乎那夜只是一场微不足道的虚惊;可我感受到,他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凝重与警戒,让我不由得对前路更加敬畏。

师父自那日过后,似乎对我的保护尤为重视。他很少再让我单独探险或随意行动,而是时常将我留在他目光可以触及的范围内。不过,他并未多言,只是在路途上偶尔提点:“心有敬畏,才懂何谓自保;唯有自保,方能延续大道之基。”我虽年少,却也能听出师父的弦外之音??修行虽贵在精进,但面对暗流汹涌的现实世界,过度的天真只会自取灭亡。尤其在我已显露某些“不同寻常”迹象后,很可能成为某些势力窥视的目标。也正因此,从那天开始,我每日的功课除了练功与打坐,还包括随师父研习符?与观息之法,以期在突发状况下,不致陷入手足无措的境地。

我们日行夜宿,翻越了几道山岭,渐渐临近我故乡所在的秦岭太白山附近。虽然我原本就出身于此,但跟随师父这段时间到外边,我们去了很多地方,见识了许多不同风土人情,如今再次回到故土附近,却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我默默看着远方青山叠翠,想起村中父母,不知他们是否安好,也不知自己与家之间那一条难以逆转的时光之河,已在我离开时默默流逝了多少。师父察觉到我神色微变,轻声对我说:“此番路过你家乡,我们并不久留,怕给你家里人带去不必要的麻烦。你若真的惦念,也只能远远看上一看。”我心头一紧,却知道师父言之在理。我尚未在修行之途上正式立稳脚跟,又被那不明势力盯上,一旦回村恐会连累家人。思及此处,我唯有在夜晚时遥望山那边的村落位置,心底默念父母平安,一阵黯然。

但怕什么就易遇什么。我们本想悄然绕行,却没想到,方离我家乡不足三十里地,便在一处山道的转角处与两名黑衣人狭路相逢。师父早已警觉到有人在附近埋伏,正打算带我绕道行走,可那两人速度极快,眨眼间出现在我们面前。他们并不亮出兵刃,只是冷冷站定,仿佛要将我们的去路拦住。师父上前一步,声色平静地问道:“两位是什么意思?”其中一名黑衣人面带讥讽,低声道:“没什么,只是听闻某位散修带着个奇异体质的小徒弟到处晃荡,咱们受人所托,想来看看。”他言语阴冷,目光像利箭一样扫过我,让我心里猛地一颤。我下意识往后缩了缩,却想起师父平日对我教诫心无畏惧的道理,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和师父并肩而立。

师父依旧神情不变:“未曾听闻在下师徒招惹过什么人,莫非两位认错了人?”另外一名黑衣人嘿然冷笑,不再多言,却猛地从袖中扬出数道黑气。那黑气看似无形,实则蕴有剧烈的腐蚀与攻击性,霎时化作无数黑色蛇影从四面八方扑来。师父见状,也瞬间祭出一张符?,喝道:“疾!”只见那符?化作一道碧绿色的光幕,将我护在中央,他自己却抢先一步跃出光幕,手中一柄拂尘迎向漆黑蛇影。两股截然相反的力量在空中激烈碰撞,发出让人耳膜发麻的震鸣。滚滚气浪四溢,竟令脚下的山道都为之一震。

我躲在光幕里,紧张地凝神观瞧,自己却一时不知该如何相助。那黑衣人明显修为不俗,每一击都带着阴毒之意,好在师父身法卓绝,短时间内还能应付。但我就站在这光幕下,仿佛被迫成为一个旁观者,却又担心师父会因顾忌我而分心受伤。就在这时,那另一名黑衣人却并未如我所料上前助阵,而是退后数步,似乎打算隔着一段安全距离操控某种阵法,对我们进行围堵。方才的一击只是探路,他显然对于师父的实力亦有忌惮,并不敢贸然硬拼。师父亦看出他们居心叵测,抽空朝我低喝道:“切记护好自己,莫要离开我符阵范围!”

于是,我强迫自己镇静下来,回想前些日子师父带我研习过的简单护身与攻击术法。我虽入门不久,可也学过几段基本的咒诀。当我默念口诀,那符阵隐隐间与我气息相通,我能感受到阶段性的微妙共鸣??像是远方的一点灯火,在漆黑夜里告诉你它存在。忽然,光幕上方传来“嗤嗤”几声,似有黑暗之力试图渗透进来。果不其然,那退后的黑衣人竟在不远处布下了一个“幽影”阵,似要以阴寒之力侵蚀我们的符阵结界,用此法逼迫师父分心。我心头一惊,双手忍不住微抖,但还是硬着头皮咬紧牙关,开始尝试稳住结界。

就这样,一场僵持在那窄窄的山道上展开。师父与正面来袭的黑衣人斗得昏天黑地,招招惊险,而我则应对来自四周的腐蚀与阴影侵袭。偶尔我能听到师父的余音传入耳中:“坚持住!记住心法,护住气海!”我拼尽全力,一面深呼吸调动体内那一点点薄薄的灵气,一面与符阵的波动相互呼应。每当那黑暗阴影逼近时,便有一道绿色光华从符?中心喷涌而出,略带淡淡的木香气息,驱散了大部分阴冷腐蚀之力。可那黑衣人不肯罢休,以指尖连连弹射出暗芒,一波接一波冲击结界。只要我心神稍有动摇,恐怕结界立刻会被攻破,届时我们师徒就将陷于腹背受敌的绝境。

正当我渐感力竭,双手酸麻之际,师父那边战局却出现了转机。只听得一声犹如龙吟般的厉啸,师父将拂尘猛地抛向空中,随即拍出一掌,那掌风呈碧色,如同青竹屹立,浩然正气霎时扫荡四周。那黑衣人似乎没料到师父藏有这一手,堪堪避过关键部位,却被余波击得吐出一口黑血。正要退却时,却被师父凌空一脚踢中,这一脚绝不客气,直接将他踢下山道边缘,发出一阵凄厉的惨叫,黑影翻滚坠入深谷,生死不明。另一个黑衣人见状,似已料定无法讨到好处,根本不敢再恋战,连那“幽影”阵也顾不上撤回,转身就化作一道残影,逃之夭夭。

战局结束,师父长舒一口气,身形略显疲惫,落回到符阵边缘。我也终于松开双手,结界随之消散,整个人仿佛在瞬间被抽空,腿一软险些跪倒地上。师父一把扶住我,轻轻拍了拍我的后背,示意我趁此机会赶紧吐纳调息。缓过一阵后,我看见师父的左衣袖破裂,隐约可见几道血痕,想来在交战中也未能全身而退。可他眉头并未皱一下,只是安静运功,为我护法。剧烈的气息起伏渐渐平复,我抹着额头上的冷汗,不由得心生惶恐与后怕。这才踏上修行路短短数月,就遇上如此凶险场面,若没师父在我身边,我早不知死了多少回。

“走吧,我们须尽快离开此处。”师父收回周身灵力,语气里透着不容置疑的果决。我不敢多言,只默默跟在他身后离去。一路之上,我心绪难平:究竟是何人派这些黑衣人对我们穷追不舍?难道仅仅因为我的“奇异体质”?还是我们在不经意间卷入了修行界某种纷争?这一切疑问在我脑海里翻腾不止,却又苦于无从得知更多线索。师父或许也无从判断,只是叮嘱我切莫声张,日后若遇到可疑之人,也要多留三分警惕。

离开秦岭太白山附近时,我最后一次眺望故乡方向,只见那青山仍旧如画,霞光漫天,似乎在上演日升日落间不变的轮回。可我的心境却已不似当初纯粹,那些突然而至的恶意、那深夜的凛冽杀机,都告诉我:我已无法再回到从前那无忧无虑的岁月里。无论是修行之道还是对未知的探索,我已踏上这条路,想回头亦无可能,只得一路向前,去看究竟能走到哪一步。

我们接下来的旅程,更加谨慎而低调。师父在选宿处的讲究愈发严格,经常会动用一些小型阵法或者符?来遮掩我们行踪,也更少与人寒暄来往,以免被居心不良者发现蛛丝马迹。有时我会觉得这样生活虽然安全,却多少有些压抑。不过,师父并未因此怠慢对我的修行指导,他抓紧一切机会让我提升实力,以免下次再遭遇同类危机时,我依旧只能傻傻躲在符阵里。但凡有合适的空地,他就让我演练心法与基础剑术,还有以念力激发符?的技巧。那段日子里,我从清晨到黄昏几乎都在重复练习,身心得到飞快磨炼,而在深夜,我亦会持续打坐观想,试图寻回那神秘梦境里传递的讯息。

奇怪的是,自打我们与黑衣人一战后,好长一段时间,我都很难再入那种深层次的梦境。即便偶尔做梦,也多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再难见到那位形容不清的老者与璀璨星空。我起初有些焦躁,疑惑是否自己的灵性受了惊吓,或者是不是那夜符阵的碰撞扰乱了我体内气机。师父却不以为然,只是劝我说:“别让心念执着于一点得失,否则反倒容易阻断对天地的感应。真正的‘证道’,固然需要机缘,但更需要顺其自然。放下焦躁,耐心积累,总有一日,你会再次看见那扇门。”他虽然话语平淡,却似有一种超然的智慧。我努力安抚自己,在每日的修炼中尽量收敛杂念,只想着脚踏实地,先稳固如今的境界。

就这样,我们继续行走于繁华与荒凉之间。偶尔会在集镇歇脚,师父也教我如何与市井百姓交流,学会最基本的人情世故。毕竟,“证道”并不意味着与凡尘隔绝,有时对世间万相的体悟,或许也是修行的一种助力。我跟随师父行走江湖,也见过形形色色的人:满腹经纶却被官场排挤的落魄书生,豪气干云却遭逢变故的浪荡剑客,亦或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却始终保持淳朴善良的农夫。在这些或正或邪、或悲或喜的故事中,我渐渐看到生命的多样面貌,也更深刻体会到:世间之大,没有绝对的对错、黑白,有时如同那缕缕纠缠不清的云烟,需要修行者以赤诚之心去观照与理解。

在这过程中,我也碰上过几次意外小冲突,被一些无理取闹的莽汉刁难,当他们发现我与师父只是两个人,又看我年纪轻,就想欺压一番。师父往往只是一声轻叱,便能令对方知难而退,偶尔也会示意我出手历练一番。第一次出手时,我还紧张到手心冒汗,生怕对不准经脉要害,就算对方只是寻常武夫,我也禁不住心慌。可渐渐地,当我学会用师父传授的剑招与身法去面对普通人的蛮力,我才意识到修行者确实在战力层面有着极大优势。那一回,有个醉汉持刀逼近我,我冷静运转灵气,将手中木剑轻抖,便迅速挑落了他的钢刀,顺势建立了上风地位。醉汉大惊失色,转眼就跑得没影了。

那次小小的胜利让我心中生出一阵莫名的兴奋,又带着微妙的愧疚:对方毕竟是个凡人,我若真用全力,或许会伤他性命。幸而师父及时提醒:“当你站在更高维度审视这世间,切莫忘记尊重一切生命。手中之剑,可护己护道,但亦可杀人无形。时刻谨记‘敬畏’,道路才能走得更远。”我在心中对师父的话谨记不忘。这也让我对“证道”有了新的认知:它不是冷血无情的力量攫取,更包含了对生命与道义的守护。其真正奥义或许是融入尘世、立身天地,以真实悲悯之心去面对芸芸众生,而非一味追求个人修为的巅峰。

随着时间推移,我对基本御气、观息、符?应用、基础剑术等都熟练不少,有时梦中的星光变得偶尔闪现,隐隐似将我唤往某个方向,但仍然不够清晰。师父并不急于让我跨入更高层次的心法修炼,而是反复叮嘱我打牢根基,他说:“修行之路最重根基,切忌揠苗助长。你若急于求成,反而可能在某个瓶颈处心智失守,万劫不复。”我虽有些不服气,想急于进入“一阳生”的境界,却也害怕重蹈某些传闻中“走火入魔”的覆辙,只能压下那些躁动的想法,老老实实按照师父的节奏走,一天一个脚印,一步一脚印地磨练自我。

忽一日,我们来到一座古城,名唤“安州城”。这城池比我们以往落脚的镇子都要大得多,据说这里是商旅聚集之地,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城中坐落着数家规模不小的道观、寺院,也有所谓的修行门派分舵,但平日与世俗之间相安无事,只在一些特殊时节举办法会,供人拜祭。师父带我进城时神色颇为谨慎,他低声对我道:“安州城是南北要地,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此前来袭的黑衣人背后是谁,不曾可知。我们在这里休整几日,但切忌惹事,更莫随意显露修行术法。”我深深点头,心想:这般谨小慎微是我们目前的最佳选择,毕竟在黑暗中,或许还有不下一个势力在盯着我们。

初入安州城的那几日,我跟随师父四处打探,主要是想收集些关于“证道”古籍或修行界动态的零散消息。师父曾言:“一则想让你开开眼界,二则我们也得找寻一些线索,了解此地是否潜藏危险。”这城果真人声鼎沸,街巷纵横交错。我们白天混迹于茶楼客栈,夜晚则投宿在一家僻静的客栈小院里。几天里,我见识到世间百态:有落魄武者在街边耍刀卖艺,只为换得一壶浊酒;有商贾在高楼里灯火通明,运筹帷幄间里,金银如流水般进出;更有一些披着道袍或僧衣的修行者云游此地,到处宣扬各自门派经义,表面或许清静,暗里却不乏利益纠葛。

某日黄昏,我在一座专卖字画古董的铺子里闲逛之时,意外发现了一卷颇为古旧的手稿,封皮已破损严重,上面只依稀可辨“观道遗稿”四字,似乎年代久远。掌柜见我对这残卷感兴趣,便开口要价颇高,并吹嘘说这手稿里记载了什么“先贤观道心得”,乃绝世珍品。师父在一旁微笑不语,我则有心想一探究竟。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我们且不计是否真有价值,最终以远高于普通手札的价格将它买下。回到客栈,我们迫不及待翻开,发现这手稿多处缺页残破不堪,上面文字既有策论般的议论,也有诗词一样的抒怀,还夹杂一些看似法诀的符号,实在令人难以一时琢磨透。师父反复端详,摇头道:“仅从字里行间判断,是一位自命清高的散人随手记录的,只是涉猎颇杂,未必具备完整系统的修行价值。”说罢便示意我收好,也不甚在意。

可当夜我独自在灯下翻看,却隐约从那破损的字句中读出一丝沉郁壮阔之意。譬如其中一段谈到:“大道如星河灿烂,然人心之幽暗,又岂止碌碌凡尘?”阅读这些文字,我脑海里似乎又浮现起那梦中星空的场景,仿佛无形之中有股力量在牵引我的思绪。我翻到后半部分,居然还瞧见几句隽永的诗意,比方说“一梦千秋或成空,自有星光照山河”;再往后翻,赫然出现几段口语化的提醒,提到“若能证道,当须自省诸因果,莫执于形,莫困于相”。我心直觉这话语与自己心境多少有些契合,一口气翻完,只觉余韵无穷,却难以完全领会。

那几日,我常抱着这残稿默默诵读,师父看在眼里,也不出言阻止,只淡淡地说道:“既然你有兴致,便花些心力研读吧。或许,它能给你一点启示。”于是这本“观道遗稿”在我手中渐渐变得珍贵起来,常常让我夜深人静时陷入对天地、对自身、对“证道”更深的遐思。另一方面,在安州城中那些明里暗里的风吹草动,也让我不得不保持警惕。我偶尔会在客栈附近察觉到似曾相识的阴冷气机,虽稍纵即逝,却足以让我心生警觉,生怕再度遭到神秘人的袭击。师父似乎也留意到了这些异常,但他并未慌张,只是将客栈的小院布下阵法,叮嘱我夜间不得外出。

就在我以为日子还能这样平静过一阵时,一个外表看似和蔼的中年男子主动找上门来。那天他突然出现在我们客栈的门廊,一身青衫飘然,彬彬有礼地对我微笑:“这位小兄弟,看你面带灵光,不知可否有意拜入名门正派?若有需要,在下可以引荐。”这直截了当的话语,令我心头一跳。他究竟是谁,怎会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于是我下意识回道:“我已有师父,不必叨扰。”那青衫男子微微一笑:“我不过随口一问??听闻这安州城里有不少年轻修行者寻找更好的出路,如若兄弟有意,欢迎随时来找我。我们‘无极阁’待遇丰厚,还会提供丰厚的修行资源。”说罢,他便轻飘飘作揖而去。

我在原地愣了好一会儿,心想自己与师父行事低调,怎会轻易引来这种“门派招揽”?我回房跟师父说了这事,他脸色不变,只道:“能找上门来,说明他们早就关注到我们了。我们虽未必与其结怨,但这些势力都心思复杂,莫轻信。眼下最要紧是保全自己。”随后,师父干脆决定:安州城留不得久,我们要立即整顿行囊,趁夜离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的心稍有不甘:未能在这座大城多作探寻,便要匆匆离去。可我更清楚,如今我等修为尚浅,不宜陷入任何可疑势力的纠葛。与安全相比,其他都可暂且放下。

夜深时分,我们简要收拾,将房钱结清后,趁人不备从后门离开的瞬间,我赫然察觉到街角处似有一道阴影晃动。那黑影看见我们迈出大门后略顿片刻,似欲追来,但在我们几个闪身的功夫,他却已不见。师父拉着我远远绕过两条巷子,最后出了城门,才稍稍松了口气。我的心还在紧张地砰砰跳动,暗暗庆幸此次无惊无险。这样一路遁走后,我们终于离开安州城,回到荒郊外的官道上,借着朦胧月色继续前行。不知道下一站会是哪,只知道我们要暂避锋芒,继续在这广阔无垠的大地上流转,去完成那未知又危险的修行之旅。

走在荒郊,偶尔会想起当初的家乡,想起那破旧的庙宇和我初次看到的“星光指引,入梦见证”。以及后来在安州城里所得的“观道遗稿”,还有那青衫男子的突兀招揽,所有这些碎片般的经历,都在我脑海里拼凑成一幅既玄妙又让人心生期待的图景。我明白,修行之路远非一条笔直的阳关大道,更像是数不胜数的分岔与迷宫,每一次选择都可能影响日后命运,同时也可能为我开启新的机缘。兴许那一夜黑衣人的袭击、那神秘青衫男子的现身,都只是巨浪翻涌前的些许波纹;也或许在某个转角,还会有更大的逼仄与杀机在等待。可我一步踏上此路,便已无从退缩,只能咬牙坚持,守护好自己心灵深处那簇不灭的火焰。

师父在昏暗月色里行走,身形渐渐与夜幕融为一体。我走在他后面,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不敢让脚步声过重。也许未来很长一段时日里,我们都得这样紧张疲惫地赶路,不知道目的地何在,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停下脚步。但在这不安与未知的交织中,我却时常会想起那老者在梦里对我微笑的模糊身影,仿佛跨越时空在告诉我:一切都是必然,无论前方如何艰险,只要对“证道”之心不曾动摇,我终会在尘世迷局里寻得一线光明。

突如其来的夜风吹拂我的衣襟,也让我冷静几分。我低头看着手中紧抱的一卷“观道遗稿”,再度默念其中一句话??“若能证道,当须自省诸因果”。这短短几个字仿佛在我耳边回荡,让我对过往的每一桩遭遇都多了分解读。或许遭逢的敌意,面对的诱惑,感受的恐惧,正在塑造一个全新的我。那不再是当初故乡村落里只会做美梦的懵懂少年,而是一个逐渐明白自身使命、明白“证道”之重的修行旅者。心念至此,我脚下加快两分步伐,追上师父的身影。师父侧首看我一眼,会心微笑。我们二人一前一后,消失在无尽的夜色长途之中,去迎接下一次挑战与磨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