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伏波录 > 第二十三章 九宫河洛图

伏波录 第二十三章 九宫河洛图

簡繁轉換
作者:人间诗酒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0 10:57:5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第二天清晨还未到卯时,陈家旺洗漱完毕出门时正遇到常志捷等几位师兄。几人刚站到练武场上,秦敬泉和王敬得联袂而来。

霹雳堂多年如一日,除邓敬华外,掌门秦敬泉与翟敬承、王敬得三个师兄弟轮流给弟子们授课。这天上午本来是王敬得传授外家拳脚功夫,秦敬泉担忧王敬得伤势未彻底痊愈,让他多歇息,王敬得不放心弟子们武功进展情况,还是跟出来一起来到练武场。

天色虽已微明,此时气温仍然冰凉。常志捷等几个弟子打坐吐纳,丝毫不见凉意,陈家旺却觉得脸颊、四肢无一处不冷,双脚不停跺地。

秦敬泉招手将陈家旺喊到面前,微微一笑道:“这时节早晚还是凉的,你又不像几个师兄内力有成不畏寒冷,还是要多穿件衣服”。见陈家旺冷的缩手缩脚,道:“内力不是短期可成,我先教你一套武当太乙五行掌法,游走奔跑之际,既可外御寒气,也可辅助练习内功。”

二人走到练武场太极图案上。秦敬泉道:“这太极阴阳八卦图,坤震离兑居左,坤为母,左面黑色表示属阴,黑中白点表示阴中有阳。乾巽坎艮居右,乾为父,右面用白色表示属阳,白中黑点表示阳中有阴。阴阳平衡,身心合一,这是至简之理,凡霹雳堂弟子武学开蒙,都从这里开始练习,这又是至高之道,聚内而外、化外而内、变化无穷。”

他知道陈家旺一点基础也没有,遂从最基本的开始讲起,边讲边演示身形步法。

陈家旺按照他所教要领,在太极图上纵高扑低,趋前顾后。虽然初始比较生涩,不是身形姿势不对,就是手脚位置不到位,但一动起来,浑身就开始暖和,过了一会身上开始微微出汗。

秦敬泉一直在旁观察,见状让他稍歇,同时开始讲解内功修炼之法。无知之人以为霹雳堂火药刚猛威烈而往往擅自猜测妄想,却不知霹雳堂内力修真传承自武当,属道家正宗。

秦敬泉从身法姿势开始教起,讲到如何站桩拿势,如何物我两忘,如何封闭四门,如何静心育气,并以昨天传授的心法口诀一一对照解释。他昨晚临走之时,陈家旺仍然未能背熟,不料现在陈家旺竟能复诵的前后统一,传承起合顺利流畅,丝毫不错。他还不知道陈家旺昨晚暗自下了大功夫,但见状心里十分高兴。

陈家旺心里也是暗暗兴奋。他昨天强行把心法口诀背了下来,不仅费心劳神,还茫茫然不知道有何用处,今日得掌门指点,顿觉豁然开朗、眼前一片新天地。

秦敬泉见他神情雀跃,告诫道:“理易明而道难修。何时能一窥孔径,在于各人自己修习领悟,外人无从入手相助。这段入门初始阶段,最是艰难无比,有人天赋异禀,进展神速,也有人穷数十年之力,终究还是茫然徘徊,殊为可惜。你要勤修不怠,不可松懈。”

陈家旺响亮应声,信心满满。秦敬泉满意的点点头,又去指点其他弟子。

掌门走后,陈家旺按照他的教导,面朝东方,双眼微闭,舌抵上腭,两掌虚对,置于腹部丹田之处,意会体内浊气下降、清气上升、内息凝聚。

不过随着时间流逝,脚渐渐站的酸麻胀痛,却无法达到师父所叮嘱的那般宁神静气,只觉得体内一如平常,丹田和往常一样空空荡荡。陈家旺却也不恼,心知练功断无一朝一夕速成之理,唯有长年累月的坚持不懈。

他吐出一口浊气,缓缓收势。转目四顾,但见练武场上人头攒动,众同门按照自己的修习进度,或练拳脚或练气,或走梅花桩,或打木人桩,也有人在九宫河洛图那里穿梭游走。

他一时兴起,四处走动边看边揣摩。梅花桩上有三、四个门人闪躲腾挪,身法颇为巧妙,陈家旺聚精会神看了一阵,忽听木人桩处有人“霍霍”吐气开声,气势颇壮。

陈家旺转头瞧去,却见是梅天辰在伸拳踢腿,打的木人咚咚有声,旁边有人大声喝彩,梅天辰自己也洋洋自得。

不过梅天辰动作夸张,表情丰富,有时拳脚和身法不相匹配,姿势扭曲滑稽,不似在练功,倒似在街边杂耍卖艺。

陈家旺看在眼里,不禁想到庙会时玩杂耍的猴儿,忍不住心里偷笑。他担心再看下去自己会忍俊不禁笑出声,赶紧转过身去,正看到一大群人围着九宫河洛图,不时有喝彩之声传出。他心中好奇,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是大家练武兴发,正在自发进行竞技交流。

陈家旺看了一阵子,只知热闹不知门道,见身旁一位精壮青年正注目观看,遂上前向他请教。精壮青年很热心,言道九宫河洛图是古人采取河之图、洛之书的原理,以取象而名,演变至今,数理兼具,乾坤相交,内外合一,是习武者练习身法的极佳途径。

一大一小两个九宫河洛图各有用途。大的适合于初习及进阶练习,小的则是高手练习所用。二者练习方法相同,行功时,要目视九根白蜡棍,视如九个敌人,以一敌九,左右前后、进退旋转。先以顺式从坎位起、至坤位,进震位、踏巽位、至中宫,而后按乾、兑、艮、离方位行步,再以逆式从离位起,按艮、兑、乾、中宫、巽、震、坤、坎,倒踩九宫方位,如此顺逆流转,生生不息。习练时将自己所习掌法融入其中,身体不能触及白蜡棍,以时间短、速度快者为优。

与陈家旺说话的精壮青年姓单名思南,言谈举止颇为老道。二人场外说着话,已有不少门人在九宫河洛图内往来穿梭。陈家旺见这些人身体灵通、往来活泼,不禁啧啧称赞。

单思南见陈家旺对场上之人称赞不已,拍拍他肩头,笑着努努嘴,示意他接着往下看。

但见有人上前移动白蜡棍,使棍与棍之间的距离更近。陈家旺也已看出门道,距离缩短之后难度更大。

此时又一批人跃跃欲试,一番谦让后,排定顺序逐个上场。难度增大后,更加考验人。大多数人时间不长就碰到白蜡棍,只有少数几人尚能够坚持。

这时单思南活动开手脚,俯身从地上拿起一叠瓷盘,打了个唿哨,场上的人听到唿哨声后都撤了下来。单思南上前在每根白蜡棍顶部都放上一个瓷盘。白蜡棍只比拇指略粗,瓷盘又光滑明亮,只要衣角带到白蜡棍,瓷盘必摔跌在地。如此一来,难度又更上一层。

听到唿哨声后,练武场上的人不约而同聚拢过来。单思南把袖口扎好,勒紧衣襟下摆,浑身整理的干净利索,朝围观人群一抱拳,转身一个箭步跃进九宫河洛图。

他迅疾环绕而行,身形如鹞子钻天,又如猿猴纵跳,敏捷灵便。脚下踩九宫八卦方位丝毫不乱,顺行时使了一套掌法,逆行时又变换成拳法,往来进退,一刻不停。

打到**处,又有焦湖水、程筹量二个门人上场。三人同在九宫河洛图内忽左忽右,前插后绕,难得的是三人秩序不乱,前后首尾相接而又互不干扰,白蜡棍顶着的瓷盘安然不动。

围观门人中爆出阵阵喝彩声,三人又行功良久方才一一下场。

陈家旺看得大开眼界,心中羡慕不已。忽然人群又一下子聚拢开,将来到在场边观看的常志捷等几个弟子围住,齐声喝彩,让几位师兄也大展身手。

常志捷刚才在一旁观看,见单思南等人身法越来越流畅熟练,心里也很是高兴。他身为大师兄,常代师父行督促、检查之责,众门人武艺精进,自己脸上也大有光彩。

看到大家兴致高涨,常志捷也不再推脱,和众人来到旁边的小九宫河洛图。

小九宫河洛图白蜡棍之间的排列更紧密,即便一个人步行其中也得小心翼翼。即使全然不懂武术之人,也明白在这里修习,与刚才的大九宫河洛图比较,难度相差不可以道理计。

常志捷正准备下场,周心勤抢先道:“请师兄指点,我先献丑了”,边说边简单整理了身上衣物,抢先跨步迈进场内。

他一到场内,迅速发动,飞跃腾挪之际身法无一些迟滞,白蜡棍之间的距离虽然极其紧凑,却对他没有任何影响。行功到紧要处,周心勤一声长啸,陡然加速,只见场内身影飘飞,快速绝伦,身形往往在间不容发之间从棍棒旁擦身而过,委实紧张万分。

众人凝神屏气,眼睛眨也不眨,直到周心勤收住身形走下场来,方才轰然喝彩,鼓掌不停。

周心勤四下拱了拱手,面有得色。其实在上场之前,他眼角瞟到秦敬泉和王敬得都已向这边走来,他暗自盘算,众门人喝彩起哄请四大弟子展示身手,却在实际上形成了四大弟子间比试的局面。在掌门和师父面前,自己却不能输。

周心勤明白自己内力不能持久,遂先声夺人,抢在第一个下场,一上场就全力施为。到第三轮逆行已毕,应收坎位、转折而进坤位之时,彼时他的呼吸和身法已有些局促勉强,无法再持久,遂顺势收功下场。外人只看外表看不出破绽,不知他内力其实已经衰竭,再继续下去就要出丑了。

秦敬泉远远的看了个大概,微微点头。他一直担心周心勤这个弟子重于心计,巧而不实,如今看来,这个弟子身形行云流水,武功似不在常志捷之下了。

常志捷正准备收拾下场,转头看到秦敬泉和王敬得走到了场边。师父在场,常志捷遂躬身邀请师父现身指教。围在旁边的门人见机会难得,也一起上前恭请师父大展身手,让徒弟们一饱眼福。

秦敬泉见众门人热情高涨,心里也是非常高兴。俗语云:强扭的瓜儿不甜,一味靠师父高压严训,没有徒弟们自发的热情,事情难有大成。如能都像今日这样,人人自觉用功,霹雳堂大业可期。

秦敬泉缓步来到小九宫河洛图边,众人知道掌门要亲显身手,从四处一起聚拢而来,人人屏住呼吸,瞪大双眼。

周心勤匆匆拿来一碟瓷盘,顶在白蜡棍上。他明知以秦敬泉的身法,顶不顶瓷盘都是一样,但在大众门人心目中更显惊险刺激,更能凸显师父武功高超。他虽没有一言拍须溜马,但逢迎奉承的本领已经到家。

秦敬泉还穿着宽袖长袍,他也不做整理,就这样缓步走向场内。

王敬得见师兄难得兴致高涨,笑道:“师兄且住”,招手喊过一名门人,耳语几句。门人匆匆奔出去,不一会手上拿了根长布带回来,呈给秦敬泉。

秦敬泉莞尔一笑,将布带缠在面门上,遮住双眼,在脑后打了个结。

大家顿时都明白过来,现场一时鸦雀无声。陈家旺两手紧紧揪住衣角,只觉得心脏怦怦直跳。

秦敬泉跨前一步,站到坎位的白蜡棍旁。他沉腰长吸一口气,忽然仰天长啸,霎时间身如离弦之箭,从坎位直射坤位。啸声未绝,犹在耳边,只见场中秦敬泉身形绵延宛如龙蛇蜿蜒之势,迅疾宛如长空鹰击之速,轻灵宛如燕子抄水之敏,转折进退之间,身法变幻,恰到好处。

众人无不目为之眩。但见秦敬泉长衣宽袍,两袖鼓风,姿势舒展。要知道白蜡棍之间距离极近,棍细瓷滑,纵是武术高超之人,也须小心谨慎,稍不注意,瓷盘就会滑下跌落。可秦敬泉风吹袍袖,行动一无所碍,在场内仿佛御风而行,姿态自如。

秦敬泉行到酣畅处,口中长啸,在每根棍子上都伸掌一击,棍竿顶上的瓷盘纷纷坠下。秦敬泉听声辨位,伸掌展袖,将九个瓷盘一一接住,无一跌落地下。

围观众人瞧得神游天外,都忘了喝彩鼓掌,直到秦敬泉气定神闲走出场外解开蒙眼腰带,众人方才齐声喝彩,佩服的五体投地。

王敬得走过来接过腰带,道“师兄的身法快捷之余,动中有静,动极而静生,一招一式清清楚楚,条理分明,祝贺师兄武功又进一层,渐臻化境!”

秦敬泉笑道:“师弟送的这顶高帽子可比咱们金陵的狮子山高多了”,二人相视大笑。

陈家旺瞧的是如痴如醉,艳羡不已。他心痒难熬,凑上前来,嗫嚅着想请秦敬泉传授修炼九宫河洛图的法门。

秦敬泉见他一付欲言又止、耳红眼热的模样,心知肚明,道:“天下无论何门何派,何种武功,都依靠勤修苦练,没有捷径。我自幼便开始修习九宫河洛图,至今也才只不过一窥门径而已。想当年,号称“惊鸿剑客”的师公鸿羽真人令弟子手持丈许长竿守在九宫河洛图外,等自己靠近时以竿刺击,师公则闭目倒行游走于内,虽然弟子竭尽全力,但连师公的衣角也碰不到。”

陈家旺听的目瞪口呆,秦敬泉接着说道:“一代大师幻休禅师,虽修习的是少林内功,但他武功已出神入化,天下武功在他眼里皆同源同流。传闻他曾在九宫河洛图内闭目行功,可随心所欲,场外人随口报个方位,幻休禅师眨眼就到,随报随至。这才够得上是修为高深,为师尚不足道。”

陈家旺听在耳内,无比向往,开口问道:“如果想练成像师父这样,不知道要多少年可成?”

秦敬泉道:“习武之道,殊途同归,所差别者,唯有天赋高低不同而已。武道如文理,有人天资聪慧、少年而知大道,也有人白首穷经、还不通义理。我是幼年开始习艺直至今日,至于个人修为还要看各人造化。”

陈家旺想到昨天费了大半个晚上才勉强背熟心法口诀,不禁担心起来,低头道:“师父,我学的不快,有时要领悟很久,恐怕…”。

秦敬泉拍拍他肩头道:“天资固然重要,不过成大事立大业者,天分资质并不排第一位。自强刚毅,专注努力,才是大道至理。古人云:骑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陈家旺点头道:“这是荀子《劝学篇》,爹爹曾经教我读过。”

秦敬泉见他脱口而出,很高兴,道:“你懂这个道理,很好。你才初学,最重要就是勤奋自勉,一步一留痕,夯实基本功法。先练习太极图,烂熟于胸后,方可结合内功、拳脚修为循序渐进,或梅花桩或木人桩,之后再九宫河洛图…,不可贪多图快,否则会食而不化。如此天长日久必有所成。”

注:单思南堪称一代武术名家,史载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黄宗羲之子黄百家曾拜单思南的徒弟王征南为师。时人有云:‘文有黄宗羲,武有王征南’。黄宗羲曾有“思南从征关白”的记载,记叙了单思南曾参与万历年间援朝抗倭之战。相传单思南少年习武,虽极有天赋,但自视甚高,每每不能心神专注,后在一场比武切磋中意外受挫,遂幡然明悟“拳不在多,唯在憝”的内家拳法要义,其后发愤苦修,终成一代武术大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