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他明白,真氣能救了自己兩個弟弟,不等於能包治百病,陳堯佐這是身體枯竭了,神仙也救不活他。
等到陳堯佐的家人來到,十個兒子,四十個孫子,從裡屋跪到外面的院子。
老人這才開口說道:“魏王是老夫的學生,老夫一生榮耀已經極致,臨走前要做一個決定,那就是我陳堯佐的子孫,不再以恩蔭入仕。”
“恩師!”
“昉兒別說話。”
驚叫的趙昉被老人打斷,看著他道:“你有大志向,為師無法改變別人,但能自律子孫,不能給你拖後腿。”
說著看向兒孫們道:“別說老夫不念親情,陳家世代為官,家產足以讓你們過上富裕的生活,想入仕憑自己本事去爭,大丈夫豈能無鬥志,憑祖宗恩惠算什麽好男兒。”
“謹遵父親教誨!”
“尊大父教誨!”
隨著兒子們的應答,門外的孫子輩也開口了,陳家十個兒子都在京為官,孫子中也有十幾人已經入仕。
陳堯佐還真不擔心陳家沒落了,但能做出這決定,的確是別人做不到的。
畢竟虎父犬子是常有的,就拿陳家來說,陳堯佐三兄弟的成就,是他們子孫無法比的上的。
兩位狀元一個進士,兩個宰相一個節度使,這就是他三兄弟的高度,而子孫們無一個後來當宰相。
甚至陳堯佐十個兒子,最高的官職是員外郎,僅是正五品的文官,比起父輩差得遠了。
十月二十六日清晨,大宋一代明相陳堯佐去世,臨終上書,停止陳家子孫恩蔭入仕之路,轟動了整個汴京城。
“陳相究竟想幹嘛!如此荒唐之事也能提出來……”
“陳相真丈夫也!男兒功名自取之,何須祖父輩恩澤……”
兩種不同的聲音,在汴京城展開激烈的爭論,太學生尤其踴躍,中間夾雜著傳頌趙昉的言論,說他尊師重道,侍奉於恩師病榻前,一直到為其送終。
但這些趙昉現在才沒心思理會,這是他來到這世界後,第一次送走親近的人,三年師生,陳堯佐為他盡到了師者如父的責任。
傳道受業解惑之外,還為他遮風擋雨,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在士林中為他張目。
三天后朝堂討論陳堯佐的諡號,趙昉這才從靈前匆匆趕回,上朝看看眾臣打算用什麽諡號。
其實他不用看,陳堯佐歷史上被上諡號為“文惠”,這在北宋是個很美好的諡號,只是不是第一名的。
北宋最好的諡號是“忠獻”,至於“文正”這個後來被尊為第一的,其實在這時代跟文惠差不多。
北宋只有兩個人的諡號是忠獻,一個是開國宰相趙普,另一個是扶立兩位皇帝的韓琦。
趙昉很想讓陳堯佐用這個諡號,可問題是這個諡號後來被糟蹋了,到南宋後被人嫌棄,甚至沒人看得上。
原因是南宋初的大漢奸秦檜死後,他的諡號就是這,雖然他的余黨被清除後,這個諡號也被廢了,可畢竟被他用過,大家都看不上了。
“魏王……魏王,陛下叫你呢。”
原本應該站在最前面的趙昉,今天站在包拯前面,也沒人管他為何站在那,畢竟他是開封府尹,這樣也是可以的。
陷入糾結的他,根本沒聽到趙禎的聲音,被包拯拉了拉後衣襟才驚醒。
趕緊的拱手問道:“陛下叫兒臣呀?”
“朕問你,百官建議文惠這諡號,你看如何?”
趙禎也沒責怪他,在他看來自己兒子這些天一定累壞了,自己又不好阻止他去給陳堯佐守靈,尊師重道他還是很讚成的。
聽到這話,趙昉一愣忘了再想了,張口就說:“陳相忠於王事,惠及萬民的確可稱之為惠,可兒臣覺的還是忠獻兩字更貼切些。”
“忠獻!”
朝堂頓時嘩然,此時的韓琦還沒死,整個大北朝八十多年了,只有趙普一人得到過這諡號。
可趙普是什麽人,那是開國兩代國君的左右臂,奠定大宋制度的奠基人,半部論語治天下,被後人稱頌至今。
陳堯佐如何比得上他,這不是徇私嗎,大家不樂意了。
而趙昉說完之後自己也愣住了,自己明明還在糾結的,怎麽就說出來了呢,萬一……
“不對,沒有萬一,小爺都來到這了,還有秦檜屁的事呀。”
想明白這事後, 忠獻這個諡號就很重要了,沒了秦檜這攪屎棍,大宋朝最高的諡號還是忠獻。
“臣反對!陳相固然勞苦功高,但還達不到忠獻之程度,請魏王不要意氣用事,為君者不得有私心,儲君亦然。”
又是錢明逸這位禦史,趙昉一聽火大了,嗆嗆的問道:“荒謬!小王何時成了儲君了?陛下並未冊立太子,小王也沒住到東宮,何來儲君之說?”
錢明逸明白自己嘴快,犯了大錯了,可死鴨子嘴硬,就是不認錯道:“魏王以王爵任開封府尹,難道不是儲君,我朝規矩一向如此,只是少個冊立文書,天下人哪個不明白,魏王就是儲君了。”
“此言大謬!當年齊王也是以王爵任開封府尹,後來改封魏王,不是還被貶官嗎?”
眾人一滯,錢明逸脖子都縮緊了,王拱辰更是心中無數匹草泥馬踐踏而過,這話趙昉敢說,群臣不敢接呀。
連趙禎都懵了,這才想起魏王這稱號不吉利,自己兒子說的是自己那三叔祖趙廷美。
趙廷美先封齊王兼開封府尹,可後來趙光義要廢去他的繼承權,就把他改封為魏王。
明面上魏王的封號更近於皇位,畢竟汴京就是大梁,魏國的都城,可暗地裡卻是明升暗降,奪了他的府尹之位,改為西京洛陽留守。
這比爛帳群臣哪裡敢說,那是毀謗先帝。
“啟稟陛下!如今當務之急是給陳相上諡號,其他事宜在此糾纏。”
王拱辰心中臭罵錢明逸哪壺不開提哪壺,隻好親自上陣,把事情轉回原來路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