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伏波录 > 第四十章 修饰书斋

伏波录 第四十章 修饰书斋

簡繁轉換
作者:人间诗酒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0 10:57:5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此后又过了大半个月,薛乙和秦敬泉选了个黄道吉日,让喻昌入霹雳堂学习。喻昌只是来学穴道经脉方面的知识,不涉及武功和火药火器,双方商议,喻昌每日早晨来学习一个时辰,然后回去继续向薛乙学习医术。

秦敬泉将几个弟子喊来,要他们平时多关心喻昌。他见喻昌年纪还小,弟子中陈家旺年龄与他相差不大,又特别叮嘱陈家旺,要热心照顾、务必让喻昌舒适自在。

陈家旺只比喻昌大上三岁,两人很快熟络交好。之前在府里,其他人普遍都比陈家旺年龄大上许多,纵有福伯等人关照,却没有一个小伙伴,陈家旺埋下了很多心事无以排遣,外表还要懂事坚强。如今有了同龄人作伴,陈家旺心情舒缓许多。喻昌又性格活泼,陈家旺不知不觉间受到影响,开朗了很多。

一日和喻昌闲谈时,才知道他非本地人氏,幼年失怙,生活难以为继,年幼的姐姐被迫送人,本人随亲戚辗转至此。不久亲戚一场大病后亡故,机缘巧合之下得蒙薛乙收留。

陈家旺没料到他身世坎坷,和自己一样,原来也有这么多伤痛经历。

陈家旺唏嘘不已,也感佩他乐天达观,小小年纪看得开、放得下。

喻昌道:“我跟随师父出诊,遇见了很多人间生离死别。师父劝我道,经历多了就习惯了,习惯了就麻木了,麻木了就长大了,长大了就好了。我难过的时候睡上一觉就好了,师父说他醉过一场就好了,我有个师兄,他说难过时大吃一顿就好了,哈哈。”

陈家旺听了不禁微微发笑。他也明白,随着时间流逝,原来感到撕心裂肺的事,终有一天不会再那么难过。可是不难过的时候,往往记忆就已经淡了,到那时,父亲的音容笑貌、福伯的宽仁厚爱,还能像现在一样记忆清晰吗?

为什么我们的成长,要以麻木作为代价,要以遗忘作为付出?

喻昌随薛乙出诊治疗,走过不少去处,倒比陈家旺整天待在府中还要见识广闻,听喻昌不时讲些奇事趣闻,陈家旺又新鲜又开心。

福伯去世的伤痛,随着时间的推移,终于渐渐淡化,这些往日的悲伤忧愁,一起化成了心里那道结痂,只要不去触碰,就不会感觉到疼痛。

喻昌从师薛乙学医,以方剂草药为主,针灸为辅,盖因薛乙虽是经方、针灸的大家,但喻昌入门时,薛乙视物已日渐模糊,也正因为此,不得已之下才请秦敬泉代为教导。

秦敬泉了解到喻昌扣穴认脉尚不深入,就详加讲解。

陈家旺见机会难得,也一起随着听从师父教导,如此一来,大大弥补了自己入门迟、底子薄弱基础差的亏欠。每日一有空暇,就打坐练气。

春去夏归,忽忽就已进入秋季。

这段时间日子甚是太平,陈家旺掌管书房后,周心勤曾多次来找他出去玩乐,有时甚至放低身段刻意拉拢,但陈家旺想起师父的叮嘱,感觉福伯的身影仿佛还留在书房里的角角落落,督促他、鼓励他,因此每次都谢绝推辞,虽然惹得周心勤不愉快,但久而久之,也渐渐不来找他了。

他和单思南、程筹量、喻昌等结交相欢,为人又低调谦和,梅天辰无隙可乘,也不来找他麻烦。

除了每日练功不辍,陈家旺闲暇时帮柳学功打理园艺、去厨房帮武长信、夏进施打打下手,日子过得倒也充实。

他火药一途进步极快,几位师父都很首肯,多次当众夸奖。但他心中明白,诸多弟子门人中机灵人有之,天赋高者有之,自己只是胜在勤奋而已。每天多读二页书,多花半个时辰琢磨,每次火药制作,从原材料搬运到清洗、提炼,别人嫌脏怕累,自己却抢活干,忙得不亦乐乎。如此自然比其他人领悟透彻,焉有不明之理?

但与此相对,内功修炼却进展缓慢,毫无建树。陈家旺以为自己努力不够,越加勤奋。

只是内功要义法出天地,源于自然,尤其最初入门时最为玄妙,只在若有若无、似可似不可之间,譬如迦叶拈花一笑成佛,达摩面壁苦修悟道,只在刹那之间醍醐灌顶,灵光闪现。

而天下人禀赋际遇不一,各人心神领会、意机相通时的情况又各不相同,所以师傅领进门,何时迈过这道槛纯属各人造化,旁人纵想帮忙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纵便是师傅,也只能添些助力,无法包揽代替。

过了这么久,内力修炼毫无起色,几位师父也亲自指导陈家旺,但就是没有效果。

很多事,虽然知道原因,但往往得不到理想的结果。虽然苦恼,陈家旺并不气馁,仍然勤练不辍。

秋尽冬来,草木凋零,天气寒冷起来。

这天功课结束的早,陈家旺早早就来到了书房。平常书房都是他负责,可今日他还没到,书房门就已经打开,廊檐下堆了一大摊物件,胡管家带了几个下人进进出出,正忙着搬运东西。

书房是要害处所,杂役下人在二道门外就应止步,更遑论进到书房里了。

一旦出了差错干系不轻,陈家旺紧走几步赶到门口,问道:“胡管家,这是有什么事啊”

胡管家也不理睬他,自顾自忙,嘴里嚷嚷道:“轻些轻些,都是小姐的宝贝物事,给你们一百二十个胆子,也别碰坏了。”

陈家旺吃了个白眼,眼见这么多人涌进书房,赶紧跟了进去。他不知道胡管家带这些人捣什么鬼,正自着急,却见秦敬泉从书斋探出身来。

见到掌门也在,陈家旺松了口气。秦敬泉今天心情很是不错,招手将他喊过来,微笑着示意他打量书斋的环境。

半日不见,整个书斋风格大变。原先是大道至朴、简洁硬朗的风格,如今中间挂了粉红色帏幛,在原来书桌旁,以碧纱橱隔开了一方天地,在粉红色的幛子外面又罩上一层白纱,望之秀美灵逸。

里间铺上了整层白色木板,整体高于外间地面,上铺淡绿色蔺草席。蔺草席正中放置一张小小方形书案,书案两侧各放置了软垫和靠枕,可席地或躺或坐。

墙壁中央悬挂一幅风景人物图,画中一妙龄少女,脸朝里瞧不见容貌,但见脖颈修长洁白、背影婀娜,画面一角几缕杨柳随风摆动,虽只寥寥数笔,却灵动传神,仿佛少女螓首蛾眉,巧笑倩兮就在眼前。

靠窗一侧放置了一个紫檀矮架,架子上搁着一只青花白玉托盘,里面放置十数个不知名的果子,张开如指,玲珑可爱。

整个房间气息清香爽快,陈家旺忍不住深吸一口气,但觉空气甜丝丝的沁人心脾。

有两个小丫鬟脱了鞋,手持洁白的丝布正四处擦拭。书房清洁本来也是陈家旺份内之事,他觉得颇不好意思,急忙挽起袖子准备上去帮忙。

秦敬泉制止了他,从怀中掏出一叠画册,道:“梦儿就要回来啦。她先遣人送了这些画册来,要按图中所绘,把这书斋重新进行布置。你来参谋一下,看看如今这个样子成不成?可还有什么地方没做好?”

陈家旺随即醒悟,秦敬泉所讲的必是他宝贝独生女儿。他人到中年才生了这个女儿,从小就美貌伶俐,几个师父和本门长辈都异常疼爱,听说远在京城的师叔祖今年早春就将她接了过去,所以陈家旺只闻其名,还未识其人。

秦敬泉道:“沈师叔就是偏爱她,本来说好的是接过去赏春游玩,后来又说留下来消暑,然后又过了金秋,要不是老太太想她了,沈师叔还不想让她回来。掐指一算,我也大半年没见着梦儿了。”

秦敬泉心情显得极为愉快,陈家旺跟着附和了一声,向他手中画册看去。

一幅幅画页大到整体布局、小到具体摆设,都有插图有说明,有些简单勾画了个轮廓,有些采用工笔细描,整体房间的摆设布置形象生动、跃然纸上。

秦敬泉道:“你再看看,可还有什么遗漏之处?”

陈家旺仔细看去,画册和实景一一相对,并无差错,赞道:“小姐蕙质兰心,将心中想法用笔描绘出来,这个办法着实巧妙。咱们按图索骥,丝毫不差,定可中她心意。”

秦敬泉心里也很是满意,抚须微笑。

陈家旺看看房间整体格局,道:“小姐亲手设计的这处书斋,和咱们江南的风格大不相同,搭配自然和谐,别有一股温馨的感觉,倒似带有一股异域的风情呢”。

他这话倒不是纯粹讨秦敬泉的欢心。这段日子以来,秦敬泉和几位师父时不时带着几个弟子赴宴应酬,这也是霹雳堂栽培弟子的方法,好让弟子开拓眼界,结识人脉。陈家旺也跟着沾光,去过不少显贵豪门,长了不少见识。

秦敬泉点头道:“你眼光不差,梦儿信中说,此是东瀛扶桑国的叠席。彼国之人起居喜陈设叠席,日常都是盘膝席地而坐,房间布局推崇清新宁静、自然禅意,有些老庄禅道之学的意思。”

房间整体布置已成,下人将外面剩余的一些物品拿进来,都是些古玩、笔筒、砚台纸墨的零散小件。二个丫鬟接过来仔细揩抹。秦敬泉对照图册,指挥小丫鬟将这些物品放在恰当的位置。

二个丫鬟小心翼翼的抱了把八宝灰胎、金徽玉轸的古琴进来,琴面如漫天繁星,虽然看上去有了些岁月,却有种古朴厚重之感。

一切收拾妥当,秦敬泉退后二步,左看右看,心中十分满意。胡管家在一旁谀辞如潮,不住口的夸小姐美貌出众、才情过人,整个房间设计的雅致大方,别有韵味,这一次在掌门的亲自指导之下,房间的改造定能让小姐满意云云。

秦敬泉神情愉悦,手朝身后一背,就转身准备离开。

陈家旺心中一动,道:“掌门…,”

胡管家道:“掌门还有很多大事,你别不知轻重,耽误掌门的时间。”

秦敬泉今天心情大好,见陈家旺有话要说,道:“家旺有什么话要说吗?”

“掌门刚才讲这种房间布置,人是直接坐在叠席上面的。天气很快转凉了,恐怕冬天冷得紧。”

秦敬泉“唔”了一声,拈须道:“这确实是个问题。咱们这里冬天普遍湿冷彻骨,直接坐在叠席上是吃不消。刚才我倒考虑疏漏了。”

胡管家赶紧道:“掌门内功深厚,区区寒气根本就不在乎,所以您没考虑到这些。倒是陈家旺功夫浅薄,天稍微变冷就很敏感,才想到这些。”

这胡管家倒也是个人物,反应敏捷,既拍了掌门马屁,又不忘挖苦了陈家旺。

不过胡管家说的却是实情,陈家旺正为修炼内力毫无进展而苦恼不已。

秦敬泉道:“家旺讲的有道理。你们谁有好的办法?”

胡管家道:“这个简单。咱们在房间里放上二个大火炉就成了。”

秦敬泉沉吟一番,问陈家旺道:“家旺有什么考虑?”

陈家旺想了想道:“小姐送来的画册设计精致,室内与室外互相映衬,物件的摆放、饰品的定位、构景的布局都遥相搭配、互相呼应,感觉增一份嫌多,减一份嫌少。如果房间里放上二个大火炉的话,未免有碍观瞻,影响总体布局。”

秦敬泉道:“确实如此。但不放火炉的话怎么办?”

自古江南富贵人家,炎夏时以大桶盛放冰块来降温,到了严冬则室内多放火炉来取暖,历来如此,也没有什么其他法子。至于一般市井百姓,只能忍受硬扛。

胡管家道:“要不到时候在这个叠席上铺几层棉被绒毯,随身则用小暖炉取暖?”

秦敬泉有些犹豫,道:“只怕棉被绒毯铺上去显得臃肿,不合梦儿心意。”

陈家旺道:“前些日子我和喻昌闲聊,听他讲薛神医在辽东游历的奇闻趣事。辽东地处边寒,冬季呵气成冰,不过富足人家请能工巧匠,在房间内建起大炕,屋内不见炭火而室内温暖如春,或许可以借鉴。”

秦敬泉道:“你问问清楚,然后再禀报我。果真可行的话,咱们抓紧施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