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皇帝辦過差,跟唐寅也有不錯的關系……
結果現在卻被朱浩硬生生拽去當工部郎中,雖然官品是上升了,但對他來說可是非常鬱悶的事情,誰能拿著翰林修撰不當,卻跑去當什麽工部郎中?
真以為這是什麽輕快差事?
隨後朱浩去見了新任翰林學士賈詠。
賈詠對於朱浩的到來,顯得異常謹慎,畢竟他在宮中見識過了皇帝對朱浩的信賴,現在他就要琢磨,朱浩到底是他的屬下,還是平級,再或是上級來視察工作?
“敬道,你要調工部侍郎,等議禮之事稍微結束,可能你禮部的差事就要卸下了。”賈詠試探地說道。
朱浩笑著點頭:“是。”
賈詠道:“那你未來作何打算?”
打算?
當你是我的師長,還要問問我以後的人生規劃?你這試探的水平不行啊,能不能挑點有營養的問題來問?
“我打算以後在工部好好做事,以後或有很多時候不在京師……”朱浩笑道。
賈詠皺眉:“你若是調工部為左侍郎,恐怕要管部堂事,何以不在京師?”
朱浩道:“可以這麽想,就當我提督易州山場,陛下安排我去工部,多數時候都是管理廠部之事,至於部堂事……我年輕氣盛,入朝的時間也短,難以平衡好各方關系,還不如多出去歷練一番。”
雖然朱浩的話有些“放肆”,就像是自己給自己安排差事一樣。
大明工部的制度,也好像會因為朱浩一個人的出現而改變。
但賈詠聽完朱浩這番話,卻無端放下心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小子以後不會常留京城搗亂,以後朝堂上也基本見不到他,那是否意味著……朱浩當不當工部侍郎,是否兼任侍讀學士、詹事府少詹事這些職位,其實都沒什麽差別?
“嗯。”
賈詠不動聲色,點點頭,“年輕人是要多歷練,但也要注意分寸,朝堂也需要後起之秀。以後翰林院也常來。”
“好。”
朱浩跟賈詠也只是保持面子上的和睦,其實內心中,彼此也把對方當成敵對派系的人。
怎可能推心置腹呢?
……
……
年後,朝中最大的風波,或者說朝中上下爭論的焦點,便是楊一清和謝遷是否應該回朝之事上。
唐寅入閣已經敲定,只等一道詔書下來,內閣就將成為五人的配置。
如果皇帝還要召楊一清和謝遷回朝的話,將把他們擺在如何的位置上?
楊一清還好一點,畢竟當過六部尚書,而謝遷的情況就比較複雜了……這位可是弘治名臣,在內閣和翰林體系中聲望獨樹一幟,當年李東陽死前曾極力主張讓謝遷回朝,甚至想讓謝遷為首輔。
但謝遷在正德朝一直都對皇帝的征召選擇拒絕,歸隱不出,這時就一定會賣新皇面子?
初五這天朝會。
當天是唐寅正式入閣的日子,朝堂上朱浩不在,而朱四拿出一份奏疏,提到楊一清回朝之事。
朱四道:“鎮江的楊老部堂,就算一直都在賦閑中,卻不忘朝中大事,朕屢次派人去跟他談論國事,甚至連大禮議也曾詢問過他的意見,均得到支持。如今朝廷正值用人之際,朕準備派人去召他回京。”
劉春出列道:“陛下,只怕楊部堂不會輕易出山吧?”
“事在人為。”朱四道,“朕一片誠意,難道他會拒絕?這欽差重任,你們認為,朕應該委派給誰呢?”
在場大臣面面相覷。
這件事原來只是通知我們,根本不是來與我們商議,至於楊一清是否回朝……雖然看起來此人回京能讓朝中老臣勢力更加穩固,但要命的是楊一清先前多次表露出支持大禮議的態度。
也就是說,楊一清就算回來,也不可能為傳統文官勢力撐腰。
那召他回來幹嘛?
朱四見文武百官不言,多少有些不悅:“難道就沒人能替朕把這位名臣請回來,讓大明江山穩固,國勢蒸蒸日上嗎?”
張璁走了出來:“陛下,臣舉薦,翰林侍讀桂萼前去鎮江,請楊部堂出山。”
張璁的話,多少讓人意外。
不過想想也就明白了,桂萼是張璁在南京的舊識,逐漸通過大禮議對外發表意見,得到皇帝關注,並順利入翰林院為侍讀,張璁讓桂萼走一趟,那就是說……張璁想把自己歸入楊一清麾下。
但若楊一清回來,到底張璁和楊一清誰排次居上,這就有說法了。
本來楊一清一定能壓住張璁,但問題是張璁現在已經是翰林學士,回頭若是被皇帝提拔入閣的話……楊一清一定能壓得住這個入朝沒幾年的進士?
朱四道:“桂萼?還有不同意見嗎?”
黃瓚走了出來:“臣推薦,禮部朱侍郎前去。”
又是不出意外的舉薦。
現在多數人都能看出來,朱浩就算不是傳統的議禮派成員,也是傾向於議禮派,而皇帝對朱浩的破格提拔,可能有朱浩是唐寅學生的原因,但更大的可能是……朱浩這小子就是個二五仔,以前潛伏在文官這邊當臥底,現在只是公開了其真實身份。
“不好。”
朱四直接回絕了這個意見,“朱侍郎最近還有很多差事要做,朕對他的任用也愈發多起來,怎可能讓他去鎮江?這一去,可能就要一兩個月,還是讓桂萼去吧。”
在場大臣心裡都很奇怪。
讓朱浩出京城一兩個月,皇帝就受不了了?
那以前朱浩去個南京,還三四個月呢,去永平府當知府,也一去數月,甚至皇帝你還發配朱浩去西山煤礦服役兩個月呢……皇帝你不會是健忘吧?
難道說,彼一時此一時?
再便是派誰去,真有那麽重要?不管是朱浩,再或是桂萼,只要楊一清真心想出山,怎麽都會接詔。
不想出山,就算皇帝你親自登門,也白搭。
……
……
朝會結束。
朱四返回乾清宮,猶自不忘派人傳旨,將唐寅召進宮裡,同時讓另外四名內閣大學士到乾清宮等候。
這意思是……朕想親眼見證唐寅入閣這件事。
等唐寅到來時,都已經是半個多時辰後了,四名閣臣在乾清宮外等候,一個二個臉色都很難看。
這大年初五,北風凜冽時跑到皇宮裡罰站,讓人覺得分外悲催。
乾清宮內。
朱四對唐寅入閣甚是滿意。
“朕先前在王府的先生,接連故去,如今唐先生你位居宰輔,以後朕有事也能多問詢於你。”
朱四感慨地說道。
唐寅很想說,你的先生還沒死絕呢。
張景明和袁宗皋是死了,我也快了,但范以寬和公孫衣他們還活得好好的,而范以寬到現在都還沒接受征召……非要算的話,朱浩那小子也給你上過課,他更是絲毫也沒有要歸西的跡象。
唐寅只是拱拱手:“臣自當盡心竭力。”
朱四拿出一份奏疏,道:“這是玉田伯回安陸之前,給朕上的奏疏,他對此行安陸的差事,還有不明白之處,此事就交給唐先生你了。”
唐寅心想,果然被朱浩那小子說中了,皇帝還是把蔣孟載回安陸的差事,交給我來辦。
苦啊。
“另外,諸位卿家,朕還有些事想問問你們的意見……你們認為,若是楊老部堂回朝,朕應該給他安排如何的差事?”
朱四問出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要請楊一清出山,卻不提前告訴對方要為其安排什麽差事,這就好像,皇帝連空頭許諾都不做,就想讓一個顯赫的老臣復出,萬一皇帝回來給你安排個低級的差事,這不是給自己的仕途生涯蒙羞?
你不提前說明給什麽官,估計楊一清會有很大的顧慮,不太可能會同意出山。
費宏對此好像很有經驗。
畢竟他也是新皇登基後,在朱四力主下,派人傳召他回朝的。
費宏道:“陛下,臣以為,應當委以閣部重任,方能彰顯陛下誠意。”
幾人都看向費宏。
心裡都在想,你費宏是怎麽想的?
楊一清聲望別說不在你之下, 甚至超過你很多,你讓他入閣,你這個首輔都沒法當知道否?我們更沒法混了。
畢竟以入閣次序來論,楊一清入閣位居末席,但問題是我們怎麽對楊一清發號施令?
但費宏就是想以如此方式,明確無誤地告訴皇帝,自己並無嫉妒賢能之心,而且他似乎也感覺到,可能皇帝召楊一清回來,就是準備讓他們幾個接連退下去……讓楊一清來當首輔的。
雖然內閣中,現在有了黃瓚和唐寅兩個議禮派。
但二人在朝中的聲望,加起來都還不及楊一清的一成,既然楊一清也支持議禮,顯然皇帝想讓楊一清回朝主持大局。
這樣皇帝的號召力就更強了。
唐寅道:“陛下,還是讓楊部堂到六部,委任其尚書之職,此乃其擅長之處。況且現在六部中……呵。臣失言了。”
s
:。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