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天心湖畔,夕阳如血,湖面波光粼粼,映着天边如火的晚霞。
我与白鹿仙子并肩而立,微风拂过,衣袂飘飘,湖水轻拍岸边,发出低语般的声响。白鹿仙子即将离去,她的白衣在霞光中泛着淡淡光芒,身后灵鹿低头啃着湖边的青草,宁静而祥和。
她目光深邃,凝视远方,似在思索什么,片刻后,她忽然开口,声音清越如泉:“林道友,你可知圣人为何言‘吾日三省吾身’,而不言‘三省吾心’?”
此言一出,我心头一震,脚步不由停下,抬头望向她。圣人之言,我自幼熟读,却从未深思其意。此刻被她点破,我脑海中一片茫然,竟不知如何作答。我沉吟片刻,脱口而出:“吾如何知汝心?”话音刚落,我自己也愣住了。这句话看似随意,却如一道惊雷,在我心底炸响。白鹿仙子闻言,微微一笑,并未言语,只是静静地看着我,眼底似有期待。
我站在湖边,望着水面倒映的残阳,心中却似有无数思绪翻涌。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教人每日反省自身行为,修身齐家;佛家的“明心见性”,直指本心,破除妄念,求得解脱;道家的“道法自然”,则追求与天地合一,无为而治。三教理念如潮水般在我脑海中交织碰撞,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我闭上双眼,试图抓住那稍纵即逝的灵光。
渐渐地,这些看似对立的教义开始在我心中交融。儒家的“知行合一”,强调知与行的统一;道家的“性命双修”,追求身与心的和谐;佛家的“明心见性”,则是通向智慧的钥匙。三者并非水火不容,而是殊途同归,皆指向一个目标??修心养性,证悟大道。我猛然睁开眼,心中豁然开朗:我所追寻的道,并非单一的儒、释或道,而是要在三者的融合中,找到属于我自己的道路。
这一瞬间,我感到体内灵气涌动,金丹在丹田中微微颤动,仿佛受到某种召唤。我看向白鹿仙子,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深深一礼:“多谢前辈点化,林清扬受教了。此刻,我似有所悟,修行之路,豁然开朗。”
白鹿仙子点头,目光柔和:“道友悟性非凡,未来成就不可限量。修行之路,贵在自省与融合,愿你早日证得大道。”她顿了顿,又道:“此地事了,我将返回山林,若有缘,自会再会。”言罢,她身形一闪,化作一道白光,消失在天际。
我站在湖边,久久未动。夕阳西沉,湖面染上一层暗金色,我心中却亮起一盏明灯。师父青玄子的谆谆教诲、天师的指引、白鹿仙子的点化,如同三条溪流,在此刻汇入我心。我暗下决心,定要在这条融合三教的道路上,走出自己的风采。体内灵气愈发活跃,金丹的颤动愈发明显,我知道,这是突破金丹中期的契机。
带着白泽,我踏上了返回白道观的路程。白泽化作人形,跟在我身旁,眉眼间带着几分好奇,不时问些关于修行的问题。我耐心地一一解答,心中却已开始筹划闭关之事。天心湖祈雨耗费了我不少灵力,但白鹿仙子的点化却让我心境大进,正是冲击金丹中期的最佳时机。
回到白道观时,已是傍晚时分。道观内灯火通明,清虚道长与众道士正在前殿诵经祈福,见我归来,清虚道长迎上前,拱手笑道:“林道友,祈雨之举大功告成,江南百姓无不感激涕零。道友神通广大,实乃我道门之幸。”我谦逊道:“道长过誉了,此乃天意使然,非我一人之功。祈雨之前,我曾与道长商议计划,多亏道观上下齐心协力,仪式完备,方有今日之果。”
清虚道长连连点头,指着身旁好奇张望的白泽问道:“这位小兄弟是?”我拉过白泽,介绍道:“他叫白泽,是我在黑风岭救下的孤儿,实则乃灵兽化形,自愿随我修行。今后,他将由我照料。”白泽腼腆一笑,向道长行礼:“见过清虚道长。”清虚道长打量他片刻,赞道:“眉清目秀,灵气逼人,日后必成大器。”
我向道长说明闭关之意:“道长,祈雨之后,我感悟颇深,欲闭关冲击金丹中期。接下来的应酬事务,烦请道长主持。”清虚道长欣然应允:“林道友安心闭关,贫道自当尽力。道观上下,皆以道友为荣。”我谢过道长,带着白泽回到静室,嘱咐他在外守候,便推门而入,开始闭关。
静室内,陈设简朴,一张蒲团置于中央,桌上摆放着一盏油灯,几卷道经静静地躺在书架上,墙上悬挂的《太极图》墨迹斑驳,透着古朴之意。我盘膝坐于蒲团之上,闭目凝神,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心绪渐渐平静。体内灵气如涓涓细流,在经脉中流淌,金丹悬浮于丹田,散发着淡淡的金光。
我默念心法,引导灵气汇聚于金丹。金丹开始缓缓旋转,吸收着天地灵气,表面符文若隐若现。我沉浸其中,感受着灵气的每一丝变化。忽然,丹田处传来一阵异样的感觉,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膨胀。我心中一惊,暗道:“突破之兆来了。”我稳住心神,继续运转功法,不急不躁。
紧接着,一阵酸麻热胀痛的感觉从丹田升起。这不是普通的那种肚子疼,更不是胃肠的不适,而是气海似在身体,又非在身体扩展空间的征兆。
酸,如同筋骨被拉伸;麻,仿佛灵气在经脉中细细钻动;热,好似一团火焰在丹田中燃烧;胀,则是气海的边界被撑开,隐隐作痛,一种空灵的痛。
我咬紧牙关,忍受着这异样的痛楚,却并未慌乱,慢慢,我从我自己中抽离出来,看着我自己,痛也不是自己痛了,反而异常平静。
我仿佛能“看”到自己的经脉在一点点变宽,灵气如洪流般涌入,冲击着每一寸筋骨。这种痛楚让我额头渗出细汗,衣衫渐湿,但我却置身事外,冷静地观察着这一切。
天地间的灵气源源不断地流入体内,经脉在滋养下变得更加坚韧宽阔。我默念道经,心境如止水,疼痛虽在,却无法扰乱我的心神。
随着灵气的涌入,星枢之力从丹田升起,沿着脊椎直冲泥丸宫。脑中轰鸣一声,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屏障被打破,识海豁然开朗。
原本混沌一片的识海,此刻化作一潭清澈的湖水,波光粼粼,平静无波。我心念一动,神识外放,瞬间覆盖方圆三百丈。道观内的一切清晰映入脑海:清虚道长在藏经阁翻阅古籍,白泽在院中嬉戏,守门的道童在打盹,甚至远处树梢上栖息的鸟儿的呼吸,我都能感知。
这种感觉妙不可言,仿佛我与天地融为一体,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我深吸一口气,继续运转功法。
金丹在灵气的滋养下,逐渐变大一圈,表面的符文更加清晰,闪烁着神秘的光芒。符文之间似有韵律流动,如同天籁之音,在丹田中回荡。我知道,金丹中期已成。
突破之后,我并未急于出关,而是静静地调息片刻,巩固境界。识海的出现尤为意外,那是元婴修士才有的神通,我却提前拥有,想必与星枢之力有关。我凝神内视,识海如镜,映照着我的心境。我默念:“心即理,道即心。”儒释道的融合,在此刻化作一股力量,?我的道心更加坚定。
数日后,我推开静室之门,走出闭关之地。阳光洒在身上,温暖而明亮。
白泽第一个迎上来,惊喜道:“哥哥,你出关了!感觉你变得更强了!”
我摸了摸他的头,笑道:“弟弟守得辛苦,哥哥的确有所精进。”
清虚道长闻讯赶来,见我气质更显沉稳,赞道:“林道友,闭关顺利,修为大进,可喜可贺!近日来访者络绎不绝,皆为感谢祈雨之恩。”
我微笑道:“多谢道长操劳。这次闭关,幸得顿悟,修为略有突破。”我环顾四周,见道观内香火旺盛,百姓虔诚膜拜,心中欣慰。道长递上一份名单,道:“这是来访者的名单,其中有浙直总督胡宗宪大人,他特意嘱咐,待道友出关后,望能前往杭州一叙。”
我接过名单,略一思索,道:“胡大人乃朝廷重臣,找我必有要事。既如此,我当往杭州一行,再进京。”告别道长,我带着白泽,踏上了前往杭州的路程。沿途风光秀丽,江南大地因祈雨而焕发生机,百姓安居乐业,我心中感慨万千。
抵达杭州后,我径直前往总督府。胡宗宪早已在府门等候,见我到来,亲自迎接,拱手道:“林道长,久仰大名!祈雨之举,功德无量,江南百姓无不颂扬。”我谦逊道:“部堂大人过誉,贫道不过是尽了一份绵薄之力。”胡宗宪引我入内,屏退左右,面色凝重道:“林道长,此次请你前来,一为感谢祈雨之恩,二为有一事相求。”
我心中一动,问道:“部堂大人请讲。”胡宗宪沉声道:“道长想必知晓,陛下近年来沉迷修道,荒废朝政,朝野上下忧心忡忡。听闻道长道法高深,望能进京劝谏陛下,重道而不修道,以安社稷。”
我闻言,心中一凛。嘉靖皇帝修道之事,早已传遍朝野,其荒废朝政,致使民生凋敝,身为修行者,我自当以天下为己任。若能劝谏皇帝,或许能挽狂澜于既倒。
我点头道:“部堂大人所言极是,贫道亦有此意。此次进京,必当竭尽全力,劝谏陛下。”胡宗宪面露喜色,拱手道:“有劳林道长!若能成功,实乃大明之福。”
我回礼道:“贫道尽力而为。告辞后,我将即刻启程。”胡宗宪送我至府门,目送我与白泽离去。
告别胡宗宪,我与白泽沿着京杭大运河,踏上了进京的旅程。运河两岸,风光旖旎,商船往来,热闹非凡。白泽坐在船头,好奇地四处张望,不时发出惊叹:“哥哥,这河好长啊!我们要去多久?”我笑道:“弟弟莫急,沿河而上,数日便到。京师乃大明心脏,繁华异常,你可要睁大眼睛瞧瞧。”
我立于船尾,望着河水滔滔,心中却思绪万千。进京劝谏嘉靖皇帝,谈何容易?皇帝性情多疑,刚愎自用,若无足够的智慧与谋略,恐难成事。我需仔细筹划,方能一举成功。
金丹中期的修为,让我信心倍增,但面对朝廷的复杂局势,我仍需谨慎行事。
船行数日,抵达通州,我与白泽弃船登岸,改走陆路。沿途民风淳朴,田野间农人忙碌,但越接近京师,气氛越发紧张。街头巷尾,官差巡逻,盘查行人,显然朝廷加强了戒备。我与白泽扮作普通商贾,低调入城。京师繁华依旧,街市上人声鼎沸,酒肆茶肆灯火通明,但宫墙之外,却笼罩着一层无形的阴霾。
我深吸一口气,握紧白泽的手,低声道:“弟弟,京师不比金陵,此地暗流涌动,步步惊心。随我小心行事。”白泽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我知道,接下来的日子,将是我修行之路上的又一次严峻考验。光明教的阴影尚未散去,朝廷的危机迫在眉睫,而我的道心,将在这场风波中接受淬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