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用户中心
搜书趣 > 其他 > 伏波录 > 第六十三章 腊月迎春

伏波录 第六十三章 腊月迎春

簡繁轉換
作者:人间诗酒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3-20 10:57:50 来源:源1

一秒记住【笔趣阁】xbiquge365,更新快,无弹窗!

一进腊月,日子过得飞快。腊月初八吃过腊八粥后,年味渐浓。

到了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送灶君菩萨的日子。风俗原本有“官三民四龟五”之说,即官府为腊月二十三,民众为腊月二十四,其他三教九流人等皆为腊月二十五送灶神。

官府为尊、上行下效,到了后来,各行各业渐渐以腊月二十三为祭灶的正日。这一天,江南江北、塞内塞外,无论是官宦还是百姓,都要举行各种仪式。

霹雳堂是江湖大帮,种种礼节规矩更是隆重热闹。按祖制,这一天掌门及门下弟子都要盛装举行各种仪式,以求结善缘、保平安。

陈家旺平日简朴,也没有置办什么衣服,打开柜门一看,最华丽的那件衣服,还是当初福伯和柳伯他们购置给自己的玉白色锦袍。

这件衣服他一直没舍得穿,如今衣服如新,故人却不在,陈家旺轻轻抚摸锦袍,仿佛依稀能感觉得到他们的温度。

他想了想,去账房找丁有方,将自己积存的银子提出来分成两份,一份孝敬母亲,一份分送福伯后人和柳伯。丁有方人头熟络,一并请他帮忙代办。丁有方大为感慨,夸他重情重义、年少懂事。

等陈家旺回到书房,门房送来信件,拆开一看,竟是母亲来信。

以往都是陈家旺送信回去,而母亲身处乡下通信不便,因此极少来信,忽然收到信件,不知道发生了何事,心中不由一紧。

信件篇幅不长,除了表示母亲以儿为荣、勉励鼓舞之外,告诉他母亲身体康健、勿牵怀挂念。信中讲今年天寒,草料值钱,母亲将随庄邻‘下东海’,过年期间不在家,因此陈家旺不必回家过年。(注1)

信短情长,透过笔墨,仿佛能体会到浓浓的舔舐深情。读完来信,陈家旺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却又多了思念的惆怅。

到了晚上,秦敬泉率众人先到灶房,摆上八仙大方桌。厨下早准备好了“大四盘”:一盘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糖点,以封灶老爷之口;茶叶和米一盘,象征生活平安;豆腐一盘,“腐”系“富”的谐音;红豆和碎稻草一盘,俗称“神马料豆”,是灶老爷神马需要的饲料。

秦敬泉恭恭敬敬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磕头行礼,按照风俗朗声喊道:“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然后将饴糖涂在灶王爷嘴上。

随后众人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跪拜敬香。霹雳堂门人弟子人数众多,黑压压的跪了一大片。

人人跪在地上念念有词。声音既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太低了担心灶王爷听不到自己的祷告,太高了又担心泄露了自己的秘密。

芸芸众生做了点好事巴不得灶王爷知道,亏心事又自以为灶王爷不知道,其实让灶王爷蛮为难的。

陈家旺想起以前每年此时,自己都是乐呵呵的大声祷告,恨不能贴到灶王爷的耳朵边嚷嚷,如今年岁渐长,也和周边师兄弟一样,既盼灶王爷能够收到自己的祷告,又不愿别人获悉心意。

他跪在莺梦身后几排,远远见到莺梦芊芊袅袅拜了下去,她有什么心愿想告诉灶王爷?

礼毕用餐,之后秦敬泉便将灶王爷神像从灶台上请下来,恭敬的捧着,翟敬承、王敬得分别捧了纸马和草料跟在身后。

院子里早堆上了芝麻秸和松树枝,秦敬泉将灶君像连同纸马和草料点上火,院子顿时被火光照得通明。

又有几个下人乔装打扮,围着火堆边跳边唱: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第二天腊月二十四,家家掸尘扫房子。这天扫除掸尘之后,掌门会向弟子门人发放过节喜钱,之后除了留守人员,直到元宵节,一概放年假。

一早大家就开始忙忙碌碌,清洗器具、拆洗被褥、洒扫庭院、疏浚沟渠…,想到很快就要领了银子回家,人人都是喜笑颜开。人多力量大,不到中午,各处打扫焕然一新。

中途大师兄常志捷征询各人意见,是留还是走。

四大弟子中,周心勤主动提出让其他人回去过年,自己留下来。他以往能推则推,巴不得早就溜了,看来今年太阳从西边出了。

常志捷知道周心勤生性贪玩不很靠谱,不知道为什么今年改了性子?他本想自己留下来,周心勤笑他过于迂腐,让他放心回家过年。

常志捷虽然是大师兄,但周心勤这个三师弟心气不小,再坚持便是小瞧他了。历年过年都太平无事,也没必要太过于小心谨慎,再说今年家里有外地亲戚要来,自己也脱不开身,想想便同意了。

陈家旺的好友单思南是浙江四明人,程筹量是徽州府人氏,春节期间都要回老家。一众门人中梅天辰家在本埠,焦湖水自愿留守,万富安、汤召坤两人唯周心勤亦步亦趋,也不走了,再算上金陵本地的,以及路途遥远、喜欢金陵热闹的,一共有三、四十个人留了下来。

人员去留安排妥当,午后各人排队向秦敬泉辞行。秦敬泉照例每人勉励几句,又发放了过年喜钱,一片喜气洋洋。

腊月二十五,户户磨豆腐;

腊月二十六,杀鱼割猪肉…;

霹雳堂家大业大,过节的排场隆重盛大,除了这些应景的琐事外,拜访衙门梳理关节、同道走动联络感情等等事务着实不少。

阖府上下一起忙碌,莺梦和小纤也不闲着。焦湖水、梅天辰等人争着在莺梦身边表现,一有时机便围着莺梦团团转,平时是人多机会少,如今人少机会多,陈家旺这才明白为何他们主动要求留守了。

腊月二十九,上供拜先祖。春节是大节,霹雳堂是大帮,上供拜祖仪式也就格外庄重。

酉时前,人都到齐了,独缺四师父邓敬华。等了片刻,翟敬承道:“师兄,四师弟每年都是这个样子,不等了吧?”秦敬泉微微叹了口气,点点头。

按说这样隆重的日子,再有重要的事情也不应该缺席。陈家旺心下奇怪,不过身为弟子也不能妄议师叔。想想来霹雳堂快一年了,还从来没见过这个师叔一面,帮内各种活动他也从来不参与,真是一个怪人。

霹雳堂的祠堂为三间二外门建筑。从外面还不大看得出来,实际自成一体,包括大门、仪门、正厅、后寝等等,规模宏大。

正大门平常不开,只在祭日或议大事时方才开启,今日早早就开了正门,廊下灯笼、屋内巨烛映照得一片通明。

一路过来,廊下壁角都贴着写有“北方玄武大神”、“西方白虎大神”、“东方青龙大神”、“南方朱雀大神”的符篆以及用金箔、银箔纸剪成的镜、尺、剪刀、双喜等图案,用以镇宅,显得庄严肃穆、气象森森。

正厅之上,高高悬挂着霹雳堂历代先祖的绣像。自秦敬泉开始,众人整序而立。有下人捧了盘子盛了水,各人依次净脸、净手毕,秦敬泉点烛、上香、供果、献花,带领众人向历代先祖像跪拜三叩首。

行礼毕,秦敬泉朗声诵祭文道:“维万历庚寅冬,敬泉、敬承、敬得、敬华等,虔具清酌庶馐之奠…先师之德,耀启后人,祈我徒众,永祗升平。伏维尚飨!”

霹雳堂是个江湖门派,没有太多繁文缛节,众人叩拜行礼毕,祭祀就算完成了。

上供叩拜了先祖,秦敬泉招呼大家共进晚餐。

晚宴设在二进院落的飘花厅,室内外还搭起了演奏唱戏的台子。

霹雳堂比较讲究,腊月二十九拜祖之日及除夕夜守岁期间,连着要请戏曲班子唱戏、杂耍。

老太太喜欢听曲看戏,秦敬泉请她坐在上首,自己带着两个师弟和莺梦陪着她。常志捷等弟子不在,陈家旺是半个弟子身份,也得以坐在一起,其余门人分坐数桌。

先是上来一位四十余岁年纪的女子,举止娴雅,按指抚琴,曼声吟唱道:“曾记携手踏青时,伊人倩兮柳如眉,…尽将年华付流水,闲来世味煮成茶…,”琴声淙淙,婉转悦耳。

莺梦是知音懂行的,道:“琴曲清幽凝蓄、恬逸洒脱,莫不是扬州琴派的大家?”

将琴师请来一问,果然是扬州琴派的名家,是“三月春”戏社特意请来助兴的。尤其难得的是,琴师手中的古琴乃是唐琴,出自唐开元年间制琴名师雷威,因琴颈背面有篆体刻印的“神化”二字,故名“神化”琴。(注2)

看来“三月春”戏社十分在意霹雳堂的邀约,不仅请来在当地久负盛名的琴师,用来弹奏的古琴也是一绝。

一曲古琴奏罢,换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上台。女子明艳动人、歌喉曼妙,正是“三月春”戏社的台柱子之一“小三月”。

台子上演的热闹,一片花团锦簇,台下众人悠闲放松,边用餐边看戏闲谈。

老太太今天兴致很高,连着看了几场仍然兴趣不减,她不走,莺梦也不走,一直偎依在她身旁。

梅天辰已经几次打赏戏班子了。戏班子得了额外的奖赏,演的就更加卖力,越是精彩纷呈就越吸引老太太,老太太不走,莺梦就不离开。掌门和几位师父都在,梅天辰不敢造次,不过能多看她两眼也是好的。

十数盏大灯笼照得四周一片通亮,屋角四个重达数百斤的青铜镏金大熏炉热力十足。众人眼中看得是伶人长袖善舞,耳中听得是小曲委婉软糯,口中吃得是美食玉盘珍馐,端的是惬意舒适。

厨房送上了应时的汤圆和饺子。快过年了,取汤圆“团团圆圆、和和美美”和饺子状如银元宝、“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吉祥寓意。

过了一阵,下人前来收拾餐桌,将残羹剩肴倒掉,换上燕窝莲子羹。

满满一桌子的山珍海味,其实真正吃的并不多,一些菜肴只动了几筷子,很多都是吃一半扔一半,白白浪费。

陈家旺看了十分心疼。当下人走过来欲倒掉他面前的一盘白玉饺子时,他终于按捺不住,伸手制止道:“别动,这样倒掉太可惜了。”

周心勤坐在他身旁,一愣神问道:“师弟,你这是干什么?”

“这盘饺子还没怎么动筷子,倒了太浪费了。再热一热,送给台上戏子做夜宵也是好的。”

周心勤眼睛睁的老大,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片刻后回过神来,忍不住笑得前仰后合,半晌不能止歇。

他站起身来,拍拍身后另外一桌万富安的肩头,笑虐道:“咱们陈师弟菩萨心肠,出手又大方,不让倒这些饺子,要拿去赏给台上唱戏的‘三月春’姊妹。”

万富安捧腹大笑,桌上坐着的其它同门也是乐不可支。周心勤道:“陈师弟,你可知道台上唱戏的‘三月春’姊妹是何等角色?人家可是红遍大半个金陵城的名角,饰华服、居华屋,出入有车舆,即便如薛神医,每月的薪俸也不及她姊妹十之一、二。”

陈家旺吃惊道:“薛神医悬壶济世、誉满杏林,怎地…怎地还不及她十之一二?”

周心勤环顾左右同门,伸手指指陈家旺,嗤笑道:“你们谁来告诉他?”

四周传来阵阵哄笑声。万富安站起来道:“饺子味道又鲜又耐饿,这么好的东西,家旺老弟赶紧送过去,保准‘三月春’姊妹感激涕零。”

陈家旺涨红了脸,道:“古人云:‘华屋三千只居一间,日进斗金不过三餐’,名气再大银钱再多,也是要吃五谷杂粮的。”

万富安咂咂嘴,故意拉长了声音道:“你这么年轻潇洒,又有才华又有慈悲心,还是名门大派弟子,这饺子一送,没准人家一眼看上你,那可就有福喽。‘三月春’姊妹要脸盘有脸盘,要身材有身材…。”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万富安趁着酒兴口无遮拦,渐渐越说越不上谱。

莺梦眉头蹙起,秦敬泉脸色微微一沉,端起面前酒杯啪的一声重重落下。万富安低头看了周心勤一眼,闭上嘴坐了下去。

他一向跟着周心勤,如今当众吃了瘪,周心勤颜面上也有些挂不住,只有在陈家旺身上再找回场面。

周心勤咳嗽一声,面向陈家旺道:“陈师弟,‘三月春’姊妹都是见过世面的人,你虽然是一番好意,但这举动日后传出去咱们霹雳堂还怎么行走江湖?街头巷尾徒增闲人谈资,遭人嘲笑”,他又朝向秦敬泉道:“万富安心里也是维护本帮形象的意思,只不过他口不择言、不会说话而已。”

万富安喘了口气,忙道:“周师兄说的是,我确实是一片维护本帮的诚心。饺子不值钱,传出去了怕外人说三道四、小瞧了咱们。”

他们二人一唱一和,口口声声维护霹雳堂形象,一些人也跟着帮衬。陈家旺人微言轻,只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心中委屈憋闷不已。

一片纷纷嘈杂中,忽然传来莺梦淡淡的声音道:“咱们霹雳堂传承上百年,靠的是人心凝聚、道明器精。历代弟子行走江湖凭的是真本事立身,没有听说过奢华张扬是可以持久的。”

她缓缓而言,声音清亮纯净,厅中熊熊的火光映射在她身上,明灭转折间,衣袂飘飘、姿仪绰约。

王敬得将面前酒一饮而尽,一拍大腿道:“侄女蕙质兰心,讲的精妙。祖师爷止止上人开宗立派之时,正逢太祖皇帝和蒙古鞑子争天下,四海大乱几无净土。建帮之初没钱没粮、没人没势,祖师爷天纵英才,义理当先,最终创下了偌大的家业。霹雳堂代代相承,没有其它依仗,靠的就是‘义’和‘理’啊!”

秦敬泉一拂长髯,感慨道:“师弟说的是。想当年倭寇乱境,烧杀屠掠无恶不作,百姓生灵涂炭、凄惨不堪。有一年倭寇势大,联舫蔽江而来,敌势汹汹、猖獗之极,竟一路直攻至金陵城下。金陵全城紧闭,举城鼎沸、官民皆惊。”

梅天辰惊道:“这是哪一年的事?倭寇竟然杀到留都城下,这还得了?沿途官兵哪里去了?”

秦敬泉苦笑不语。梅天辰是个公子哥儿,平时心思都在养花斗鸟上了,哪里知道这些事?

翟敬承道:“算起来有三十年了吧”。他平常很少饮酒,但想起当年那一役的腥风血雨、跌宕起伏,也是心潮难安,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道:“当时官兵软弱涣散、畏缩不前,人数虽多,犹如一群羊,倭寇人少却似恶狼。眼见局势凶险,官兵束手无策,我霹雳堂挺身而出,和倭寇决一死战。安德门一役,本帮火药大放异彩,炸死炸伤倭寇不计其数,倭寇头目也遭火药重创,被迫从金陵退兵,后被官兵围剿于苏州府内。”(注3)

梅天辰大声喝彩道:“咱们霹雳堂救民于水火之中,当真英雄了得!”

秦敬泉扫了他一眼,叹口气道:“可惜经此一役,霹雳堂弟子伤亡巨大,死伤者十之七八,满门精锐几乎丧失殆尽。”

他目光一扫在座弟子,慨然道:“这一役虽然损失惨重,但本帮也因此深得朝廷信任和江湖朋友的敬重。有了大家的抬爱,时间不长本帮便重新兴旺起来,生意更胜往昔。失而复得、衰而又兴的原因无它,‘义之所在、理当争先’,就在于‘义、理’两字而已。”

他喝了口茶,接着道:“虚名浮利无益,本帮可不像戏班子靠‘唱功’,还是得靠‘做功’。家旺说的好,饺子么,吃下去还是实实在在的,是好东西。”

秦敬泉耳闻近来门中虚浮之风日盛,故趁势训导,因节日喜庆缘故,点到即止。

-------

注:1、笔者旧时故里,乡下穷苦人家到了冬天就会去江边割荒草、芦苇和干柴等物,一部分作为整个冬季里生火烧饭、取暖所用,多出来的还可以卖钱补贴家用,也是农闲时的副业。听家乡老人讲,最远时一直撑船到东海边作业,叫“下东海”。那时吃住全在一条小船上,吃的是粗糙的干粮,晚上就在船上铺上一层薄草将就睡下。想像海浪滔天、海风呼啸,系在海边的一艘小船摇摇晃晃,为了生计着实不易。老一辈人讲,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已不大能够想象那种艰辛。

2、2023年4月,在广州白云山麓的松园,中法两国元首品茗、听琴,现场的千年古琴“九霄环佩”引人瞩目。“九霄环佩”琴出自唐代著名的制琴名师雷威,千年时光之后,雷威传世作品凤毛麟角,但据传在扬州仍收藏有他的佳作--古琴“神化”。

3、翻查史料,似是嘉靖三十四年六月间事,《明史.世宗本纪》、《筹海图编》等都有记载。倭寇人数不多,战事却十分激烈,先后袭击了会稽、杭州、徽州歙县、绩溪、旌德、芜湖等多地,史载“…倭陷南陵,流劫芜湖、太平,犯南京”,“经历八郡,转战三千里”,战火竟然烧到了留都金陵,引起朝野震动。后倭寇遭重创于金陵城下,旋被围歼于苏州,但史料于此处一笔带过,语焉不详,涉及霹雳堂相关事迹遂湮没于时光微尘之中。至此除本书读者外,后世人再不知晓此中情节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