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非如此,文若你告訴我這些想法是從何處得來,是從何處學得?古往今來。”
“無數王侯將相皆以統一天下為宏願,可誰又能做到如陛下這般,將領土范圍擴展至此?”
“不光陸上全部一統,就連海上也是難逢敵手,不用說是否有人做到,這是否有人能夠想到?”
周瑜這一番話也讓荀彧徹底的沉默了下來,因為周瑜說的對,古往今來這麽多的王侯將相誰不想一統天下?
而他們所謂的一統天下,其實也只不過是把中原地區和江南地區統一而已。
頂多也就是再加上北方的一些地域罷了,但真能做到如趙楓這般將這麽大的版圖全部統一的。
這是絕無僅有的行為,不要說這種行為了,就算是始皇帝,想必他所謂的一統天下,也沒想到會是這般的龐大版圖,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的進步。
其實按照現在的這個趨勢發展下去。趙楓把整個地球全部都統一,變成一個地球國,這都不是太難的事。
畢竟現在大魏國內的軍力是前所未有的強盛,而人才也是源源不斷的在產生,趙楓所做出的各種舉措。
保證了國內會有源源不斷的人才和兵力供應,這種機制下整個國家都是可持續發展的,而這個國家的人民也全部都是安居樂業,再也不用受戰亂之苦。
“不錯,公瑾說的正如我心所想,說大逆不道的話,若此時你我二人以這新城為基業。”
“以這港口為依托,在此地自立為王的話,就算是公瑾手中有著強悍的大魏水師,也絕對抵擋不住陛下的這萬千鐵騎。”
“文若休要胡言!你我二人怎會如此選擇?莫說你我二人升起這叛亂之心,即使你我當真如此大逆不道,我的水師在下也動不得一兵一卒,文若可知為何?”
“在下不解,還請公謹告知。”
“文若不解也實屬正常,畢竟文若為政多年,不懂這帶兵之道,在下從幼年起便在這軍中行走,對於這軍中之事。”
“可謂是知之甚廣,但要論帶兵打仗之事,卻不及陛下九牛之一毛,在下敢問,文若可知天下久經戰亂之苦是何原因?”
“還請公謹詳解。”
“這天下久經戰亂之苦,無非是民不聊生四字,不管哪朝哪代若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食能果腹衣能蔽體。”
“無人會升起這造反之心,亦不會有戰亂之苦,一旦災年連連導致民不聊生,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體。”
“天下必起黃巾之亂,當今大魏國內百姓安居樂業。人人皆享太平之年,何人再敢言刀兵之事?”
“不光你我深知陛下治國之才,百姓與我這水師將領也深知陛下之功!他們雖是我周瑜麾下。”
“忠的卻是這大魏國與陛下,若我周渝敢有反叛之心,想必我這些水師將領便第一個不答應,屆時不用陛下動手,你我就會死在這水師將領的刀下,文若明白否?”
荀彧聽完周瑜所說的,站起來對著周瑜深深施了一禮。
“學生受教了!”
周瑜此時雖說是借著酒意才會將這一切講出,但荀彧在旁邊卻聽得非常真切,當他聽到周瑜把這天下的紛爭之事。
分析的如此透徹之後,也是深深覺得周瑜說的有道理,於是也忍不住向周瑜施了一禮。
並且以學生的姿態向周瑜施禮,當周瑜看到苟彧如此的時候,也是有些大驚失色,便急忙起身還了一禮。
“文若切莫行如此大禮,
瑜實無法承受,文若之才瑜拍馬難追,瑜之拙見實難登大雅之堂,擔不得文若之禮。”“公瑾過謙了,公瑾之言論實乃金玉之言,是對這天下之事感悟至深,才能作此言論。”
“哈哈,文若謬讚了。你我怎能在這行互相吹捧之事呢?不是在討論這思鄉之情嗎?”
周瑜說完之後,便扶著荀彧又重新坐下,二人也再次碰杯然後一飲而盡。
“文若此次為陛下帶回的物資數量有多少?我好算下加上我要為陛下帶回的東西加一塊兒共計多少,好為文若準備船隻。”
“具體數量還未曾得知,不過我估計像這一般貨箱也足足四十隻左右吧。”
“看來文若想要帶回的物資著實不少,那我這邊的話與文若加起來恐怕將有五十到六十隻左右。”
“不過正好我這裡的新式船隻即將下水,屆時可正好利用這新式船隻,將你我帶回的物資加上這新船。”
“共同呈於陛下,也讓陛下看看我這港口的發展情況,不然陛下想必也是日盼夜盼呀。”
“不錯,正如公瑾所說,你我所帶物資雖說不少,但其實用一般船隻也可攜帶, 若公瑾這邊有新式船隻,正好可借此機會一同呈報與陛下。”
本來這港口的船隻其實是有很多的,尤其是作為貨船來講,更是有很多個型號。
但周瑜在來之前,趙楓已經將一些新的技術和一些新的想法都告訴了周瑜,想讓周瑜去開發這些新的船隻。
而這三年以來,周瑜也是在經過無數的實驗和工匠的協作之下,將這些新式船隻全部都製造了出來。
只不過還一直未曾有機會讓趙楓見到,這一次苟彧回去面見趙楓,正好可以借此機會讓趙楓看一看這新式的船隻質量如何。
是否需要再進行其他的改進,因為雖然說這些船隻都是周瑜鑄造的,但他們的真正核心技術和核心設計全部都是趙楓這邊提供的。
單憑周瑜和這些技術人員是絕對無法想出這些天馬行空的想法的,剛開始的時候趙楓其實有很多想法都沒辦法實現。
畢竟以當時的這種生產力水平,有很多東西是完全做不到的,但經過了這些年的發展之後。
這大魏國內的技術實力也經過了這些年的積累,現在也是開始慢慢的要爆發了。再加上這技術實力的發展引起的質變。
很多的現代化的想法和現代化的技術也都能夠實現了,大魏國從近一兩年開始,才真正的開始了科學技術的騰飛之路。
周瑜和荀彧這邊繼續推杯換盞,不一會兒桌上的酒便被二人給喝光了,他們二人也已經開始有了將要醉倒的跡象。
荀彧看到這副景象也知道不能再繼續喝下去了,畢竟他這麽多年的行事準則中,就有一個是絕不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