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没钱赛什么车? > 060 可以说没有短板

没钱赛什么车? 060 可以说没有短板

簡繁轉換
作者:无限循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11 22:44:56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陈向北在淋浴间简单冲洗了一下,换了身干净衣服就走了出来,正好看见那两名壮硕的华赛技师,把CFR2O00推回车库进行检修。

他之前在驾驶过程中,对这辆CFR2000赛车机械性能方面,有着诸多不满意的地方,想着不如趁这个时机跟技师共同调校下。

“你们好,不知道怎么称呼?”

陈向北过去打了声招呼,梁驰之前并没有介绍姓名,仅说是他的徒弟,以至于叫什么都还不知道。

听到陈向北的声音,这两名华赛技师也是停下手中动作,左边圆脸技师憨笑介绍道:“我叫冯勇,你叫我阿勇就好。”

“他叫赵磊,年龄比我们大些,队里一般称呼磊哥。”

“好,你们也可以叫我向北。”

陈向北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转而问道:“阿勇,磊哥,你们会调车吧?”

调车跟修车是两种不同概念,特别是方程式赛车,它还关乎到空气动力学,陈向北不问清楚还真不敢保证对方一定就会。

“会,我们之前帮福特技师打下手,年中他们合同到期撤离之后,基地赛车就由我们跟本田工程师一起调校。”

“那就好。”

陈向北应了一声,直接蹲到了CFR2000面前,首先指着悬架说道:“弹簧阻尼有些偏硬,虽然硬簧增加了弯道支撑性,但降低了赛车的牵引力,高速弯更容易打滑。”

对于普通人或者大多数“低”水平车手而言,往往会更喜欢硬簧的感觉,这样高速过弯能抑制侧倾,带给人更足的过弯信心。

但陈向北的信心来源不是虚假的体感,而是实打实赛道反馈的真实车感,从而判断出过弯速度的极限,太硬的弹簧阻尼反倒有些弄巧成拙。

“还有刹车平衡调校不对,前后刹车比50:50不适合干地,后轮会更容易锁死,最好调节成55:45。”

“另外悬架外倾角有问题,会导致弯道外侧轮胎接地面积不够。”

就在陈向北“喋喋不休”反馈赛车调校的时候,伊藤雅治收拾完控制台设备,回来恰好见到了这一幕,当场愣在了原地。

中国新人直接上手开方程式还不够,他居然还会调车?

要知道很多F1级别的车手,他们都不一定擅长调车,往往需要车队或者队友共享调车数据。

陈向北这些专业知识,又是从哪里学来的?

“向北君,你以前真的没有跑过卡丁车或者方程式吗?”

伊藤雅治带着满腔疑惑,走过来问了一句。

如果说上手方程式还能用模拟器或者天赋来解释,反馈赛车调校这种操作,实在有些突破伊藤雅治的思维认知。

“没有。”

陈向北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否认。

“没开过那你怎么会调车?”

“开过卡丁车或者初阶方程式就会调车吗?”

陈向北没有直接回答伊藤雅治的问题,而是反问了一句。

霎那间伊藤雅治更懵了,完全无法回答。

原因很简单,卡丁车手或者初阶方程式车手,他们的实力照样摸不到调车的门槛。

可随之而来又出现一个更“惊悚”的现实,陈向北身为一个纯粹的新人,他居然摸到了调车门槛!

见到伊藤雅治CPU快要干烧了的模样,陈向北笑了笑,主动给出了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

“伊藤,我之前一直在梁叔修车店兼职,他教过我很多调车方面的专业知识。”

陈向北是在修车店兼职没错,可梁驰却一点没教过调车,不过他们两个应该不会去对证,主打的就是一个信息差。

听到陈向北的这番解释,伊藤雅治脸上流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梁驰身为华赛体育半个赛车工程师,半个首席技师,他对调车方面确实很精通。看来陈向北就如同两位华赛技师一样,也是他的徒弟。

“向北君,会调车在方程式赛事中有着很大的优势,保持下去我相信你一定会佐藤君那样创造奇迹。”

随着了解的增加,伊藤雅治对陈向北愈发认可,这名新人车手除了年龄的劣势外,其他方面可以说没有短板!

说完之后伊藤雅治直接就加入了调车的队伍,映衬了中国的那句“志同道合”的古话,赛车团队往往需要互相欣赏跟认可才会更团结。

没过多久技术总监宫本志雄也走了进来,他看到这副调车场景脸上却流露出复杂的神情。

身为技术总监他参与了CFR2000的研发,很清楚这辆赛车有着诸多设计缺陷,无法通过调教试车来改变。

这也就是为什么,宫本志雄推荐陈向北去跑更高阶的雷诺方程式,因为不值得在失败产物上浪费更多的时间。

但是宫本志雄没有去阻止陈向北等人的“无用功”,某种意义上调车就是车手跟团队的一个磨合过程,不管合同到期之后伊藤雅治或者自己,是否还会成为陈向北的车组成员。

至少到目前为止,众人还是一个team!

时间就这样在互相磨合熟悉的过程中流逝,下午时分陈向北被陆晓曼单独带到了基地健身房,她将行使训练师的职责帮助制定体能训练计划。

包括F1在内的方程式车手,其实几乎每天都会进行大量的日常体能训练,强度绝对不输于很多常见的体育项目。

因为方程式赛车不仅仅是个技术活,它还是个体力活。

什么G值压力就不用多说,单单在力量需求方面,普通人可能想象不到高速行驶状态下,F1车手转动方向盘就需要高达30公斤的力量。

如果还是无法理解的话,家用桶装水18.9公斤,可以平举两桶水上下运动一两个小时,大概就能体验到F1车手开整场比赛的感觉。

并且赛车行驶过程中是抖动的,吃路肩的时候更是如同过减速带那样,会出现整辆车“跳跃”的场面。

F1车手必须保证任何情况,方向盘都能做到纹丝不动,否则两三百公里的时速下,一个不稳立马上墙凉凉。

基本上可以这么说,每个F1车手都有着极其稳定的核心力量,以及一双麒麟臂!

除此之外,方程式车手还需要一双“风神腿”,因为刹车踏板全力踩下的力量,极限能达到惊人的200公斤。

没有足够的腿部力量,你连刹车都踩不死,赛道上就等着各种追尾。

所以职业赛车远远没有看起来那么轻松,更不是平常开车兜风那样轻松惬意。

想要成功踏入方程式赛车最高殿堂F1,天赋仅仅是拜见众神的起点,围场内世界上最强的二十名车手,谁不是万中无一的天才?

别说F1了,哪怕能开到F2,往往一个国家都很难出一个。

你得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才有机会获得跟他们拼天赋的资格!

PS:大兄弟们,循环PK到三江了,保持最后几天追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