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伏波录 > 第四十一章 春闱大考

伏波录 第四十一章 春闱大考

簡繁轉換
作者:人间诗酒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0 10:57:5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天卯时,秦敬泉带着翟、王、邓三位师弟和一众弟子门人开祠堂敬拜历代祖师。

祭拜完毕,众人前往设在练武场的考场。在飘花厅设置了坐席,请朵思麻居中而坐,秦敬泉和翟敬承分坐左右,莺梦陪坐在父亲身旁。

飘花厅外立了一杆碗口粗的杉木旗杆,旗斗上刻有一对摇头摆尾的戏珠鳌鱼。旗杆下摆设有王敬得、邓敬华的坐席。

王、邓两人面前的桌上放了一个四四方方的纸盒,朝上的一面开了个拳头大小的洞,那是用来抽取第一场火药知识考试用的。东侧最北边厢房里摆放了一排排的瓷缸,里面分别装着硝石、硫磺、木炭及各种辅料。

辰时,大考准时开始。先是吹奏起长长的号角,声音高亢振奋,有如将士出征一般,听起来令人心血沸腾。号角声落,三声炮响,在杉木旗杆上升起了旗帜,旗帜展开猎猎飘扬。

因祖师爷止止上人曾随太祖皇帝从龙执戟,故霹雳堂传下来的这套仪式极像军中礼仪,庄重而威严。各人见了,都是油然而生庄严肃敬之感。

王敬得当众宣读了火药比试规则。和往年一样,火药比试分为两场:第一场是考生从纸盒里随机抽取三张纸条,并说出纸条上所记载火药的配方组成;第二场是考生自由配制火药,并当场检验火药的威力。

第一场是检查学习用功的程度。数百种火药配方组成复杂,且在众目睽睽之下,难免心情紧张,因此遗漏、混淆是常见的事。这一场看似简单,但要考好并不容易。

第二场是检查学习运用的效果。各人自行选择原料制成火药,以火药爆炸后的威力大小定排名。原料种类不作限制,但要求总重量全都一致。这一场看似可以随性发挥,其实绝大多数人都是照本宣科,无非就是按照平时所学,将原料配好即可,很难出现鼎固革新之作。

规则宣布完毕,即开始第一场的考核。所有人都排成一列,按平时成绩由差到好、门人在前弟子在后的次序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虎头蛇尾的情况。

陈家旺有半个弟子的身份,和周心勤、孙兵卫一起排到了队伍的最后面。

排在第一的是梅天辰。在众人的注视下,他走到王敬得和邓敬华面前,伸手从纸盒中抽出了三张纸条。按照规则,考生抽取出纸条浏览之后,随即应将纸条呈递给监考师父,然后大声说出纸条上所记载火药的组成。

可梅天辰手拿纸条过了半天也没动静。邓敬华不耐烦了,敲了敲桌子,催道:“好了没有?把纸条呈上来。”

梅天辰磨磨唧唧的递过纸条,又是咳嗽又是清嗓子,实在拖不下去了,吭哧吭哧的道:“飞天神火…飞天神火…”,嘴里嘟嚷了半天,也没说出飞天神火的组成配方。

王敬得脸色严肃,道:“不会?不会就下去吧。”

梅天辰陪着笑脸道:“师父,下一题我会。烂火药…烂火药的组成是硝石…、木炭…、干漆…”,每说出一个,他都要结结巴巴的憋上个半天,让人好不着急。边说他还边回首东张西瞧,指望平时混在一起的酒肉兄弟能提示一下帮帮忙。可这种时候,又有谁敢出头?

孙兵卫朗声道:“梅师兄,没听到王师父说话?孔圣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时候不早了,还有这么多弟兄们等着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直接催梅天辰下来,一点颜面也没留给梅天辰。

自从孙兵卫进霹雳堂后表现突出,他家境又好,出手大方,赢得了同门的一致叫好,本人又聪明又能干,很得几位师父的欢心,地位颇有后来居上之势,便是周心勤和胡管家也逊让他三分。因此别人都让着些梅天辰,孙兵卫却不怕当众揶揄他。

梅天辰脸涨得像个猪肝,伸头看了看飘花厅里的莺梦,回过头眼神如刀狠狠剜了孙兵卫一眼,恨恨的一跺脚,退到了旁边。

接下来各人按照顺序轮流进行,表现不一。单思南答对两题半,第三题有一些遗漏,绝大部分的人答对一题或二题,只有个别几个人答对二题半。

这样的成绩和往年差不多,没什么太大的变化。最后场上只剩下陈家旺、孙兵卫和周心勤,众人的眼光齐刷刷的注视到三人身上,每个人的心情都不一样。

按照惯例,两场比试之后,综合成绩排名前列的都会得到推荐去各级衙门任差,前三名会直接随沈太师叔去京师。又因常志捷等三大弟子意外亡故,今年势必也要通过两场比试来补充弟子缺额。这样算下来,今年大考的机会要远远超过往年,因此每人心中都充满幻想,甚至有人盯着场上剩下的三个人,心里已经在推算他们的强弱:周心勤应该是最强,孙兵卫风头最劲,至于那个小书僮陈家旺最籍籍无名,应该是最弱的…。

三人中孙兵卫入门最迟,所以先出场。他答对了两题半,尽管答的磕磕绊绊,但场外不少人为之喝彩鼓掌,人气很旺。

据实而论,像他这样刚进霹雳堂的新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是很了不起。几位师父也都流露出嘉许之意。

陈家旺从容不迫的走上前,摸出纸条看了一眼,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三种火药。这些火药闭上眼睛都能准确无误的一口报出来,而且每种原料的比例都不会记错,甚至如果有必要,还可以指出这些火药的优劣、该如何改进…。

他一开口清晰、流畅、毫无停滞。王敬得越听越是惊讶,流露出激赏的神情。后面不远处飘花厅里的秦敬泉、翟敬承也是既感到吃惊又感到脸面有光,莺梦更是两眼晶晶发亮。

整个场上除了陈家旺自己和邓敬华两个人,所有的人都有种出乎意料措手不及的感觉,练武场上一片沉默安静。

到周心勤时,他同样答对了三题,但一卡一顿,显得有些吃力。作为唯一的正式弟子,又有陈家旺作为映衬,他这样的表现秦敬泉并不满意。

秦敬泉和三位师兄弟碰了下头,当众宣布了第一场的名次,第一名毫无疑问是陈家旺,周心勤排在他之后。这场赛完,众人心情各异,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陈家旺倒并不激动,这样的成绩在意料之中。好友单思南排到了第六,不过他武功出众,综合成绩只会更好。只是可惜了程筹量,他被火药炸伤回家修养,没能赶得上这次的大考,实在遗憾。

中午秦敬泉在垂柳堂设宴,几位师父和周心勤、陈家旺、孙兵卫一起陪同朵思麻。等到在酒席间谈论起来,大家才发觉这位朵思麻很不简单,不仅对上午的情况点评的头头是道,说起火药也是见识极为丰富。

秦敬泉本来请朵思麻代沈师叔坐镇考场,只是一种礼节性的象征,如今一看,人家不仅懂,而且精通程度怕不在自己之下,这才明白沈师叔并不是随便托个人敷衍了事。如此一来在行家面前可不能失了面子,但愿在接下来的几场考试中,弟子门人们能好好表现,替师门争光。

胡人性格外向,几杯酒下肚,又受了秦敬泉等人的称颂,朵思麻兴致越发高昂,道:“其实老夫对火药尚且一般,拿手的是火铳。想当年刚到京城,我也别无所长,就凭着精通火铳这一手受到宇愚的推荐,一步步的走到了今天的位置,我俩也成了莫逆之交…。”

王敬得听着听着,心里忽然一动,道:“朵大人,年初我们追查倭寇,遭倭寇火铳伏击,损伤惨重。倭寇的火铳我们是带回来了,能不能帮忙看一看到底有什么厉害之处,想个什么法子对付它?”

听王敬得一说,陈家旺也想起来了。当时曾听程筹量讲,倭寇溃败时没来的及将火铳破坏,被他捡起来带了回来,后来还是自己将它收拾起来了。

孙兵卫插话道:“那个火铳已经摔的不像样子,怕是没什么价值了。而且当时乱糟糟的,也不知道丢到了哪里。如今大半年过去了,要找就更难了。”

陈家旺道:“火铳当时是我收起来了,记得是放在了库房里。”

王敬得喜道:“你和胡管家现在就去,看看还在不在。”

陈家旺应了一声,和胡管家去库房找寻火铳。库房门打开,一股霉味扑鼻而来。胡管家以手掩鼻,后退了两步,道:“是你找的事,要找你自己找,别指望我啊。”

陈家旺也没指望他,自己动手找了起来。库房里四处都是蛛网尘埃,稍微一搬动就是灰尘翻扬。

陈家旺见状心里反而高兴,这样说明没人来挪动东西,反而更容易找。凭记忆果然很快在角落里一堆杂物下找到了火铳。

他也顾不上把身上收拾干净,捧着火铳就去了垂柳堂。

火铳本来就被摔的变了形,又经过了江南的梅雨季节,很多地方锈迹斑斑,看上去残破不堪。王敬得又让人拿来一面藤牌,把当时的情况描述了一遍。听说如此结实的藤牌还是挡不住手里的火铳,朵思麻把火铳凑近眼前,伸手反复拨弄,仔细看了一阵子道:“倭国的火铳果然有些门道。”

霹雳堂众人虽然精研火药,但对火铳的制造却不甚了了,王敬得道:“可惜这铁炮摔成了一堆破铜烂铁,要不然倒可以好好琢磨琢磨。”

朵思麻伸出手指丈量估算火铳的长度和铳口的粗细,又将火铳翻过来覆过去盯着看了老半天,方才徐徐的道:“从外表上看虽然不成样子,不过幸运的是倭寇破坏的还不彻底,一些关键的机构还是能瞧的出端倪。你们看,铳托的弯弧形状有利于贴近瞄准,铳管的尾部内壁刻有阴纹,火绳击锤和火门制造精巧…,”

看来这位朵大人确实是行家,能从一把不起眼报废了的火铳上看出这么多门道。

说到最后,朵思麻道:“秦掌门,这把火铳能否容我带回去参考借鉴?”

秦敬泉道:“在我这里也没什么用,如果能有助于朵大人造出比倭铳更厉害的火器,那是再好不过。”

朵思麻喜道:“多谢秦掌门。前段时间在京师时,曾听说苏州府熔铁高炉里用猛火油置炼出品质上乘的钢铁。”(注1)

他显得很是高兴,一口气干了三杯酒,放下酒杯,抹了把胡子,道:“果真如此的话,借鉴这把倭铳,那么老夫和兵仗局联手,用苏州府的钢铁必能制造出上乘的火铳,如此上不负皇恩浩荡,下不负宇愚老友的恩情。”(注2)

众人陪他连饮几杯,不过毕竟下午还要继续考试,也没有继续放杯豪饮,用完了午餐便短暂歇息。

--------

注1:中国古代的钢铁冶炼技术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到了明中期后,传统的灌钢法进一步发展为苏钢法。这种方法因在苏州首先使用而得名。

苏钢法以熟铁为料铁,置于炉中,而将生铁板放在炉口,当炉温升高到摄氏1300度左右,生铁板开始熔化时,即用火钳夹住生铁板左右移动,并不断翻动料铁,使料铁均匀地受到滴下的生铁液。这样,既可产生很好的渗碳作用,又可产生剧烈的氧化作用,使铁和渣分离,生产出含渣少而成分均匀的钢材。直到1740年,欧洲发明了近代坩埚炼钢法,才从中国人手里夺去钢铁冶炼技术的桂冠。

注2:后世有人研究称朵思麻借鉴倭铳,制成了性能更加出色的鲁密铳。万历二十六年(1598)五月,著名的火器专家、中书舍人赵士祯上奏《恭进神器疏》,称“既得西洋铳于游击将军陈寅,又得噜蜜番铳(即鲁密铳)于锦衣卫指挥朵思麻”。乃进献鲁密铳、西洋铳等火器图式、样品,请旨广为制造。

赵士桢认为“番铳(鲁密铳)足以破倭鸟铳”,主张大量仿造鲁密铳装备援朝东征的明军,以抗衡日军的火绳枪。此后,赵士桢又在朵思麻的帮助下,相继发明了“掣电铳”、“迅雷铳”等4种性能先进的火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