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也繼續追問,這事也急不得。
孫傳庭又說道:“陛下,西部傳來的軍報,準噶爾部向我朝稱臣,是鄂齊爾圖汗率領部眾向我們投降。”
崇禎疑惑道:“準噶爾部不是歸降了葉爾羌汗國嗎?”
孫傳庭從長袖中取出一封最新的軍報,以及鄂齊爾圖汗寫給他的投降書。
崇禎打開仔細看著。
孫傳庭說道:“據這份軍報說,葉爾羌汗國在準噶爾部的勢力被鄂齊爾圖汗一網打盡,這應該是他向大明表忠的禮物。”
崇禎有些惱怒道:“他這樣兩面三刀的,朕可不敢要他的忠!”
他怎麽就把鄂齊爾圖汗給算漏了。
現在阿卜杜拉肯定已經知道。
現在大明和葉爾羌汗國處於一種很微妙的局勢中。
崇禎好不容易給葉爾羌汗國下了一點**藥,為自己贏取一些時間,等明年找借口對葉爾羌汗國全面開戰。
結果呢?
結果現在鄂齊爾圖汗在這中間插了一腳進來了。
不用想,現在葉爾羌汗國上上下下都很憤怒,阿卜杜拉必然已經開始征調大軍。
當然,這個征調大軍不是來討伐明軍,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貿然討伐明軍。
這大軍必然是去討伐鄂齊爾圖汗。
而現在鄂齊爾圖汗又向大明稱臣。
你說不同意他的稱臣吧,西北各部都看著呢,都把脖子伸過來,耳朵豎起來等著您皇帝陛下的發話。
只要您同意鄂齊爾圖汗稱臣,咱就跟著一起稱臣。
但您若不同意,那咱就沒話可說了,就待在西北廣袤的大草原上。
誒,咱就待在這裡玩兒,就到處溜達,你來打我我就跑,你不打我我就在這裡猥瑣發育。
知道遊牧民族最頭疼的是什麽嗎?
知道為何漢武帝打了幾十年也沒有消滅匈奴嗎?
知道為什麽等到東漢才慢慢消滅了匈奴嗎?
不同於農耕文明的就地生活,遊牧民族可以隨時遷徙。
朱元璋、朱棣時期強大吧,碾壓蒙古吧?
可是滅掉了嗎?
你看,連張凡都對漠南蒙古采取的懷柔政策,恩威並施,新政逐步落下去慢慢改造他們的生活習性。
以現在的實力,要打敗蒙古人太簡單了,但要消滅他們,就不是那麽容易的了。
就像現在的皇太極。
皇太極看見明軍之後,根本不敢打,他跑了!
他跑後,張凡能奈他何?
如果現在皇帝同意了鄂齊爾圖汗的稱臣,那給葉爾羌汗國的**藥,恐怕就不那麽好使了。
皇帝說出了自己的憂慮。
孫傳庭和李岩也開始頭疼起來。
葉爾羌汗國和準噶爾草原都很重要,都適合大量種植棉花。
而且準噶爾部草原還可以喂馬。
而且還是連通烏茲別克布哈拉汗國的必經之地,拿下了準噶爾草原,買賣就可以做到烏茲別克布哈拉汗國。
李岩說道:“陛下,只能用拖了。”
崇禎說道:“葉爾羌汗國必然會興兵攻打準噶爾部,若是鄂齊爾圖汗向我們求援呢?”
孫傳庭則說道:“做中間調停,分別派使者到兩邊,再給我們半年時間,在吐魯番站穩腳,就可以放開手打了!”
崇禎思忖片刻,說道:“好,此事孫愛卿你來安排。”
“是!”
“陛下,還有一事。”
“何事?”
“從北府到漠北的鐵路就要竣工了。”
“哦?”崇禎眼睛一亮。
“漠北時不時傳來羅斯人南下的軍報,我軍這兩年已經和羅斯人打了好幾場了,陛下,要不要全力出擊?”
“還不是時候,等西北局面穩定下來,朕會動手的。”
十月中旬,北京迎來了初雪。
正在被窩裡抱著妹子睡覺的溫體仁,被錦衣衛臨時叫了起來。
一個小時後,溫體仁就見到了皇帝。
僅僅過了十分鍾,他就悲劇地告別了他在北京的舒服日子。
咱們的溫大人,剛剛和朝陽門那附近的生活需要幫助的妹子打得火熱,又要前往大西北了。
他沒得選擇,因為是皇帝親口跟他說的。
剛開始是這樣的,皇帝讓他走一趟瓦剌,畢竟他以前去過一次,熟悉。
溫體仁:陛下,臣最近腰不太好,能不能找別人?
崇禎:找別人?可以啊,朕去找別人。
溫體仁:謝陛下垂憐。
崇禎:對了,溫愛卿,最近怎麽有人在朕這裡打小報告,說你把人的肚子搞大了就跑,可有此事?你可是內閣大臣啊,要注意影響,立法院的人可天天瞪大眼睛盯著你呢!
溫體仁:陛下,臣的腰一下子就好了耶,這乾清宮中的真龍之氣,一下子就將臣的腰疼治好了!
崇禎:不疼了?
溫體仁:不疼了!
崇禎:可以去了?
溫體仁:沒問題!
崇禎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烏蘭伯勒奇爾,瓦剌部盟主鄂齊爾圖汗召集了各部首領,正在商討接下來的對策。
鄂齊爾圖汗說道:“洪承疇還沒有給出態度來。”
在座的都是瓦剌各部首領。
有和碩特部首領鄂齊爾圖汗,和碩特部首領是瓦剌聯盟的盟主,原本是固始汗,可固始汗在崇禎九年被打得全軍覆沒。
瓦剌也在那一戰中傷了元氣,這些年一直躲在大西北猥瑣發育。
固始汗戰死,瓦剌人出現權力真空,其中準噶爾部實力最強。
準噶爾部趁勢準備開始擴張。
結果,皇太極帶領喀爾喀蒙古三部跑來,又將他們暴揍了一頓,準噶爾部也實力大減。
曾經威風不可一世的瓦剌人,在前幾年被葉爾羌汗國給收拾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正統歷史上,準噶爾部出了個準噶爾丹,他統一了瓦剌各部,建立了準噶爾汗國,準噶爾汗國吞並了葉爾羌汗國。
而且,準噶爾丹就出生在崇禎十七年,也就是明年。
歷史在這裡發生了偏移。
準噶爾部的首領巴圖爾琿台吉說道:“我看不是洪承疇不願意給我們態度,是北京不願意!”
杜爾伯特部首領色楞說道:“那怎麽辦,難道明朝不願意接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