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皇帝是天子,可是誰也沒有見過老天爺,都說百官是代皇帝牧民,但是很多官老爺們隻想著怎麽往口袋裡面撈銀子,對於百姓的死活卻根本不上心。
究其根本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對朝廷和官府的定義出了問題——他們都把朝廷和官府凌駕於百姓之上, 認為人分三六九等,皇帝是最高的九至至尊,親王、郡王之類的就是僅次於皇帝的諸侯,百官是負責替皇帝和諸侯們打理天下的,至於百姓,那是屬於要被“牧”的羊群。
這個問題同樣也存在於歐羅巴那邊, 雖說歐羅巴那邊沒有什麽百官替國王牧民的說法, 但是那些神甫們可都是自稱為牧羊人的。
朱勁松曲起手指,敲著桌子說道:“把朝廷和官府凌駕於百姓之上,管理百姓,這個不能說錯,畢竟百姓容易被人裹挾,稍有不慎就會搞出一些亂子。”
“像之前的八卦教、白蓮教之類的且不去說他,就是朕之前碰到的興平村和興安村那兩個小村子的械鬥,若是沒有軍隊過去壓製,只怕他們也會搞出大亂子。”
聽到興平村和興安村這兩個名字,曾誠等一眾大老們臉上的神色也不禁有些古怪——任憑誰能想到,兩個在大明的全國地圖上都找不到影子,甚至連江西布政使司的地圖上都找不到,只能通過贛州市的地圖才能找到的兩個小村子,居然能搞出來那麽大的動靜?
幾百上千號的青壯,十幾門火炮,幾百枝燧發槍,幾千發的彈藥, 上百枚手榴彈,什麽特麽的戰略戰術全搞出來再加上臨時戰場指揮部和獸醫充當的戰時醫院,還有全部由老娘們兒和小孩兒組成的後勤隊伍……
曾誠覺得,就這麽兩支臨時拚湊起來的雜牌中的雜牌,讓他們去跟衛所的將士們打對攻那純屬找死,但是讓他們去跟拿破侖那小家夥拚一下,誰勝誰負可能還真不太好說。
可是曾誠又覺得有些不對勁。
如果按照陛下他老人家現在說的這些,那麽朝廷和官府的定義問題還需要考慮嗎?那肯定就是要管理百姓,要不然百姓出了亂子,最後還不得是官府和朝廷出來收拾爛攤子?
然而就在曾誠等一眾大老們都一臉懵逼的時候,朱勁松又對張德全低聲吩咐了幾句,然後又慢慢的敲起了桌子。
張德全也很快就去而複返,只是回來的時候,手裡卻多了幾份報紙。
朱勁松從張德全的手裡接過報紙,略微看了幾眼之後就甩到了桌子上,示意曾誠等一眾大老們也拿過去看看。
曾誠等一眾大老們就有些懵。
身為大明朝廷的大老,每天都要看《大明報紙》幾乎已經成了他們的本能——哪怕上面有很多的政策就是出自於內閣或者六部之手,這部分政策相關的內容對於曾誠等一眾大老們來說並沒有什麽用,其他版面所謂的最新消息也比錦衣衛和禦史台送過來的消息要滯後一些。
但是!
萬一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又在報紙上發布了什麽新的文章呢?
要是整個大明其他人都知道了新的文章內容,可是這些朝堂上的大老們還兩眼一抹的啥也不知道, 那不就成了笑話?
所以,曾誠等一眾大老們才會感覺懵逼——明明是每天都看的玩意,現在又拿過來讓人看?
然而這種想法,在曾誠拿起桌子上的報紙之後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桌子上的報紙根本就不是《大明報紙》,也不是禮部批準每個布政使司下屬的禮科機構發布的《某布政使司報》,
而是根本不知道哪兒來的小報。那麽問題來了。
這些報紙是怎麽出來的?
誰批準的?
又賣出去多少?
更關鍵的是,既然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都能讓人專門把這些報紙給整理出來了,那麽這裡面的內容……
等到曾誠看了幾眼之後,就不禁陰沉著臉,悄然跟劉懷文等一眾大老們對視了一眼。
這些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報紙,上面居然在質疑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到底是不是崇禎皇帝的後人,依據就是大清的朱三太子桉——朱三太子都已經涼了,你朱某人又是從哪兒冒出來的呢?你要是造反就直接正大光明的造反唄,你頂著崇禎皇帝的名頭幹什麽?
更可氣的是,這些小報之間還互相開片,有的小報在質疑朱勁松到底是不是崇禎皇帝之後,有的小報就拿出了朱勁松築了多少京觀,牽扯了多少大桉來左證朱勁松肯定是朱元章的後人,畢竟一搞就是幾萬人的大桉,除了朱勁松之外也就是朱元章了,這麽相似的作風,說他們不是一家人都有點兒說不過去。
所以朱勁松也很懵。
這踏馬都哪兒跟哪兒啊?
朕造反的時候你們不跳出來質疑,甚至以錢聾老狗為首的大清集團都沒有跳出來質疑朕到底是不是崇禎皇帝之後,現在你們這些不知道哪兒冒出來的城狐社鼠反倒是要質疑朕?
關鍵是錢聾老狗身世不明的破事兒你們也不去質疑,六下江南到底禍害了多少銀子,坑害了多少百姓你們還不去質疑,你們居然質疑朕?
當然,如果僅僅只是質疑朱勁松的身世問題,那倒也沒什麽大不了的,反正大明朝從來就沒斷過這種破事兒,像朱老四明明是馬皇后親生的,不照樣有人懷疑朱老四的身世?像朱老四明明沒有誅方孝孺的十族,那些野史裡面不照樣寫的有鼻子有眼的?
歸結結底,就是歷代的大明朝廷根本就不在乎些亂七八糟的玩意,百姓願意寫就讓他們寫,願意傳就讓他們傳,反正野史也影響不到正史,真正懂行的都知道看《實錄》而不是所謂的野史。
朱勁松對此也是一樣的態度,反正也不會掉兩塊肉,老百姓有個茶余飯後的談資也挺好,總比讓他們閑著沒事兒幹了搞械鬥要強的多。
但是!
這些報紙裡面,大部分都是特別懷念大宋時期的文治,認為大送時期確實文治極盛,商業發達,百姓安居,治政條件最為寬松,反正就是各種長啥樣的好處,再把大明各種各樣的規矩列舉出來,以證明大明確實不如大送,裡裡外外的都在暗示著大明對於商業和商人的管控實在是太過於嚴格。
這才是朱勁松最無忍接受的地方——要說大宋時期的文治極盛,朱勁松倒是沒什麽好懷疑的,畢竟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人家大宋佔了一個詞,說一聲文治也不為過。
要說大送時期的商業發達,朱勁松也確實無法反駁,畢竟大送一直都是小朝廷撲買包稅制,商人的地位也確實高的一批。
但是要說百姓安居……那踏馬不是扯犢子?大送的百姓要是真的安居樂業,還至於三百年裡造反不斷?還至於搞出規模龐大無比但是根本不能打仗的廂軍?
還有所謂的治政條件最為寬松……朱勁松都懷疑他們是不是先把蘇東坡的棺材板給焊死了。
再者說了,大明為什麽會對商業和商人進行嚴格的管控,這種事兒但凡是個有腦子的應該都會知道——八大蝗商是怎麽聯手把大明給賣掉的?
如果沒有八大蝗商和袁大都都一直給建夷輸血,建夷又能在大明的軍事打擊下撐過幾個回合?
成化三年的成化犁庭,雖然沒能把建夷徹底清掉,但是當時的大明軍隊其實也正處於走下坡路的時期,京營當中勳貴奴役士卒的現象也已經開始冒頭,就這還能把建夷給犁了一遍,反倒是嘉靖以後職業化程度越來越高的營兵反而沒能清理掉建夷,這裡面的事兒……
更何況,即便沒有崇禎朝的那些破事兒,朱勁松也從來沒有打算放開對商業和商人管制。
那個誰不是說過嗎,只要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
想到這裡,朱勁松又陰沉著臉道:“德全,把這些報紙的情況跟諸卿說一說。”
張德全當即就躬身應了,然後對曾誠等人道:“這些報紙,多出自於江南,主要還是江浙一帶,尤以松江府那邊為甚。”
“經過東廠調查,朝廷並沒有批準這些報紙的發行,這些報紙也根本就沒有朝廷報備過,而是當地的禮科官員們自己批複的。”
聽到這裡,曾誠就忍不住打斷了張德全的話:“張公公,曾某記得大明律可沒允許禮科有批準開辦報紙的權力?”
張德全呵的笑了一聲,說道:“曾閣老好記性,咱《大明律》確實沒給禮科批準開辦報紙的權利,依《大明律》的規定,要開辦報紙,只能通過各地的禮科層層上報,由禮部批準之後才行。”
曾誠當即例將目光投向了禮部扛把子孟繁志,皺眉道:“孟部堂可知道這些報紙的存在?”
孟繁志心中一驚,直接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後對朱勁松躬身拜道道:“臣,有罪!”
朱勁松冷哼一聲,擺擺手示意孟繁志坐下之後才開口說道:“你的事兒,都察院自然會找你,現在要說的也跟這個沒關系。”
等孟繁志滿懷忐忑的坐下之後,朱勁松又示意張德全繼續往下說。
張德全道:“這些報紙,根本就不是以報紙的名義發出來的,而是以詩集或者文集的名義發的,一般地方上的禮科也確實是有這個權力批複。”
眼看著曾誠等一眾大老們的臉色越來越黑,朱勁松這才呵的冷笑一聲道:“看到了?你朝廷管的再好,你能管的住所有人?”
“正好,這一次的事情,朕也有意看看拆分出去後的都察院和禦史衙門到底能把事情辦到什麽程度——今天這事兒,出之於朕口,入卿等之耳,若是有什麽風聲傳了出去……”
再往下的話,朱勁松就沒有繼續說,而曾誠等一眾大老們的心裡也清楚的很,如果今天這些事兒走漏了風聲,朱勁松這個大明皇帝也絕對不會介意在約束皇權之前先來上一場狠的,再掀一場可能會牽連上萬人的大桉也不是沒有可能。
而朱勁松卻又接著說道:“從這些亂七八糟的破事兒來看,朝廷管理百姓的觀念並不能說是錯的,但是,這種觀念真的就一點兒問題都沒有?眾卿不妨想一想,提出這種觀念的,又都是些什麽人?”
朱二旦當即就答道:“那肯定是讀書人或者官老爺們,普通的老百姓也肯定不會這麽想,反正我在跟著皇兄造反之前就沒這麽想過。”
劉懷文也嗯了一聲道:“二旦這話說的沒錯, 咱們這些人沒造反之前,又有哪個不是恨極了官府的?”
曾誠忽然微微扭了扭身子,感覺整個人都有點兒不自在——自己當初可就是大清的知府,大清的官老爺們在百姓心裡是個什麽鳥樣兒,曾誠也不是一無所知。
只不過,在給大清當官的時候,曾誠也覺得百姓是需要管的,而且要用重典來管理,要不然大清的百姓就不知道什麽叫做遵紀守法。
可是自從投了孟良崮的造反大業之後,曾誠又開始懷疑自己之前的想法到底對不對,畢竟當時還只是佔據了沂州一地的孟良崮造反集團可沒有用什麽嚴刑峻法來對待老百姓,但是沂州的老百姓又特別支持孟良崮造反集團,甚至有留下最後一粒糧食當軍糧、送最後一個兒子去當兵的說法。
從那兒以後,曾誠又覺得處處替百姓著想才是對的,就像朱勁松所說的,把百姓放在心裡的人,百姓會把他們高高的舉過頭頂。
關鍵是隨著大明慢慢的統一了天下之後,各種亂七八糟的破事兒又在時時刻刻的衝擊著曾誠的理念,似乎百姓還是需要管理的,要不然他們總是能折騰出一些新的花樣兒來。
也正是這些理念來回衝擊,才會讓曾誠覺得頭疼萬分。
朱勁松又接著說道:“卿等也不妨想一想,無論是朕這個大明皇帝,還是卿等,手中的權利又到底是哪兒來的?是老天爺給了朕的權利,然後朕又把這份權利分給了你們?還是說,是百姓把權利賦予了皇帝和朝廷還有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