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历史军事 > 府上有位表小姐(快穿) > 174、第 174 章

府上有位表小姐(快穿) 174、第 174 章

簡繁轉換
作者:鱼非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7-16 02:53:07 来源:源1

腊月刚过,京城便传来消息:皇帝在春祭大典上突然昏厥,虽经御医紧急救治苏醒,但病情反复,朝野震动。太子与二皇子各自调动亲信,加强宫中守卫,局势愈发紧张。

林家这边,莉亚早已预料到这场风暴迟早会来。她命人将江南各地的账目重新梳理一遍,确保一旦有变,林家能在最短时间内调动足够的资源自保。同时,她密令阿南加派人手潜入京城,密切关注皇宫内外动向,并随时准备接应可能需要的人手。

正月初八,皇帝驾崩的消息终于传出。朝廷封锁宫门,太子与二皇子同时召集心腹大臣商议继位之事。一时间,朝堂之上剑拔弩张,暗流涌动。

“小姐,现在动手吗?”阿南低声问道。

莉亚却依旧沉稳:“不急。”

她知道,此时贸然出手只会被各方势力当作眼中钉。她要等,等他们斗得两败俱伤,再以调停者的身份出面,既可赢得新君信任,又能稳固林家地位。

果然,不出三日,太子与二皇子因皇位继承问题爆发冲突,禁军内部也分裂为两派,局势几近失控。最终,在礼部尚书李文远的主持下,群臣推举年仅十二岁的三皇子登基,由太后垂帘听政,太子与二皇子分别被封为摄政王与辅政王,共同辅佐幼主。

这一安排看似平衡,实则埋下隐患。太后出身寒微,根基不稳;太子野心勃勃,不甘居于人下;二皇子阴险狡诈,暗中拉拢旧部,意图东山再起。

而林家,则在这场权力更迭中始终保持低调,既未支持任何一方,也未表现出对皇权的觊觎。然而,正是这份冷静与克制,反而让新帝母子对其刮目相看。

正月十五元宵节,太后召见林德明入宫,赐宴嘉奖其镇北之功,并亲自为其指婚??将前户部尚书之女许配予他,以此拉拢林家。

这桩婚事传开后,朝野哗然。有人猜测这是太后有意拉拢林家,以制衡两位王爷;也有人认为此举不过是缓兵之计,待局势稳定后,林家仍会被清算。

然而,真正明白内情的人都清楚,这是莉亚精心布局的一环。

林德明成婚后,很快便被任命为兵部侍郎,正式进入中枢权力核心。与此同时,莉亚也在江南加快了她的计划。

她在苏州设立“林氏义学”,专门招收寒门子弟,教授治国之道、兵法谋略,为将来储备人才;又在扬州建立“林家武馆”,训练一批忠于林家的死士,作为关键时刻的底牌。

这些举动表面上是为了培养地方人才、增强林家实力,实则是在为将来掌控全局做准备。

与此同时,京城的局势愈发复杂。

太后虽掌权,但朝中大臣多倾向太子,二皇子虽表面恭顺,实则暗中积蓄力量,图谋反击。朝堂之上,党争不断,政令难行,百姓怨声载道。

莉亚深知,若不尽快打破僵局,整个国家都将陷入混乱。而她,必须成为那个破局之人。

二月中旬,一封来自北境的急报送至林府??赵子安传来消息,称西域诸国已联合前朝残余势力,正在边境集结兵力,意图趁中原动荡之际挥师南下。

“终于来了。”莉亚看着密信,嘴角微微扬起。

她立刻召见林德明与阿南,下令调集林家私兵五千,秘密前往北境支援赵子安,并派遣使者前往京城,请求朝廷增援。

与此同时,她亲自修书一封,送往礼部尚书李文远处,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由林家牵头,联合江南各大世家,组建一支“义勇军”,协助朝廷抵御外敌。

这封信一经送出,便引起了轩然大波。

朝中许多大臣对此表示反对,认为林家此举纯属越权,甚至有人怀疑她意图借此机会扩充军力,威胁皇权。

然而,太后却在朝会上力排众议,批准了林家的提议,并授予林德明临时统帅之权,负责协调江南各路义军。

这一决定,无疑将林家推向了风口浪尖。

三月初,林家“义勇军”正式成立,共计一万两千人,由林德明亲自统领,浩浩荡荡奔赴北境。

与此同时,京城局势也趋于白热化。

太子与二皇子的矛盾彻底爆发,双方在朝堂之上公开对峙,甚至一度动刀。太后震怒,下令将二人软禁,暂时停止一切政务。

朝中群龙无首,百官惶恐。

就在此时,莉亚悄然现身京城。

她并未高调入城,而是乔装打扮,只带了几名亲信随从,悄悄住进了李文远府中。

次日清晨,她便通过李文远,向太后递上一封密奏,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建议??由她亲自出面,调停朝中纷争,并推荐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臣暂代政务,直至新君亲政。

太后犹豫良久,最终点头同意。

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变革悄然展开。

莉亚先是说服李文远等人,联合几位老臣组成临时内阁,暂理朝政;又亲自拜访几位重臣,劝说他们放下门户之争,共度国难;最后,她更是设法安抚太子与二皇子,使他们暂时收敛野心,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短短半月,原本动荡不安的京城恢复了秩序,朝堂重归平稳。

而莉亚的名字,也第一次被正式写入史册??《大康纪事》中记载:“太初九年,国难当头,林氏女莉亚挺身而出,调停朝局,安定人心,实乃巾帼奇才。”

四月初,林德明率军在北境大破敌军,斩杀前朝余孽首领,彻底粉碎了西域联军南下的阴谋。

捷报传回京城,太后亲自下旨,封林德明为“征西大将军”,并赐“护国侯”爵位,林家自此正式跻身皇族亲信之列。

而莉亚,则再次选择隐退幕后。

她回到江南,继续经营林家产业,并着手推动一项更为宏大的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设立“林氏学堂”,推广教育,培养人才,为未来铺路。

她知道,真正的天下之争,不在一时胜负,而在百年根基。

而她,已经布好了第一步棋。

夏风轻拂,白梅依旧盛开。

莉亚站在林家花园的亭中,望着远方的天际,眼神坚定如初。

“这一世,我不会再输。”

夜色沉沉,林家府邸灯火通明。莉亚独坐书房,手中执一卷密报,神情凝重。

这封信来自北境,由赵子安亲自送来。信中提及,边军之中仍有残党未清,甚至有传言称,前朝余孽已在暗中联络西域诸国,意图联合起兵,图谋中原。

“他们竟敢勾结外敌。”莉亚低声喃喃,眼中寒光一闪。

她缓缓合上信纸,将它收入袖中,随即唤来阿南:“传我命令,即刻召集林家核心幕僚,半个时辰后在议事厅集合。”

阿南应声而去,不多时,林家几位老成持重的管事与谋士便陆续抵达。

议事厅内,烛火摇曳,众人神色肃然。

“今日召集各位,是有一件大事要议。”莉亚开门见山,“北境局势尚未彻底平定,边军之中仍有不稳之兆。若不早作应对,恐生大患。”

一位年长的谋士皱眉道:“小姐的意思是……”

“我要派一支精锐人马,秘密前往北境,协助赵将军清除残党。”莉亚目光如炬,“同时,林家需在京城设下眼线,密切监视朝中动向,以防有人趁机发难。”

此言一出,众人皆面露迟疑。

“小姐,此举风险极大。”另一位管事谨慎开口,“若被朝廷察觉林家私自调动人马,恐怕会引来猜忌。”

“猜忌?”莉亚冷笑一声,“若我们不动手,等敌人先发制人,林家还能安稳立足?”

她站起身,环视众人:“林家如今虽受皇恩,但终究只是地方豪族,根基尚浅。若无自保之力,只靠朝廷庇护,终有一天会被抛弃。”

众人沉默片刻,最终纷纷点头。

“属下遵命。”

---

三日后,一支伪装成商队的队伍悄然离开林家,奔赴北境。

与此同时,阿南亲自带队潜入京城,在礼部尚书李文远府邸附近设立暗哨,随时掌握朝中风向。

而莉亚,则开始着手另一项更为长远的布局。

她在江南各地开设学堂,资助贫苦学子读书,以培养未来可用之人;又联合各大商会,成立“江南义仓”,储备粮食,以防灾荒;更是在暗中训练一批死士,作为关键时刻的底牌。

这一切都在悄无声息中进行,表面上,林家依旧是那个富甲一方、忠于朝廷的世家大族。

然而,只有真正了解莉亚的人才知道,她的野心早已不止于此。

---

冬至那日,一封来自京城的急报打破了林家的平静。

皇帝病重,御医束手无策,太医院已下令封锁皇宫,禁止任何人进出。

朝堂震动,群臣惶恐。

“小姐,这是个机会。”阿南在书房中低声道,“若是皇帝驾崩,新君未立,朝局必然动荡。届时,若能扶持一个对我们有利的皇子继位,林家便可顺势掌控朝政。”

莉亚却摇头:“时机未到。”

她深知,此时贸然插手皇位之争,只会引来各方势力的围攻。更何况,皇帝虽病重,却未必便会驾崩。贸然行动,反而可能招致灭顶之灾。

“我们要做的,不是选谁做皇帝。”她缓缓说道,“而是确保,不管是谁登基,都要倚重林家。”

阿南闻言,恍然大悟。

---

新年将至,京城局势愈发紧张。

太子与二皇子之间的争斗愈演愈烈,朝中大臣各自站队,暗流涌动。

就在此时,皇帝忽然病情好转,宣布将在年后举行春祭,并亲自出席。

这一消息令所有人措手不及。

原本以为可以借皇帝病重之机夺权的势力纷纷收敛锋芒,生怕触怒龙颜。

而莉亚,则在这场风波中始终按兵不动。

她知道,真正的风暴,还未到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