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伏波录 > 第五十一章 初悟真元

伏波录 第五十一章 初悟真元

簡繁轉換
作者:人间诗酒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0 10:57:5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晚上回到房间,躺在床上,陈家旺兀自翻来覆去不能入眠,情感充沛激荡,胸腹间宛如有一团火在炙热燃烧、经久不息。

他念了一遍《地藏经》,仍然心潮起伏不能平静,又将手脚伸出被子外,可过了半晌还是觉得皮肤发烫、体内似蕴有一颗热力无垠的火种,根本不畏外界寒冷。

他索性披衣起床,舌抵上腭,遵照本门内功口诀,意在丹田,孜孜不倦滋引那一丝内息。

折腾了个把时辰,终于亢奋之意稍减,感到有些疲倦,重新躺回床上。

可是今朝不同往日,迷迷糊糊中他始终没有沉沉睡去,只在半梦半醒之间。

这大半年间,陈家旺都在习练本门内功,虽然没有什么进展,但心法口诀、呼吸吐纳之法已是熟之又熟。今天得莺梦一语相勉,他的要强自尊之心和少年情怀互相激荡,在似梦似幻、渺渺茫茫之际,身体竟无迹无象的自行吐纳了起来。

此前四肢百骸内混乱流动的亢奋真元在一吐一纳间顺序运转,与胸腹间那颗火种内外相和、循环不息。

一片鸿蒙混沌之际,阴阳致中,体内的真元与腹内的火种交汇触发,丹田豁然而动,一股热流经会阴沿着背后尾闾、阳关、命门诸穴盘旋而上,跟着缓缓流入泥丸,又顺着“承浆”而下,一路经“廉泉”、“天突”、“璇玑”、“膻中”、“巨阙”等穴道,最后返回丹田。

在这星野平旷、万籁俱静之时,陈家旺正处于似睡非睡、似醒又非醒的状态,只觉那热息绵绵不绝,流过之处,全身说不出的受用。不知不觉间,真元之炁,悠然而生。

这内息初生时如水流云绕、活泼流转经久不息,待得数个时辰之后,陈家旺渐渐醒转,便又雌伏潜藏,神龙见首不见尾、莫测端倪。

陈家旺一觉醒来,只觉得神清气爽、身心湛然,这种独特的体验,实在是妙不可言。

到了早课时间,他在太极图上习练之时,依稀还有半梦半醒时的记忆,当下心中默念行功口诀,试图引导丹田内力。

可不知是什么原因,尽管他再三提气,丹田处仍然空荡荡的没有动静。他不禁心中迟疑,难道这只是黄粱一梦、只是假象而已?但是晚上行气运功时的情景栩栩如生,而且步伐确实要比往日轻盈灵便,身体也不觉得疲累,不像是南柯一梦。

眼看天色不早,陈家旺只好放下心中疑惑,匆匆赶到书房。其实书房也没有什么额外需要收拾的,书斋叠席下的热气从室外通进来,热量散发开,整个房间已然觉得温暖。

不多时,小纤陪同莺梦来到书房。

陈家旺将她们让进书斋,小纤泡上一杯花茶,莺梦摊开纸笔,笑对陈家旺道:“昨天师弟所言‘多笔即败笔’,回去细思,极为中肯,那位徐师爷,真是当世高人。当初我师从马四娘学画,四娘讲到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中的‘留白’技法,极为推崇。一幅画中,只一叶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整幅画中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予人以遐想之余地。此中留白深谙以无胜有之道,和‘多笔即败笔’正是一个道理。”

其时以绘画知名的女子极少,陈家旺听莺梦话语中对“马四娘”很是推许,大感好奇,道:“师姐的丹青师父原来也是一位女子,有这样的见识,必然不是一般的人物。”

“四娘为人洒脱旷达,轻财重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端然是位人世间奇女子。昨天我弹奏的那首《更漏子》,便是她复原的古曲平仄韵调。”

莺梦叹了口气,道:“只不过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她了,想念的紧,可惜又不能随时去拜访她,心中实在遗憾。”

世人夸赞女子,大体不外乎是温柔贤惠、容貌出众之类,却绝少用意气豪侠之类的措辞。这位马四娘雅擅丹青,常理来说,多半是位娇柔闺秀,又如何是一位奇女子了?

她这样一说,陈家旺大起好奇之心,脱口而出道:“可是马四娘寓所路途遥远不便?如果师姐想去见她,我愿陪同前往。”

莺梦摇摇头道:“马四娘就住在金陵城中…”,顿了一顿,住口不言。

小纤轻轻哼了一声,给了陈家旺一个白眼。陈家旺挠挠头,不知道哪里说错了,赶紧赔了笑脸,铺纸研墨。

莺梦提起画笔沉思起来。房中鸦雀无声,陈家旺不敢打扰,轻手轻脚退了出来。

早课后,一众同门纷纷涌入书房。不过有梅天辰协助陈家旺维护秩序,书房居然颇为安静,没人再大声喧闹、哗众取宠。

梅天辰自己也想接近莺梦,却没那个胆量,思来想去终归不敢靠近书斋。他想了想,正要去找陈家旺打探莺梦情况,王敬得从门外走了进来。

见到师父,众人更加规规矩矩。王敬得见众门人刻苦读书,心甚宽慰,在书房转了一圈,抬脚去了三不书斋。书斋多了王敬得这尊大佛,众门人再无心思可想,眼见练功时间已到,只好不情不愿返回去练功。

整个书房彻底静了下来。陈家旺盘腿坐在椅子上,鼻端闻着屡屡熏香,冬日的阳光洒了进来,照在他身上暖洋洋的,好不惬意。恍恍惚惚间打了个哈欠,竟然有些倦意朦胧。

猛然一阵恶风从门缝里直刮进来,吹在皮肤上寒凉刺骨。他打了个激灵,忽然丹田一热,一股温暖的真气自然而然从丹田流出,抵御了寒冷的侵袭。这股真气接着循穴道流转,重又返回丹田。

胸腹四肢的感觉真真切切,这次明明白白不是梦幻了。兴奋之余,陈家旺默诵口诀,心中存念,意图趁热打铁驱使丹田之气。

可是努力了半晌,丹田静悄悄的不见丝毫动静,任凭他再怎么用心,丹田内犹如平静水面,不兴一丝涟漪,再也感受不到那股真气暖流。

几番努力都是无果而终,陈家旺心中一片惘然。

这内息仿佛颇有灵性,又有几分魔性,不知从何而来,不知何时会来,想时偏偏不来,不想时又不请自来,完全没有头绪。

正苦苦思索不得其解之际,莺梦和小纤送王敬得出门。

陈家旺赶紧站了起来,肃手而立。王敬得边走边道:“侄女无需客气,别送了,你进去吧。书斋暖、外面冷,当心受凉。”

莺梦道:“不要紧,如今侄女修习本门内功也已初步入门了,只是侄女鲁钝,进展缓慢,怕是辜负了师叔的期待呢。”

“我和你父亲观点不同。霹雳堂日后是要传到你们这一代手上的,他对你要求严格一些,这样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女孩子家喜好琴棋书画,这本来就是天性,至于本门武功火药,你能有所涉猎即可,无须过多费心,只要日后找个好夫婿,霹雳堂就不愁后继无人。”

莺梦顿时脸上发烧,连带着耳朵后面雪白脖颈都敷上了一层淡淡红晕,嗔道:“师叔寻开心,我…回头我告诉婶娘去”,小脚跺了跺,羞红着脸跑回了书斋。

王敬得哈哈大笑,拍拍自己的大肚子,扬首出门而去。

陈家旺和小纤将他送出门,彼此对视一眼,只觉得王敬得的笑声还未散去,两个少男少女颇有些不自在。

一时间气氛有些朦胧,陈家旺思量着如何开口打破困窘,冷不防小纤率先发难:“你在笑什么?想什么坏心思?”

陈家旺道:“我没有笑,师叔和小姐谈话,我哪里敢笑?”

“哼,你脸上没笑,心里在笑。”

陈家旺拱手认栽,苦着脸道:“没想到小纤姐功力这么深厚,能看到人心里去。”

两人相视而笑。笑了一阵,小纤道:“小姐在书斋等着你呢。那幅仙山饮马图差不多画好了,等着你去画‘多笔即败笔’的骏马呢。”

陈家旺挠了挠头道:“我那只是听徐师爷讲的画理,要论实际作画,可真抵不上师姐的画技。”

说到这,忽然想起莺梦提及的“马四娘”,好奇问道:“师姐画技师承‘马四娘’,不知她是何方人物?”

小纤迟疑了一下,道:“告诉你也不打紧。这‘马四娘’住在秦淮河畔‘幽兰馆’…”,

当时秦淮河一带,楼馆画舫林立,红粉佳人如云,是金陵最有名气的勾栏青楼之地。

说到此地,几乎人人知晓。可陈家旺自进入霹雳堂以来,循规蹈矩不出大门,年龄又小洁身自好,所以听不明白小纤的话。

小纤见他一脸茫然不懂,脸红了红,道:“‘马四娘’本名守真,字湘兰,因为在家中排行老四,所以又称她为‘四娘’。她祖籍湘南,年幼时因家贫被卖至秦淮河畔章台烟花之处…,”

陈家旺大吃一惊,脱口而出道:“‘马四娘’…,是…是青楼女子?”

小纤看了他一眼,默然不应。

陈家旺愣了片刻,蓦然想起自己投靠霹雳堂,不也是因为家贫无依吗?叹了口气道:“原来‘马四娘’也是穷苦人家子女,为什么受苦的都是穷苦人…”?

小纤忽地眼眶微红,道:“但凡家里有一点办法,谁愿意将儿女送入大户青楼为奴为婢?一入侯门,从此寄人篱下、看尽脸色…”,说到这,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强自忍住,不让它滑落下来。

陈家旺想不到小纤忽然伤心流泪,想上前擦去她眼泪,又觉不妥,连声道:“小纤、小纤,你怎么啦?”

小纤掏出一方手帕捂住口鼻,头低了下去,双肩一耸一耸,抽噎道:“我…我爹娘死的早,从小就被卖到秦淮河畔…,要不是后来机缘巧合,到这里来做婢女,我,我…,”

她连说了两个“我”字,终于说不下去,低声啜泣起来。

陈家旺甚感意外,才知外表光鲜的小纤身世原来也是如此坎坷。

当下着实加以宽慰,两人身世相仿,大有同病相怜之意。

过了片刻,小纤止住泪,红了脸道:“今天怎么啦,没来由这么失态”,长长叹了口气,道:“父母长什么样,如今都记不得了…,万幸遇上了小姐,要不然哪有今天的好日子呢…。”

她见陈家旺默不作声耐心倾听,丝毫没有瞧不起的意思,心添好感。

小纤平复了心情,又整了整容颜,道:“咱们进去吧,小姐要等急了。”

两人进入小书房,莺梦正低头聚精会神作画,两人遂静静在一旁等候。

过了一会儿,莺梦搁下画笔,退后二步,左瞧右看,招手道:“师弟,我没等你来画马儿,按你说的自己试了试,你过来看看这样画成不成?”

陈家旺走上前探头看去。画卷上云气缭绕,数匹骏马在林间溪边漫步,果然只以寥寥数笔勾勒出骏马样貌,简单的线条写意出马儿奔放悠闲的姿态,和周边山水一动一静互相衬托,更显得清新空灵、意境舒展。

陈家旺赞道:“师姐果然出手不俗,一幅闺阁闲趣之作,绘出了飘然出尘之仙境,大有名家风范。”

小纤道:“恭喜小姐画技又上了一个台阶,名动江南指日可待了。之前呢,大家会说:这是霹雳堂秦掌门的宝贝千金莺梦,以后呢,大家就会说:这是江南丹青妙手莺梦仙子的父亲霹雳堂秦掌门,嘻嘻。”

莺梦掩嘴而笑,书房内其乐融融。陈家旺向莺梦讨来这幅画,小心的卷起来收藏。

中午在垂柳堂用过餐,秦敬泉走了进来。他这段时间几乎都陪着无念禅师,每日或谈禅讲经,或访客远足,和弟子们接触少,故利用餐后时间来和弟子们聊上两句。

经过陈家旺时,秦敬泉拍拍他肩膀,道:“这段时间辛苦你了,书房事情杂,可能会耽误修习。不过你内功尚无起色,趁此机会在书房沉下心来,也不算耽误。”

陈家旺诺诺点头。其实每日留在书房,眼里时刻看到莺梦的倩影、耳朵听到她的声音、鼻端嗅到她的气息,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不过丹田真气似成非成,到底方法对不对、是不是这个路子,本来还想再请教师父,可转念一想,又有些迟疑。

常言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能在书房陪侍莺梦已是天大的幸事,岂敢奢求好运能接二连三、接踵而至?

乡下老人说,别指望金元宝砸了头,贪财贪福那是要折寿的。陈家旺不敢相信自己已经得窥内功门径,思念再三,决定把有意无意中遇到的练功异象先压在心里,省得空欢喜一场徒惹人笑,待日后有了确凿根基再请教师父也不迟。

------

注:1、遥想那一年,笔者少年之时,偶见一少女姿容俊俏无比,一见之下难以忘怀。此后数日夜不能寐,每一动念,身体四肢便如火发烫,由是知道前人云“情热如火”,果然诚不我欺。当年有一部张艺谋、巩俐主演的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主题曲“焚心以火”是一代奇才黄沾谱写的词曲,“焚心以火”四字最是精妙,不知道黄大师谱曲时是否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感受?

2、史书记载的马湘兰,生于嘉靖二十六年即1547年(此处以南京白鹭洲公园内铭文记载为准,也有资料记载是生于1548年),卒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金陵(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湘南,明代杰出的女诗人、女画家。据《秦淮广记》记载,马湘兰,本名守真,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因为在家中排行老四,所以人们称她为“四娘”。一说她本是湘南一个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后来只身流落到金陵,在秦淮河畔高张艳帜,其中缘故则语焉不详。她聪明灵秀,能诗善画,号称“诗、画、字、曲”四绝,尤擅长画兰花,画技为后人赏识推崇,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接连三次为《马湘兰画兰长卷》题诗,国学大师王国维等都对其绘画才艺大加赞赏。在现代《辞海》里收录有马湘兰条目,一些流传至今的画作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日本东京博物馆等收藏。马湘兰是一个视金钱如粪土与众不同的奇女子。她意气豪侠,不拘小节,常常出钱接济无钱应试的书生、横遭变故的商人以及附近的一些贫困老弱。金陵城中上至王公贵族,下到贩夫走卒,无人不知马湘兰的大名,人言“寻芳不识马湘兰,访遍青楼也枉然”。后人将她和后来的董小宛、陈圆圆等并称为“秦淮八艳”,并尊其为“八艳”之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