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二人又閑聊了幾句,虞夫人就告退了。
因為談的不是要務,蕙娘一直跟在虞夫人身邊,自然看出虞夫人是有意幫元貞說話。
那些恭維之言,何嘗不也是為了打消宣仁帝猜忌女兒之心,不然虞夫人何至於這麽晚了等在福寧殿。
“夫人……”
虞夫人似是知道她想說什麽,看著遠處那漫長似沒有盡頭的宮道,說:“你不覺得這樣挺好?這朝堂宛如一潭死水,腐朽又彌漫著惡臭味兒,有個變局之人,怕是以後會很熱鬧吧。”
蕙娘一時有些茫然,分不清這熱鬧倒是是好事還是壞事,不過夫人樂見其成,那就是好的吧。
“還有,聖上明明答應了夫人……”
虞夫人歎了口氣,拍了拍蕙娘的手。
是的,聖上是答應了,可帝王之心難測。
這位陛下,大概是早年剛入主大統時經歷,甚是多疑。對裴鵬海不信任,看似信任她,實則這信任有幾分有待商榷,如今又輪到他的女兒,依舊是沒那麽信任。
留著她,不過是用來看著這位公主。
不過這些話,虞夫人不好當著蕙娘面說,只是笑道:“當下這般局勢,元貞還沒站穩,即便陛下讓我去,此時我也是不放心的。”
見此,蕙娘自是不好再說什麽。
一夜之間,當日發生的事,就傳遍了整個上京城。
甚至太學裡的學生,市井裡的平民百姓都在討論。
時下文風鼎盛,百姓大多都認識幾個字,尤其又身處皇城根下,百姓多少要通點文墨,偶爾喝茶飲酒與友人議論下時局,也能顯示上京之民的不同。
那些說書人大抵也是好不容易有了新鮮事、驚奇事,竟將之編成了段子,在各個茶樓、酒肆、瓦肆當眾演說。
瞧瞧,公主,大臣,皇帝,吵架……
這契合了多少百姓的獵奇心態!
尤其元貞公主在民間的名聲之響,比起一般大臣皇子都不差,也是得力於每年金明池開池盛會,元貞都會露臉。
對於這位容貌絕世的公主,百姓格外多一種與旁人不同的親近感,是每年一次,親眼看著她一點點長大的。
還有她每次穿了什麽做了什麽,總能引起一眾貴女們追捧,貴女們的風潮又會蔓延至民間那些小門小戶富家女。
所以不光是市井在議論,各家各府小娘子們也都在議論。
說什麽的都有,有的說元貞公主不該如此狂妄放肆,身為女兒身就該嫁人相夫教子,哪有女子做女官的?
當即就有人出來反駁,既然是女官,說明有先例可查,憑什麽公主就不能?
有的說元貞公主說的沒錯,那些個官員個個屍位素餐,敢做還怕人說?
也有人在議論太原戰事,說太原戰局真就如此危機了,北戎那些蠻人怎麽就打到太原去了?
能進入太學讀書的,相當於半隻腳踏入仕途,這些學子們日裡少不得議論下時政。
而學生大致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乃官宦之家出身,靠恩蔭進的太學。一部分則是平民子弟。
當年宣仁帝想廢黜恩蔭製,可惜沒能成功,最後折中成大開太學之門,也收納平民子弟入內讀書。
可是平民家的子弟想進入太學,實在是太難了,可謂是千軍萬馬過獨木。
他們平時就瞧不上那些靠恩蔭進來的衙內們,這次又是打擊那些高官勳貴們的好機會,又怎麽會放過?
尤其人家元貞公主,除了是女兒身,哪裡說得有錯?
當官的不思百姓,不思朝廷社稷,隻為謀求私利,禍害的是誰?反正禍害不到人家公主頭上,只會是平民百姓們。
如今有位公主出來為他們說話了。
女子涉政怎麽了?
只要話說得對,事情做得對,就是好的!
因此這兩天太學裡格外熱鬧,這些平民子弟串聯起來,在各個詩會茶會書會上大肆演說,又借此抨擊那些高官勳貴們。
一時間,太學裡一改往日官宦子弟勢大的模樣,反而被這些平民子弟們打得抬不起頭。
而茶樓酒肆中,說書人一計醒木開場——
“但見那元貞公主,身為女兒身,也依舊不畏懼那些聚集起來的朝官。
她大袖一揮,直面冷斥道:諸位高舉聖賢書,一派聖賢大儒之貌,喊著綱常道德體統規矩……
諸位總說以史為鑒,以人為鑒,我倒覺得那大慶殿以及這垂拱殿,都該在門前豎一面鏡子,諸位進殿之前,正衣冠,端自身,捫心自問進來後說出的每一句話,只是為公,不為私心……”
“好!好!”
隨著說書人繪聲繪色的演說,大堂裡全是叫好聲和拍掌聲。
謝成宜就是伴隨著這些聲音,走上茶樓二樓。
他進了一個雅間,其內正有一人等著他。
此人一身便服,也是一副悠閑儒雅之態。
茶已經烹好了,見謝成宜坐下,對方遞過來一盞。
雅間雖靜,到底隔絕不了太大的聲音,正好這時又是一陣叫好聲傳來。
此人失笑一聲道:“倒沒想到這位元貞公主,竟是個出人意料的。若是早知如此,當初也不用配合那位,做得那般無用功。”
要說起這個,謝成宜實在太有發言權了,可他也只是垂目喝茶,一言不發。
小貼士:如果覺得52書庫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s52shuku.vip/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傳送門:排行榜單 好書推薦 假面的盛宴 強強 甜寵文 情有獨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