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伏波录 > 第四十三章 断织

伏波录 第四十三章 断织

簡繁轉換
作者:人间诗酒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0 10:57:5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一夜无眠,第二天精神不振、困顿萎靡。常志捷等人还以为他是受昨晚宴席上的事情所困,多方宽慰。陈家旺谢过他们的好意,可内心的心事,又向谁述?

中午时分,柳学功遇到陈家旺,看到他萎靡不振,十分关心。见到宽厚的柳学功,陈家旺终于按捺不住,把心事向他一一倾述。

柳学功静静的听完,叹了口气,安慰道:“你法事做过了,又梦见父亲,可能是他还不放心你,在惦念着你。其实人的生死富贵,各有天命,你有空的时候,可以去找静海寺的德林禅师,他是得道高僧,必有指导妙法。”

第二天下起了大雨,趁着事少悠闲,陈家旺向师父告假,专程去往静海寺。

走到庙前,山门前的知客僧正巧是做法事那天的迎客僧人,陈家旺通报了来意,知客僧很是热情,在前面引路,穿过金刚殿、祖师殿,又过了几间偏殿,来到一处低矮的厢房前。

陈家旺环顾四周,房间正中挂了两幅字,上书“见千帆上下涛浪、看一身高低沉浮”,其余陈设则十分简单。

三宝太监从海外归来,奉旨敕建静海寺,特意将寺内各处建筑修建的高敞明亮、富丽堂皇,以此昭示堂堂国威和佛法无边。像这间低矮的厢房,纯以本色木材搭建,毫无装饰痕迹,视线内仅此一间。

知客僧将陈家旺领进旁边的厢房,厢房内已经有几个人,看情形也是在等着候见德林禅师。

知客僧请陈家旺坐下,自己前去通报,不一会回来,面带歉意,言道德林禅师正忙,请陈家旺稍候,又奉上清茶,告退而去。

不一时,有小沙弥前来相请,被点到的人跟着小沙弥而去。间隔有长有短,房间的人也越来越少,终于房间里再无其他人,只剩下陈家旺一个人。

此后时间过得特别慢,始终不见小沙弥前来,天也渐渐变暗了。

陈家旺初始还能耐得住性子,静坐等候,后来实在等得不耐烦,站起来又坐下去,来回踱步,十分煎熬。

到了后来,天全部黑了下来,终究没人来理会。天空雨势不断,时急时缓,天地间除了雨声,十分寂寥,房间里也没有烛火,陈家旺孑然孤坐,竟似已被世间遗忘。

一等再等,四周声息全无。室外冷风带着雨丝吹在身上,十分难受。雨声盖住了打更声,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辰。

良久良久,外面一点烛火渐渐移近,小沙弥走了进来。见到陈家旺,小沙弥合掌行礼,也不多话,转身在前带路。

陈家旺随小沙弥走进那间低矮的厢房,房间里燃着几只蜡烛,既不太亮也不太暗,恰到好处照在房间每个角落,显得一片和暖。烛光中一个容貌清瘦的老和尚低眉垂目,在蒲团上打坐。

陈家旺此前等得既枯躁又厌烦,心中本是有些火气的,但长者为尊、耄耋当敬,他不敢失礼,上前毕恭毕敬行礼致意。

老和尚见他年龄不大倒颇有君子谦和之气,双手合十,颔首嘉许,示意陈家旺在面前蒲团坐下。

他态度静逸恬然,目光真挚,姿态举止令人油然而生信服之意。此人不消说就是德林禅师了。

小沙弥奉上一杯热茶,退到一旁。

不知为何,身在此处陈家旺的心情迅速平静放松下来,敞开心扉,把梦境和心事向面前的老和尚一一倾诉。

德林未发一言,但目光到处,仿佛已明了陈家旺的境遇,理解了他的心情。老和尚白眉下的双眸时而暖人、时而充满怜惜之意,自有一股抚慰心灵、愈合创伤的功效。

陈家旺一口气倾述完,原本堰塞、郁积在心中的闷气仿佛在一呼一吸间慢慢得到了宣泄。虽然忧伤仍在,心境却也似那伤疤,静静的开始结痂。

候陈家旺讲完,德林缓缓道:“之前让小施主久候,其实是老衲故意为之。”

陈家旺好生奇怪,但心中也明白德林此举必有缘故。

德林接着道:“之前知客僧来通报,有小施主来求证诸法。像你这样的年龄,很少会到这里来,少年心事百转千回、没有定性,故老衲有意让小施主等候。等不及的,一般也没有要紧之事,可随缘自去。”

德林接着道:“而小施主为父尽孝、为母祈福而来,实属难得。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有感入梦来,真耶?假耶?情之所至,佛怜世人。”

他低咏佛号,道:“无穷般若心自在,不尽相思意何归。小施主可以每晚念诵一遍《地藏经》,《地藏经》就是一部佛门的《孝经》,心潮起伏、悲伤难抑之际,诵念《地藏经》,即可上达天听,下达地府,孝亲尊师。”

言毕,他安排小沙弥去取《地藏经》,其时寺内为广播佛法、教化大众,专门备有各类佛门典籍。

不一时,小沙弥取来经书,德林赠书时殷殷嘱咐:“世间本非净土,芸芸大众,无论高低贵贱,都要受那人生八苦。小施主切不可沉沦于往事,无妄之灾终将化去,我佛慈悲,当消弭世间一切苦业,阿弥陀佛。”

远处传来悠扬钟声,陈家旺心有所感,接过经书,叩首致谢。

此时风停雨止,夜色也更重了,陈家旺起身告辞。德林口宣佛号,遣小沙弥将陈家旺送出寺门。

陈家旺回到府上,已是夜深人静。关上房门,点起烛火,也顾不得还没吃晚饭,就翻看起《地藏经》。

给居士、香客大众的经书都有注解,读起来并不吃力。佛家经书确有明性静志的效力,陈家旺默念经文、真言,冥冥中仿佛得到了感应,心情终于不再那么烦扰难安。

经过这一番波折,陈家旺思亲之情陡增。其实自从父亲去世后,一人孤身在外,心中更是每时每刻都在想念母亲。只是当初刚来时立足未稳、一事无成,还是个被人呼来唤去的胆胆怯怯的乡下小子,如今已过去了半年,思乡心切。当即修书一封请柳伯方便时捎带给自己母亲,信中表达了深刻的依恋之情,流露出准备请假回去陪陪母亲、让她享享福的意思,字里行间情真意切。

柳学功恰巧要去一趟扬州,他受托后提前启程,没两天就从扬州返回,并带给陈家旺一封回信。

拆开一看,信件不长,母亲在信中劝自己无须回去,她在家一切都好,无须挂念,嘱咐他要珍惜在霹雳堂的机会,不畏艰难,学而有成。在外要孝敬师父尊重师兄弟,别太节省,要好好照顾自己云云。

陈家旺看完信有些不解,道:“母子连心,为什么娘亲反而劝我不要回去?”

柳学功一直注视着他的表情,见他看完信后神情难过,叹口气道:“你母亲真是难得的贤明女人啊!她拜托我在你看完信后,好好开导你,盼你能明白她的一片良苦用心。”当下把见面情况详细叙说。

当日柳学功多方打听摸到了门上,陈家旺母亲正在操持家务。见面后柳学功自我介绍,并转递上书信。

读完信,她手抚信件婆娑良久。小心收好信件后,又开口询问陈家旺在霹雳堂的生活。

柳学功自然是夸奖有加,言道陈家旺发奋努力,又谦虚勤快,进步很大,又讲陈家旺大得掌门和师父们的器重,每月月银都比照弟子一样,还照管着书房,未来前途光明等等。

她静静的听着,时而眉头舒展,时而悄悄擦抹眼角。柳学功讲毕,她静思半晌,然后好像下了决心。

她请柳学功稍坐,起身出门,不一时拿回来两个鸡蛋,冲了一碗蛋茶。

陈家旺道:“这是我们当地乡下最高的待客礼节”。乡下穷苦人家的鸡蛋自己是舍不得吃的,平时都是用来交换生活必需品盐、油之类。这两个鸡蛋,想必也是向几个邻里凑着借过来的。想到这里,心中又是一阵酸楚。

冲了蛋茶,她又起身出门。这次手里拿了一封信,还拿了一截从中剪断的短布匹。

柳学功从口袋里拿出一截布匹递给陈家旺,道:“你母亲爱你之心,深入心髓。她言道,如果信短了不能达意,你还是迷惑不解的话,就把这匹布给你,再告诉你‘昔孟母,断机纾’几个字,你就会全明白啦”。

“昔孟母,断机纾”出自《三字经》,讲述的就是“断机教子”的故事。孟子小时候很调皮,有一天,孟子逃学回家被母亲撞见。孟母当时正在织布,她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剪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孟子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你不专心读书,就像断了的麻布,布断了再也接不起来了。如果偷懒,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发愤用功,终成大儒,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小时候父亲启蒙陈家旺读书,教的第一篇就是这个内容。当时父亲一字一句的教,自己咿咿呀呀的跟着学,母亲做着农活,微笑着看着他们爷俩,此景仿佛就在昨日。

陈家旺霎时间心头一片雪亮,已然全然明白了母亲的一番苦心。

柳学功等他心情稍微平复,道:“你母亲言道,你现下的门人身份是别人施舍来的,她期盼你努力进步,成了正式弟子,再去看望她不迟。”

这天晚上,他再念《地藏经》,宁静间别有感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